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萬維百科 > 當陽建設中學網站

當陽建設中學網站

發布時間:2021-01-20 02:38:29

1、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共有多少初級中學

一、湖北省宜昌市抄當陽市共有19所初級中學:

兩河中學
河溶鎮中
淯溪鎮中
廟前中小學
煙集中小學
壩陵中學
干溪中小學
玉泉中學
雙蓮中學
王店鎮中
半月鎮中
窯灣中學
慈化中學
玉陽三中
玉陽中學
實驗中學
草埠湖中學
陳場中小學
建設中小學

二、當陽,宜昌市下轄市,位於湖北省中部,西鄰三峽宜昌,東連荊州古城,北通襄陽隆中。1988年10月,撤縣建市。轄7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國土面積21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萬畝,總人口48.58萬人。政府駐地當陽市子龍路4號。

當陽古為權國。戰國時,秦始建當陽縣,屬南郡,距今2200多年歷史,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有號稱「天下四絕」之一的佛教聖地玉泉寺和中國三大關廟之一的關陵廟,有聞名天下的長坂坡以及太子橋、當陽橋、錦屏山等三國古跡。

2、宜昌有哪些中專學校

宜昌中專學校: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宜昌城市建設學校、宜昌市現代信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三峽旅遊職業技術學院

1、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

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夷陵區職業教育中心)是宜昌市人民政府主辦宜昌市教育局主管的市直屬學校,招生數連年位居湖北省同類學校前列,是宜昌辦學規模最大的中職學校。2010年6月由創建於1975年10月的原宜昌市機電工程學校和創建於1965年3月的原夷陵區職業教育中心合並組建。

2、宜昌城市建設學校

宜昌城市建設學校校創辦於1979年,隸屬宜昌市教育局領導,為副縣級事業單位,是鄂西、渝東地區唯一的一所培養建設類專門人才的中等職業學校,是首批國家級重點中專、國家級建設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湖北省園林式學校、宜昌市名牌學校、宜昌市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培訓考試基地、湖北省「陽光工程」培訓基地。

3、宜昌市現代信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宜昌市現代信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創立於1994年,是經宜昌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位於猇亭區臨江大道,毗陵長江之濱,建築面積約7800平方米。

學校設有俄語國際部、技能高考部、特色中職部,學校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語言大學,伊爾庫茨克國立農業大學,伊爾庫茨克國立交通大學、莫斯科航天航空大學等10餘所國內外高校合作。

4、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Hubei Three Gorges Polytechnic)坐落在三峽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是一所經湖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由宜昌市政府主辦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為「湖北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全國高職「教學資源50強」學校。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49年8月成立的宜昌專署財經學校,後歷經多次合並、更名;2002年7月,學校更名為宜昌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6月,正式定名為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

5、三峽旅遊職業技術學院

三峽旅遊職業技術學院,位於湖北省宜昌市,是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校。 

學院始建於1976年,前身為宜昌教育學院,2005年宜昌教育學院和湖北三峽科技學校合並辦學,2007年12月宜昌教育學院由宜都全部搬遷至原湖北三峽科技學校,2008年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以宜昌教育學院為基礎組建三峽旅遊職業技術學院。

3、當陽二高是什麼?

巍巍荊山之南,清清沮漳之野-當陽市第二高級中學
當陽市第二高級中學成立於1999年7月,由原當陽師范學校和原當陽長坂高中合並而成,校址為原當陽師范。 校園佔地面積140餘畝,建築面積90000餘平方米。教學樓、藝術樓、綜合科技樓、圖書辦公樓、餐廳、禮堂、體育館、多棟學生公寓、400米標准田徑運動場,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裝備了校園網、閉路電視系統、語音學習系統、CAI課件開發系統、微機教學系統、音樂電化教育系統,配置完善。擁有攝影攝像、電影放影設備,擁有鋼琴78架,各類樂器700餘件,演出服裝1000餘套,擁有圖書10萬余冊。理化生、勞技、體育、美術等教學實驗設施設備處宜昌市范圍一流水平。
校園環境優美,四季鮮花盛開。草坪花壇、涼亭花園、雕塑噴泉、文化櫥窗、水杉桔園、雪松桂林、小區景點等將校園點綴得絢爛如畫,是全市唯一的省級"園林式學校"。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師業務素質優良。學校現有學生5316人,專任教師232人。大學本科學歷佔91.8%,有24人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學習結業。詹巧玲、楊心兵、程安林三名教師已獲碩士學位。高級教師66人,中級教師136人。國家、省、市各級學會會員78人。在教學實踐中,涌現出徐家森、鄭宗桂、鍾先銀、吳孫富等一批宜昌市學科帶頭人,還有當陽市學科帶頭人13人。青年教師吳孫富業務精湛,教育科研碩果累累,獲曾憲梓教育基金三等獎,是全市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教師。學校聚集著全市體音美專業教師的精英,是唯一獲准面向宜昌市招收音、美特長生的學校。 五年來,全校教師在地市級以上刊物發表教科研論文152篇,其中國家級67篇,省級64篇。在地市級以上獲獎論文414篇,其中國家級48篇,省級69篇。教師在參加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舉辦的優質課競賽中共有27人次獲獎。其中省級6人次(一等獎2人次,二等獎4人次),地市級21人次(一等獎7人次)。課件教案(電腦作品)獲獎36人次,其中國家級2人次,省級4人次,地市級30人次。獲輔導學生競賽獎114人次,其中國家級5人次,省級41人次,地市級68人次。
學校教育科研氛圍濃厚,成效顯著。學校根據兩校合並後的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實際,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走科研興校之路,創特色名牌學校」的辦學思想,並擬定了整體改革課題「農村普通高中學生培養模式多元化研究」。學校在省教科所、省教研室、華中師范大學、宜昌市教研中心和當陽市教科所專家指導下擬定的整體改革科研課題——《農村普通高中學生培養模式多元化研究》,被省教科規劃辦定為「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後,其子課題《高中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研究》又被由北師大賀允清教授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吸納為子課題。在學校整體改革科研課題的帶動下,各教研組也相繼選定了科研課題。其中地理組的《地理教學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化學組的《化學研究性學習模式研究》、政治組的《政治課開放式教學研究》和生物組的《學生元認知能力研究》等課題,先後在宜昌市教科規劃辦立項,構成了學校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課題群。除此以外,學校還參加了高中語文 「雙促雙發」、高中英語「說英語,話家鄉」等課題的實驗與研究。截至目前,學校已經擁有十多個國家級、省級、地市級和縣市級立項科研課題,且已有兩個課題通過省專家組的鑒定驗收,4個課題通過宜昌市教科規劃辦專家組的鑒定驗收,4個課題組通過當陽市教科規劃辦專家組的鑒定驗收。
學校紀律嚴明,管理規范。學生管理實行德育量化評分制及日活動評分制,注重德育大環境建設。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充分發揮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的作用,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管理體制。開辦有"學生幹校"、"青年團校"、"業余黨校"和"德育補習班","三校一班"已成為培養合格人才、優秀人才的陣地,每年都有1——2名學生入黨。學校建立了"黨員聯系班級制度"、"非黨員跟蹤轉化個體學生制度",形成育人合力,時時育人,全員育人。學校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營造健康、文明、和諧、向上的育人氛圍。校風、教風、學風良好,受到市委、市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建校以來,學校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三至五年內將學校辦成宜昌市乃至湖北省范圍內一流普通高中的要求,"走科研興校之路,創特色名牌學校",強化內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學領域的改革,在素質教育的道路上不斷創新,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教科研活動轉化成良好的教學效果,一批批學生脫穎而出,五年中,學生在全國、全省、全市學科競賽和數學、化學、生物等奧賽中獲獎達42人次,其中國家二等獎1人次,國家三等獎16人次,省一等獎2人次,省二等獎6人次,省三等獎6人次,地市級一等獎6人次,二等獎5人次。學校高考成績更是一年一個新台階。2000年,高考上省線182人,2001年高考上省線309人,2002年高考上省線497人,2003年,高考上省線636人,2004年高考上省線達993人。藝術生上省線率連續三年達100%。學校先後被評為「宜昌市示範學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宜昌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很好很強大的學校 怎麼會差呢?

4、國家對建設中學施工工期有要求嗎?

我覺得這個問題,你應該問當地的政府人員,詳談,不應該在網上問 ,

5、上海建設中學官網

以前是有的,後來因為合並了就沒了,再說官網也沒撒東西。
相信偶吧,偶在建設混了5年多了。

6、當陽網站建設的公司?

荊門網界網路科技 蠻好 在當陽附近 我的網站就是找他們做的!當陽沒有做網站的公司

7、當陽市河溶高級中學的河溶高中

當陽市河溶高級中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956年9月的「當陽縣第二中學」。時屬初中,。1959年11月,學校根據縣教育局統一安排更名為「當陽縣河溶中學」。1970 年開辦高中。由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親筆題寫校名。 1965 年 5 月 9 日, 80 歲高齡的董必武副主席親臨河溶中學視察、指導工作,並撰贈楹聯「因地制宜為集體農民興利,實事求是教青年子弟讀書」。 1989年隨縣改市,校名更改為「當陽市河溶高級中學」,沿用至今。
經過近五十年的努力,當陽市河溶高中由一所普通的鄉鎮中學,發展成一所宜昌市名牌學校。學校佔地面積 80010平方米,建築面積15715平方米,學生宿舍5431平方米,教室2424平方米。教育教學硬體設施齊全,有微機室、語音實驗室、理、化、生實驗室、美術室、音樂室、多媒體教室。有齊全的體育設施和場地,有藏書達三萬余冊的圖書室、閱覽室,辦公條件基本實現了現代化。興建了較高標準的學生公寓和學生餐廳。2000年投入使用的行政樓、教研樓、全部裝上了空調,綜合實驗樓內設施一應俱全。校園內設置了低音廣播系統設施和校園廣播電視系統。2005年上半年,學校為了現代技術教學需要,又新添了一個計算機室,購置了64台奔四電腦,對原有的所有電腦都進行了升級。校園內家家都聯上了網際網路。校園環境十分幽美,仿古亭廊與現代建築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校園內花團錦簇,四季飄香。
學校現有學生 1300餘人,教職工 118人,其中在職 102 人。在職教師中有湖北省骨幹教師1人,高級教師 12 人,宜昌市學科帶頭人 1 人,當陽市骨幹教師 11 人。有一支作風過硬、銳意進取的幹部隊伍和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精湛的教職工隊伍。
學校自開辦以來,歷屆學校領導和全體師生以董老的題詞為立校精神,堅持以「服務社會,全面育人」為宗旨,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兩為」方向,以「團結、勤奮、求實、上進」為校訓,遵循「敬業、嚴謹、規范、師表」的教風,形成「踏實、勤奮、互助、創新」學風,建立健全一系列科學、嚴密的管理體制。
河溶高中歷屆師生勵精圖治,以幽雅的校園環境和高水平的教學質量兩大品牌揚名宜昌,聞名全省。學校共培養了初高中畢業生 19000 多人。在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合格的勞動後備力量的同時,也為高校輸送了數以千計的優秀人才。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不少品學兼優的學子從這里走向北大、北師大、武大、華中科技大、西安交大、哈工大、南開、大連理工大、天津大學等全國著名的學府。從 1990 年以來,學校高考上省線率連續 15 年居宜昌市同類學校之首。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高考上省線率分別達 72.2 %、 75.9 %、 78.9 %、 76.1 %,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連續三年高考 EC 值在宜昌市同類學校排名第一, 2004 年、 2005 年也名列前茅,並超過多所重點中學。學校先後榮獲湖北省綠化先進單位、省禁毒示範學校、宜昌市文明單位、當陽市安全文明單位等
面對已取得的成績,河溶高中校長鄭長高帶領著一班人,繼續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加強學校管理,向管理要質量,加強教學研究,走科研興校之路,帶領全校師生發揚:「團結進取,求實創新」的河溶高中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增強競爭機制,激發學校發展活力,創建文明校園,爭創一流學校。學校目前已躋身「宜昌市名牌學校」行列

8、建設中學怎麼樣

建設來中學是一所具有近50年歷史源的農村中學,學校坐落於建設鎮北首,與開發中的崇明新城和東平國家森林公園相距不遠,佔地面積26畝,建築面積6700M2,學校把 「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促進所有學生發展」作為辦學理念,把「師資優質,學生優秀,教育優化,質量優勝,校風優良,校園優美」作為管理目標,大力強化管理措施,不斷提升辦學效益:堅持育人為先,加強德育教育,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縣級文明單位和行為規范達標學校.

9、中學網站建設

雖然學校抄是國家的但是學校與學襲校之間還是有競爭的:樓主你這個想法支持你!既然都有這個想法那就咨詢下相關的知識:了解下建站軟體;不過我聽別人說那個智能的建站軟體建起來比較方便:更簡單、、、老榕智能的建站軟體還是不錯的。

樓主感興趣可以百度上搜索相關的資料看看;

10、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有哪些是從蘇聯國家建設中學到的?

最典型的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搞計劃經濟體制。在建國初期,這種做法對我國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起到了比較好的作用。

與當陽建設中學網站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