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城鎮建設的相關雜志
國際標准刊號:ISSN1002-8439 國內統一刊號:CN11-4418/TU
已被收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 已被收入「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
國際標准刊號:ISSN1002-8439 國內統一刊號:CN11-4418/TU 「政策文件」欄目——第一時間發布政府相關部門關於城鎮建設方面的文件指示;
「新聞直擊」欄目——集中報道城鎮發展建設過程中最新熱點話題、專家觀點、各地資訊、工作成果等相關資訊;
「小城鎮建設紀實」欄目——各省各地城鎮發展建設成果紀實報道;
「規劃前沿」欄目——以規劃師的視角探討規劃前沿熱點話題;
「城鎮化研究」欄目——城鎮化進程中熱點問題成果、經驗交流的平台;
「城鎮規劃」欄目——聚焦城鎮規劃的重要意義,探討解決規劃設計相關問題的辦法,交流項目設計經驗,以及優秀設計案例展示;
「新農村建設」欄目——探討十一五規劃背景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果與經驗;
「產業與發展」欄目——共同探討交流城鎮一體化進程中城鎮經濟、產業發展熱點問題與成果經驗;
「生態城鎮」欄目——集中關注城鎮發展建設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環保技術及材料的應用等相關話題;
「小城鎮旅遊」欄目——把握城鄉經濟融合背景下的小城鎮旅遊產業發展的意義及其經驗、態勢;「歷史文化村鎮保護」欄目——在嚴峻迫切的背景下,探討我國歷史古鎮村保護的重要意義、方法及其成果經驗;
2、值得瀏覽的網站有哪些?
www.hao123.com
3、有什麼網站能夠瀏覽全國各地的房地產廣告?
焦點 搜房 新浪
4、有什麼好的網站推薦下 可以平時瀏覽瀏覽看看能夠長長見識的
CNTV上有很多的視頻,你可以隨時去看,只是要你自己去判別哪些內容能給你長見識。
5、小城鎮建設
參考刪改可用。一、基本情況 紅水鎮位於甘肅中部乾旱沙區,南通蘭州,北到銀川,西去武威,北靠騰格里沙漠,是甘肅、內蒙、寧夏三省交接的金三角地區。2005年由四個山鎮和紅水鄉合並而成。轄15個村,92個村民小組,1838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107人;總面積3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9930畝;平均海拔1780m,平均降雨量180mm,年平均氣溫8.9℃,年無霜期178天;轄區內有煤礦企業7家,集體企業8家,可解決8000人(次)勞動力就業,其中,糧油購銷企業5家,年收購能力已超過1.5萬噸。是區域人流、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五流合一」之地。25公里半徑內居住著7萬多人,形成了這一地區的物資交流中心、農副產品集散中心、信息網路中心、科技文衛中心、休閑娛樂中心。2007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0346萬元,完成招商引資1483.8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98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達到2635元。 二、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以改革為動力,以發展鎮區經濟為中心,緊密圍繞實現現代化城鎮的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充分發揮區域和資源優勢,發展壯大特色經濟,加快發展二三產業,培育支柱產業,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工業化、市場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小城鎮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二)、基本原則 ——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小城鎮發展改革規劃要起點高、高標准、高水平,放眼長遠,適度超前;建設要量力而行,逐步實施,多出精品。 ——尊重規律,循序漸進。小城鎮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發展小城鎮要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堅持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同步進行,循序漸進。要以經濟發展和建設規模、優惠政策吸引農民進入小城鎮,尊重農民意願。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從實際出發,抓住區域特點和資源優勢,兼顧鎮情、民情,搞好小城鎮的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努力做到少佔耕地,切實保護生態環境,以防造成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大膽探索改革創新,廣辟投融渠道,走出一條在政府引導下以運用市場機制建設小城鎮的路子。 ——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堅持以農為本,農商貿並舉,大辦非公經濟和第三產業。促進農村勞動力、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推動二、三產業的發展,促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及環保事業的發展,實現城鄉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三、建設目標 按照建設現代文明小城鎮的要求,堅持「遵循規律、循序漸進、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和「深化改革、創新機制、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原則,立足全鎮三大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發展壯大三大產業基地(奶產業基地、肉產業基地、枸杞產業基地),不斷加強小城鎮建設,深化小城鎮管理,全面提升紅水城鎮化水平,有效發揮城鎮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使紅水小城鎮向科學規劃、規模建設、規范管理方面不斷邁進。 四、建設期限 2009年---2012年 五、建設內容 (一)基礎設施建設 圍繞實現現代化小城鎮的要求,鎮區基礎設施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需實施 「兩縱九橫一環」主幹街道硬化、亮化、綠化;鎮區人飲以及污水處理;渠道建設等工程。 1、道路硬化、亮化、綠化工程 鎮區「兩縱九橫一環」 的8公里街道硬化。路面寬度9米,人行道寬度2.5米,瀝青表處路面。 主街道兩側改造2000米,修建花園347個,硬化面積為4623平方米,安裝路燈等相關設施;修長18米,高7米主街道國策門一座;長16米,寬4米主街道過水橋一座;綠化面積50畝;安裝垃圾桶,並購置垃圾清運車2輛,定期對鎮區垃圾拉運,達到美化環境; 2、人飲及污水處理工程 從景電二期灌區十三泵至鎮區鋪設供水管道,主線採用DN160的UPVC管材20公里,支線採用DN110的UPVC管材20公里,配套檢查井20座,加壓泵站3座;鎮區5公里污水排水管道,採用DN160的UPVC管材。 3、渠道建設 由於地處二期灌區的風沙前沿地帶,部分渠道因年久失修、滲漏嚴重,影響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因此,亟需新襯砌渠道100公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加農民收入。 4、投資概算 基礎設施共需資金1060萬元,其中「兩縱九橫一環」主幹街道硬化、亮化、綠化工程260萬元,鎮區人飲以及污水處理工程400萬元,渠道建設工程400萬元。 5、年度計劃 2009年-2010年:8公里街道硬化,人飲及污水處理工程的前期工程,襯砌渠道30公里。 2010年-2011年: 人飲及污水處理工程後期工程,襯砌渠道30公里。 2011年-2012年:主街道的亮化、綠化工程,襯砌渠道40公里。 (二)乳產品加工及產業化項目 1、項目成因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根據市情,提出了「做大做強奶產業,精心打造白銀乳都」的要求,為了進一步發揮紅水區位、資源和後發優勢,把養殖業作為促進群眾增收的主導產業,紅水鎮於2006年通過招商引資,吸引投資2360萬元的白銀大富乳業有限公司千頭奶牛養殖基地落戶紅水,目前已初具規模。依託龍頭企業發展奶牛產業,走「加工促養殖、企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發展路子已成紅水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建設內容 到規劃期末,全鎮奶牛養殖達到1萬頭,實現戶均2頭奶牛的目標;建成乳產品企業一個,建設牛舍98200平方米,擠奶站3000平方米,獸醫室200平方米,受精室300平方米,建設加工車間、倉庫、辦公室等2500平方米,年生產牛奶8.13萬噸。 3、 投資概算 此項目總投資1300萬元,其中乳產品加工企業投資300萬元;奶牛產業採取滾動發展模式,滾動周期為兩年,每個周期內發展奶牛5000頭,每頭牛補助0.2萬元。每個周期需用資金1000萬元。 4、效益分析 該項目的實施,將給紅水鎮及周邊地區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通過養牛全鎮人均純收入可增加6900元。還可以過腹還田,培肥地力,有效地改善農業產業結構,加快退耕還林還草的步伐,同時可以有效吸納周邊農村富裕勞動力就近輸轉,增加農民收入。必將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一個新亮點。 5、年度計劃 2009年—2010年:建成乳產品企業一個,引進奶牛5000頭,建設牛舍49100平方米,擠奶站1500平方米,獸醫室100平方米,受精室300平方米。 2011年—2012年:引進奶牛5000頭,建設牛舍49100平方米,擠奶站1500平方米。 (三)、肉產品加工及產業化項目 1、項目成因 紅水鎮地處景電二期灌區中部,鎮域面積320平方公里,其中沙化地15000畝,隨著近年來中央惠農政策的出台,大部分沙化地都已開發,草資源十分豐富,以豬、羊、雞、牛為主的養殖業快速發展。2007年鎮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蘭州學良清真牛羊肉屠宰廠及活畜交易市場項目落戶紅水,依託龍頭企業發展肉產業,走「加工促養殖、企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發展路子已成紅水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建設內容 到規劃期末,全鎮羊只存欄數達到15萬只,生豬存欄達到2.4萬頭,實現戶均30隻羊、5頭豬的目標;建成肉加工企業一家;建成5000頭以上豬場1家,1000頭以上豬場3家,100頭以上豬場20家;建成200隻以上養羊戶60家,50隻以上養羊戶200家,1000隻以上養雞戶20家。 3、資金概算 此項目總投資710萬元,其中肉產品加工企業投資300萬元;畜牧養殖產業採取滾動發展模式,滾動周期為兩年,每個周期內發展生豬1.2萬頭、羊只75萬只,千頭雞場10家,每頭豬補助200元,每隻羊補助20元,每個千頭雞場補助1萬元。每個周期需用資金410萬元。 4、效益分析 通過養殖、加工,全鎮人均純收入可增加1500元,還可以過腹還田,培肥地力,有效地改善農業產業結構,加快退耕還林還草的步伐,同時可以有效吸納周邊農村富裕勞動力就近輸轉,增加農民收入。 5、年度計劃 2009年—2010年:建成肉加工企業1家; 100頭以上豬場10家;建成200隻以上養羊戶30家,50隻以上養羊戶100家,1000隻以上養雞戶10家。 2011年—2012年:1000頭以上豬場3家, 100頭以上豬場10家;建成200隻以上養羊戶30家,50隻以上養羊戶100家,1000隻以上養雞戶10家。 (四) 、枸杞加工及產業化建設項目 1、項目成因 紅水鎮是景泰縣枸杞產業發展最早、最快和最好的鄉鎮之一,2008年全鎮枸杞種植面積達2000畝,總產量500噸,總產值達490萬元。紅水鎮枸杞產業的快速發展為該鎮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促進新農村及小城鎮產業結構調整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進一步擴大紅水鎮枸杞產業優勢,依託龍頭企業發展枸杞加工產業,走「加工促種植、企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發展路子已成紅水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建設內容 到規劃期末,全鎮枸杞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建成懸掛式枸杞烘乾棚5000個,實現戶均兩畝枸杞的目標。建成枸杞加工企業一家,建設色選、篩選、風凈、烘乾等加工車間1168m2,原料、成品和其它倉庫、辦公室等1044m2,購置枸杞加工設備7台及其它配套儀器設備。年收購枸杞2105噸,加工生產枸杞產品2000噸。 3、投資概算 此項目總投資1200萬元,其中枸杞加工企業投資200萬元;枸杞產業採取滾動發展模式,滾動周期為兩年,每個周期內發展枸杞5000畝,每畝地補助0.2萬元。每個周期需用資金1000萬元。 4、效益分析 枸杞具有較高的營養成份和葯用價值,是全省乃至全國的名優特新產業,近幾年發展非常快,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市場需求迅速增加,價格穩步上揚,供不應求,前景十分看好。 發展枸杞產業,符合國家和甘肅省有關調整農業結構,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可使全鎮枸杞乾果達到2500噸,產值達到2450萬元。對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城鎮化進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5、年度計劃 2009年—2010年:發展枸杞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懸掛式枸杞烘乾棚2500個,建成枸杞加工企業一家。 2011年—2012年:發展枸杞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懸掛式枸杞烘乾棚2500個。 六、資金來源 本項目共需資金4270萬元,其中,申請世行貸款35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2380萬元);企業、農民自籌1500萬元,申請財政支持390萬元。主要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乳產品加工及產業化項目、肉產業加工及產業化項目、枸杞加工及產業化建設項目。 七、保障措施 第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為了確保農業綜合開發試點鎮產業發展規劃項目的順利實施,縣、鎮、村三級分別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並簽訂目標管理責書,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互相監督制約的工作格局。鎮上成立小城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鎮政府鎮長擔任組長,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單位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發展規劃的實施,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在項目實施區派專人負責項目的組織協調、任務落實、檢查驗收等工作。 第二、強化管理、用好資金。對項目資金採取設立專戶,依託當地銀行放貸的模式進行運作,實行專款專用,專戶儲存,單獨核算,嚴禁擠占挪用,規范用款程序,充分管好用好貸款資金和配套資金。在世行貸款的使用上,採取先報告、後配套、再使用的管理措施,並加強資金使用的審計監督,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和民間資金的投入。每一滾動期內的周轉金由銀行、鎮村三家派專人收回,並負責發放到下一個滾動期的農戶手中。 第三、把握政策,科學論證。認真學習、理解中央、省、市、縣有關精神,體現科學發展和節約型社會的思想,集中解決小城鎮建設中的一些共性、關鍵問題,項目選擇充分考慮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比較優勢,突出重點,科學論證,嚴格按規劃實施,爭取以較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四、加強協調,積極銜接,按時還貸。積極同市、縣有關部門溝通協調,整合資源,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主動向銀行部門回報發展思路和工作措施,爭取貸款方的支持;圍繞產業發展還貸,鎮村兩級部門擔保,滾動期滿後,由銀行、鎮、村三家派專人督促還貸,確保世行貸款在小城鎮建設上取得實效。wotpinavwh
6、瀏覽有關小城鎮建設的網站,查閱3-5篇文獻,將其主要觀點作一筆錄
瀏覽有關小城鎮建設的網站你好,幫你一下保證沒問題。
7、有哪些好的常用的網站推薦放在瀏覽器首頁
現在主流來瀏覽器的默認首源頁除了海量廣告,連默認搜索都不是「百度」。所以從實用性考慮,我認為作為瀏覽器首頁的網站應該有以下三點:
首頁網站默認搜索引擎為最常用的「百度」。
界面整潔,極少量的廣告。
提供常用主流知名的網站鏈接。
簡潔的首頁 如圖:
8、有哪些關於建築,景觀和規劃設計方面比較好的網站
中鐵城際規劃建設有限公司的網站你可以進去看看,資質比較齊全,景觀和規劃設計都做,案例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