1、對公開課的評課?
1、評課,要突出個性化 。
2、 評教師的情感運用。
3、 評教師的教學策略。
4、評內教師是否教會學生學容會學習。
5、聽課、評課是教學研究的有效手段 。
總之,對公開課的評課要突出一個「真」字,更要說一點「感受」。
2、如何進行公開課評課大討論
事實上,再好的課也會有缺點,基於這樣的認識,對教師的公開課的課堂教學不要求盡善盡美,不要求完美無缺,允許有瑕疵,允許有遺憾,允許有「漏洞」,但必須要有自己的一個亮點。這個亮點可以是某一個細節的處理,可以是一個環節的設計,可以是某一個方法的嘗試,總之,只要是自己的認真思考和積極努力都行。這樣松開了教師的手腳,極大地調動了教師鑽研探索的積極性,激發了課堂教學的活力,公開課擺脫了形式主義,真正回歸了課堂教學本身。教師對公開課也一改以往的「躲閃」「推讓」,漸漸「鍾情」於公開課了,每每學校開放公開課,廣大教師總積極地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評課者評公開課,我們提出的一個理念是,說清自己真實的感受。
對於評課,我們明確提出,反對「好好先生」,反對不痛不癢的「無病呻吟」,反對不著邊際的「紙上談兵」。在評課時,力求說出自己的一點感受、一點反思、一點認同或者一點求異,同時,提倡評課者和上課者的現場互動。活動的開頭總有一點難,大家「羞」於開口,但隨著少數教師的積極引領,現在評課活動氣氛非常火熱,大家真正做到了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做到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評課成了大家的最愛!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東台市頭灶鎮小學)
觀點2:評課要突出個性化
一、發現授課者的個性特點。
可以說,每位老師在上課時,所採用的方式都不盡相同。比如聽清華附中特級教師韓軍的課,給你很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從始至終都能把自己投入到課文之中,還有就是他那充滿個性特點的朗讀。單就這兩點,足以將學生和聽課者引入到一種境界。盡管像韓老師的個性化教學風格,每一個教師不一定都能學到,但作為評課者應該善於發現教者的教學風格,並將其展示給其他聽課者,這實在是培養個性化教師的佳徑。
二、展現評課者的個性特長。
筆者認為,評課並不僅僅是評一評授課者的課如何,還有更深層的價值是通過評別人的課,展示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深度。比如聽崔巒、楊再隋兩位專家的評課,給筆者的感觸是,評課中不僅有授課者的思想,更體現出評課者對教育的獨特感悟,使人豁然開朗,心有所悟。這樣去評一堂課,既使公開課本身的優點得以發揚,又使他人從評課者身上學有所獲。
(作者單位系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
觀點3:評課三個重點:情感運用、教學策略、學會學習
1. 評教師的情感運用。 一名教師是否具有積極的情感與情緒,是決定他能否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關鍵。日本心理學家瀧澤武久指出:「情感交織在人的思維中,或者成為刺激,或者成為障礙。情感的這種兩極性特點決定了它既可以促進人的行為,也可以抑制人的行為。」教師上公開課,他所感受的壓力可以使他呈現出一定的興奮與緊張。而適度的興奮與緊張可以起到增強動機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所以一節公開課的成功與否,教師的情感運用起很重要的作用。
2. 評教師的教學策略。 要想上好一節公開課,就要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採用的策略能否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裡,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葯』,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葯。」而教師的教學策略就是點燃這火葯的導火索。
3. 評教師是否教會學生學會學習。 葉聖陶說:「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不教」,「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只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所以在一節課中,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應該教學生會學,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想什麼,而且要教會學生怎樣去想,教師不應該把知識像塞東西一樣塞進學生的頭腦中,而應該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把學生頭腦中的潛能、才能挖掘開發出來。這樣的教學才是真正的創新教學,才能真正讓學生有所得。
(作者單位系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五十六中學)
觀點4:聽課、評課是教學研究的有效手段
在倡導大力開展校本教學研究的今天,大力開展聽課評課活動、研究並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尤其顯得重要。然而,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學被認為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教學過程往往成為以教師活動活動為主、「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說、學生記」的過程,所關注的是教師的教,從而把教師活動作為教學評價的重點。而且由於聽課者既不參與課堂教學、也不直接參與教學內容的學習,通常被認為是與課堂教學不發生直接關系的人員。因而在聽課前無充分准備(沒有去了解大綱、教材,分析教學目標要求以及學生智能情況);聽課過程中也就無視學生的課堂活動、不重視收集學生課堂反饋信息。這樣的聽評課,顯然是有孛於課程改精神的,無法起到應有的教學研究的效果。為此,必須依照現代教學理念,革新聽課、評課。
我們知道,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的本質就是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其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發展。它有五個要義:
①教學是涉及教師與學生雙邊的活動過程;
②它是一種學習活動,活動主體是學生,本質上是學而不是教;
③它是由教師組織的、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活動;
④教師的組織活動有多種手段,包括講解、指導、輔導、演示、評價等;
⑤教學的目的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如何進行公開課的評課
明明白白求個「真」 一評老師是否有學生意識。在一節省級公開課上,我看到這樣一個細節。老師讓學生登台參與活動,學生一不小心把投影屏幕碰落下來,學生嚇得手足無措,怯生生地等候老師的「發落」。老師也呆了,繼而很不耐煩地揮揮手:「下去!下去!」學生灰溜溜地下去了。也許憑一個細節就否定一個老師有失公允,但一個心中裝著學生的老師,必定會呵護學生的心靈,關注學生的學習需要、興趣培養、情感體驗、人格養成,這些會通過課堂上的諸多細節展現出來,只要是有心人一定會體會得到。 二評學生權利的兌現。課堂上,每一個學生都有學習、思考、表達、質疑、提高的權利。學生是否能獨立思考,不在於形式上是動還是靜。學生能否平等的參與課堂學習並受到平等對待,不至於讓課堂成為某幾個學生唱主角的舞台,這是衡量老師學生本位意識的重要一環。學生的個性化理解能否有機會表達,老師是否千方百計把學生往惟一的答案上引,老師能否從一些閃現的火花中捕捉到教學靈感,能體現一個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機智。 三評學生的收獲。一堂成功的課,最終要看學生的所思、所感、所得。我們不妨嘗試讓學生說說,相信他們的評價更有說服力。 總之,評課應該是過濾網,過濾掉做秀、表演的成分,留下供人思考、借鑒的東西。 評課要老腔出新調 「有我」。公開課要有授課教師的教學個性,如果一堂課千人一面,無棱無角,就不是一堂好課。每個教師有自己的個性,不同個性的人在教學中表現出來的教學風格往往不同。例如,於永正老師的課堂教學寬松、和諧、自然、簡朴,課堂上常常運用「引導—實踐—發現」的教學流程,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領悟,課堂生氣勃勃。專家、名師的課,顯著特點就是個性化,做到不人雲亦雲,不照搬照用。所以,評課不能停留在表層上,要通過評課,導引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有我」風格。 「有生」。評價一堂公開課的成敗得失,應主要從學生方面看,看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後是否變成了知、懂、會。如果一堂課下來,學生學無所獲,那就是一堂糟糕的課。「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自然就要堅持「以學定教」。教師要尊重學生,尤其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要關心愛護學生,尤其要關心愛護學困生。課堂上的主體,一定是學生;課堂上的主角,也一定是學生。教師只是也只能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同伴、引導者和組織者。課堂上,教師不能只是了解學生的共性,還應特別注意了解學生各自的差異性。 「有新」。評課要有切磋教藝、推動教研、推進教改的真誠態度,不敷衍應付。評課既要全面更不失重點,在贊揚其優點指出其缺點的同時,抓住特色、新穎的地方進行點評。許多有經驗的評課人都注意評出特色評出創新。好的教師,好的課一般都有與眾不同的優點、特色。評課時抓住了特色、優點,既可繞開老生常談,還可喚起其他聽課教師對創新課堂的重視,產生學習效仿的慾望。 公開課評價:要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 在新課程改革中,評價一堂公開課要注意與傳統評價方式的區別,要運用新課程的理念和方法。筆者認為:公開課評價具體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課堂教學是否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角色的轉換,要從過去的主導、主角的地位向學生學習的夥伴、朋友、知己的角色轉換;教學過程要從過去的教師一言堂向師生間討論、對話轉化;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權及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及時給予學生鼓勵性和表揚性的話語,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其二:課堂教學「生成性」如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提出的問題及作業中,有沒有設置一些「生成性」的問題,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是評價一堂公開課是否是好課的一個重要標尺。 其三:課堂教學效果是否讓學生易於、樂於接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樂學,易於接受教師的講解,是衡量新課程與老課程的一個重要標志。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滿激情,要保持一顆「童心」,用飽滿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寬松、和諧、民主的氛圍中保持健康心理,快樂成長! 其四:課堂教學是否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筆者認為,我們不能為了上好公開課,在提問和布置任務時,就只照顧優生、好生,而把一些「後進生」冷落在一邊。這樣做會影響一些「後進生」情緒,甚至心靈。雖然公開課會取得好的效果,但是,失去的遠比得到的要多得多。因而,我們在上公開課時一定要注意提問及布置任務時面的廣泛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表現和展示的機會,都有獲得掌聲和獲得成功的機會。 如果我們在上公開課時,能夠凸現課堂教學的人文性和生成性,為學生的終生可持續發展服務,這樣的課就一定不會是一堂「差課」。同樣,我們在評價一堂公開課時,也要站在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不能離開學生來評價一堂課。 上傳 李待江
4、怎樣聽課和評課
1、學會高效聽課。
①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②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③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④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
2、學會整合知識點,提高知識理解和記憶能力。
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這樣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3、沒有記憶就沒有學習,記憶是學習的根本。
提高記憶力,可以專門的訓練一下。這一類的訓練比較多,比如我比較熟悉的:速讀記憶、編碼記憶、思維導圖記憶。速讀記憶是一種快速閱讀之後的重點記憶和理解記憶;編碼記憶是一種將編碼信息與恰當的線索聯系起來的個性化記憶;思維導圖記憶是一種將所需記憶內容整合成關鍵詞句後的思維記憶。以上三種記憶,是我個人用下來比較好用的方法,但都需要系統的訓練,具體比較多,就不一一詳細講述了,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或者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軟體中對我上述的三種訓練都有具體的講解和訓練。
4、高效復習,溫故而知新。
①制定階段性的復習目標,合理規劃自己每一天的學習復習任務。什麼時候復習什麼科目,什麼時候做題訓練,什麼時候看書背誦,什麼時候查缺補漏等等,都一一明確下來。
②復習的時候,不要長時間的只復習一科,也不要頻繁的更換復習科目。每一個時段的復習都要保證學科的完整性,按計劃復習完一個學科再進行另外一個學科的復習。
③自己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跟上老師的節奏,最好就保持同步進行。如果你掌握的很好,可以快於老師的安排,但不能被老師遠遠落下。
④每一小階段的復習之後,要檢查掌握情況。可以自己一個人進行:合起書本,回憶一下這一階段都學習復習了哪些知識,哪些知識是已經掌握了的,哪些是比較模糊的、還沒有掌握的、有疑問的,針對有問題的要趁熱打鐵,折回去快速溫習鞏固。也可以找你的夥伴一起進行,相互檢查、考校。
5、認真做題和面對每一次考試。
做題的時候:①要仔細審題,而且要審准、審透,提煉出有效信息。②要講究效率,會的就過(一定是要真的會,而不是感覺會),把時間放在不會的上。③不要動不動就去看答案解析。看答案做題會讓你覺得題目很簡單,但實際做題的時候就不知道如何下筆了。④適當進行題海戰術,掌握各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
認真面對每一次考試。考試除了是檢驗你學習效果的方式,同時也是你積累經驗的過程,比如:①學會如何分配和把控時間;②掌握作答中各種細節的處理技巧;③磨練考試心態;④幫助自己認識掌握的不足之處,復習提升。
5、同步課堂公開課如何評課?
同步課堂公開,要想請客的話也是可以的,你是需要給你們的這個人考試進行一個評課的話,一般在下方都會有一個評價,讓你給他從滿意到不滿意,打一打一個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