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萬維百科 > 平頂山市救助站站長

平頂山市救助站站長

發布時間:2021-01-07 17:17:19

1、長沙救助站黃智謀最終處理結果

救助站說快把你們的舊衣服零用錢捐到救助站來
我們救助金缺口還差點

現在的救助站就是原來的收容所,
想一想以前的收容所是個什麼東西就知道了
90年代在廣東打工人的辛酸淚苦辣咸啊

2、一個記者在火車站裝瘋賣傻被人販子賣到黑煤礦幫助警察破案 求記者名字

雷鋒

3、救助站工作職責與職能簡介,救助站不救助哪些人

救助站是指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立的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站。
救助站應當根據受助人員的需要提供下列救助:
(一)提供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食物;
(二)提供符合基本條件的住處;
(三)對在站內突發急病的,及時送醫院救治;
(四)幫助與其親屬或者所在單位聯系;
(五)對沒有交通費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單位的,提供乘車憑證。
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摘要)
國務院令第381號
第五條
公安機關和其他有關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時發現流浪乞討人員的,應當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對其中的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動不便的其他人員,還應當引導、護送到救助站。
第六條
向救助站求助的流浪乞討人員,應當如實提供本人的姓名等基本情況並將隨身攜帶物品在救助站登記,向救助站提出求助需求。
救助站對屬於救助對象的求助人員,應當及時提供救助,不得拒絕;對不屬於救助對象的求助人員,應當說明不予救助的理由。
第七條
救助站應當根據受助人員的需要提供下列救助:
(一)提供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食物;
(二)提供符合基本條件的住處;
(三)對在站內突發急病的,及時送醫院救治;
(四)幫助與其親屬或者所在單位聯系;
(五)對沒有交通費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單位的,提供乘車憑證。
第八條
救助站為受助人員提供的住處,應當按性別分室住宿,女性受助人員應當由女性工作人員管理。
第九條
救助站應當保障受助人員在站內的人身安全和隨身攜帶物品的安全,維護站內秩序。
第十條
救助站不得向受助人員、其親屬或者所在單位收取費用,不得以任何借口組織受助人員從事生產勞動。
第十一條
救助站應當勸導受助人員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單位,不得限制受助人員離開救助站。救助站對受助的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應當給予照顧;對查明住址的,及時通知其親屬或者所在單位領回;對無家可歸的,由其戶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妥善安置。
第十二條
受助人員住所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幫助受助人員解決生產、生活困難,教育遺棄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近親屬或者其他監護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
第十三條
救助站應當建立、健全站內管理的各項制度,實行規范化管理。
第十六條(部分)
受助人員應當遵守救助站的各項規章制度。
第十七條
本辦法的實施細則由國務院民政部門制定。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同時廢止。
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摘要)
民政部[2003]24號
第二條
《救助管理辦法》規定的「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是指因自身無力解決食宿,無親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農村五保供養,正在城市流浪乞討度日的人員。
雖有流浪乞討行為,但不具備前款規定情形的,不屬於救助對象。
第三條
流浪乞討人員向救助站求助時,應當如實提供本人的下列情況:
(一)姓名、年齡、性別、居民身份證或者能夠證明身份的其他證件、本人戶口所在地、住所地;
(二)是否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農村五保供養;
(三)流浪乞討的原因、時間、經過;
(四)近親屬和其他關系密切親戚的姓名、住址、聯系方式;
(五)隨身物品的情況。
第六條
受助人員不得攜帶危險物品進入救助站,隨身攜帶的物品,除生活必需品外,由救助站保管,待該受助人員離站時歸還。
第七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制定救助站受助人員的作息、衛生、學習等制度。受助人員應當遵守救助站的規章制度。
第十條
救助站應當根據受助人員提供的有關情況,及時與受助人員的家屬以及受助人員常住戶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該地的公安、民政部門取得聯系,核實情況。
救助站發現受助人員故意提供虛假個人情況的,應當終止救助。
第十一條
受助人員返回常住戶口所在地、住所地或者所在單位時沒有交通費的,由救助站發給乘車(船)憑證,鐵道、公路、水運等運輸單位驗證後准予搭乘相應的公共交通工具。救助站應當將有關情況通知受助人員的親屬及前往地的有關組織、所在單位。
第十二條
救助站應當根據受助人員的情況確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過10天;因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報上級民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三條
對受助人員中的殘疾人、未成年人或者其他行動不便的人,救助站應當通知其親屬或者所在單位接回;親屬或者所在單位拒不接回的,省內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接回,送其親屬或者所在單位;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通知流出地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接回,送其親屬或者所在單位。
第十四條
對無法查明其親屬或者所在單位,但可以查明其戶口所在地、住所地的受助殘疾人、未成年人及其他行動不便的人,省內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接回,送戶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通知流出地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接回,送戶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
第十五條
對因年老、年幼或者殘疾無法認知自己行為、無表達能力,因而無法查明其親屬或者所在單位,也無法查明其戶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由救助站上級民政主管部門提出安置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給予安置。
第十六條
受助人員自願放棄救助離開救助站的,應當事先告知,救助站不得限制。未成年人及其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離開救助站,須經救助站同意。
受助人員擅自離開救助站的,視同放棄救助,救助站應當終止救助。
第十七條
救助站已經實施救助或者救助期滿,受助人員應當離開救助站。對無正當理由不願離站的受助人員,救助站應當終止救助。
第十八條
受助人員戶口所在地、住所地的鄉級、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幫助返回的受助人員解決生產、生活困難,避免其再次外出流浪乞討;對遺棄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近親屬或者其他監護人,責令其履行撫養、贍養義務;對確實無家可歸的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應當給予安置。
第十九條
受助人員在救助站期間應當遵紀守法,不得辱罵、毆打救助站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受助人員,不得破壞救助設施,不得毀壞、盜竊公私財物,不得無理取鬧、擾亂救助工作秩序。
對受助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救助站工作人員應當及時制止;受助人員違法違規情節嚴重的,或者發現受助人員有犯罪嫌疑的,應當及時報請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第二十四條
本實施細則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4、地級市社會救助站屬於什麼級別???

地級市社會救助站隸屬於市民政局下屬2級單位。正科級編制。

5、縣級救助管理站站長享受車補嗎

縣級的救助站站長,並且是公務員身份,應該享受車補。但是每個地方的規定不同。

所以最好是詳細咨詢確定。

6、公務員提拔為救助站站長以後是什麼編制

?

7、六旬智障老人與女兒集市走失19年後相見是怎麼回事?

六旬智障老人與女兒集市走失 分別19年後最終相見

1月28日,冰雪覆蓋的嚴冬出現了暖心一幕。一位流浪時路經江蘇東台市的六旬老人,在眾人合力救助下,成功找到失散19年的親人,並在鐵路民警的幫助下與從遼寧大連趕來的親人一起踏上了回家的火車。

失散19年的母女終相見 抱頭痛哭述說相思之苦

南方的一場暴雪,使這條尋親路異常難走。一路上,汽車緩慢行駛,這讓從千里之外遼寧大連趕到東台市尋親的一行三人十分焦急。車上的唐玲想到即將要見到分別19年的媽媽,激動萬分,淚水從她的臉龐滑落,頭別向車窗外看著白茫茫的雪景若有所思,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在她17歲那年,媽媽李淑珍帶著她一同上街趕集。她記得自己當天開心極了,特地換了身新衣服跟著媽媽出門了。街上人多擁擠,唐玲和媽媽走散了。當她哭著回到家後,再也沒有見到媽媽的蹤跡,這一分別就是整整19年。唐玲原以為這一輩子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媽媽,直到幾天前接到了一通來自東台市救助站陸站長的電話。

電話那頭,陸站長告訴唐玲他們救助站里來了位叫李淑珍的老人,今年63歲,家住在大連楓林街道。聽到這個日思夜想、多次出現在自己夢里的名字時,唐玲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的心狂跳不止,「這是真的嗎?真的找到了我失散多年的媽媽嗎?」唐玲在電話里反復向陸站長確認這個從天而降的喜訊。

陸站長通過網路郵件將李淑珍老人現在的照片傳了過來。唐玲初看到媽媽照片時,覺得和她印象中的媽媽面部長相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畢竟19年過去了,物是人非,唐玲也不敢確定,連忙找到了舅舅、舅媽等家裡的親戚前來辨認。後來,在救助站的幫助下,通過網上視頻,唐玲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媽媽,在與媽媽共同對往事的追憶中,唐玲確信坐在電腦屏幕前的老人就是自己失散多年一直尋找的媽媽。

激動萬分的唐玲一刻都等不急了,她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自己的媽媽。1月27日,她收拾了行囊,與舅舅、舅媽一同踏上了去東台的火車。

1月28日,唐玲等一行三人到了東台火車站。派出所的民警周建新早已等候在此,安排他們一同坐上了警車,趕赴東台市的一家敬老院,共同尋找李淑珍老人。

「媽媽,這些年你都到哪裡去啦?我們全家找你找的好苦啊,嗚嗚……」在三倉敬老院內,唐玲見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媽媽。母女倆抱頭痛哭,述說著這些年分別的相思之苦,親人相認的場面讓在場的人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眾人多方尋找 幫助流浪乞討老人找到親人

從李淑珍老人斷斷續續的話語中,唐玲依稀了解了媽媽這些年悲慘的遭遇。年輕時的李淑珍因精神受到了刺激落下了病根,有些輕微的智力障礙,時而清醒,時而糊塗。

1999年的冬天,李淑珍帶著女兒上街趕集,與女兒走散後迷迷糊糊踏上了「回家」的汽車,沒想到坐反了方向,與家的距離越來越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下了車,從此開始了她的流浪生活。

這些年,李淑珍就靠著撿拾垃圾、在街上乞討流浪生活,走到哪,哪裡就是她的家,直到她在東台市遇到了好心人。1月20日上午10點多鍾,花舍派出所民警李偉接到群眾報警稱,在228國道新曹農場段發現了一名提著大大小小編織袋的老太正在馬路中間行走,這條路上過往的大貨車很多,十分危險。民警李偉立即趕赴現場,找了這位流浪的老人。因暫時查不到老人的身份信息,李偉只好將她先護送至東台市救助管理站安頓下來。

東台市救助管理站管理員陳維娜給老人端來了熱飯,並給老人洗了澡,換了身干凈暖和的衣服,老人飽經滄桑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隨後,市救助站又把老人安置到了條件相對好些的一家敬老院,並根據老人提供的姓名和大連市楓林街道這兩個僅有的線索,幫助老人尋找家人。

通過東台市救助站和大連市楓林街道相距千里的兩頭連線,讓相隔19年的親人信息終於有了著落。楓林街道轄區派出所經過多方查找,找到了確有李淑珍這個人,但戶口已於3年前注銷。警方費勁周折,還是找到了她女兒唐玲的聯系方式。

大雪封路 鐵警開啟綠色通道送老人踏上了回家的火車

「今年我終於可以和媽媽一起過個團圓年,這個夢想終於實現了。」唐玲緊緊攥著自己媽媽的手,生怕與媽媽再分開。

激動的一家人相認後准備即刻啟程,帶著李淑珍回到闊別多年的遼寧大連老家,看看家鄉的父老鄉親,看看家鄉的一草一木。此時恰逢江蘇省大范圍降雪,造成多趟長途客車全部停運了。由於李淑珍的戶口信息早已被注銷,無法購買火車票,讓這家人的返程之路變得異常困難。

正當這家人一籌莫展之際,陪同前往認親的海安火車站派出所民警周建新提出來他可以想辦法解決這一難題。

一行人趕到了東台火車站,此時售票大廳里全是人,火車票非常緊張。周建新為李淑珍老人辦理了臨時購票證明,並通過火車站的綠色通道,購買了特殊的火車票。

拿到了火車票,李淑珍老人終於可以回家了。隨著開往沈陽的火車從東台出發,走失6935多個日夜的李淑珍在家人的陪伴下,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與平頂山市救助站站長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