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希金作品 俄文名稱叫повести ъелкина 對應的中文翻譯本是哪個啊
普希金代表性的短篇小說有《別爾金小說集》(俄文Повести Белкина)、《杜勃羅夫斯基》、《黑桃皇後》、《上尉的女兒》等,《別爾金小說集》中尤以《驛站長》(俄文:Станционный смотритель )最具文學價值。
《別爾金小說集》俄文目錄
Выстрел 《射擊》
Метель 《暴風雪》
Гробовщик 《棺材匠》
Станционный смотритель 《驛站長》
Барышня-крестьянка 《村姑小姐》
2、普希金的生平經歷精簡版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被許多人認為是俄國最偉大的詩人、現代俄國文學的奠基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被譽為「俄國小說之父」。他的作品是俄國民族意識高漲以及貴族革命運動在文學上的反應。代表作有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小說《上尉的女兒》《黑桃皇後》等。
普希金生平
1811年,普希金進入貴族子弟學校皇村學校學習,年僅12歲就開始了其文學創作生涯。1815年,在中學考試中他朗誦了自己創作的「皇村回憶」 ,表現出了卓越的詩歌寫作才能,特別是他詩作韻文的優美和精巧得到了廣泛的贊賞。在早期的詩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詩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學習17--18世紀法國詩人安德列謝尼埃的風格。在皇村中學學習期間,他還接受了法國啟蒙思想的熏陶並且結交了一些後來成為十二月黨人的禁衛軍軍官,反對沙皇專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畢業後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職,在此期間,他深深地被以後的十二月黨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參與了與十二月黨人秘密組織有聯系的文學團體「綠燈社」,創作了許多反對農奴制、謳歌自由的詩歌,如《自由頌》(1817年);《致恰達耶夫》,(1818)年;《鄉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創作童話敘事長詩《魯斯蘭與柳德米拉》。故事取材於俄羅斯民間傳說,描寫騎士魯斯蘭克服艱難險阻戰勝敵人,終於找回了新娘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民間語言,從內容到形式都不同於古典主義詩歌,向貴族傳統文學提出挑戰。
普希金的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國南部任職,這其實是一次變相的流放。在此期間,他與十二月黨人的交往更加頻繁,參加了一些十二月黨的秘密會議。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確,更強烈了。普希金寫下《短劍》(1821)、《囚徒》(1822)《致大海》(1824)等名篇,還寫了一組「南方詩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虜》(1822) 、《強盜兄弟》 (1822)、《巴赫切薩拉依的淚泉》(1824)、《茨岡》(1824)四篇浪漫主義敘事長詩。還寫下了許多優美的抒情詩:《太陽沉沒了》(1820)、《囚徒》和《短劍》(1821)等,這些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強烈憧憬。從這一時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1824至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當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領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這里他度過了兩年幽禁期間,他創作了近百首詩歌,他搜集民歌、故事,鑽研俄羅斯歷史,思想更加成熟,創作上的現實主義傾向也愈發明顯。1825年他完成了俄羅斯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的創作。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為了籠絡人心,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處於沙皇警察的秘密監視之下。普希金沒有改變對十二月黨人的態度,他曾對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亞的十二月黨人,但幻想很快破滅,於是創作政治抒情詩《致西伯利亞的囚徒》,表達自己對十二月黨理想的忠貞不渝。
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親的領地度過了三個月,這是他一生創作的豐收時期,在文學史上被稱為「波爾金諾的秋天」。他完成了自1823年開始動筆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塑造了俄羅斯文學中第一個「多餘人」的形象,這成為他最重要的作品。還寫了《別爾金小說集》和四部詩體小說《吝嗇的騎士》、《莫扎特與沙萊里》、《瘟疫流行的宴會》、《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詩。《別爾金小說集》中的《驛站長》一篇是俄羅斯短篇小說的典範,開啟了塑造「小人物」的傳統,他的現實主義創作爐火純青。
1831年普希金遷居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職。他繼續創作了許多作品,主要有敘事長詩《青銅騎士》(1833)、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1833)、短篇小說《黑桃皇後》(1834)等。他還寫了兩部有關農民問題的小說《杜布洛夫斯基》(1832-1833)、《上尉的女兒》(1836)。
1836年普希金創辦了文學雜志《現代人》。該刊物後來由別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車爾尼學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等編輯,一直辦到19世紀60年代,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家,而且成為俄羅斯進步人士的喉舌。 普希金的創作和活動令沙皇政府頗感頭痛,他們用陰謀手段挑撥法國籍憲兵隊長丹特斯褻瀆普希金的妻子納塔利婭·尼古拉耶芙娜·岡察洛娃,結果導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決斗。決斗中普希金身負重傷,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年僅37歲。
3、普希金的全部作品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羅斯著名的文學家、被許多人認為是俄國最偉大的詩人、現代俄國文學的奠基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被譽為"俄國小說之父"。代表作有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小說《上尉的女兒》《黑桃皇後》等。
他的主要作品有:
短篇小說:《彼得大帝的黑奴》、《書信小說》、《亡人伊凡·彼得洛維奇·別爾金小說集》、《射擊》、《暴風雪》、《棺材老闆》、《驛站長》、《村姑小姐》、《戈琉辛諾村源流考》、《羅斯拉夫列夫》、《杜布羅夫斯基》、《黑桃皇後》、《基爾沙里》、《埃及之夜》、《賓客聚集別墅》、《我們在別墅里度過了一晚》
中篇小說:《上尉的女兒》
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
詩作:《巴奇薩拉的噴泉》、《致大海》、《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遲開的花朵更可愛》、《十月十九日》、《枉然的賦與》、《枉然的饋贈》、《你和您》、《當我以臂膊》、《當我緊緊擁抱著》、《哀歌》、《茨崗》、《為了遙遠的祖國的海岸》、《歌者》、《夠了,夠了,我親愛的》
《我的朋友,時不我待》、《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我的名字》、《青銅騎士》、《我羨慕你,大海勇敢的船夫》《自由頌》《致恰達耶夫》
4、普希金的著作有哪些
一、普希金作品:
二、人物評價:
普希金的重大貢獻,在於創建了俄羅斯文學語言,確立了俄羅斯語言規范。屠格涅夫說:"毫無疑問,他創立了我們的詩的語言和我們的文學語言。" 普希金的同時代人和好友果戈理也曾說:"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馬上就會突然想起這是一位俄羅斯民族詩人。他像一部辭書一樣,包含著我們語言的全部寶藏、力量和靈活性。在他身上,俄羅斯的大自然、俄羅斯的靈魂、俄羅斯的語言、俄羅斯的性格反映得那樣純潔,那樣美,就像在凸出的光學玻璃上反映出來的風景一樣 。
"在俄羅斯文學史上,普希金享有很高的地位。普希金的文學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多餘的人"、"金錢騎士"、"小人物"、農民運動領袖等典型人物形象。別林斯基在著名的《亞歷山大·普希金作品集》一文中指出:"只有從普希金起,才開始有了俄羅斯文學,因為在他的詩歌里跳動著俄羅斯生活的脈搏。"赫爾岑則說,在尼古拉一世反動統治的"殘酷的時代","只有普希金的響亮遼闊的歌聲在奴役和苦難的山谷里鳴響著:這個歌聲繼承了過去的時代,用勇敢的聲音充實了今天的日子,並且把它的聲音送向那遙遠的未來"。岡察洛夫稱"普希金是俄羅斯藝術之父和始祖,正象羅蒙諾索夫是俄羅斯科學之父一樣"。普列漢諾夫、盧納察爾斯基、高爾基等人對普希金也有所論述。高爾基曾指出:"普希金的創作是一條詩歌與散文的遼闊的光輝奪目的洪流。此外,他又是一個將浪漫主義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奠基人;這種結合賦予俄羅斯文學以特有的色調和特有的面貌。"
俄國大詩人普希金還是一位美術家。只要翻閱普希金的手稿,就能發現稿紙上面畫有許多草圖和速寫,令人眼花繚亂。這些圖畫的線條輕盈、急速、飛舞,完全符合詩人的氣質和性格。
普希金的繪畫有肖像、風景、奔馬和花卉等,還有為自己作品所配的插圖。普希金尤其擅長的是肖像畫。他只需寥寥幾筆就能勾畫出人物典型的特徵,往往比一些專業畫家的肖像畫還要真實。他的一系列肖像畫中,有偉大的法國啟蒙哲學家伏爾泰和狄德羅、英國詩人拜倫、俄國作家格里鮑耶陀夫、俄國詩人雷列耶夫等,肖像傳神,栩栩如生。
三、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被許多人認為是俄國最偉大的詩人、現代俄國文學的奠基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被譽為「俄國小說之父」。他的作品是俄國民族意識高漲以及貴族革命運動在文學上的反應。代表作有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小說《上尉的女兒》《黑桃皇後》等。
5、普希金的著作有哪些
普希金的著作有《彼得大帝的黑奴》、《葉甫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後》、《上尉的女兒》、《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致大海》、《自由頌》等。
1、《彼得大帝的黑奴》是俄國作家普希金創作的中篇小說。這是一部歷史小說,普希金想在其中再現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用「鐵的意志」改造俄羅斯的整個歷史時代。
《彼得大帝的黑奴》是一部長篇小說。普希金1827年7月動手寫作,1829年,這部小說的兩個片斷曾在文集《北方之花》上發表。可惜普希金早逝。這部小說沒有寫完,連書名也沒有確定,《彼得大帝的黑奴》這個書名是他死後別人加上去的。
2、《葉甫蓋尼·奧涅金》(俄語:«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拉丁轉寫:Yevgény Onégin,作品號二十四)是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譜曲的三幕歌劇。
俄語腳本由作曲家和康斯坦丁·西羅夫斯基(К. С. Шиловский)基於俄國著名詩人亞歷山大·普希金1830年發表的同名長篇詩文小說改編而成。該劇1879年在尼古萊·魯賓斯坦指揮下首演於莫斯科馬利劇院(Малый театр,Москва)。
3、《黑桃皇後》是俄國作家普希金創作的短篇小說。
故事發生在18世紀末的彼得堡。出身貧寒的青年軍官格爾曼愛上了上流社會的麗莎小姐,但由於他們的階級地位不同。他無法娶貴族小姐為妻。
格爾曼偶然了解到麗莎小姐的祖母伯爵夫人有賭博致勝的三張王牌,他妄想探出其中的奧妙,以求賭博發財。
其實,這三張王牌不過是一種謠傳,格爾曼致富心切,千方百計,費盡心機,不僅殺死了麗莎的祖母——伯爵夫人,還使得知真相後的麗莎小姐也深感愛情的破滅而自殺,格爾曼本人也因在賭場上輸了個精光,在絕望和悔恨中拔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4、《上尉的女兒》是俄國作家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創作的中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36年。
小說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以貴族青年軍官格里尼奧夫和上尉的女兒瑪麗婭之間曲折而動人的愛情故事為主要線索,把格里尼奧夫的個人命運與普加喬夫領導的農民起義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不大的篇幅中容納了豐富的歷史畫面和社會內容。刻畫了各種不同階層人物的性格,揭示了他們的心理活動。
5、《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是用敘事詩寫成的童話故事。故事中的老太婆總是不滿足,向小金魚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要求。
老太婆無休止的追求變成了貪婪,從最初的清苦,繼而擁有輝煌與繁華,最終又回到從前的貧苦。故事告訴我們,追求好的生活處境沒有錯,但關鍵是要適度,過度貪婪的結果必定是一無所獲。
6、普希金《驛站長》對如今俄羅斯文學有什麼影響
普希金在這部作品裡第一次廣泛、真實地反映了19世紀初至30年代俄國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描寫了貴族文學不屑一顧的小市民、小官吏,擴大了文學的題材范圍,使其更加面向生活。這是普希金世界觀的進步性和民主傾向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