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UI設計師必看的面試經驗和技巧?
我們經常可以在脈脈的匿名區,或者QQ群還有知乎等平台上面發現一類朋友:我面試了10幾家公司了,都等了半個月了還沒有回復,現在UI市場飽和了嗎,工作也太難找了吧!,這都找了兩個月了。
這里要說一下,之所以沒有公司發你offer,本質原因就是你的能力和公司要求的崗位不匹配。
接下來,看一組數據:波士頓咨詢指出,截止2013年,世界設計師人數為9000萬,而中國設計師人數就有1700萬,互聯網設計師的佔比就有50%以上。UI設計在2000年的時候就在中國開始發展,2009年蘋果公司正式把iPhone帶入中國,移動UI開始紅火,在2012-2015年這幾年發展的最為迅速,各種培訓班紛紛出爐,口號是畢業包工作,月薪6k+,這對於剛畢業的學生和轉行的朋友們無疑是一根救命稻草,加上當時許許多多的公司高薪聘請一些學過點規范但只會用PS的UI設計師,導致整個UI市場的供不應求,培訓班大量的崛起,流水線式的培訓「UI設計師」。我們已經發現,2015年下半年開始UI市場的泡沫開始消散,但是依舊許許多多的人趨之若鶩,以為培訓完就能拿高薪,我們都知道數量多的時候,質量決定價值,所以你還找不到工作是因為你的價值還不夠高。
那麼講這么多,我們如何順利拿下面試這個終極副本:
1. 優秀的作品(頂級的裝備)
2. 優秀的邏輯和表達能力(操作,手速)
3. 優秀抗壓及任務分解能力(應變能力)
4. 優秀的IQ和EQ
5. 彩蛋問題(運氣)
優秀的作品
首先,請帶上你認為你做的最優秀的2-3個左右的作品,當然是優秀的都可以帶,但是請不要將陳年過氣的作品都帶上,第一,如果面試官問你你回答不出來,你也只能說一句這是很早以前做的,當時可能考慮的不周到,還不是給自己減分?第二,不成熟的作品拿出來會讓面試官覺得你不夠」聰明」。
其次,可能面試官會把你的效果圖和最終上線產品的頁面相比較,為什麼?這是看你的執行力與推動能力,也看看你是不是一個對自己項目負責的人。當然效果圖和上線圖有差距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不一定效果圖好看,落地圖一般,就說明這個人能力不行,還是要綜合來看的。
2、新手必看:UI設計師是如何設計一個產品圖的
1. 負責公司產品在智能電視、PC端、移動端頁面/應用的整體設計;
2. 基於用戶體驗、人機交互、圖形化設計、界面設計等前沿理論實現產品風格設計;
3. 充分理解產品策劃思路及理念,配合產品經理和研發人員實現產品各種界面的視覺設計;
4. 建立和完善產品界面視覺設計規范;.
5. 根據交互設計及產品規劃,完成產品(iPhone、Android 、Web平台App及網站)相關的用戶界面視覺設計。
6. 配合產品開發中的圖形界面(GUI)設計。
7. 完成產品相關推廣活動的專題頁面、FLASH的設計及製作。
8. 與研發團隊充分溝通協作,確認可控的誤差范圍和視覺效果的最終實現;
9. 根據視覺設計的發展趨勢及用戶研究的結果不斷優化產品的圖形界面(GUI)
3、入門必看的視頻,UI設計的整個工作流程是怎樣的
一、產品定位與市場分析階段
1、 目的(UI設計師應了解產品的市場定位、產品定義、客戶群體、運行方式等。)
2、 主要執行人員(UI、UE、需求)
3、 需溝通人員(銷售)
4、 實現步驟(會議討論)
5、 UI主要職責:(定義用戶群特徵、定義最終用戶群、定義產品方向)
二、用戶研究與分析階段
1、目的(UI設計師收集相關資料分析目標用戶的使用特徵、情感、習慣、心理、需求等,提出用戶研究報告和可用性設計建議。這部分工作有團隊配合完成。時間與項目需求允許的情況下,更可以制定實景用戶分析)
2、主要執行人員(UI、UE、需求、技術)
3、需溝通人員(銷售)
4、實現步驟(紙搞線稿、黑白稿、原型)
5、UI主要職責(收集相關資料分析目標用戶的使用特徵、情感、習慣、心理、需求等,提出用戶研究報告和可用性設計建議。這部分工作有團隊配合完成。時間與項目需求允許的情況下,更可以制定實景用戶分析)
三、架構設計階段
1、目的(這里涉及到比較多的界面交換與流程的設計,根據可用性分析結果制定交互方式、操作與跳轉流程、結構、布局、信息和其他元素)
2、主要執行人員(UI、UE、需求部門)
3、需溝通人員(技術、銷售)
4、實現步驟(UI進行風格設計出界面,和需求部門拿出定稿;UE對原型進行優化,整理出交互及用戶體驗方面意見,反饋給UI及需求部門;UID等待效果圖,開始代碼編制)
5、UI主要職責:(根據可以性分析結果制定交互方式、操作與跳轉流程、結構、布局、信息和其他元素。界面設計、圖標設計、風格設計)
四、原型設計階段
1、目的(根據進度與成本,可以把原型控制在「手繪-圖形-Flash-視頻幾個質量范圍)
2、主要執行人員(UI、UE、需求部門)
3、需溝通人員(UID、技術)
4、實現步驟(設計規范;代碼及程序開發)
5、UI主要職責:(對前面所以工作以設計方面的實施,根據進度與成本,可以把原型控制在「手繪-圖形-Flash-視頻幾個質量范圍,原型的本質更傾向與一個DEMO,它不需要有全部的功能,但要體現出設計對象的基本特性)
五、界面設計階段
1、目的(根據原型設計階段的界面原型,對界面原型進行視覺效果的處理)
2、主要執行人員(UI、UE、技術)
3、需溝通人員(UE、銷售)
4、實現步驟
5、UI主要職責:(該階段確定整個界面的色調、風格、界面、窗口、圖標、皮膚的表現)
六、界面輸出階段
1、目的(配合好開發人員完成相關的界面結合)
2、主要執行人員(技術)
3、需溝通人員(UI、UE、需求部門、銷售)
4、實現步驟
5、UI主要職責:(對界面設計階段的最後結果配合技術部門實現界面設計的實際效果)
七、可用性測試階段
1、目的(針對一致性測試;信息反饋測試;界面簡潔性測試;界面美觀度測試;用戶動作性測試;行業標准測試)
2、主要執行人員(程序測試部門)
3、需溝通人員(UI、UE、程序、需求部門、銷售)
4、實現步驟
5、UI主要職責:(負責原型的可用性測試,發現可用性問題並提出修改意見)
八、完成工作階段
1、目的(對於前面七個階段的設計工作進行細節調整)
2、主要執行人員(UI、UE)
3、需溝通人員(技術、銷售)
4、實現步驟
5、UI主要職責:(可用性的循環研究、用戶體驗回饋、測試回饋、UI人員把可行性建議進行完善)
九、產品上線
1、目的(檢驗前面界面設計的成果是否符合市場及用戶群體)
2、主要執行人員(銷售)
3、需溝通人員
4、實現步驟
5、UI主要職責:(收集市場對於產品的用戶體驗,並記錄誠文字說明)
十、分析報告及優化方案
1、目的(了解整個界面設計的優缺)
2、主要執行人員(UI、UE)
3、需溝通人員(技術、銷售)
4、實現步驟
5、UI主要職責:(對於前九個階段的界面設計進行詳細系統的整理,為下一次界面設計提供有力的市場及專業論據)
4、UI設計新手必看,如何掌握光線和陰影
UI設計新手必看,如何掌握光線和陰影讓作品更自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
剛想轉到UI設計的新手們,可以覺得ui設計其實很簡單,僅只是做做圖標,畫畫界面,但真正等你開始接觸後會發現這裡面學問很多,務必要注意的幾條法則。首先是光影。
光影法則:光線來自天空
陰影能夠告訴人腦我們到底在看什麼樣的UI元素。
這可能是學習 UI
設計時,最容易忽略卻又極為重要的一點了:
光線來自天空。光線總是從天空(上方)來的,從下面照上來的光看起來會非常詭異。
當光線從天上照下來的時候,物品的上端會偏亮,而下方會出現陰影。上半部分顏色淺一些,而下半部分深一些。從下面打一束光到人臉上是不是看起來很滲人?UI
設計也是同理。我們的屏幕是平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藝術手法讓它看起來是 3D 的,在每個元素的下方加一些陰影。
就拿這個按鈕舉例,這是一個相對「扁平化」(flat) 的按鈕,但依然可以看出一些光線變化的細節: 沒有按下去的按鈕底部邊緣更暗,因為沒有光線照到那裡。
沒有按下去的按鈕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稍微亮一些。這是在模仿一個略有弧度的表面(見側視圖)。 沒有按下去的按鈕下方有一些細微的陰影,在放大圖中看得更清楚。
按下去的按鈕整體顏色都更暗了,但下半部分的顏色依然比上面深。這是因為按鈕在屏幕的平面上,光線不容易照到。也有人說,在現實中,按下去的按鈕顏色更深,因為手遮擋住了光線。
這么一個簡單的按鈕就有 4 種不同的光線變化。實際上,我們可以把這種原則運用到各處。
iOS 6
有點過時了,但還是學習光線不錯的案例。這張圖是 iOS 6「勿擾模式」和「通知」的設置,看看上面有多少種不同的光線變化。
控制面板的上邊緣有一小塊陰影。 「開啟」滑動槽上部也有陰影。 「開啟」滑動槽的下半部分,反射了一些光線。
按鈕是突出的,上邊緣較亮,因為是與光源垂直的,接收了大量光線,折射到你的眼睛中。 因為光線角度的問題,分割線處出現了陰影。
通常會內嵌的元素: 文字輸入框 按下的按鈕 滑動槽 單選框(未選擇的) 復選框
通常會外凸的元素: 未按下的按鈕 滑動按鈕 下拉控制項 卡片 選擇後的單選按鈕 彈出消息 等等,現在不是追求扁平化的設計嗎?
iOS 7
引發了科技界對於「扁平化設計」(flat design) 的追求。也就是說圖標是平的,不再模仿實物而外凸或內凹,只有線條和單一顏色的形狀。
我很喜歡這種干凈、簡潔的風格,但是我認為這種趨勢不會長久。通過細微的變化模擬出
3D 的效果非常自然,不會被完全取代的。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很可能會看到半扁平的
UI(這也是我推薦你使用的設計風格)我把它稱為「flatty
design」,依然非常干凈簡潔,但是也有一些陰影,有輕點、滑動、按下操作的提示。
5、新手必看,UI設計到底難不難,如何更快的上手
UI設計的入學門檻其實並不是很高,想要學一些基礎的UI設計技能還是很簡單的,並沒有多難,想要更快的上手UI設計,可以先學好以下幾項軟體技能:
一、PS,全稱Photoshop
目前PS最新版本的話是PSCC2018,這個版本的話是前不久發布的,這個版本的功能的話非常的強。PS可以在UI設計中主要負責做切圖,界面設計,圖標設計。
二、AI,AI CC
2018也是前段時間和PS,AE一起發布的。AI的話做插畫比較厲害,UI設計主要就是做圖標和界面設計,肯定有人好奇會問老師為什麼要學習PS,AI這兩個咧?你可以這么解理,可以把PS和AI比喻成UI設計的左手和右手,你說左手重要還是右手重要?有人說右手重要,右手可能確實重要一些,但沒有左手行不行咧,有時候還真不行,因為有左手的話可以提高效率,有時候做圖標的話是AI快,有的時候是PS快,所以最好兩個多會。這樣子的話不管你在哪個公司技法這塊就完全難不到你了。
三、AE,AE最新版本也是CC 2018
說到AE肯定很多沒接觸過UI設計的網友會問AE在UI設計中做什麼的咧?PS,AI能做界面做圖標我能理解,那AE到底是做什麼的?我們有的時候會發現我們手機上的APP你每一個APP的切換會有一個若隱若現的效果,再比如說我們手機鎖屏解鎖的那種效果。所以這種交互動效就是用AE做的,雖然說PS也能做,但是PS不是做這個行的,所以用PS做的話效率會比較低,專業的話還是學AE做動效會好一些。現在很多的公司都成立了自己的動效設計部門。
四、APR
APR主要在UI設計中做原型圖,雖然PS,AI也能做,但是ARP還是專業一點。為什麼呢?因為ARP可以做一些動態原型,可以把原型鏈接起來,比如說我們注冊頁面,注冊前注冊後不一樣的效果展現。還有咧,比如說你點擊後會變顏色,會跳轉,會到第二個頁面,這個都可以用ARP來實現,就是模似一個真實的效果,他是比較山長做這個,畢竟AI,PS的核心不是做這塊的,所以沒有ARP專業。
當然也不是說學會這幾樣軟體就是好的UI設計師了,UI設計師雖然是基於軟體的,但是除了軟體需要掌握的東西還很多,例如當下流行的元素,人們的喜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