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的專業介紹
學院定位按照「厚基礎、寬口徑」的大類人才培養模式,設有新聞傳播學類大類專業,從2009年開始,開始在一,二年級實施四個專業的通識教育。
新聞學專業:基於經典新聞教育模式,同時注入切合時代需要的內容,致力於培養具備人文與社會科學素養以及高度職業精神和職業能力的新聞人才。
本系的主要特點是適應當今媒體「全媒體化」的需要,學生將不僅獲得傳統新聞記者所強調的良好的文字訓練,而且能夠攝影、攝像、采寫和編輯適應不同媒體形態的新聞報道,熟練運用多重媒體技術從事新聞傳播,成為全能記者。 本專業為迎應新經濟時代的需要,重點培養具備專業經濟學知識,能夠深入解析經濟發展問題和報道經濟領域現象的財經新聞人才;同時,為適應當今媒體集團 「全媒體化」的事業需要,重視全媒體的技能訓練,培養能夠熟練運用多重媒體技術從事新聞傳播的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新聞學導論、大眾傳播學導論、網路傳播導論、視覺傳播、新聞采訪與寫作、深度報道、新聞倫理與法規、財經新聞采訪與寫作、電視節目策劃與編導、視聽語言、新聞攝影、數字媒體技術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將可勝任多種媒體類型,適合在報業集團、電視台、新聞網站、手機報、雜志等各類媒體機構從事新聞工作。也可到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宣傳和交流方面的工作。學生亦可選擇進入新聞學、傳播學和媒體管理等的碩士課程升讀高級學位。
公共關系學專業:以新舊媒體融合背景中的組織公共傳播活動為研究對象,以政府公共關系、企業公共關系和各類社會組織的公共關系為主要發展方向。 該專業培養掌握現代傳播學的基礎理論,懂管理、善策劃、會傳播,具備全媒體素養和整合溝通能力的現代應用傳播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系統的經營管理知識、熟悉現代傳播溝通理論和方法,理解現代媒體尤其是新媒體的傳播規律,具備調研、策劃和創意能力,掌握各種宣傳技巧和溝通藝術。
主要專業課程:公共關系學原理、公共關系實務與案例、公共關系寫作、傳播學、媒介社會學、現代媒體理論與實踐、大眾媒體研究、網路傳播、市場營銷學、廣告學原理、CI戰略、企業傳播、危機管理與傳播、演講與修辭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適合到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專業公關公司和廣告公司以及傳播媒體從事信息調研、形象策劃、品牌管理、新聞傳播、宣傳推廣、外事交流、商務溝通、市場營銷、企業文化、統戰僑務、辦公文秘等工作,或進入公共關系學,傳播學,公共管理學的碩士課程升讀高級學位。
藝術設計學專業:培養為大眾媒體傳播活動所需的藝術設計人才、媒體及新聞信息表達的平面設計人材等。以傳播學為基礎,以「創意」為中心,教學重點有文化創意產業、攝影和創意媒體設計、新媒體研究等,既掌握現代傳播基礎知識,同時能夠適應媒體信息傳達廣泛需要的專門設計與管理人才。
學生畢業後可在媒體、出版、設計、廣告、網路傳媒以及影視等類公司工作,也可以到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工作,從事與創意、設計、策劃、教學、研究、開發與管理等具體工作。
主要專業課程: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信息傳達設計、創意產業管理、圖形表達、圖片與版面設計、廣告創意表現、網頁傳達設計、紀實攝影、視聽語言、新媒體研究等系列課程。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以互聯網路媒體、手機媒體為代表的新型WEB2.0時期的媒體的交互設計為中心,以交互設計、信息設計、交互體驗、影像產品設計、動畫與游戲設計及相關軟體應用與實踐為教學重點,旨在培養兼具技術素質和藝術素質,能熟練掌握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和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理論的高素質數字媒體、網路媒體設計與製作的創意型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設計學概論、交互設計、人機界面設計、設計心理學、計算機平面創意、網站設計開發、三維立體建模、動畫設計基礎、影視創意與製作、視聽語言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在信息設計、交互設計、創意平面設計、創意媒體設計、廣告公司、互動娛樂公司、動畫公司及其它設計製作機構從事研究、設計、策劃、工程開發和管理工作。
傳播學專業:以培養新媒體環境下的各類專業傳播人才為主,有兩個培養方向。一是公共傳播方向,一是新媒體研究和創意文化方向。
公共傳播方向:培養新媒體環境中具備公共精神和公民理念,較強人文素養和溝通能力,深厚的社會分析和傳播理論素養,熟悉各類大眾傳播媒介尤其是新媒體傳播工具的使用和運作,能在各種社會組織如政府、企業以及非營利組織等從事傳播管理的高水平專業人才。畢業生可以從事新聞傳播、組織傳播、管理溝通、公共管理、整合營銷、咨詢顧問等各種與傳播管理和社會溝通相關的工作。
主要專業課程:組織傳播學,環境傳播,政治傳播、企業傳播、中國社會解讀與公民社會,公共政策分析,公益傳播,全球傳播與公共外交,網路傳播。
新媒體研究和創意文化方向:以新媒體研究和創意文化為核心,以新媒體環境下媒體融合為平台,學科歸屬為新聞傳播學,本科學位是傳播學。在學理上加強人文與設計相結合,在教學上強調理論與實踐並重,在學科基礎上強調對於新聞傳播學、視覺理論、視覺傳達、新媒體與文化研究的全面掌握,以及對新的傳播技術與傳播形態的了解,並結合我院教學特色,培養適應全媒體時代的學術型與創新型的媒體人材。
主要專業課程:傳播理論、新媒體傳播導論、視覺理論與傳播、新聞攝影、紀錄片專題、視聽語言、圖片編輯、設計學概論、現代設計史、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紙質媒體設計、新媒體視覺呈現、圖片與版面設計
2、想問一下中山大學的傳播與設計學院媒體創意專業怎麼樣
媒體創意是近年來才興起的一個新的學科方向,目前國內開設這個方向的大學版不多,中山大學便是其中之權一,至於專業實力,這個沒辦法評估,因為目前還沒有這個專業的排行榜之類的出現
不過學習的課程內容主要有: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信息傳達設計、創意產業管理、圖形表達、圖片與版面設計、廣告創意表現、網頁傳達設計、紀實攝影、視聽語言、新媒體研究、視覺素養等系列課程
其實中山大學的這個專業就有點類似於平面設計+新聞學+傳播學
3、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的簡介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成立於2003年5月,院長胡舒立,學院位於廣州市番禺區大學城中山大學校區。 經過多年的發展,傳播與設計學院設有新聞學系、公共傳播學系、創意媒體設計系,交互設計中心等4個系(中心),中山大學全媒體研究院、中山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中山大學工業美術視覺文化研究所、傳播與設計學院公益傳播研究所4個研究機構。擁有新聞學、政務傳播學、公共關系學、網路與新媒體系、影像傳播系5個本科專業;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及設計藝術學、公共關系學2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新聞實務、交互設計2個類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
傳播與設計學院目前在讀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包括台、港、澳學生和外國留學生)學生總數近1200人。傳播與設計學院畢業生以知識面廣、興趣廣泛、適應力強、專業基本功扎實著稱,眾多畢業生成為業界生力軍。
傳播與設計學院現有全職教職工47人,其中教授9人(博士生導師4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導師1名),講師19人,還聘請了一批經驗豐富,學識淵博的知名專家(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授潘忠黨、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陳衛星、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展江等)及業界人士為兼職教授。
自國際著名新聞人胡舒立女士擔任我院院長以來,學院明確了以發展新媒體新聞傳播為己任的學科方向,目前正朝著放眼全球、面向未來的學院發展戰略規劃前進。現任院長為張志安教授。
4、中山大學的傳播與設計學院怎麼樣?
傳設院在中大也算比較大的院,在廣東的招生計劃也佔一半以上。如果成績可以的話,可以考慮。
5、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的相關情況
你好:
1.入學考試關於專業本身是沒有的,但是有一個英語分班考試,根據考試成內績分為一級班,二級班,三級容班,等級越高說明英語成績越好,也就可以更快獲得四級考試資格。
2.軍訓是在入學第二年,也就是大一結束後的小學期(7月份到8月份),一般軍訓時間是10天至20天。
3.傳設院在東校區,住宿是4人間,獨立浴室,獨立衛生間,熱水是按時間供應,一般是晚上18時至24時,有空調。
4.轉系成功的多啦,好的可以去嶺南學院等熱門學院。
5.傳設院的課程安排相對很多工科專業來說是不緊張的,自己可以安排的時間比較多,側重的基礎學科肯定是關於新聞傳播方向的。
6.美術基礎要求對於新聞學專業是沒有的,藝術設計可能要有一定的基礎才能學好吧。
7.學院的組織一般是學院的學生會,團委等,其它社團組織都是針對全校的,但是很多社團主要是傳設院的人加入,如中大青年報等和新聞相關的社團組織,好幾個吧,我記得……中山大學的社團很多很強大,進入學校幾周後就是百團大戰,你可以慢慢挑自己喜歡的社團。
6、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的交流合作
學院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教師分別來自英、美、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及香港和內地。有若干學術研究機構:視覺文化研究中心、沙飛暨影像研究中心、數字媒體研究中心。
此外,學院還根據教學需要,定期聘請業界精英承擔部分實踐課程教學和擔任學生的校外指導老師,給學生提供鮮活的社會實踐經驗。學院重視與海內外學術界的合作與交流,目前與法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韓國及香港地區的多間大學建立了學術交流和項目合作關系。學院每年均有本科生交換生到韓國、台灣及香港地區高校進行交流學習。每年均有國外學者應邀前來講學和從事學術研究,同時學院教師也經常應邀赴海外講學和從事研究工作。
學院努力拓展合作渠道和發展空間,與法國巴黎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英國桑德蘭大學、韓國國民大學科技設計學院、韓國成均館大學、韓國東西大學、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澳大利亞國立伊帝斯考文大學、澳大利亞奧克蘭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香港城市大學英文與傳播學系、香港浸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香港演藝學院等國內外高校相關院系初步建立了學術交流和項目合作等關系;與廣東南方電視台、廣州電視台、珠江電影製片廠、新華社、人民日報廣東分社、南方日報、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新快報、香港沙龍電影公司、香港南華早報等媒體建立了比較廣泛的聯系。其中,南方都市報和香港《南華早報》在學院設有獎學金,並為學院學生提供去香港實習的機會;《新快報》與學院合作共建「經濟新聞班」,為學生就業提供機會。此外,學院還與業界一些著名公司也有聯系和項目合作。
胡舒立
7、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好嗎
前面的不抄要拿介紹的資襲料來忽悠人了,誤人子弟。客觀點講,中山大學的管理很規范,但是具體到每個學院,情況可能就有差別了。傳播與設計學院是新成立不久的學院,其中數字媒體藝術又是一個新設立不久的專業,因此本人深切感受到了被作為試驗者進行探索的代價。目前該學院的教學資源還是相對比較匱乏,什麼教授啊,資深媒體人,都是浮雲。說出來的好聽,做出來的難見效,最重要的是教學更不規范,本身學費就是一個問題,課程設置看著華麗,實則空洞。關鍵的技術性課程還是得靠外聘或短聘的講師來完成。但像新聞專業,相對情況好很多,比較是主打專業,各位老師都比較重視,而且這個專業比較好學,就業也相對容易。藝術設計應該是最慘的,感覺。後來並入了一個公共關系,按官方解釋來理解,公關確實也該歸入傳媒類一起發展。但公共原先的是在一個比較有實力的政務學院的,被拉入傳設院後學生很無奈。傳設院在中大17個院系中,感覺綜合實力在倒數2-5位。還不至於倒數第一。
8、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怎麼樣
你好,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主要是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招生,在版現代媒體如此權發達的背景下,這個專業就業前景肯定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你要是能進入像「南方周末」,「廣州日報」等大型媒體企業,並能夠將你的才華展現出來,前景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其實是比較新的學院,但是中山大學近年吸引了大批新聞界的優秀教師,並且傳設院的發展目標是結合當代信息技術的全媒體,如果有興趣,不妨加入。
9、報考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的一切信息
170 傳播與設計學院 (電話:020-84112835) 招生16(含推免8人)
050404 設計回藝術學答
01設計學研究
02設計美學
03視覺傳播理論
04數字媒體藝術
(1)101政治理論
(2)201英語
(3)626藝術學
(4)837設計藝術學
復試專業課:
藝術學與設計學綜合考試
120423 ★公共傳媒管理
00不分方向
(1)101政治理論
(2)201英語
(3)615公共管理學
(4)838傳播學
復試專業課:傳播學與管理學綜合考試
10、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的實驗室
傳播與設計學院擁有一棟面積約6000平方米的大樓。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專業實驗室包內括:繪畫/素描工作容室、模型工作室、中山大學-HP動漫實驗室、中山大學-HP非線性編輯網路實驗室,中山大學-APPLE聯合實驗室/蘋果體驗中心、演播實驗室、流媒體實驗室、交互設計實驗室、 音頻製作室、媒體編輯室、影視藝術實驗室、電視製作室、數字媒體實驗室、平面設計室、視覺設計工作室、中山大學-FOXDA音視頻實驗室網路實驗室、交互產品與內容服務可用性測試實驗室等,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