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萬維百科 > 太原南站長乘寬

太原南站長乘寬

發布時間:2021-01-08 04:31:51

1、太原南站高鐵換乘

同站換乘可以不出站直接站內換乘的,
提前取好兩趟列車車票,
下車後直接走換乘通道,
站台上一般有指示標志的,
找不到換乘通道問工作人員,
憑兩趟列車車票進入候車大廳換乘,
正常情況下換乘時間20分鍾以上為佳

2、太原南站,是太原僅有的一個高鐵站嗎?

太原南站於2014年7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
2014年12月10日起,太原鐵路局啟用新的列車運行圖,原先在太原火車站始發的高鐵車次全部取消,調整為太原南站始發終到。

3、太原南站的布局設計

太原南站整個站房包括高架候車層、站台層及地下出站層。其中高架候車層包括候車大廳主通道,以及兩端的旅客候車廳、服務區。旅客候車廳劃分為軟席和普通候車區域、團體候車區域,母嬰候車區,殘疾人候車區。服務區則設置商業服務餐飲服務區和咨詢服務區,該層建築面積為28403平方米。太原南站二層站台層的站台凈寬為20米,站台上設置無柱站台雨棚,站台旁設置進站廣廳和站台候車廳。
在整個候車大廳的兩側,共有16個出口通向站台,每側8個。左側的8個出口,每個只安裝樓梯和自動扶梯,而右側的8個出口,每個都要安裝直梯、扶梯以及樓梯,旅客下站台有多種選擇。從西站房到東站房,建有一條地下連接通道,通過這條通道旅客也可以直接上站台。
新建太原南鐵路客運站採用國際先進的設計理念,整個站房的進出站通道呈現為上、中、下三層立體式分布,包括:高架候車層、站台層及地下出站層。其中,高架候車層包括候車大廳主通道,以及兩端的旅客候車廳、服務區。旅客候車廳劃分為軟席和普通候車區域,以及團體、母嬰、殘障候車區。服務區則設置商業服務區、餐飲服務區和咨詢服務區。該層建築面積為28403平方米,是三層站台中面積最大的一層。站台層的站台各寬20米,站台旁設有進站廣廳和站台候車廳。地下出站層設有東、西出站大廳及相關配套設施。
新建太原南鐵路客運站,站台上和軌道兩側將安裝吸聲設備,對火車噪音進行降噪處理,以增加旅客候車的舒適感。同時,出站通道和出站廳牆面上會進行吸聲處理,並將使用特殊處理過的橡膠類地面。此外,站房外牆上獨特的仿清磚石材幕牆系統,是由先進的低輻射玻璃、可控玻璃窗及兩層仿清磚石面板組成的。該系統可以有效減少太陽輻射產生的影響,降低夏季空調的負荷。另外,為了增加車站效率,該站還將採取建築智能化設計,在站房內部擬設置旅客引導提示系統、客運電視監測系統、報警與聯動控制系統、候車及辦公時鍾設施、大屏幕綜合信息顯示系統等。
新建太原南鐵路客運站還將配套設置兩個站前廣場,其中,西廣場是主要的客流聚集廣場,該廣場面對著城市主幹道晉陽街。東廣場面向北營北路,是一個交通輔助廣場。為了方便旅客和各類機動車輛往來,東、西廣場之間將會設置專門的通道進行連接,從而形成圍繞站房和東、西廣場的交通環線。公交區、出租區以及接送車區均設在西廣場的地下區域,旅客出站後便可以便捷地離開。

4、太原站到太原南站

901路
1小時5分鍾 | 12.08公里
上車站:太原火車站
太原站
步行698米,到達太原火車站 詳情
901路(太原火車站--晉中公交南場)
上車太原火車站 上車
11站
下車火車南站 下車
步行818米,到達目的地 詳情
太原南站
902路
1小時5分鍾 | 12.09公里
上車站:太原火車站(五一東街)
11路
1小時8分鍾 | 12.3公里
上車站:火車站
861路
1小時9分鍾 | 11.76公里
上車站:火車站
201路
1小時11分鍾 | 12.46公里
上車站:火車站

5、太原站到太原南站有多遠

駕車路線:全程約11.6公里

起點:太原站

1.從起點向正西方向出發,行駛100米,右前版方轉彎

2.行駛110米,稍向權左轉

3.行駛80米,進入迎澤大街

4.沿迎澤大街行駛810米,調頭進入迎澤大街

5.沿迎澤大街行駛760米,稍向右轉進入建設北路

6.沿建設北路行駛160米,過右側的中城大廈約100米後,直行進入建設南路輔路

7.沿建設南路輔路行駛440米,直行進入京昆線

8.沿京昆線行駛8.1公里,直行上匝道

9.沿匝道行駛600米,左轉

10.行駛350米,左前方轉彎

11.行駛,到達終點

終點:太原南站

6、太原南站的項目進程


2008年12月28日,國家「十一」規劃石太鐵路客運專線的重要配套工程、山西省第一座高標准現代化大型鐵路客運車站—新建太原南鐵路客運站正式開工。在太原北營火車站附近舉行了隆重的開工奠基儀式。山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寶順,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王君,鐵道部副部長陸東福,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申維辰,省委常委、副省長李小鵬,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楊安和,省政協副主席令政策,省政府秘書長王清憲,太原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兵生等鐵道部、山西省、太原市、太原鐵路局領導出席開工儀式並為工程奠基。
2009年9月17日,新太原南站主站房-西站房,開始進行鋼結構屋頂吊裝施工,該站房進入整體框架搭建階段。據了解,新太原南站總用鋼量將達到4.3萬噸,其中,站房鋼結構用鋼3.7萬余噸,將成為目前我省用鋼量最大的工程。
此外,新太原南站輔站房-東站房,由於大西客運專線需要引入新太原南站,導致設計方案變更,仍未定施工區域。設計方案變更後,新太原南站原定的8個站台將改為10個站台,原定的16股道將改為22股道,總建築面積將從15.7萬平方米增加到20.6萬平方米。
2009年11月1日下午3時,新太原南站主站房--西站房的主體結構成功封頂。
新太原南站包括西站房、東站房、高架候車廳、南北站台兩側風雨棚等五個工程區域。西站房總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實際鋼筋總用量5500噸,混凝土用量近4萬立方米。據了解,接下來的鋼結構屋蓋和屋面安裝,站房外部石材幕牆安裝等工程,都將於2010年初完工。
2009年12月,新建太原南站開始高架站房鋼結構焊接施工;
2009年12月5日—12月11日,東站房,土方開挖完成3000立方,完成率4%;
2010年2月13日,地道完成1-7站台,目測已完成總工程量的30%;
2010年3月28日,新建太原南站旅客地道工程邊牆、頂板、引道施工全部完成;
2010年4月,太原南站進入粗裝修階段,內部精裝修工作預計於下個月開始。
2010年7月16日,上午10時10分,太原南站西站房和高架候車廳鋼結構封頂。
2010年8月31日,站前廣場,道路,軌道交通等同步開工,總投資近70億元。
2010年9月9日10時18分,太原南站最後一塊鋼桁架成功吊裝,標志著新太原南站站房主體鋼結構全面封頂。總用鋼量4.3萬噸。
2010年10月20日,太原南站項目進入關鍵實施階段。
2012年年底,太原南站西廣場地下交通樞紐工程主體全部完成
2013年08月20日,太原南站線路撥接施工順利完成。
太原高鐵公司對施工單位最新要求是2013年8月30日具備通車條件。
太原南站是華北地區第二大鐵路交通樞紐,站前廣場更是南站重要組成部分,南站站前廣場分東西兩個廣場,總佔地面積300畝,總投資約30億元,其中,西廣場為站前主廣場,工程投資23億元 (包括地下軌道交通工程投資約5億元),佔地面積237畝,包括地面景觀廣場、公交車站場、社會計程車站場、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軌道交通換乘車站和區間隧道以及聯絡各功能區域的換乘大廳等。
南站站前廣場是本市城建史上首次採用「BT模式」建設的工程,由市政府委託市高鐵公司採用「BT+施工總承包模式」組織實施。經過公開、公平、公正招標,「BT模式」建設中標單位為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是53家中央骨幹企業之一。
2014年4月10日,施工車輛正在太原火車南站西廣場作業。太原火車南站主建築已完工進入調試階段,其餘各項工程進入沖刺階段。正在進行站前廣場及周邊配套道路設施的建設施工,有望2014年7月1日竣工投入運營。
2014年4月22日上午,太原市委副書記、市長耿彥波在太原南站指揮部主持召開太原南站片區拆遷建設事宜專題會議,要求各施工建設單位務必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裡要求,一鼓作氣,再接再厲,在7月1日南站通車之前,使車站廣場基本成形,具備營運條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任在剛參加。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要求,太原南站將於2014年7月1日投入運營,開通大西客專(即大同至西安客運專線)。2014年年7月太原到西安段通車,2015年太原以北段通車。大西客專開通後,將進一步拓展快速客運網覆蓋面,形成山西、陝西通往全國各地高效便捷的快速客運網,大大縮短區域內主要城市間以及與全國各區域間的時空距離,提升山西省以太原為中心的發展潛力和地位。
太原南站片區拆遷建設事宜專題會議,對南站廣場及周邊配套設施建設和回遷安置房建設、片區拆遷、片區路網及客運東南站建設所涉及到的問題一一梳理,詳細研究探討,並提出限時解決方案。耿彥波指出,確保太原南站7月1日如期運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和困難,各相關建設部門和單位要繼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務必在「五一」節前後完成南站片區路網建設拆遷工作,為南站投入使用創造條件;各施工單位要抓緊時間推進,最大化利用好時間和空間,在6月中旬完成南站周邊環路建設,為出入南站創造條件;高效組織各項施工,站前廣場的現場鋪裝要在6月15日之前收口,進入清掃、整理階段,必須高標准高質量完成;交通組織體系是南站建設的短板,雖然規劃中的地鐵系統會解決這一問題,但無法替代實際情況,所以要加快進度,在2014年國慶節前完成南站東廣場的建設,為旅客乘車提供便捷的出入通道。耿彥波希望大家及時協調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同心協力,打好確保太原南站開通這場硬仗。
2014年6月7日起,大西高鐵太原南至永濟北進入運行試驗階段,開始不載客試運行。

7、太原南站換乘?

太多不確定因素,無法回答你具體能不能趕得上。

8、太原南站出站口是否和進站口相鄰

不相鄰。

太原南站整個站房包括高架候車層、站台層及地下出站層。其中高架候車層包括候車大廳主通道,以及兩端的旅客候車廳、服務區。

旅客候車廳劃分為軟席和普通候車區域、團體候車區域,母嬰候車區,殘疾人候車區。

服務區則設置商業服務餐飲服務區和咨詢服務區,該層建築面積為28403平方米。

太原南站二層站台層的站台凈寬為20米,站台上設置無柱站台雨棚,站台旁設置進站廣廳和站台候車廳。

在整個候車大廳的兩側,共有16個出口通向站台,每側8個。左側的8個出口,每個只安裝樓梯和自動扶梯,而右側的8個出口,每個都要安裝直梯、扶梯以及樓梯,旅客下站台有多種選擇。從西站房到東站房,建有一條地下連接通道,通過這條通道旅客也可以直接上站台。

新建太原南鐵路客運站採用國際先進的設計理念,整個站房的進出站通道呈現為上、中、下三層立體式分布,

包括:高架候車層、站台層及地下出站層。其中,高架候車層包括候車大廳主通道,以及兩端的旅客候車廳、服務區。旅客候車廳劃分為軟席和普通候車區域,以及團體、母嬰、殘障候車區。

服務區則設置商業服務區、餐飲服務區和咨詢服務區。該層建築面積為28403平方米,是三層站台中面積最大的一層。站台層的站台各寬20米,站台旁設有進站廣廳和站台候車廳。地下出站層設有東、西出站大廳及相關配套設施。

(8)太原南站長乘寬擴展資料:

太原南站位於太原市小店區北營,東臨東山過境高速公路,西接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南依南環高速公路,北靠長風大街,地處國家級太原高新技術開發區、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及武宿物流區等三大園區交叉輻射的核心地段。

太原南站作為太原的城市門戶連通世界,坐享政策發展多重利好。它不僅是全省最大的鐵路綜合運輸樞紐,未來還將建成集火車站、地下鐵、地下公交換乘網路為一體的立體交通體系,成為新的商業商務核心區的有效助推力,帶動南部區域最終建成新的城市副中心。

9、太原南站換乘通道在哪?

到站後注意站台上的「快捷換乘通道」標志,或咨詢站台工作人員,一般為與該站乘客路線相反,逆向走到檢票口;

與太原南站長乘寬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