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拆遷安置房拿房後有沒有拆遷安置協議?
坐標蘇州!只要是拆遷房,都會有拆遷協議!只有拆遷協議才能證明你房子來源以及補償的所有項目…
2、吳江市房管局網站
平安苑的房產證據說明年3月份下來 是不是外來人口要有社保一年以上才可以辦理房產證
3、吳江區盛澤鎮有招鋼筋工的嗎?前台,後台都會干。
你先看看這個城鎮上有沒有施工隊啊
,哪邊有正在建設樓房等等的,
一般來說都需要這個鋼筋工的呀,也就是說包工頭吧,找一下包工頭就可以了。
4、吳江盛澤勞動局地址
1、你撥打12333或者撥打114電話查詢即可。2、勞動者辭職,提前三十天書面通知單位即內可,不需得到容單位的批准。離職時,若領取不到工資及離職手續,可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5、江蘇吳江市盛澤鎮拖欠工資七月份去一個公司上班,做了兩個月,老闆感覺不掙錢就讓公司的幾個人都回去了,
建議到當地有管轄權的勞動監察大隊反映和投訴,催討被拖欠的工資。要求解決。內勞動監察大隊就是處理容此類糾紛的專門機構。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提交材料後,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後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後開庭審理,之後對你們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60天內結案;對於裁決書不服,勞動者可以起訴到法院;
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耽誤勞動者去新單位工作。
《勞動法》規定,工資按月發放。當月可以發放上月的工資,如果公司拖欠工資,勞動者可以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用人單位限期發放工資,
《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6、盛澤鎮現任副鎮長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
吳建中
吳江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盛澤鎮版黨委副書記權、鎮長
孫廣琦
盛澤鎮黨委委員、副鎮長、行政服務局局長
黎 飛
盛澤鎮副鎮長、社會事業局局長
張松濤
盛澤鎮副鎮長、政法和社會管理辦公室主任
徐惠林
盛澤鎮副鎮長、經濟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沈鈺方
盛澤鎮副鎮長、財政和資產管理局局長
7、吳江市盛澤鎮群鐵村西浜的宅基地建設
吳江市宅基地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全市宅基地管理,規范農村村民建房用地行為,切實提高土地利用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以及蘇州市政府《關於印發蘇州市宅基地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蘇府[2003]66號)文件精神,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 全市范圍內農村村民自建居住房屋(含附房)使用宅基地,包括新建、移建、翻建和擴建房屋使用宅基地,均適用本暫行辦法。
第三條 宅基地的選址必須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集鎮建設規劃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規劃,逐步消滅零星自然村落。
第四條 市人民政府及其國土資源部門具體負責轄區內宅基地的審批管理工作。
第五條 市城市規劃區內,鎮規劃區以及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農村村民申請使用宅基地,採取預拆遷辦法,預先按拆遷規定進行補償,並用定銷房進行安置(具體預拆遷辦法另行制訂)。
第六條 市城市規劃區外,鎮規劃區以及經濟技術開發區外的農村村民建住宅,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區域內原有的宅基地、村內空閑地和已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的土地。
第七條 市城市規劃區內,鎮規劃區內因城市建設需要,使用宅基地的,一律按有關規定進行拆遷補償,用定銷房進行安置。對市城市規劃區外,鎮規劃區外因社會公共事業和經濟建設需要,成片開發使用宅基地的,通過建造定銷房(農民公寓)進行安置。
第八條 對已規劃整體搬遷的農民居住區村莊進行建設開發的,由土地儲備機構對宅基地進行收購儲備,由政府置換或征為國有土地後統一規劃建設。
第九條 加強對進城農民原宅基地及房屋的產權管理,切實維護進城農民的合法權益。
(一)進城農民的住宅可以出售給符合宅基地享受條件的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符合規劃的也可以將宅基地征為國有,由宅基地使用權人補辦出讓手續並按土地評估價的40%向政府補繳土地出讓金後入市交易。
(二)鎮可成立農民住宅置換中心,由農民住宅置換中心對因區位因素暫時無法交易的農民依法取得的住宅,在支付部分預付款後進行收購儲備,余額待住房交易後一次付清。
(三)鼓勵集體經濟組織興建農民公寓住宅,進城農民自願退出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的,可與自購的農民公寓住宅用地等價置換。
第十條 享有宅基地的對象只能是戶籍在冊的農村村民。農村村民僅指吳江市人民政府2003年7月4日頒發的《吳江市戶籍准入登記暫行辦法》(吳政發[2003]144號)實施之前的農村常住戶口人員。其中參軍復員回遷、刑滿釋放回遷、讀書回遷、結婚遷入人員等可以享有,其他遷入人員不享有。農村村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第十一條 申請宅基地的標准和條件:
(一)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中房屋佔地面積不得超過宅基地面積的70%。
農村宅基地,以戶為單位為安排,大戶(五人以上,含五人)用地面積200平方米,中戶(三至四人)用地面積170平方米,小戶(一至二人)用地面積120平方米。 獨生子女安排宅基地時可以享受優惠政策,一個獨生子女可按兩人計算,一戶只計算一次。
(二)現有宅基地面積超過上述標準的,申請移建、翻建和擴建房屋時,宅基地面積須按上述標准核減。
(三)一戶全為農業戶口的農村村民中有兩個以上(含兩個)已婚子女(超計劃生育的除外)或有兩個以上(含兩個)未婚子女(超計劃生育的除外),其中一人已達到法定結婚年齡,並且該戶現有宅基地面積在200平方米以下的,可以分戶另行安排宅基地。
(四)一戶農村村民中既有農業戶口又有因征地轉為非農業戶口的,只能按一戶宅基地標准安排一處宅基地。但該戶有兩個以上(含兩個)已婚子女的(超計劃生育的除外)或有兩個以上(含兩個)未婚子女(超計劃生育的除外),其中一人已達到法定結婚年齡,並且該戶現有宅基地面積在200平方米以下,確需分戶形成的另一戶農村村民(已婚的必須包括完整的家庭成員)全為農業戶口的,可以分戶另行安排宅基地。
(五)一戶農村村民全為非農業戶口的,宅基地上的房屋只能原地翻建。
(六)購買農村村民房屋的農戶應當符合申請建房用地條件。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國土資源部門不予批准宅基地:
(一)不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二)在第七、九條規定范圍內的;(三)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四)農村村民原住房改變用途,用於生產經營的;(五)農村村民在原批準的宅基地以外有違章建築而未先行拆除的;(六)已列入政府土地儲備或規劃改造范圍內的;(七)農村村民住房拆遷時已按城市房屋拆遷規定進行補償安置的。
第十三條 經批准移建使用宅基地的建房農戶,應在新房建成後3個月內將原宅基地交還原集體經濟組織另行安排利用,並自行拆除原有老房。不按期拆除的,其原宅基地按違法用地處理。
第十四條 已撤組范圍內的原農民住房,納入城鎮居民私房管理;在城市規劃已確定為居住區范圍內的農民宅基地,由政府確權或征為國有土地,農民住房也納入城鎮居民私房管理。
第十五條 宅基地審批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建房農戶應向所在村民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如實填寫《申請使用宅基地審批表》,並提供戶籍證明、宅基地證或其它權源證明(新建戶除外),以及與建房用地申請內容相一致的其它證明。
(二)村民委員會復核建房農戶提供材料的真實性並蓋章確認,再經村民會議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會議討論同意後上報國土資源所(沒有國土資源所的上報國土資源分局)。
(三)國土資源所受理宅基地申請後(沒有國土資源所的由國土資源分局直接辦理),應及時會同鎮村鎮建設部門到用地現場勘察,查看建房地址是否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規劃,在村鎮建設部門確定的宅基地規劃定點范圍內按標准核定用地面積,並在《宅基地審批聯合辦文單》上簽署擬辦意見。對符合規定的進入審批程序;不符合規定,將申報材料退回村民委員會,並說明理由。
(四)國土資源部門在正式批准使用宅基地前,應當將建房農戶戶主姓名、該戶農業人口調整、所屬村組、原有房屋和宅基地面積等內容以及擬批辦情況,在建房農戶所在村予以公告。公示時間不得少於5天。由國土資源部門核發《使用宅基地許可證》。
第十六條 經批准後連續兩年未使用的宅基地,應交還原集體經濟組織另行安排利用。如兩年內該宅基地所屬的村民小組建制被撤銷的,由政府收回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權。
第十七條 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和未經批准擅自佔地建房,由國土資源部門按違法用地查處。
第十八條 對於利用職權違規審批宅基地建房的有關人員要按法律、法規嚴肅處理。
第十九條 本暫行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有關宅基地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本辦法由市國土局負責解釋。
二○○四年四月一日
8、吳江和盛澤的工資待遇各是怎樣的。。。
工資同行平均是盛澤高些 但是盛澤娛樂活動多些 特別是夜市 如果能剋制呆盛澤好 不然還是在吳江好 ( 公務員 公司高層 高級技工除外) 純屬個人觀點 僅供參考
9、原江蘇吳江市盛澤鎮山塘街北淘沙弄16號拆遷了嗎
拆遷的具體信息建議咨詢當地政府,申請信息公開文件,如果還未做出徵收決定 ,可以查詢是專否有屬相關聽證公開程序等等。
另外還可以在當地市縣國土資源局網站上查詢當地市縣的建設用地轉化計劃和棚戶區改造計劃,看你家是否在該計劃范圍之內。
想了解某個地區,具體是不是要拆遷,可以查詢當地的規劃文件,以及相關的一些審批手續的文件,因為在拆遷之前都會有一些需要審批的手續,比如省政府,或者是縣人民政府內部的一些文件,如果可以查得到,你可以查一查。
10、盛澤在蘇州的地位如何?
吳江市盛澤鎮位於富繞的滬寧杭金三角中心,東連上海、西頻太湖、北依蘇州、南接浙江,地理位置非常優越。205省道、蘇嘉杭高速公路和江南大運河穿境而過,與318、312國道和滬寧、滬杭高速公路相銜接。交通十分便捷。
盛澤地處太湖流域。這里沃野平展、湖盪密布、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宜稻麥、宜蠶桑,是著名的雨米之鄉、絲綢之都。
全鎮總面積118平方公里,其中鎮建成區面積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0萬人,其中在冊人口10.7萬人,外來經商、務工人員約9萬人。全鎮轄38個行政村,3個場隊,10個社區居委會。
盛澤鎮是吳江市的經濟重鎮。尤其是工業經濟在全市佔較大份額。
盛澤鄉鎮工業起步於七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以後異軍突起,迅猛發展,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創業,迅速成長為全鎮工業經濟的主力軍,95年盛澤鎮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就體制的逐步完善,鄉鎮企業經營機制與產權指導的改革不斷地深化,至2000年,鎮村集體企業已基本完成改制,其中1個企業改制為股份公司並成功上市,其餘改制形式主要是產權明晰、自負盈虧的有限責任公司和私營企業。
進入九十年代。盛澤鎮外向型經濟蓬勃興起,先後創辦了60多家外商獨資、合資合作企業,出口創匯成倍增長,93-2001年連續9年被評為全國鄉鎮企業出口創匯五強鄉鎮和出口創匯先進單位。
近年中,個私經濟發展迅猛,1999-2002年新增1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366個,新增投資額110億元,完成投資工作量57.7億元,2003年上半年又新增1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98個,新增投資額60億元,完成投資工作量16.12億元。目前全鎮個私工業企業固定資產達86億元,形成了較大的經濟規模。
今年以來,工業投資規模又上新水平,鷹翔化纖公司與盛虹集團公司兩個各投資15億元的40萬噸熔體直接紡項目正在建設中,將分別於今年九有底和明年3月底投產,新民化纖公司的紡絲項目、雲飛氨綸公司的氨綸紡絲項目、蘇盛熱電公司的15萬千瓦熱電項目等大型工業項目均已動工建設,一個總投資5.1億美元的PTA項目已簽約落戶盛澤,這些項目的建成將為盛澤建設世界級紡織級地奠定堅實的基礎。
目前,全鎮各類工業企業共1100餘家,總資產達150億元,固定資產逾100億元,80%以上的設備從國外引進或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主要產品聚酯切片、滌綸長絲、真絲綢、化纖綢、絲綢服裝、服飾、工藝品、工業用布等暢銷國內外市場。
盛澤自建鎮以來,絲綢業始終是經濟的支柱,早在明清時期就有「日出萬綢,衣被天下」的美譽,與蘇州、杭州、湖州並稱為中國的四大綢都。改革開放以後,盛澤絲綢業又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傳統的絲綢織造能力猛增了上百倍,產品從單一的真絲綢發展到人絲、合纖、真絲、模擬等多個系列數百個品種,同時又延伸了聚酯切片、紡絲、針織、印花、塗層、服裝、服飾、電腦銹花等一批產品,形成了從聚酯切片、紡絲、織造、染整、印花、深加工到服裝、服飾的絲綢產品一條龍生產系列。形成了年產聚酯切片26萬噸、化纖絲25萬噸,真絲綢級化纖綢織造20億米,織物染整15億米、織物深加工10億米的生產能力。十年來先後引進了紡絲生產線、無梭織機、自動印花機、電腦銹花機等數千台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設備,使盛澤絲綢產品質量更優,品種更新,市場佔有率更高。全鎮擁有無梭織機2.8萬台,基本實現了織造無梭化。位與鎮西郊的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是全國最大的絲綢專業市場,來自全國各地的三千餘家絲綢商行雲集場內,年成交額達148億元,連續多年名列全國十大市場。92年盛澤地區被國家科委評為國家級絲綢星火密集區,2002年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絲綢名鎮。
農副業是盛澤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幾年來,由於加快農田基本建設布伐,連年實現穩產、高產,農業機械化程度逐不提高。多種經營發展迅猛,基地建設成效顯著,先後建成駝鳥、特種水產、苗豬、蔬菜、蠶桑、苗木等種養基地數十個。
農副工貿的持續發展,促進了經濟全面繁榮,城市建設快速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2年鄉鎮一級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8.02億元,上交國家稅收4.25億元,全社會用電量16.02億元,銀行存款余額50.4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68元。
全鎮供銷、商業、金融、保險、餐飲、通訊、交通運輸等服務業發展迅速。已開業的賓館17家,金融網點數十個,大中型商場、專業商店星羅棋布。郵電通訊事業突飛猛進,全鎮程式控制電話總容量近5萬門,無繩電話近10萬部,實現村村電話村。交通運輸業十分發達,現已開通直達全國各大中城市的運輸專線32條,城鄉公交線12條,實現村村通公車,近400輛出租汽車穿梭於市區與農村,帶給了居民行的方便。全鎮日供自來水達15萬噸,實現村村通自來水,日處理污水能力17.5萬噸。
全鎮已形成了一環、一縱、二橫的城鎮交通網,並部分建成了二環、三環路;與此同時,老鎮區改造全面啟動。在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過了省級衛生鎮的考核驗收,新建、擴建和修復了仲英廣場、鏡湖公園、目瀾洲、紅犁園和先蠶祠、濟東會館等園里、勝跡,鎮區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目前,城市化建設正全面推進,2003年全鎮道路、橋梁、供變電、污水治理等基礎設施投資將達到12億元。
「科教興鎮」戰略得到深入貫徹實施。一批科技成果在工農業生產中得到推廣和應用,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8%。全鎮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學前幼兒入園率98.8%、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達到100%,高中段教育基本普級,投資4000萬元、具有現代化水平的盛澤中學新校園建成並通過了省點中學驗收,形成盛澤中學、盛澤實驗小學、中心幼兒園和成人教育中心等多個中心教育基地,2001年被評為省教育現代化先進鎮。文化、廣播電視事業健康繁榮,每年一界的「中國盛澤絲綢文化節」弘揚了傳統的絲綢文化,並進一步擴大了綢都的知名度;建成了有線電視寬頻雙向網路,首先村村通有電視,入戶時代戶近3萬戶。
同時,計劃生育、人武工作、民政優撫、土地管理、文化體育、社會治安等各項社會事業得達到協調發展,黨建、宣傳、紀檢、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進一步加強,尤其是「塑造跨世紀盛澤人現象」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進一步提高了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盛澤鎮先後榮獲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集體、群眾文化先進鄉鎮、體育先進鄉鎮、蘇州市擁軍優屬模範鄉鎮、科普文明鄉鎮、社會治安綜喝3理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95年被民政部命名為中國鄉鎮之星。
新世紀初,盛澤人民肩負全面推進城市化建設的歷史使命,決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上下一致、同心協力,把盛澤鎮建成為經濟繁榮、社會穩定、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社會安定、人民富裕的現代化中等城市,成為具有世界性影響的絲綢紡挾制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爭當全市「兩個效率先」派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