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麼設計一個金融產品方案
是個綜合工程,設計兩大主題:融資和投資。本篇介紹理財產品的設計:內
(一)產品創意設計思路容
1.預期最高年收益率:1.80%
2.收益計算方法
每收益計算單位理財收益=100×投資者認購的該理財計劃的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實際理財天數÷360
投資者理財收益=認購金額÷100×每收益計算單位理財收益
每收益計算單位理財收益及投資者獲得的美元理財收益金額精確到小數點後2位
測算收益不等於實際收益投資須謹慎
3.投資方向說明
將投資於國內外金融市場信用級別較高、流動性較好的金融資產。包括但不限於債券、資金拆借、信託計劃、銀行存款等其他金融資產。投資比例區間,理財產品存續期內,可能因市場的重大變化導致投資比例暫時超出如下區間。銀行將盡合理努力以客戶利益最大化為原則,盡快使投資比例恢復至如下規定區間:債券資產0—50%、資金拆借30—100%、銀行存款0—50%、其他資產0—50%。
4.風險提示
理財非存款,產品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投資者應充分認識以下風險:
本金及理財收益風險、違約贖回風險、政策風險、流動性風險、信息傳遞風險、理財計劃不成立風險、再投資風險、不可抗力風險、匯率風險等。
2、如何進行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設計,大概思路如何
可以參看翡翠金融,去那裡看看,有很多產品
3、如何設計一個金融產品?
一、找到一個合適的項目。
項目可以是流動資金需求,固定資產投資的需求,特定的支付需求,償還債務的需求等等(這個世界上想要借錢的人是很多的),找到項目後,了解融資方的三個需求:需要資金的時間,期限,金額。然後根據借款人所在的行業對照當前的監管政策,大致確定能滿足其需求的幾種融資方式。
二、判斷融資人償債能力。
這個很復雜,需要長期的經驗和豐富的知識才能判斷,我盡量把知道的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習慣依據還款來源把償債能力分為兩種,一種是持續經營獲得的現金流,一種是資產變現獲得的現金。前者償債能力可以來自於經營單一資產,也可以來自借款人綜合盈利能力,還可能是某種權益。後者往往來自於抵質押物或者連帶責任擔保人這樣的第二還款來源。
三、完成產品設計。
通過一些列技術分析、假設、評估和測算對上述事項進行分析後選擇對融資人的償債
能力做出判斷後,就需要確定下面幾件事:
1融資成本。
風險決定收益,這是肯定的,與客戶確定成本,這是很重要的議價過程。
2資金來源。根據融資成本、期限、風險情況考慮使用何種資金投入。作為銀行,這
里有三種資金:
存款、自有資金。、表外資金。這三種資金的成本不一樣,可以投向的領域也不一樣,
用存款就只能發放貸款,自有資金則需要受到《商業銀行法》等法律的約束,表外資金則要受到行業投向、非標產品限額等因素的限制。確定資金後需要充分考慮自身募集能力,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個後面討論)。
3交易結構。選定資金來源後開始確定交易結構,首先將足夠的現金流打包並准備好
第二還款來源。然後尋找合適的通道發起募集。確定各方費用,這里有一點很重要,經手的機構越多,需要支付的費用就越多。選定交易結構後,產品基本上算設計完了,通過法律審查後可以開始募集資金或者將已經募集到的資金投入了。現實中投資人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所以產品設計完之後,可能還會做一些修改。上面只是理想中的情況。
金融產品([1] Financial Procts)指資金融通過程的各種載體,它包括貨幣、黃金、外匯、有價證券等。就是說,這些金融產品就是金融市場的買賣對象,供求雙方通過市場競爭原則形成金融產品價格,如利率或收益率,最終完成交易,達到融通資金的目的。如股票、期貨、期權、保單等就是金融資產(Financial Assets),也叫金融工具(Financial Instruments),也叫有價證券(Securities)。
金融至少看似行影無蹤,變化無常,錯綜復雜,繽紛凌亂,因此,金融產品的劃分也是多種多樣:
首先,金融發展是一環扣一環,循序漸進的,因此金融產品可分為基礎證券如股票、債券等,和衍生(高級)證券如期貨、期權等兩大類;其次,根據所有權屬性,金融產品又可分為產權產品如股票、期權、認股證等,和債權產品如國庫券、銀行信貸產品等兩大類。前者是產權關系,後者是債權關系。再者,根據預期收益判斷,金融產品又可分為非固定收益產品如股票、期權、基金等,和固定(也叫結構型)產品如各種債券和信貸產品。最後,根據時間長短,風險程度和交易場所等,金融產品又可分為短期產品、長期產品、低風險產品、高風險產品、貨幣(市場)產品和資本(市場)產品等很多類別。
4、怎麼設計一個金融產品方案
金融產品設計,包括互聯網金融產品等 金融產品營銷策劃方案 概要提示:吸內收更多的客戶,把容潛在客戶轉為主要客戶。擴大臨汾郵政銀行在臨汾市場的影響力,提升市場地位。擺脫郵政銀行的舊形象,樹立可信,時尚的商業銀行新形象。
5、如何進行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設計,大概思路如何
大致分為有牌照和無牌照思路,有牌照就需要代理相關的產品,通過網路渠道合規銷售,另外一個就是無牌照,可以通過尋找優質的資產,放在平台上,供自然投資人去投,從而賺取差價
6、什麼是金融產品設計
本文首先採用了Scott J Edgett教授的方法,將金融創新產品開發過程分為13個步驟: 1、方案藍圖:最初的決定--為期望的新產品籌集基金;2、初期市場評估:對市場進行初始快速的觀望;3、初期技術評估:對技術優勢及工程中可能出現的困難進行快速評估;4、市場調查:行銷調查,涉及到合理的調查樣本、調查表格式的設計和收集程序中相容的數據;5、商業/財務分析:先於產品開發引致決策者作出決定的分析;6、產品開發活動:實質性的設計與開發活動以創造最終產品;7、過程設計與測試:對產品開發的各程序進行設計並給予測試;8、系統設計與測試:對系統進行合理調試;9、人員培訓:所有與該產品開發有關的人員都要經過一定的培訓;10、銷售試驗:用以限定或測試顧客群,為產品的全面推廣作出計劃;11、商業化預分析:於產品的開發之後全面推廣之前進行的金融或商業性分析;12、全面推廣:在全面商業化的基礎上對產品的推廣以及一系列可鑒定的行銷行為;13、事後檢驗與分析:對新產品全面推廣後進行效果檢驗和分析;將Scott J Edgett.教授定義的金融創新產品開發過程,按照我國"金融機構營銷協會"的處理方式,將其分為4個階段:定向、設計、檢驗和推廣.
金融產品開發能力的實證分析
<<集團經濟研究 >>2007年03期
陳曉燕 , 徐樅巍 , 聶會星
7、如何設計個性化服務及金融產品
請參考一下 貝岸咨詢 的金融技術部分,個性化的金融產品
8、如何進行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設計,大概思路如何
作為互聯網金融產品設計,要在設計理念和產品營銷上遵循其獨特特點。互聯版網產品是短環節,需要權砍掉中間很多環節,如實體經濟環節中的打包、通道費用等。但是目前由於法律的諸多限制,使得互聯網金融企業還必須要設計很多交易結構,無形之中把企業的成本提高了。真正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做的絕大部分事情都是依靠技術去拉低成本。
具體而言,在固定收益、浮動收益、結構化產品、主動管理型產品等方面還存在持續深入的機會。在設計結構化產品時,其設計要素與參數的調查,客戶需求的深入了解與個性化設計等方面,可以採取多樣化的大膽的形式,比如增加對證券資產相掛鉤的股票、期權等風險激進型產品的配置、配置一些流動性非常好的貨幣基金以作為流動性緩沖、參與到實體項目的股權眾籌或是旅遊開發等利潤較大的項目產品。在類資產證券化方面,衍生工具運用(如針對P2P產品的利率互換、風險對沖)也都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9、如何設計供應鏈金融產品
供應鏈金融的參與主體主要有金融機構、中小企業、支持型企業以及在供應鏈中占優勢地位的核心企業。
參與主體 功能
金融機構 1、在供應鏈金融中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通過與支持型企業、核心企業合作,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根據預付賬款、存貨、應收賬款等動產進行「量體裁衣」,設計相應的供應鏈金融模式。
2、金融機構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模式,決定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融資成本和融資期限。
中小企業 在生產經營中,受經營周期的影響,預付賬款、存貨、應收賬款等流動資產佔用大量的資金。而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中,可以通過貨權質押、應收賬款轉讓等方式從銀行取得融資,把企業資產盤活,將有限的資金用於業務擴張,從而減少資金佔用,提高了資金利用效率。
支持性企業 供應鏈金融的主要協調者,一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物流、倉儲服務,另一方面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貨押監管服務,搭建銀企間合作的橋梁。對於參與供應鏈金融的物流企業而言,供應鏈金融為其開辟了新的增值業務,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為物流企業業務的規范與擴大帶來更多的機遇。
核心企業 1、在供應鏈中規模較大、實力較強,能夠對整個供應鏈的物流和資金流產生較大影響的企業。供應鏈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中小企業的融資瓶頸會給核心企業造成供應或經銷渠道的不穩定。
2、核心企業依靠自身優勢地位和良好信用,通過擔保、回購和承諾等方式幫助上下游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維持供應鏈穩定性,有利於自身發展壯大。
更多金融產品設計請參閱 貝岸咨詢
10、怎麼設計一個金融產品方案
是個綜合工程,設計兩大主題:融資和投資。本篇介紹理財產品的設計:回
(一)產品創意設計答思路
1.預期最高年收益率:1.80%
2.收益計算方法
每收益計算單位理財收益=100×投資者認購的該理財計劃的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實際理財天數÷360
投資者理財收益=認購金額÷100×每收益計算單位理財收益
每收益計算單位理財收益及投資者獲得的美元理財收益金額精確到小數點後2位
測算收益不等於實際收益投資須謹慎
3.投資方向說明
將投資於國內外金融市場信用級別較高、流動性較好的金融資產。包括但不限於債券、資金拆借、信託計劃、銀行存款等其他金融資產。投資比例區間,理財產品存續期內,可能因市場的重大變化導致投資比例暫時超出如下區間。銀行將盡合理努力以客戶利益最大化為原則,盡快使投資比例恢復至如下規定區間:債券資產0—50%、資金拆借30—100%、銀行存款0—50%、其他資產0—50%。
4.風險提示
理財非存款,產品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投資者應充分認識以下風險:
本金及理財收益風險、違約贖回風險、政策風險、流動性風險、信息傳遞風險、理財計劃不成立風險、再投資風險、不可抗力風險、匯率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