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萬維百科 > 人民周刊四川站站長

人民周刊四川站站長

發布時間:2021-01-17 10:04:02

1、人民日報人民周刊可以去嗎

嗯,可以去,但是你必須要有證件的,要走正規的程序和聯系好作者等等等等,你必須自己得去思考,去探索才能發表,但是一定還要審核審核一級,一級要p上去的,不會那麼容易會上去的。

2、美國《人民雜志》全球「50名最美的人」有哪些人

《People》全球美人榜TOP-50

1 朱莉亞·羅伯茨 Julia Roberts
2 安吉麗娜·朱莉
3 貝克·漢姆
4 德魯·巴里摩爾
5 哈莉·貝瑞
6 海蒂·克拉姆Heidi-Klum,模特
7 希拉瑞·達芙Hilary Duff
8 傑米·福克斯Jamie-Foxx
9 強尼·戴普
10 詹妮佛·安妮斯頓
11 喬希·霍洛威Josh Holloway
12 哥倫比亞歌手朱恩斯Juanes
13 裘德·洛
14 琳賽·蘿涵Lindsay Lohan
15 瑪莉絲卡·哈吉塔Mariska-Hargitay
16 米斯克·巴頓Mischa Barton
17 奧蘭多·布魯姆
18 影星 帕特里克·德姆西Patrick Dempsey
19 佩內洛普·克魯茲
20 鄉村歌手Sara-Evans
21 斯嘉麗·約翰森
22 Tim Green,前美國國家足球聯盟明星,最暢銷書作者
23 Tyler Hilton 歐美歌手
24 音樂才女 艾莉西亞·凱斯
25 影星 傑西卡·奧爾芭Jessica Alba
26 影星安·馬吉特Ann Margret
27 影星 伊娃·隆格里亞Eva Longoria
28 珍妮弗·洛佩茲
29 影星 馬修·麥康納
30 影星 Jesse Metcalfe
31 艾娃·曼德斯 Eva Mendes
32 奧普拉·溫芙蕾Oprah Winfre
33 布拉德·皮特Brad Pitt
23 Tyler Hilton 歐美歌手
34 德懷恩·韋德 Dwyane Wade
35 傑西卡·辛普森 Jessica Simpson
36 卡特里娜·杉地諾·莫雷諾Catalina Sandino Moreno
37 凱特·溫斯萊特Kate Winslet
38 克里夫·歐文Clive Owen
39 美「家政女王」瑪莎·斯圖爾特 Martha Stewa
40 莎拉波娃 Maria Sharapova
41 索菲·奧康尼多 Sophie Okone
42 泰勒·派瑞 Tyler Perry
43 吳珊卓Sandra Oh
44 西亞娜·米勒 Sienna Miller
45 希拉里·斯旺克 Hilary Swank
46 席爾
47 亞瑟小子
48 伊麗莎白·史瑪特 Elizabeth Smart
49 科林·法瑞爾Colin Farrell
50 章子怡

3、1949年中國有幾份報紙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後,就十分重視報刊宣傳工作,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的第一個決議就對出版黨報的原則性問題作出了規定。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又專門討論了黨報宣傳問題。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會議上,決定創辦全國性政治機關報《向導》周報。1922年9月13日,《向導》在上海創刊,刊名「向導」二字由陳獨秀題寫,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後擔任主編。《向導》1927年5月遷往武漢,7月18日停刊。作為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機關報,《向導》集中力量宣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和以國共合作為中心的統一戰線政策,為群眾斗爭指明了方向,受到廣泛的歡迎,並被譽為「黑暗中的中國社會的一盞明燈」。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創辦的《向導》等革命報刊幾乎全部被迫停刊。8月12日,中共中央發出通告,要求各級黨部努力恢復和加強黨的宣傳鼓動工作,由於形勢和任務的變化,重建的報刊一般不用大革命時期的名稱。因此,新出版的中共中央機關報定名為《布爾塞維克》,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秘密創刊。1930年8月15日,中共中央又在上海創辦了機關報《紅旗日報》,第一任主編為李求實。1930年10月30日,該報增出獨立副刊《實話》。但是,由於「左」傾錯誤的影響,剛剛建立的黨報網路又遭到嚴重摧殘。1933年1月,臨時中央被迫從上海遷往中央革命根據地,黨報也隨之轉移。

1931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創辦的第一份機關報《紅色中華》在江西瑞金創刊,首任主筆周以栗。1934年因紅軍長征而休刊,1936年1月在陝北復刊。1937年1月29日,為適應新的形勢,改名為《新中華報》,首任社長是博古(秦邦憲)。該報初期為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機關報,1939年2月7日改組為中共中央機關報兼陝甘寧邊區政府機關報。

194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創辦機關報——《解放日報》,該報是由《新中華報》和《今日新聞》合並、改組而成。毛澤東題寫了報名,並撰寫了發刊詞,第一任社長是博古(秦邦憲),第一任總編輯為楊松(吳紹鎰)。1947年3月27日停刊。《解放日報》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出版的第一份大型日報,它創造性地宣傳了中共中央的各項主張,為爭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在宣傳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解放日報》停刊後的兩年多時間里,中共中央沒有再辦機關報,而是加強了新華社的工作。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同年3月,中共中央華北局機關報《人民日報》遷入北平,8月改為中共中央機關報。1949年起設有社長,先後擔任社長的有胡喬木、范長江、鄧拓等;實行總編輯制後,歷任總編輯有鄧拓、吳冷西等。

當時,為了宣傳革命的主張,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還出版了自己的合法報刊,如《新華日報》就是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創辦的機關報。《新華日報》於1938年1月11日在漢口創刊,1938年10月25日遷重慶,1947年2月28日因國民黨的迫害而停刊。第一任社長兼總經理是潘梓年。在出版9年多的時間里,《新華日報》針對國統區的實際情況,正確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為中共在國統區贏得了民心,在我黨新聞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除了以上所述及的各類中共中央機關報外,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中共中央還創辦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報刊,如《熱血日報》、《新青年》、《前鋒》、《紅旗》、《紅旗周報》、《戰斗》周刊、《實話》、《斗爭》周刊、《群眾》周刊、《解放》周刊等。

中共中央現在的機關報是《人民日報》,這是1949年8月1日由原來的華北局機關報《人民日報》改版而來,當時未作任何聲明,期號也未重新編排。從那時至今,《人民日報》就一直是中共中央機關報,這也是中國共產黨迄今為止辦報時間最長的機關報。

總的來說,中國共產黨是先辦中央報刊,然後在加強中央報刊的同時,又創辦一些省級報刊。大革命時期,國共合作後,我黨陸續創辦的一批省級報刊有:北京地委的《政治生活》周刊(1924年4月27日~停刊日期不詳,北京),現存最後一期是1926年7月22日出版的第79期,趙世炎主編;廣東區委的《人民周刊》(1926年2月7日~1927年4月30日,廣州),張太雷主編;豫陝區委的《中州評論》(1925年8月~1926年初,開封),蕭楚女主編;湖南區委的《戰士》周報(1925年12月~1927年4月,長沙),夏曦主編;湖北區委的《群眾周刊》(1926年10月~1927年4月中旬,武漢)。此外,浙江、江西、福建等省的黨組織也在此間創辦有自己的機關報,這些省級黨報的形式和宣傳中心,一般與《向導》相類似。

十年內戰時期,隨著共產黨組織的重建,在國民黨統治區也出現了一批宣傳革命的秘密報刊,如中共廣東省委的《紅旗》半周刊等。在各革命根據地,一些地方黨報也先後出現,如:中共湘贛省委的《湘贛紅旗》(半月刊),閩浙贛省委的《突擊》,湘鄂西省委的《紅旗日報》、《布爾塞維克》周刊,鄂豫皖省委的《列寧報》(周刊)、川陝省委的《共產黨》報(三日刊)等。這批報刊絕大多數已在戰火中被毀或散失。

抗日戰爭時期,隨著各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抗日報刊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這段時期創辦的地方黨報主要有:晉察冀根據地的《抗敵報》,1937年12月11日創刊於阜平,1940年11月7日改名為《晉察冀日報》,社長、總編輯鄧拓,1948年6月14日停刊,是抗日根據地出版最早的一份報紙;晉冀魯豫根據地的《新華日報》(華北版),1939年1月1日創刊於山西沁縣,1943年10月改為太行版,第一任社長兼總編輯何雲;晉綏根據地的《抗戰日報》,1940年9月18日創刊於山西省興縣,創辦人及總編輯趙石賓,1946年7月1日改名《晉綏日報》,1949年5月停刊;山東根據地的《大眾日報》,1939年1月1日創刊於山東沂水縣,首任社長劉導生,首任總編輯匡亞明;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江淮日報》,1940年12月2日創刊於蘇北鹽城,中原局書記劉少奇兼任社長,總編輯王闌西,1941年7月22日停刊。這些地方黨報在動員廣大群眾武裝起來、抗擊日本侵略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抗日戰爭勝利後,各解放區的報業迅速發展,主要有:華北解放區的《晉察冀日報》、《人民日報》、《大眾日報》,華中解放區的《新華日報》(華中版),東北解放區的《吉林日報》、《東北日報》等。

全國解放後,各大行政區都辦有區黨委機關報,後來,隨著行政區的撤銷而相繼停刊。同時,中共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一級的黨報陸續創刊,從整體上看,這些省級黨報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大多數都是在本省(市、自治區)剛解放時創刊的,如:《黑龍江日報》(1945年12月1日)、《天津日報》(1949年1月17日)、《山西日報》(1949年4月26日)、《新華日報》(1949年4月30日,沿用解放前《新華日報》報名)、《浙江日報》(1949年5月9日)、《河南日報》(1949年6月1日)、《江西日報》(1949年6月7日)、《湖北日報》(1949年7月1日)、《河北日報》(1949年8月1日)、《福建日報》(1949年8月25日)、《甘肅日報》(1949年9月1日)、《青海日報》(1949年10月20)日、《南方日報》(1949年10月23日)、《寧夏日報》(1949年11月11日)、《貴州日報》(原名《新黔日報》,1949年11月28日)、《廣西日報》(1949年12月3日)、《解放日報》(沿用延安《解放日報》的報名,1949年5月28日)、《湖南日報》(原名《新湖南報》,1949年8月15日)。

第二,少數是建國後創刊的,如:《新疆日報》(1949年12月6日)、《雲南日報》(1952年6月1日)、《安徽日報》(1952年6月1日)、《四川日報》(1952年9月1日)、《北京日報》(1952年10月1日)、《遼寧日報》(1954年9月1日)、《西藏日報》(漢文版,1956年4月22日)。

第三,有些是建國前創刊、建國後繼續出版或改名出版的,如:《大眾日報》(1939年1月1日創刊於山東沂水)、《陝西日報》(前身是《邊區群眾報》,1940年3月25日創刊於延安,1948年1月易名為《群眾日報》,1954年10月16日改為現名)、《吉林日報》(原名《人民日報》,1945年10月10日創刊於吉林市,1947年3月1日改現名,1954年遷長春)、《內蒙古日報》(1948年1月10日創刊,前身是《內蒙古自治報》)。

第四,個別的一報多版,如:《內蒙古日報》辦有蒙古文版、漢文版,《西藏日報》辦有藏文版、漢文版,而《新疆日報》則同時出有漢文版、維吾爾文版、哈薩克文版、蒙古文版4種文版。

第五,多數是用省名(或市、自治區名)做報名,只有《解放日報》、(上海)、《南方日報》(廣東)、《新華日報》(江蘇)、《大眾日報》(山東)這四家例外。

第六,除了極少數報紙如《浙江日報》、《安徽日報》外,各省級黨報的報名幾乎都是毛澤東題寫的,由此可見毛澤東對省級黨報的高度重視。

建國以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省級黨報不斷繁榮發展,1998年5月18日,我國首家以省報為龍頭的報業集團——南方日報報業集團掛牌成立。目前,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的16家報業集團中有7家是以省級黨報為龍頭的,分別為南方日報報業集團、北京日報報業集團、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大眾報業集團、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同時,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各省級黨報紛紛創立電子版。這些都標志著我國省級黨報事業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4、《人民周刊》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人民來周刊》雜志社有限責任自公司是2016-10-17在北京市朝陽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院5號樓146。

《人民周刊》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10105MA008XDU90,企業法人董偉,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人民周刊》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出版《人民周刊》;零售出版物;互聯網信息服務;經濟貿易咨詢;企業管理咨詢;企業策劃;計算機技術培訓(不得面向全國招生);翻譯服務;版權貿易;銷售工藝品;會議服務;承辦展覽展示服務;貨物進出口;代理進出口;技術進出口;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廣告。(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出版物零售、互聯網信息服務以及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人民周刊》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5、人民日報人民周刊員工有宿舍嗎

人民日報人民周刊員工事實是有宿舍的

6、人民周刊網是人民日報旗下的媒體嗎?

是的,就是他旗下的媒體。

與人民周刊四川站站長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