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邊防檢查站站長和邊防支隊長誰大?
溫州邊防檢查站和邊防支隊支隊長一樣大 平級單位 都是浙江邊防總隊下的正團級單位 兩個領導都是正團
2、1983年二黃兄弟逃犯
1983年2月12日,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大案「東北二王特大殺人案」,至9月18日,兩名案犯被警方擊斃。
王宗坊和王宗瑋的父母,多年來在東北機器製造廠中學當教師。在三個男孩子中,王宗坊和王宗瑋是老二、老三。歷史的和現今的許多事實證明,「二王」的父母對於自己的子女不注重思想品德教育,並常常護短、溺愛,從小養成好懶饞滑惡習的王宗(王方),念小學時候就混跡在扒手之中,在鬧市裡掏包行竊,開始了撬門砸鎖的生涯。1974年和1975年,他曾兩次被收審。1979年他在沈陽大東區遼沈衛生院當葯劑員期間,又因盜竊被捕,判刑三年。這次行凶作案的日子,是他新婚後的第三天!
下午1點10分:沈陽市公安局大東分局接到報案電話。局長和刑警隊政委、隊長帶著刑警和武警,分兩批先後於1點25分和1點35分到達現場。
下午2點10分:沈陽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派出追擊小組,沿路訪問群眾,追捕兇手。
幾分鍾之後,遼寧省公安廳和沈陽市公安局的領導也都趕赴現場。
公安人員立即對現場進行了勘查,從兩個房間和走廊里,共發現13枚五四手槍的彈殼。周化民、劉福山、孫維金、畢繼兵四人身亡。吳永春、盧文成、李作舟三人重傷。
現場,拾到大個子扔下的一個黃挎包,包里有一把鉗子和一把螺絲刀。
隨後在李作舟手裡找到長方形的藍色「通行證」一張,上面貼著一張面色陰沉的人頭照片,旁邊寫著王宗瑋的名字。目擊者證實此人正是兇手。
下午3點30分,另一個小個子的犯罪分子也被確認,他就是王宗瑋的二哥,刑滿釋放分子王宗王方。
警方當即派人去車站、交通要道阻截。但由於查證時間的浪費,貽誤了寶貴的戰機,30分鍾前,「二王」已躥上了南下的列車。
2月13日午夜公安部在得到從遼寧省公安廳報告的「二王」案件的情況後,立即發出第十三號通緝令,向全國通緝持槍殺人潛逃犯王宗坊和王宗瑋。
此時的「二王」已逃到了北京,坐上了開往廣州的第四十七次列車。
王宗王方和王宗瑋作案後,急匆匆逃走,沒有來得及找到失去的入廠通行證。通行證上,照片、姓名,一應俱全。想隱匿,也藏身不住了。
王宗坊和王宗瑋臉色煞白,氣喘吁吁,倉倉皇皇跑回家來。王宗瑋進門就向他母親說:「我和宗王方出事了,快找衣服,晚了,公安局就來抓了!」
王宗瑋的母親驚慌地問:「上哪去?」
王宗瑋心急如焚,無意回答:「不用管了,東西南北中。」
「二王」的父親王家林,看到兒子的衣兜里插著槍,已經知道事態的嚴重!
王家在香港、美國有親屬,常有海外書信來往。因此此次案發後王宗瑋決定先到廣州,然後偷渡出境。
2月15日晚9點鍾左右,第四十七次列車駛入湖南省衡陽市以南40里的西里坪地區。由於正值春節,為了嚴防有人將鞭炮帶到列車上,乘務員們開始檢查旅客們的包裹。檢查到22號車廂時,乘務員突然在貨架上的一個提包里摸到鐵器,形狀像手槍。他立即將乘警找來,同乘警共同檢查,果然從包里搜出一支五四式手槍。乘警問:「這包是誰的?」
靠車窗坐著的一名大個子旅客起身應道:「我們的。」
乘警指著手槍問:「把槍證拿出來。」
大個子一面悄悄地將右手伸進褲兜里,一面招呼與他斜對面坐著的小個子:「哎,人家要看你的槍證。」
小個子從睡夢驚醒後一愣。在這緊張時刻,突然「砰」地一聲槍響,大個子的右手在褲兜里勾動槍機,對著乘警射去,子彈射中乘警的耳朵。霎時車廂里一陣混亂,小個子趁機拿起被搜的手槍,兩人握著槍,背靠背地站著,大聲說:「誰動打死誰!」他們拎著提包邊說邊溜,到門口,急忙去開車門想跳車逃去。但是車門緊鎖著,他們便對著門鎖打了兩槍,無濟於事。眼前的形勢對他們十分不利。令人遺憾的是,司機突然來了一個緊急剎車,火車緩緩停了下來。小個子立即砸碎車門玻璃,鑽出窗口跳下車去,大個子也緊接著跳下火車。兩人從路基滾下坡,爬起後,急急忙忙地向南奔去。這時天上開始下起小雨,雨幕遮沒了兩個人的蹤跡。
第四十七次列車緊急停車15分鍾,搜查中獲得兩人倉皇逃走時遺留在貨架上的一個大旅行包,包里有棉大衣、鞋襪等生活用品,大多印有沈陽生產的標記。更為有價值的是,在車廂拾到兩枚手槍子彈殼和從破碎的車門玻璃上取得染血的玻璃片。公安部刑偵局對彈殼迅速進行技術檢驗,認定第四十七次列車上的兩枚彈殼,與12日在沈陽軍醫院作案現場拾到的13枚彈殼,是從同一支手槍射出的;對車門玻璃上留下的血跡進行血型等分析、化驗,證明是罪犯王宗王方的血。這樣,就證據確鑿地掌握了「二王」南逃的蹤跡。
公安部刑偵局的幾位局長立即匯聚到值班室,並做出全力追捕的決定。午夜12點,值班室值班員緊急通知湖南省公安廳,立即控制「二王」活動地區,組織力量,在衡陽一帶展開圍捕工作。
2月16日凌晨,衡陽市公安局接到追捕「二王」的命令後,冒雨派兵布陣,在市區以外西里坪的幾個通路方向設下兩道哨卡,准備把罪犯截殲在郊外。
李瑞玲急忙大喊讓丈夫幫忙,同時自己也追了過去。
張筱琴先聽見母親喊,眼見「二王」騎車要走,馬上趕上前去雙手死死地拽住貨架,不讓他們騎上車去。
兇狠的王宗王方「砰砰」向這個少女開槍!不過他的槍法失准:一顆子彈擦著張筱琴的耳邊飛去;一顆子彈打在張筱琴的鞋牙子上。兩響槍聲,把張筱琴震倒在地上。
張業良一見女兒倒地,大吼一聲向「二王」撲去。王宗瑋對著張業良的胸口開了槍……
李瑞玲眼見鮮血從丈夫嘴裡湧出,發瘋般沖向「二王」,一把拽住王宗王方手裡的黑提包,與王宗王方拼力爭奪。她看見王宗瑋舉起手槍向她頭部瞄準,她奪下提包,緊緊地摟在懷里,用右手護著頭頂,子彈穿過李瑞玲的胳膊,又穿透她的兩頰,把下巴和下牙床擊碎。李瑞玲倒在地上。「二王」趁機跳上自行車匆忙逃去。事後檢查提包里邊裝著5顆手榴彈和36發手槍子彈。經過對驗印號,都是王宗瑋原在部隊的彈葯裝備。
看到「二王」行凶奪車,正在附近的衡陽冶金機械廠工人劉重陽和值勤民兵符躍華連忙蹬起自行車,緊盯著同乘一輛車的「二王」追去。王宗瑋坐在車貨架上,持著槍,面對著追擊者。劉重陽和符躍華警惕地尾隨著。繞了幾個彎子,符躍華被甩掉,劉重陽窮追不舍,一直追了三華里,追到東風影劇院附近,車輪已經挨近了兩犯。這時,劉重陽憋住一口氣,腳下加力,要超過「二王」,以便將他們的車撞翻,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王宗瑋慌亂地向劉重陽開槍,劉重陽腰上受了傷,從車上跌落下來。隨後王宗王方載著王宗瑋拐進一個狹窄的胡同里。
衡陽市公安局在10點20分接到衡陽冶金機械廠報案的電話,公安局長帶領偵查員、法醫等20多人,在20分鍾內就趕到現場。隨後,省公安廳刑偵處長、衡陽市的領導同志趕了過來。他們一邊勘察現場,一邊組織追捕隊,分五路追擊「二王」。同時調動全市所有派出所的幹警和廠礦企業保衛部門的武裝人員,在全市一切水陸交通要道、路口設卡哨,清查市內一切娛樂場所和空閑場地,欲將「二王」圍殲於市內。
但可惜的是「二王」騎車鑽進胡同並非是自尋絕路,里邊竟然是一個開闊的儲煤站。他們甩掉自行車,爬上30多米高的大陡坡,坡上就是鐵路線。10點44分,有一次廣州北行的列車從這里慢速通過,他們便扒車北逃了,狡猾的「二王」,怕在車上遭到堵截,所以當列車在茶山坳小站減速時,他們跳下了車。11點鍾以後,茶山公社的社員們,遇到一高一矮的兩個北方青年人,走進社員家討水喝,矮個子右手扎著紗布,左手拎著黑提包。後經證實,他們就是「二王」,但隨後他們就像蒸發了似的失去了蹤跡。
1983年3月3日晚上7點多鍾,武漢市第四醫院一位實習女醫生,到她工作的理療室去取東西。她進屋剛要去拉燈,突然被一隻男人的大手捂住了嘴。另一個男人打開燈,兩個人一齊向她嘴裡塞毛巾,其中一個問她:「是誰讓你來的?」
女醫生拼力掙扎,把小個子手上包紮的紗布扯掉,咬破他的手。於是兩個人把女醫生拖進里間的激光室,按倒在地上,其中一個掏出手槍,用槍柄狠狠地向女醫生砸去。見女醫生
失去了反抗能力,這兩個傢伙匆匆忙忙地跑掉。幾分鍾之後,女醫生掙扎著爬起來,到樓下向值班人員報告,值班人員立即向市公安局報案。公安局迅速派出偵查人員來到第四醫院,勘查現場,發現二犯進入理療室後,把門從里鎖上,從櫃子里拿出兩條毛毯,放在1號、2號兩張床上,並鋪上枕頭。在室內八張床中,這兩張床緊靠窗戶,是有意選擇易於逃脫的地點,清理現場時,在地上發現幾層染血的紗布和血跡,拾到一塊擊碎的手槍護手膠木。
公安部追捕「二王」工作組得到消息,十分重視這一情況,對已獲得的指紋和血跡進行分析化驗,確認指紋、血跡正是王宗王方的。
3月25日上午10點15分,李信岩和武漢汽閥配件廠的民兵熊繼國,在武漢黃孝河岸上的岱山橋頭檢查站外的公路上值班。他倆看見一個騎著輛舊自行車的男人,鬼鬼祟祟地從市區方向向檢查站駛來。李信岩將紅旗一揮,攔住自行車,並上前打量一下自行車,見車上沒有牌照,他便問道:「牌子呢?」
「忘帶了。」
「登記了嗎?」
「登記了。」
「在哪登記的?」
「……在派出所……」
一句話,露了馬腳,武漢市是交通中隊登記自行車,這吞吞吐吐的回答顯然是胡扯!他們把可疑人帶到檢查站小屋,在屋裡的檢查站站長王雲對這可疑人進行審查。李信岩突然摸到一支手槍!李信岩向王雲報告:「站長,有槍!」
王雲立即掏出自己的手槍,對准可疑人,喝道:「別動!」隨著,一個飛快的動作,將可疑人衣兜里的槍奪了下來。之後,三個人將可疑人按倒、擰住,用繩子捆綁。可疑人拚命地掙扎,殺豬般地嚎叫。
聽到叫聲,屋外的另一個工人師傅也走進小屋。而這時,悄悄躲在檢查站對面廁所里的王宗瑋,將子彈上了膛,幾大步跨到檢查站門口,闖開門,向屋裡捆綁王宗王方的四個人連續開槍射擊。王雲、李信岩和那位工人師傅不幸犧牲!熊繼國負傷昏迷過去。
「二王」殺人後,他們拿走王雲的槍,逃離檢查站,掉頭往市區跑。
不久,一輛東風牌汽車的司機先發現了兇殺現場,立即向距離岱山檢查站一公里的岱山派出所報告。
正在派出所值班的胡指導員聞訊後,馬上帶領三名民兵前去堵截。他們和「二王」迎面奔跑在一條公路上,兩下相遇時,距離不到20米。「二王」一見有幹警堵上來了,馬上拐向右側的小路。胡指導員等人熟悉地理情況,他們知道「二王」所走只是一條通向武漢軸承廠和長航科研所的窄路,就快速到這條路上堵截。「砰砰」,一場槍戰開始了,雙方相持不下,「二王」再次逃脫了。
就在胡指導員打電話向市公安局報告戰況時,青年民警趙斌拿起胡指導員的手槍繼續追蹤「二王」。他追到長航科研所,找到民兵馬炳強,兩個人在科研所大院里搜尋「二王」。他們在圍牆下的通水洞里揀到「二王」丟棄的彈夾。原來槍戰後「二王」如驚弓之鳥,倉皇逃竄。軸承廠青年工人詹小建騎個自行車帶著孩子上街買菜,王宗瑋跑上前去,說聲「把車給我」,便瘋狂地向詹小建開槍,小詹慘死在血泊中。「二王」騎一輛車跑進長航科研所大院,院牆一丈高,團團圍住大院,「二王」便趴在地上,用手將牆下的通水洞掏開,從低矮的洞子里鑽擠了出去。
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於10點50分接到作戰通知,各分局派出所幹警全部出動,圍殲「二王」,可惜,由於包圍圈設計得不嚴密,「二王」混在人群里溜走了。
「二王」在逃出包圍圈後,再一次失去了蹤跡。
4月下旬,公安部再次部署追捕「二王」,強調把追捕「二王」與加強基礎工作結合起來,與偵破現行案件結合起來;做好乾警和群眾的教育工作;落實責任制……
但「二王」仍一直蹤跡杳然。
8月中旬,江蘇省公安機關終於發現「二王」活動在江蘇省內靠近連雲港的淮陰市。8月29日下午4點鍾,淮陰市百貨商店的兩名女財會人員的提包被搶,內裝當日營業款2 1萬多元。
案發後,淮陰市公安局立即組織追捕,但是劫犯已不知去向。搜索中搜到二犯甩掉的一輛自行車。經檢查驗證,認定在淮陰市強搶巨款的罪犯就是「二王」!
「二王」暴露了!江蘇、山東、安徽、河南、上海等省市,嚴密注視「二王」動向,動員力量圍殲「二王」。
狡猾的王家兄弟,在淮陰作案後,為避開撒來的法網,迅速遠遠地離開淮陰。他們帶著蚊帳、筒襪等露宿山林野坳的用具,連夜騎車,僅40天的時間,就從江蘇省橫穿安徽省,跑到江西省,妄圖從廣東、福建兩省南逃出海。
9月13日的早晨8點鍾,江西廣昌縣民政局的工作人員劉建平走出機關大門,去聯系製作歡迎復員軍人回鄉的紅布橫標。突然他看見對面的向陽土產商店門口的馬路邊,有一個頭頂舊草帽、戴副大墨鏡的人。這人的兩條長腿跨在自行車上,左腳尖點地,右腳踏著腳蹬,擺出隨時准備蹬車疾走的架勢。他身材很高,故意蜷曲著身子,像個大蝦米似的伏在車把上,並且有意把草帽壓著眉毛,掩飾自己的真面貌。
這個不尋常的大個子馬上引起了曾擔任過城關鎮團支部書記的劉建平的注意。他故意走過去。離近時,他見那人的白襯衣臟得發黃,瘦長的臉上黑乎乎的,好像塗了一層油彩。再看自行車,上邊沾滿泥漿,貨架上馱著一個大塑料包。顯然這人是一路奔波,顯出一種正常生活的人所沒有的狼狽相。當小劉避開那人,待作進一步打量的時候,從商店裡走出一個與騎車人同樣打扮的人,不同的是個子矮些,襯衣是藍色的。他倆分明是同夥,但又故作陌生人。小個子走到離大個子約20米的地方,推起一輛自行車,騎上去,越過路邊的大個子,獨自向南奔去,隨後大個子將車蹬動,距小個子約30米,兩輛車成斜線,等速前行。
當那小個子停在不遠的郵電局門口的小攤時,大個子則停在對面路邊,仍然是那樣跨著車像是放哨。劉建平湊到小攤前,故作買刷子,而耳朵卻竭力搜聽從小個子嘴巴里發出的一切細小聲音。小個子壓低聲音說:「這個煙……」
劉建平一聽,是北方人,他暗下判斷,這兩個傢伙,絕不是好人。他立即離開,向城關公安派出所奔去。走了一段路,回頭看看,兩個可疑人離開小攤,又在星火食品店停下。
派出所所長鄒志雄聽完劉建平的描述,立即道:「走,看看去。」
劉建平領著鄒志雄走出派出所,往街上一看,兩個可疑的人已經不見了。他蹺起腳向南眺望,在通向廣東和福建的公路上,那個穿白上衣的大個子的身影,閃動了幾下之後消失了。
看到兩個可疑的人走遠了,鄒志雄和劉建平急忙返回派出所,鄒志雄拿出手槍,把子彈推上膛,小劉則拿起一副手銬和一把匕首,直奔縣公安局。到縣公安局正好遇到刑警隊幹部劉細鵬,劉細鵬一聽情況,拍案起身。他們三人來到院子,看到縣水電局年近花甲的陳步山開的一部麵包車停在那裡。鄒志雄把情況向陳步山一說,陳步山毫不遲疑地說:「快上車!」
汽車上了公路,幾分鍾的工夫,就在宴公嶺追上了兩個可疑人。
陳步山問:「停不停?」
鄒志雄說:「超過去,到前邊隱蔽起來。」
車「轟」地一聲加大了油門,迅速從兩個騎車人身邊閃過。鄒志雄和劉細鵬緊握手槍,劉建平也備好兩根鐵棍子,隨時准備與司機一起投入搏鬥。
汽車駛出一段路,來到小港養路段,附近有村莊,鄒志雄指揮將車拐進右邊的小路上,把車隱蔽在樹陰里,鄒志雄和劉細鵬卧藏在公路邊的一棵大樹後面,等著兩個可疑的人。
「來了!」
兩個騎車人進入視野,鄒志雄壓低聲音提醒著人們。
當相距20米的時候,鄒志雄首先從大樹後閃出,站在公路上,迎著來者舉起左手示意,命令道:「停下,檢查!」
這突如其來的情況,嚇得小個子人仰車翻,後邊的王宗瑋急剎住車,不由地脫口而出:「壞了!壞了!」
鄒志雄和劉細鵬正待上前檢查的時候,趴在地上的王宗王方突然「砰」的一聲,開槍向鄒志雄射擊。鄒志雄靈敏地一個箭步躥向公路那邊的大樹後,同劉細鵬一左一右向王宗王方開火。由於路兩旁茂密的大樹阻擋,鄒志雄和劉細鵬的火力施展不開,這時,只見小個子跳到路邊蒿草叢生的大溝里,有逃掉的危險。鄒志雄向隱蔽在車旁的劉建平和陳步山喊道:「打電話!」
劉建平跑到養路段工棚一看,里邊沒有電話。他向陳師傅說:「只好開車闖過去報信了!」
陳步山說:「我開車,沖過去,注意不要被打破輪胎。」
陳步山和劉建平跳上車,拐上公路飛速前進,回縣城報信。
鄒志雄和劉細鵬兩支槍的火力,堵截大個子橫穿公路,使他不能再往東邊逃竄。可是恰在這時,從南面開來一輛麵包車,車體遮住大個子,急於逃脫的大個子,以汽車作掩護,同汽車一起往前奔跑,跑出射程以外,躥過公路,與小個子會合,拚命往東逃。他們跑進一片稻田,鞋子也掉了,他們光著腳渡過河水,鑽入山林。
小港一戰,繳獲了兩輛自行車,一個包,包里有8700元人民幣、蚊帳、長襪、警服、軍服、半導體收音機、袖珍地圖和化妝油。包里有兩支槍,經過驗定,其中一支,就是在岱山檢查站被「二王」搶走的王雲的槍。
「二王」在廣昌出現了!公安部向江西省公安廳提出作戰要求:「盡一切努力,將『二王』圍殲在廣昌!」
廣昌縣公安局得到小港戰報後,縣公安局局長胡順保立即調車,帶領武裝警察風馳電掣地趕赴現場,分三路追擊。12點40分,「二王」被確認為躲藏在旰江林場的深山密林里。
廣昌縣縣委書記趙煥起在緊急召開的公社書記會議上,果斷地提出:「追捕『二王』是現在最大的政治任務,一切工作為它讓路。」趙煥起把辦公地點改在縣公安局的辦公室里,他們站在廣昌縣的地圖前,圈劃「二王」逃跑的路線。根據公安部和省公安廳的指示,大批幹警迅速向旰江林場集中,在第一批追捕「二王」的公安幹警形成第一個包圍圈以後,僅過三個多小時,又組成了一個方圓30公里的第二個包圍圈。
認定「二王」在廣昌出現以後,江西省公安廳楊希林副廳長和王維誠處長率領幹警,帶著警犬,趕赴廣昌指揮圍捕。他們在「二王」消失的地方連夜開展工作,並決定召開全縣各公社書記緊急電話會議,調集民兵,組織第三道包圍圈。14日凌晨1點,一個周邊171公里的包圍圈也形成了。
9月13日子夜剛過,又有幾輛警車賓士在山區的公路上,江西省委常委、政法委員會書記
王昭榮、省軍區副司令員沈忠祥、省公安廳廳長兼武警政委孫樹森,遵照省委指示,率領一批人馬到廣昌,加強對圍捕戰斗的領導。他們拂曉前趕到廣昌後,見到了徹夜未眠的縣委領導同志,當即召開廣昌及其幾個鄰縣的縣委書記電話會議,一個地區更為廣闊的第四道大包圍圈,限定在上午10點鍾以前形成。
但是,經過四天的搜索,幹警們踏遍了兩道包圍圈裡的座座高山,翻遍了每個溝溝坎坎的土地,始終不見「二王」的蹤影。「二王」是不是已經不在廣昌?
「二王」在不在廣昌?指揮部經過分析、研究,斷定「二王」必在廣昌。因為幾道包圍圈,趕在「二王」可能逃出之前完成了;「二王」經小港交火後,無車、無食、無鞋,再加上語言不通,道路不熟,又害怕暴露,斷無逃出包圍圈之理。
王宗瑋握住沖鋒槍的手鬆開了。鄭萬壽的子彈擊中罪犯左胸,王宗瑋立即倒在地上。王宗王方提槍趕到,舉槍向鄭萬壽連擊五槍。敏捷的鄭萬壽像只靈活的猴子,一個箭步側躍到五米外的一道小溝。
隨著槍聲,搜索部隊迅速由四面收縮包圍圈。王宗王方一見情況不妙,丟下還在喘氣的弟弟,撿起他的手槍迅速逃竄。鄭萬壽因為過於激動,在沖鋒槍子彈已經上膛的情況下,連拉槍機,致使子彈跳出,沒能及時向王宗王方開槍射擊,讓他利用這個短暫的時機消失在東北側的草叢中。
6點25分,在戰士們將身負重傷的甘象清抬下山的同時,馴犬員謝竹生等人也將奄奄一息的王宗瑋拖下山。馮長明立即將這一重要情況報告給指揮部。
總指揮部考慮到部隊連續十幾小時的搜索,已經十分疲憊,加上天黑,能見度差,被捕行動中可能造成部隊自己不必要的誤傷,決定暫時停止行動,困住山頭,等明天清晨再行搜索。但馮長明、黃湘閩和劉德貴等臨時指揮組成員經過認真分析,認為「二王」中槍法准、威脅較大的王宗瑋已被擊傷、捕獲,只剩下王宗王方孤身一人,正是乘勝追擊的最好時機。如果拖到明天,罪犯肯定要乘夜尋機逃跑,會造成圍捕的更大困難。
王宗王方從暗處向吳增興連開五槍,吳增興當即身中三彈。透過眼鏡片,他看到那個佝僂的黑影在草叢
中蠕動。天空、大地在旋轉。他搖晃著身子,忍著腹部劇烈的疼痛,穩住身體,舉起壓滿子彈的手槍,對准草叢中那黑色的、幽靈般的罪犯……
四發子彈呼嘯著從吳增興的槍口射出。緊接著,二中隊班長曹學禮等人,還有從側面趕來的撫州支隊的戰士,同時集中火力向王宗王方射擊。一道道火舌噴出槍口,罪犯王宗王方身中8彈。
困獸猶斗,王宗王方倒在血泊中依舊開槍拒捕。二中隊代理排長劉水明沖上前,補了一槍,擊中對方左肩,子彈從右臂貫穿而過,從罪犯掌心穿出。
陳閩和王海將身負重傷的吳增興抬到山下。與此同時,王宗王方也像條死狗一樣被人拖下來。此刻,正是9月18日下午6點40分。
「二王」的屍體被停放在山下,那瘦癟的形象不堪入目,長須長發,皮色灰白,腳板上累累孔洞;乾燥的皮膚緊綳著稜角突出的骨頭架子。小個子王宗王方的體重大約只剩下七八十斤,一個公文包綁在腿上,內有1 3萬元人民幣。後經法醫檢驗,兩犯胃裡卻是空空如也。
公安部迅速通過電話向中央領導同志報告:已經擊斃「二王」。中央領導同志審慎地叮囑:「要驗明正身!」
被擊斃者確是「二王」,證據確鑿:
小個子罪犯屍體的指紋,與公安部通報的王宗王方犯罪前科指紋,核對無誤;
大個子罪犯屍體的上牙第四、五、六、七顆牙齒,鑲瓷牙白合金套,符合王宗瑋牙齒特徵;
二犯身高、體貌與「二王」照片和檔案材料記載一致;
二犯所攜筆記本上的字跡,經鑒定是王宗王方、王宗瑋所書寫……
至此歷時數月的千里大追捕,終於劃上了句號。
3、邊防大隊長和邊境檢查站站長哪個好【都是副團級】
邊境檢查站長
邊防大隊需要巡邏等,很累
建議邊境檢查站長,不怎麼累,但也會有些苦,畢竟在邊境,但比邊防大隊好多了
4、邊防檢查站政治處主任有權利嗎都負責什麼工作
首先向您介紹「邊防檢查站」的隸屬問題:邊防檢查站屬於公安邊防部隊,全國各省基本都有「省邊防總隊」——大多是師級單位;「邊防檢查站」大多隸屬於以上的總隊(有的省份沒有總隊,只有邊防檢查站),也大多是團級單位。而您問的「邊防檢查站政治處主任」屬於邊防檢查站的政治部門主官即部門負責人,與其職務相當的還有司令部門、後勤部門等;他們大多都是副團職幹部。「邊防檢查站政治處主任」負責政治部門的全部工作包括:幹部、組織、紀檢、文化等等,當然是主抓全面,有幹事為其辦事,不然那麼多工作會累死的。另外回答「有沒有權利」的問題:權利是部隊給的、是黨給的,任何一個稱職的政治處主任絕不敢濫用職權的!
5、海關關長和邊防檢查站站長誰大
海關關長。
海關關長都有權批准海關稅收延期申報等,顯然許可權比較大。
6、2011-2013大新碩龍邊境檢查站站長
(一)專著
《明清以來景德鎮瓷業與社會》,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0年5月。
(二)期刊與專書論文
1.「唐青花研究の再思考」, 《中國陶磁 元青花の研究》,高志書院(日本),2015年。[3]
2.「澳門出土的克拉克瓷器及其相關問題探討」,《逐波泛海——十六至十七世紀中國陶瓷外銷與物質文明擴散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12年。
3.「漳州窯紅綠彩瓷器研究」,《中國紅綠彩瓷器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11年。
4.「澳門發現的克拉克瓷」,《陶瓷下西洋:早期中葡貿易中的外銷瓷》,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10年。
5.Jingdezhen andimari: Communicat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Porcelains ring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y, inAsian Port Cities:1600-1800 Local and Foreign Cultural Interactions,edited by Haneda Masshi,Singapore &Japan: National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Kyoto University Press ,2009.[該書榮獲第16回APPA(亞洲太平洋出版協會)出版獎學術圖書銀獎]該文同時收入Canton and Nagasaki compared 1730-1830 Dutch ,Chinese, Japanese Relations Transaction,Leiden University 2009
6.「香港出土堆塑陶壇研究」,《南方文物》2009年第1期。
7.「17世紀景德鎮瓷器對日本初期伊萬里瓷器的影響」,《中國古陶瓷研究》第十四輯,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8.「越南平順沉船出土的漳州窯青花瓷器」,《中國古陶瓷研究》第十三輯,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9.「清代景德鎮的惜字會——景德鎮寧紹惜字會碑介紹」,《田野與文獻: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季刊)第48期,2007年7月。
10.「文化遺產視野中的古村落:價值、保護與規劃——以浙江省武義縣俞源村為例」,《書學》2005年第5·7期(日本)。
11.「瓷硯初探——陶瓷文房用具研究之二」,《書學》2004年第4·5期(日本)。
12.「文物研究的借鑒與思考」,《文化遺產研究集刊(第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3.「瓷硯述略——陶瓷文房用具研究之一」,《書學》2003年第3期(日本)。
14.「17世紀外銷日本的中國瓷器」,《文化遺產研究集刊(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5.Paintings on Porcelain, Woodblock Prints and Literati Taste - A Study of the Decoration on Transitional Blue-and-White Porcelain and Prevailing Social Customs.ChinaArchaeology and Art DigestVolume 3 Number 4, June 2000.修訂後發表於《復旦學報》英文版第1期(2004年)
16.「明末清初景德鎮轉變期瓷器成因探研」,《文化遺產研究集刊(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7. 「瓷畫、版畫和文人趣味——轉變期青花瓷器裝飾與社會風尚研究」,《中國古陶瓷研究》第五輯,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18.「景德鎮轉變期青花瓷器之初步研究」,《`99古陶瓷科學技術國際討論會論文集》,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年9月版。
19.「晚明瓷器鑒藏風尚探研」, 《中國古陶瓷研究》第四輯,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9月版。
20.「徽商與明清瓷器」,《徽州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