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要設計網頁的背景圖形,標記為
背景樣式為body{ background:url(1.png) #000;}
2、如何在網站上增加地圖標注
你做個圖片地圖就簡單啊!不要做動畫
3、網頁UI設計稿里的標注是用什麼軟體標注的
在國外做項目的時候,同事都在用zeplin,使用體驗也是非常順暢的。國內的開發設計流程環境不同,zeplin反而水土不服,現在團隊主要在用摹客iDoc,除了基礎的標注切圖功能以外還有交互原型和需求文檔功能,能夠很好地應對目前的產品開發環境,整體使用體驗比不上國外已經成熟zeplin,但是還是算易用
4、請問在「網站中的電子地圖」是怎麼標注的??
一般都是用google地圖,先查找你要標注地址的經緯度,再引入google地圖代碼就OK了,可以從google上找到你要的東東。
5、網頁設計有陰影的圖怎麼標注給前端
首先我是一名前端開發工程師,也做過設計:
你在切圖標的時候連陰影都切好
在你切完圖以後,你的在網頁上標注一下,專門給他發一個你標注過的網頁圖片,他會看的
6、請利用HTML標記符設計一個個人網站,網頁要有菜單、圖片、表格、命令按鈕等。 要截圖代碼形式的報告ORZ
不然就是繁瑣,看著都頭疼,花半個小時做還不如玩局游戲,反正都是金幣
7、網頁製作中使用什麼標記符給圖像加邊框
直接border=1,或者使用css
img {顏色需要在css里邊加上
8、如何高效地輸出iOS和Android標注和切圖
現在有很多產品為了降低設計成本並保持多平台體驗的一致性,都以iOS為主做一套交互設計,應用於iOS和Android兩個平台。但是在標注與切圖的環節,如何高效的與開發對接,似乎並沒有什麼更高明的辦法。很多團隊的做法是先做一套iOS的UI+標注+切圖,再在iOS的基礎上縮放一套Android的UI+標注+切圖。事實上這樣的做法是低效,且無效的。為什麼且如何做呢?
首先本文大前提是,交互以iOS的設計為主導,應用於iOS和Android兩個平台。本文描述的方法更適用於人力資源較為匱乏的設計團隊。
對於設計環節。
我對iOS和Android使用同一套iOS的交互設計這種做法不置可否,畢竟好多人都已經這么幹了。而很多情況下,到底用一套交互還是兩套,這個問題是被設計部門的話語權、項目的周期、人力資源等多個因素影響的,並不是簡單的節操問題。所以這里不討論到底一套交互對不對,只討論這種情況下怎麼幹活。
那麼既然是同一套設計,如果僅僅是為了達到的交付物標准,輸出兩套幾乎完全一樣的iOS和Android的UI圖,這種事情略顯蛋疼。據我所知有一些設計團隊都在不明真相地這么干著。
來看設計環節的交付物。
iOS和Android開發需要的設計交付物至少要有:高保真UI圖,標注,切圖。
高保真UI圖所起到的作用是,開發會參照其畫頁面,僅僅是獲知頁面樣子的一個手段,並非什麼高精度的事情。僅僅基於這一條,設計師就沒有必要出iOS和Android兩套樣子一樣只是大小不同的圖的,對於開發來說,他們只需要看到頁面樣子即可。
標注和切圖的作用是,開發會按照標注的尺寸,把切圖按照高保真UI圖的擺放方式做到界面上。那麼問題來了,iOS的開發和Android開發所需要的標注和切圖是不一樣的。如何在一套iOS的高保真UI圖上做出兩套標注和切圖呢?
眾所周知iOS設計的像素尺寸是640*960/1136,Android主流的hdpi模式下的像素尺寸是480*800。如圖,他們的換算關系是,iOS像素尺寸的75%是Android的像素尺寸
於是很多設計團隊就基於這個75%的關系去做Android的圖了,但是這不是個好方法,這是一個設計和開發沒有成為好基友的狀態下所使用的方法。
我們知道Android開發所使用的單位並非像素,而是一個叫做dp/sp的單位,人家壓根就不用像素,你費勁半天調一個480*800又有啥用呢?你給他標註上,這個寬度300像素,又有啥用呢?設計不懂開發,開發也不懂設計,Android不懂iOS,iOS也不懂Android,很多同志就在這種「矩陣式的彼此的不理解」中湊合干著。
我們以480*800像素尺寸下做的設計圖為基準。開發將部件尺寸換算成dp尺寸的方法是,像素尺寸*2/3。這也是為什麼要讓Android部件尺寸能讓3整除的原因。所以在hdpi模式,480*800像素尺寸設計圖中,開發看到300px寬度的標注,會定義其為寬200dp,到這里Android開發才得到一個他們真正會用於開發的數值。
這整個過程,設計師做iOS尺寸圖並標注,設計師調整iOS尺寸圖為Android尺寸並標注px,Android開發看著設計師交付的標注,再將其換算成dp,很長的一個過程。
其實經過以上整個過程之後,我們已經得出了一個更簡單的換算關系:iOS像素尺寸*75%=Android像素尺寸,Android像素尺寸*2/3=Android的dp尺寸。進而得出:iOS像素尺寸*75%*2/3=Android的dp尺寸。所以,iOS里一個寬600px的東西,在Android的hdpi模式下,正好300dp,正好是50%,很容易算是吧?
在這個關系的指導下,我們可以在同一套UI圖上做適用於兩個平台的標注。只要Android的開發知道,標注600px的東西,在hdpi模式下等於300dp這個換算關系,一切都簡單了。當然,平台的區別要留意,例如iOS使用十進制色值,Android使用16進制,iOS可以繪制圓角和陰影,Android更傾向於用.9.png等。這些差異要在同一套標注中體現出來,讓兩端的開發各取所需。(如果你發現標注軟體中無法在同一張圖上標十進制和十六進制色值,你可以用文字標注替代其中一個,qq的截屏工具中也是帶色值提示的,辦法很多不再贅述。)
至此,已經可以做一套標注,讓Android和iOS的開發共同使用了。當然前提是你要告訴開發這個標注怎麼看,怎麼用!
下面看切圖
在iOS切圖與Android切圖的轉換中,是可以使用75%的換算關系的。也就是說iOS的切圖縮小75%之後,就是Android的hdpi模式下的切圖,而Android開發還需要其他dpi模式的切圖,按照如下關系換算即可。
我們會發現xhdpi模式和hdpi模式的換算比例也是75%。也就是說xhdpi模式下切圖尺寸跟iOS下是一樣的。所以iOS的切圖可以直接適用於Android的xhdpi模式。至於除hdpi和xhdpi之外的其他模式,如果需要適配,就需要單獨處理圖片了。
要注意的是切圖在縮放之後像素會糊在一起,很可能需要重新調整,還有各種虛邊情況,尤其是那些帶透明陰影的,都要重新調,但是這個工作量顯然要比重新調UI重新切,要小多了。
至此,我們設計一套適配iOS的高保真UI,基於該UI做一套適用於iOS和Android兩類開發人員的標注,再輸出一套可適用於iOS和 Android的xhdpi模式的切圖,再調整一套Android的hdpi模式切圖,基本上大部分工作就已經完成了。
資料來源:博客頻道
9、web網頁界面如何給前端標注,切圖
公司團隊現在用的是摹客idoc,我們把設計稿上傳到摹客後,可以自動生成標注,前端可以直接查看,針對大多數工具存在的標注誤差的情況,摹客也支持手動進行修改;設計規范等信息,摹客也支持手動標注在設計稿上面。
切圖的話,我們是用摹客的PS插件先在設計稿裡面標記切圖然後上傳到idoc,前端小姐姐就可以去直接下載,同時還支持切圖壓縮和自定義切圖尺寸,還是比較方便的推薦使用。
10、HTML在網頁中插入圖片的標記是什麼
例如<img src="logo.gif" width=100 height=100 hspace=5 vspace=5 border=2 align="top" alt="Logo of PenPals Garden" lowsrc="pre_logo.gif"> src="logo.gif" 圖片來源,接受 .gif, .jpg 及 .png 格式,前兩者通行已久,後者則由 96 年開始發展, 於未來取代前兩者。若圖片檔與該 html 檔同處一目錄則只需寫上檔案名稱,否則 必須加上正確的路徑,相對或絕對均可。 width=100 height=100 設定圖片大小,此寬度及高度一般採用 pixels 作單位。通常只設為圖片的真實 大小,以免失真,若需要改圖片大小最好使用圖像編輯工具。 hspace=5 vspace=5 設定圖片邊沿空白,以免文字或其它圖片貼近。hspace 是設定圖片左右的空間, 是設定圖片上下的空間,高度採用 pixels 作單位。 border=2 圖片邊框厚度。 align="top" 調整圖片旁邊文字的位置,你可以控制文字出現在圖片的偏上方、中間、底部、 左右等,可選值:top, middle, bottom, left, right,內定為 botom。Netscape 還支持 texttop, baseline, absmiddle, absbottom, texttop 表示圖片和文字依頂線對齊, baseline 表示圖片對齊到目前文字行底線值, absmiddle 表示圖片對齊到目前文字行絕對中央, absbottom 表示圖片對齊到目前文字行絕對底部,(絕對底部是指它考慮到比如 y 、g、q 等字的下邊)。 alt="Logo of PenPal Garden" 這是用以描述該圖形的文字,若使用文字瀏覽器,由於不支持圖片,這些文字 將會代替圖片被顯示。若支持圖片的瀏覽器,當滑鼠移至圖片上該文字也會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