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伏電站的建設周期
地面MW級光伏電站在來施工期源的建設周期一般在4至6個月,是比較合理的。這個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是否有升壓站,施工隊伍是否有經驗,設計圖紙和進場電器設備的速度等等。要控制在三個月內也可以實現。
電站的建設前期辦理各種手續的時間比較長,這和國家、當地的政策、各個部門的審批有關,時間在1年左右或者更長。
2、電力行業屬哪個生命周期?初創?成長?成熟?衰退?
電力行業最專業的剖析!
電力行業永遠是個熟練工呆的地方。學校學到的東西跟實際完全是兩個樣,但是電廠專業和非電廠專業的人區別在於電廠專業的人能把大量電廠專用詞彙術語混個耳熟,這點非常重要,耳熟才能讓你畢業後在短短的一兩年內掌握電廠工作技能。
在電力部還沒解散的時候,華北電力大學和武漢水利水電大學是我國僅有的兩所電力部直屬大學。但是清華、上海交大、西安交大、重大這幾所大學也是常年接收電力部的科研項目,因此也倍受電力系統青睞。
其他的東北電院,長沙電專,重慶電專。。。等學校因為電力系統子弟眾多自然也能在電廠混口飯吃。
請大家一定要深思,報考電力類專業是分析清楚我國的電力發展形勢。當年XXX總理在位時,認為我國存在電力發展過熱,電力過剩一說,導致大批電廠專業的畢業生被迫轉行就業,慘不忍睹!
隨著近幾年電荒的蔓延,電力行業一片火熱,只要你能分清電廠里的機爐電,基本上就會有人拉你進電廠了。
但是,今後的電力行業是逐步基於飽和還是繼續先於國民經濟發展,這是中央的事,在下不便妄加猜測!
很多人認為武水並入武大在電力系統內影響力驟減,其實不然,武水並人武大,但是專業仍在,師資仍在,加上多年來在系統內建立的人脈還在,所以武水仍是一塊牌子!
很多又認為,電廠既然是熟練工,電專生就和電力本科同樣具有競爭力。其實不然,當今我國主力電廠大規模向60萬挺進,要求熟練工具備更高素質(當然不服的人可認為是要求更高文憑),60萬機組紛紛定下本科文憑佔60-90%的普遍目標。加上近年大學擴招,大學生泛濫,致使全行業文憑水漲船高。不難看出,即使是在廠員工,亦是文憑高者占優勢,這在其它行業也是一樣的,國情使然。
所以,各個電力系統招聘學生的時候,多是以上面提到學校招聘。其中,沿海地區的廣東、福建、江浙、山東、京津唐地區以及各大核電、抽水蓄能電站,葛洲壩、三峽、龍灘水電站,更是用優厚的待遇嚴格挑選人選!
其他地區又按待遇、地理位置制定自身的選人標准,基本上華北電大、武水、清華、西安交大、上海交大、重大等大學的相關專業人員可以全國跑。
但是,沿海地區群雄紛爭,西南地區重大校友獨大,中南地區武水勢強,華北地區華北電大領跑,東北地區東北電院占優,西北地區以及新疆、內蒙、青藏地區本科學生不願去,這些是多年來由各校校友定下的格局至今無多少變化!
所以,不要吹噓自己學校有多強大,你要有能力隨時可以去沿海地區打拚,華北電大的畢業生到了雲貴川一樣不得勢,武水的學生到東北也難有作為。電專畢業到了內蒙也是高學歷。
所以,不要鄙視大學文憑,想當官還是要文憑的,雖然文憑不代表能力,但是當官的就是發號施令,和能力無關。除非你想一輩子當工人!但是也不要怕,稍微當了個小官後,再函授一個文憑也是可以的,一切都是個形式,但是有不可缺少!現在基本上已經絕種了低文憑領導。盡管領導的文憑也很多水分,這點大家同意吧!?
系統的核心是電廠,電廠火了,電網才能火,電廠活了,電力設計院、電力研究院、電力設備製造設計公司才有飯吃。
糾正一點,電力專業與進電力公司、電力局不是一個概念(電力公司指-----五大電力集團總部及區域總部及各中心城市辦事處、電網公司總部及區域總部及各中心城市辦事處、各大中型城市電力局、各省電力集團總部如:粵電集團總部及各城市辦事處、浙江能源集團....等等)這些地方都是管理性質的單位,是不會招新畢業的電力專業的學生的,一般都是在偏僻的電廠或者變電站干n年,突然中500萬那麼幸運,你調到了總部!或者是地方小電力局一步一步爬上去!
電力設計、研究、開發是研究生的地盤!
近幾年電力行業火暴,導致電力專業畢業生紛紛放棄考研,直接工作。這與學校領導以就業率炫耀自身的政績不無關系,其實工作是好找了,但是電廠的工作生活永遠是讓人郁悶不已的。
偏僻的地理位置是電廠永遠的硬傷,電廠之內女性職工少之又少,加之電廠的工作決定職工交際圈普遍狹小,職工的婚姻感情問題一直難以解決!當然在這方面,沿海地區的電廠做得還算比較好的。所以,去電廠的同學們請三思!是否電廠是你真正需要的生活?可惜的的是,一直呆在大學里的大學生們並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來沒有拿過工資的學生們,看到電廠電廠所謂的高薪水後,已經忘了考慮生活僅僅是有錢就可以了么?...
說到工資,各個電廠很大不同,先說個大概:一個正常運轉的大中型電廠,主要崗位上的操作人員一年到手的錢大概是8w左右!當然沿海地區的待遇會更高,像近年財大氣粗的粵電集團,普通職工年薪10w以上不是夢。當然,如果不幸進了老電廠、小電廠、煤源緊張的電廠、領導bt的電廠,薪水就要打個5折或者更低了,在此對低收入的電廠兄弟表示深切的同情及哀悼!
有一點要明確,進入中層幹部以後,收入就與電廠效益脫離關系了。任何電廠的中層幹部都是有錢的主,具體多少不清楚,因為我不是中層!(ps:中層是指職長以上的職務,職長是最高階的工人)。
所以,進入電廠後,很多人會辭職考研、考公務員,不是說考研多有前途,是因為電廠生活更沒前途!
很多人會疑惑到底是進電力局還是設計院還是進電網公司變電站,還是進電廠、還是進研究所?還是去電建公司?還是進電力設備製造行業?還是進大型工業企業的自備電廠?
我想,能進電力局是最好了,但是基本上是進不去的!設計院、研究所是研究生以上文憑的領地,變電站和電廠是半斤八兩,當然學熱動的兄弟註定只能選擇後者了。
大型企業的自備電廠是個不錯選擇的,很多人誤認為自備電廠發展前途不好,其實不然。比如寶鋼的自備電廠就是例子!
電建(包括中試所)和設備製造公司,都是電力專業學生最後的選擇。都是靠一時的行情吃飯,如果哪天電力行業飽和,讓你回家待崗幾年,我想大家都不想這樣,就算現在行業火暴,錢是很多,但是無休止的高強度的加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不埋怨?特別是電建公司,建築公司一個,其中的奔波勞碌、居無定所、生活、家庭、身體都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真誠的告戒各位看官,電力專業是工人專業,抱著坐辦公室的心態的人謹慎入行!熱能與動力工程(電廠類)、電氣自動化(電廠類)、電廠化學(電廠類)出來的學生絕大多數是工人,而且這一當工人就至少是5-10年以上啊!
供電局分城市的和小地方的供電局,當然能進大城市的供電局是最好不過了,但是在面對小地方供電局和電廠的選擇時,就有待商榷了!
如果電廠特別好,像沿海啊,年薪10萬啊,這樣的電廠值得選擇!但是要清楚,電廠是要上夜班的,不是一天兩天的上,是十年八年的上啊!很多沒上過夜班的人會說:熬夜我不怕,我基本上也是夜夜4、5點才睡的人!
我只能對你苦笑...夜班不是簡單的熬夜!夜班是在6-8個小時內,不能睡覺的工作,不是玩電腦。4、5點的時候是一個人最困的時候,這時候離下班還有4、5個小時,各位確信能扛得住?
我來告訴你,你是肯定扛不住的。
電廠里的上夜班的都是20~35歲的男人,很少是40歲以上的了。為什麼?因為基本上沒有人能在40歲以後還年復一年的上夜班。
上文提到,電廠裡面最高階的工人是值長,值長也是要夜班的。如果一個值長年齡大了,上夜班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怎麼辦?兩條路,一是往上,超越工人成為中層管理人員。但不是所有的人在混了一二十年後都有中層當的,那另一條路就是安排去一個很閑的崗位去混日子,直至退休。很閑的崗位工資自然會很低,從一個年收入10w以上的值長落到一個年收入3、4萬的閑人,各位,其中的滋味不僅僅是錢的落差啊,但是現實就是如此,高階工人還不是工人,在老總眼裡你沒價值了就相當於廢人一個!
一進廠肯定是從最低的崗位做起,從最低崗位到值長能消耗你8-15年的時間,所以,你最有價值的年華都消耗在無比光榮工人階段上了!
電力系統還能持續多久,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現在來發表一點個人見解:
電力先於國民經濟發展,這是在世界范圍內都基本得到認可的觀點.而我國現在的電力發展狀況遠遠沒有達到這個要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電力還將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鑒於我國電力行業近兩年來的快速發展,很多人會疑惑電力過剩的那一天還會遙遠么?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很多數據就不列舉出來了,只說一點就是我國現在人均可用電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我國經濟今後的持續高速增長是可以預見的,我國電力同步增長也將是必然的,我國用電需求每年以1500億kwh以上的速度在增長.一兩年將突破2000億千瓦時,現有的電力發展速度仍然跟不上經濟發展速度,更談不上優於經濟發展.眼光放到2015年以後,電力將基本滿足國內發展需求.2020年似乎進入過剩時期,過剩不是意味著衰退,也不是意味著有電賣不出去.就像今天的西電東送,10年後的中國電力完全有能力進行--國電外送.
20年彈指而過,20年的時間里,你我關注的電力行業只會蓬勃發展,若是為20年後擔心那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以現在為例,我國電力集團已經開始逐步向外發展,在東南亞、中亞、西亞、非洲等地項目頻頻開工。隨著今後東盟、上海經合等區域性經濟合作不斷開拓與深化,中國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內的電力領域將會有更大作為。
說了大的政策面的預見,其實重要的還是更多的關注個人所在電廠的效益。決定電廠的效益基本可以濃縮到一點,領導的能力。只有領導能多為職工著想,千方百計為職工謀福利,那你才有個人的前途與幸福可言。
有些人想不通了:上面不是說過小電廠、無煤電廠都沒有前途么?
答:這些都與領導的能力有關,中國的煤炭總量足夠開采70年,足以支撐各位看官的職業生涯了。煤電聯動的政策保證了,煤價波動的風險嫁接到用戶身上。中國的中西部地區不缺煤,北有山西,中有安徽,南有貴州,內蒙、東北都不缺煤,關鍵是現在煤電聯動,很多煤源佔有企業,寧願囤積也不願賤賣,這時候領導能不能買到煤就成了關鍵了。中國的東部憑借優良的地理交通條件,以及東部高電價的豐厚利潤更是不愁買不到煤,再貴的進口煤也燒得起,有些廠則直接是燃油機組。小電廠並非就一定是差電廠,廣東等地的小電廠依然吃香喝辣,北方城市內的熱電聯營小機組收入也不低,更以位於城市之內的地理位置讓人羨慕不已。全國范圍內屢禁不止的小水電說明的問題,留待各位看官自己思考去。
總的來說,電力行業一片紅熱的景象還會持續一年左右,之後是平穩的發展,注意:是發展不是過剩,更不是衰退。大環境是好的,個人的美好前程還要靠自己掙,還是那句話:沒有過硬的關系,又不會搞關系,就省省吧。
特高壓網架建設是電力布局的方向,特高壓技術國產化也將成為國內輸變電領域的市場焦點,未來5年,直流輸電項目將駛入快車道,年均有1~2項工程開工。在國家極力倡導提高國產化率的前提下,雲南---廣東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國產化率要達到60%以上,「十一五「期間,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規劃總投資超過1.2萬億元,比「十五「期間高出近一倍,預計電網投資年均增速20%。從投資比重來看,未來電網投資重點是骨幹電網、大城市電網改造,從長期來看,2009年以後特高壓項目大規模啟動可保證高端設備未來的長期需求,預計總投資規模超過3000億元。
2005年的特高壓之爭已有定論,現在看來,2009年之前要啟動武高所的特高壓試驗基地及建設特高壓線4條,包括國網公司旗下「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kV特高壓試驗示範工程「、「溪洛渡、向家壩和錦屏水電站±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南方電網旗下的「雲南-廣東±800kV直流輸電工程「和「雲南昭通-廣西桂林-廣東惠東1000kV交流輸電工程「。特高壓示範工程的技術積累成熟後,特高壓輸電工程有望大規模啟動。預計到2020年特高壓及跨區電網的輸送容量將達2.1億千瓦,其中±800千伏直流約5600萬千瓦,另外約1.5億千瓦由交流構成。從投資看,到2020年特高壓交流加直流的投入約為4060億元,其中交流為2560億元,直流為1500億元,2009年之前開工項目金額應該超過500億元。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建成±800kV級直流特高壓輸電線路,沒有運行經驗可循。一些國家或實驗室雖已開展了部分研究工作,但都是基於實驗室模擬條件下進行的研究,與實際運行狀況差別較大。我國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直流輸電工程初步實現了±500kV直流輸變電工程設計和設備國產化,為±800kV直流輸電技術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核電也是很有前途的,關於核電的好處我就不一一細訴了,國內現有3個核電基地:浙江省的秦山核電基地,5台核電機組;廣東大亞灣核電基地,4台核電機組;江蘇省田灣核電基地。我國計劃開發兩個新的核電基地:浙江省三門核電基地和廣東省陽江核電基地。目前我國正在運行和在建的核電站裝機容量共有870萬千瓦。2003年我國核電發電量達437億千瓦時。初步設想2020年使核電發電量佔到總發電量的4%,裝機容量達3600萬千瓦。目前在建和運行的11台機組中,除了自主設計外,還分別採用了法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的技術。
目前,陽江、三門核電站建設項目已經獲得國家相關部分批准,前期准備工作進行的如火如荼。而中國眾多內陸省份也開始蠢蠢欲動,陸續對核電站建設項目進行立項、勘址等工作,國家對於核電站項目的融資渠道也有所松動。
還是說些注意事項吧,進核電要注意的當然是輻射了,說沒有是胡扯的,為什麼核電招聘運行職工時要求嚴格,基本要求是:身強體壯,最好是家中尚有兄弟,幹了十年後馬上調離有輻射的崗位,基本上在反應堆旁邊工作,估計是輻射量是醫院X光的200倍左右!還有就是在核電,成績一定要好,面對大部分設備都是國外進口,面對大多數技術支持都是國外人員,請問有幾個人的外語水平能達到無障礙交流?因此大亞灣就曾經在武大法語系招了一批學生做運行.再來說一下待遇,當年盛傳的一個說法是,一個月1.2萬,一年發16個月的工資.但是具體是什麼情況還不清楚,崗位不同應該還是不同的,但是十年弄個150w應該不成問題.就算是試用期也是誘人的月薪五千以上.
總的來說,核電還是個不錯的選擇,10年輻射給人帶來的後果應該不會很嚴重(否則早就有人站出來說不幹了),其他方面和火電站就沒什麼不同了.
人事代理制度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說點電廠編制,僅供大家參考.
電廠一般設立一個總經理辦公室、人力資源部,政治工作部,財務部,後勤部...發電部(各地稱呼肯定不一樣的,自己明白什麼意思就行了)
電廠運行人員統歸發電部管理,電廠運行分主機運行和分場運行,主機運行分機、爐、電三大塊,主機運行人員都是正式工,及電廠裡面幹活的主體,上面提到的多數數據也就是針對他們的.
分場包括 燃料煤場、化學制水分場,脫硫電除塵(有時也隸屬鍋爐管)。分場內由正式工人負責監控設備,具體幹活多半由技術民工來做。技術民工就是由電廠招聘的非正式工人。工資是正式工人的三分之一以下,甚至更低,不能享受正式工人待遇(即沒有五金)。
所有運行人員組成運行分場,下設一個主任,另根據倒班制度,設立每班一個值長(先假設只有一台機組吧),一個單元長、機爐電主操各一名,機爐電巡操各一人。其他分場參照主機設置。
與運行分場並列的是熱工分場,內有繼電保護、熱工儀表等小分支,設立熱工分場主任一人,分支小班長二三人。
運行分場和熱工分場的主任接受發電部直接管理,發電部設立部門主任一個、副主任一人、辦公室人員二三個。
其他部門和電力專業不大相關就多說了。當然電廠里的部門養閑人情況嚴重,我說的是最合理的編制,領導為了自己的關系戶安排的工作崗位是不算在其中的。
多數情況下討論的 電廠收入是指機爐電三大主操的收入,其他職務依據崗位高低有不同程度增減。
電廠中層是指主任級別的人物,高層是老總級別的人物。
一個正常的大中型電力企業一般都有自己的第三產業.以電廠為例.每年的發電賣的錢均上繳集團總公司.再上報總公司下一年用煤預算,總公司再核算通過,下撥購煤資金.
如果一個電廠年用煤300萬噸,但是上報用煤310萬噸,每噸上報價格400元每噸,實際收購煤價為380元每噸,中間差價就是5000萬左右.一年就是5000萬啊.用來發展第三產業,多數是發展煤灰處理廠(造水泥、磚的),還有就是發展房地產、建酒店的。這些產業都可以給電廠職工入股,並為連綿不絕的買煤差價黑金進行洗錢。因此電力第三產業獲利能力極強。分紅十分優厚。基本上相當於又一份工資。
上文有很多系統里的兄弟抱怨工資並不像我描述的那麼多,我此前也聲明過,工資高的條件是要在一個正常運轉的大中型電廠工作。並擔任正式的工人。那些非正式職工,或者在經營管理上存在重大問題的電廠職工,你們的工資低那我只能深表遺憾。
至於那些在小地方、基層電網、供電局的非當官系職工也無法得到較高的工資,我也表示同情。電網、供電局同樣也是講效益的。現如今我國實行廠網分家。電網獨立核算。面對競價上網。有些地方跟本就買賣不了多少電,沒有交易量,自然就沒什麼效益了。小地方沒有什麼工業用電的話,該地區的用電量交易就小。而居民用電利潤又低,致使供電企業效益低下,甚至虧損,這樣又怎麼可能高工資。也有些地區由於自己缺煤,電煤運輸又不方便,無法建電廠。只能從其他地區購買電,加之國內電力缺口仍在,上網電價就水漲船高,這樣的電網也賺不到錢的。
普遍來說,作為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壟斷型產業,工資普遍較高的狀況是必然的、所以在電力系統而工資卻不高的兄弟們是不是該考慮挪一挪地方了。
並且電力行業內職工的收入也不平衡,收入的差別也較大。大體分三類情況。第一類是承擔發輸電主要任務的大型電廠和大型的輸電企業,即所謂的重點企業。第二類是電力系統的輔助企業和多經企業,第三類企業是中小發電企業和貧困縣躉售供電企業。這些企業由於技術落後,人員多、包袱重,大多經營困難。收入就不行了.
我認為電力行業中重點企業的職工收入,與企業的規模,企業的現代化程度、職工人數以及同類企業中其它省市的工資水平等諸多因數有關。
大型發電廠按人均年發電約300萬千瓦時算。按平均售電價計算,人均創造價值約100萬元。人均8萬元的年收入僅占創造價值的8%。國有重點煤礦人均產煤僅300噸,按每噸銷售價200元計算,人均創造價值年約6萬元,每人年收入2萬計算,人均工資占創造價值的33%,是重點電力企業人均收入占創造價值8%的4倍。
我國重點發電企業職工人均年發電量是300萬千瓦時,美國同類發電企業職工人均年發電量是2200萬千瓦時,兩者的比是1:7.3。我國國有重點煤礦職工的人均產煤量240噸,而美國煤炭職工人均年產煤是1.2萬噸,兩者的比是1:50。
電力行業是一個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行業,一個擁有百萬裝機的大型火力發電廠,平均僅有職工2000人左右。而且隨著電力體改的深入,人員還將進一步減少。電力行業近十幾年來不斷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發電機組向大機組、高參數、高自動化發展。在分配上逐漸打破了大鍋飯和平均主義,工資收入向重點企業傾斜,因此重點企業職工的收入與輔業、多經企業的收入拉大了。
關於電力行業往往更多的會牽扯到收入的問題,這點是我不願看到但是又無法迴避與改變的,前文已經說過「
是否電廠是你真正需要的生活?可惜的的是,一直呆在大學里的大學生們並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來沒有拿過工資的學生們,看到電廠電廠所謂的高薪水後,已經忘了考慮生活僅僅是有錢就可以了么?...「
既然無法迴避收入問題我就要告訴大家,在審視自己的收入同時一定要審視自己所處境況.
3、如何縮短長周期設備的采購時間
由於長周期設備一般采購金額較大,根據《招標投標法》規定,金額大回於100萬人民幣的物資答需要採用招標采購方式。根據規定,採用招標方式采購自招標文件發售之日起至投標截止時間最短不得少於20天,所以一定要重視招標文件的編制,要與設計部門、使用單位共同做好評分標準的制定。盡量減少或避免招標過程中的答疑時間,避免招標時間延期,保證投標截止時間符合規定。
4、我國火電站的發展過程
編者按
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政府已經作出鄭重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電力工業面臨著來自資源環境方面的更大壓力。2009年底,我國火電裝機容量佔全國總裝機容量的74.6%,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得到根本性改變。目前,來自電力工業、主要是來自火電的二氧化碳排放,約占我國碳排放總量的一半。為實現2020年的目標,火電行業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已經刻不容緩。指向「2020目標」的火電之路該怎麼走?本報結合經濟發展形勢和業內權威人士的分析觀點,對火電行業發展趨勢進行了前瞻性預測。
火電裝機比重需降10%
「按照我國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消費量佔15%的承諾,2009—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年均增速至少要達到8.3%,新增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將達到3.52億千瓦。」日前在「2010年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分析預測會」上,國資委綜合局局長劉南昌表示。這意味著,到2020年我國清潔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5.76億千瓦。
目前,我國包括水電、核電以及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在內的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共計為2.24億千瓦,占總裝機的25.4%。如果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到2020年增加3.52億千瓦,按照屆時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16.5億千瓦計算,清潔能源發電裝機比重將達到約35%。相應地火電裝機比重將下降到65%,而2009年底這一數據為74.6%。由此計算,到2020年火電裝機比重將下降約10%,平均每年下降1個百分點。
盡管比重下降,火電總裝機容量仍將不斷增長。去年底我國火電裝機總容量約6.5億千瓦,同比增長了2.2%。到2020年將達到10.7億千瓦,約增加4.2億千瓦,裝機容量的增長幅度將大於清潔能源發電。
16.5億千瓦裝機不算多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司長郝衛平認為,我國現在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工業用電將強勁增長,帶動全社會用電量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通過對比發達國家的各個發展階段,認為我國符合國際上經濟發展和電力發展周期的基本規律,目前我國處於工業化的重化工階段,未來一些年電力工業將體現為上升趨勢。2009年底,我國人均用電量是世界各國工業化完成時人均用電量的57.5%,人均裝機的65.5%。
劉南昌表示,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決定了電力需求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快的增速。目前我國人均GDP已超過3000美元,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歷程表明,這一時期的電力需求普遍呈現較快增長。
雖然我國裝機和電力總量已經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二位,但要達到人均裝機1千瓦、年用電量5000千瓦時的世界平均水平還有不小差距。此外,如果以未來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保持8%左右的增速計算,預計到2020年電力需求要達到7.67萬億千瓦時,相應地發電裝機將達到16.5億千瓦。即使這樣,2020年我國人均用電量和人均裝機容量仍僅為OECD(經合組織)國家2003年水平的63%和50%。
國家電監會總監譚榮堯指出,今年我國電力消費將接近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以上。要滿足電力消費需求,2020年以前我國每年至少要新增裝機6000萬千瓦。不斷提高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比重,大力發展清潔煤電技術已經成為實現電力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途徑。
5、劇烈的用電負荷變化會對發電廠造成什麼危害
以熄燈一小時來說
電廠分為基荷電廠和調峰電廠。
基荷電廠一般是火電廠和核電廠,恆定出力。因為調節汽輪機出力的代價太大,會損害設備,而且調節時間太長,所以是不會頻繁調節的;至於超出基荷的負荷需求則由調峰電廠輸送,一般為水電廠,可以通過閘門方便快速調節。當然,也有季度性的啟用和停用某些火電廠或火電機組,作為長周期的調節,如夏季用電高峰期。
另外,電能確實是不容易大量儲存的,至於抽水蓄能電站,一般都是配給核電廠使用,用電低谷儲能,高峰釋放,的確可以起到一定的調節供需平衡作用,還可以收取峰谷電的差價賺取高額利潤。
為了能夠應付電力需求的波動,通常會將幾個電廠結合起來使用,它們各自為保證供電的連續性而發揮不同的作用。一些電廠適合於用作基荷電廠,而另一些則作為峰荷電廠。例如,核電廠通常保持固定的輸出,一般讓它們來負擔基本負荷。相反,按照不同的設計,水電廠可以滿足不同的電力需求,可以是基荷或是峰荷,甚至可以做到同時都滿足。這種供電的靈活性正是水電、柴油和天然氣的特性之一。
那麼,火電廠是承擔電網基荷部分,水電才是承擔電網的峰荷。那就說明當用電量減少的時候,關的是水電的發電機組。
(那麼這么說,關掉水電機組,也就是當時本該用來發電的水當時被蓄存起來沒有用來發電。水的一流一停,節的是什麼能,勢能和動能?)
如果事先不通知電廠減少出力而盲目熄燈一小時來降低負荷,完全起不到節能的作用,而且會引起全網的電壓和頻率升高,有可能損壞設備,得不償失。
(如果說這次活動在第一年舉辦,電廠未引起足夠重視,同時城市居民又有多數響應的話,可能會對發電機組造成較大沖擊。但如今earth hour於07年開始舉行,影響越來越大,各國各城市政府紛紛響應,不會出現措手不及的現象。以中國為例,在中國電網的網站上搜尋「熄燈一小時」的消息,可以看到陝西電網號召市民相應WWF這一活動;就地方政府而言,昆明市則提出市民熄燈一小時,就為災區捐出一瓶水。因此各地政府及電力部門對27日晚可能出現的用電量減少是有預料,也是有準備的。至於如何准備,地方政府網站中,部分有宣布正式加入earth hour行動,但無一有針對當時電廠應採取措施的指示或通知。)
6、多大容量的電廠算是大電廠,多大的算是小電廠?
原來國家規定的是裝機容量600mw的是大型電廠,裝機容量超過1000MW的算是特大型電廠。現在一上馬就是大機組所以基本上也就不按這個說了,特大型電廠得需要國家專門批准這個稱呼。一般講只要是有300MW機組就是大電廠了。你說的大方電廠肯定是打電廠。小電廠就是指企業的自備電廠或者地方熱電廠了。它們的機組基本上都很小。現在電力系統上馬的電廠基本都是大電廠。另外現在亞臨界的300MW的機組除了熱電聯產和循環流化床的以外,國家已經不批准建了。
電廠是指將某種形式的原始能轉化為電能以供固定設施或運輸用電的動力廠,例如火力、水力、蒸汽、柴油或核能發電廠等。
一、簡介
電廠[electric power plant] 是將某種形式的原始能(例如水力、蒸汽、柴油、燃氣)轉化為電能以供固定設施或運輸用電的動力廠(核能發電廠、風力電廠、太陽能電廠等)。
二、分類
火力發電
火力發電是利用燃燒燃料(煤、石油及其製品、天然氣等)所得到的熱能發電。火力發電的發電機組有兩種主要形式:利用鍋爐產生高溫高壓蒸汽沖動汽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稱為汽輪發電機組;燃料進入燃氣輪機將熱能直接轉換為機械能驅動發電機發電,稱為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火力發電廠通常是指以汽輪發電機組為主的發電廠。
火力發電廠主要由四大關鍵部件組成,即鍋爐、汽輪機、凝汽器、發電機。燃料燃燒將化學能轉換為熱能加熱鍋爐中的水成蒸汽,然後蒸汽熱能推動汽輪機做功,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然後機械能通過發電機轉化為電能,從而完成整個發電過程。
水力發電
水力發電是將高處的河水或湖水、江水)通過導流引到下游形成落差推動水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以水輪發電機組發電的發電廠稱為水力發電廠。
水力發電廠按水庫調節性能又可分為:
①徑流式水電廠:無水庫,基本上來多少水發多少電的水電廠;
②日調節式水電廠:水庫很小,水庫的調節周期為一晝夜,將一晝夜天然徑流通過水庫調節發電的水電廠;
③年調節式水電廠:對一年內各月的天然徑流進行優化分配、調節,將豐水期多餘的水量存入水庫,保證枯水期放水發電的水電廠。
④多年調節式水電廠:將不均勻的多年天然來水量進行優化分配、調節,多年調節的水庫容量較大,將豐水年的多餘水量存入水庫,補充枯水年份的水量不足,以保證電廠的可調出力。
核能發電
核能發電是利用原子反應堆中核燃料(例如鈾)慢慢裂變所放出的熱能產生蒸汽(代替了火力發電廠中的鍋爐)驅動汽輪機再帶動發電機旋轉發電。以核能發電為主的發電廠稱為核能發電廠,簡稱核電站。根據核反應堆的類型,核電站可分為壓水堆式、沸水堆式、氣冷堆式、重水堆式、快中子增殖堆式等。
風力發電
利用風力吹動建造在塔頂上的大型槳葉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稱為風力發電,由數座、十數座甚至數十座風力發電機組成的發電場地稱為風力發電場。
其他新能源發電
例如地熱發電廠、潮汐發電廠、太陽能發電廠等。
三、設備運行
天然水的分類及電廠水處理、運行常規水質分析、水處理材料、鍋爐補給水處理、凝結水處理、循環水處理、水處理設備的自動控制、水處理設備的調試及設計。
四、最新動態
九成火電虧損 五大電力集團前10月虧近270億 一位電力集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該集團利潤虧損每月呈上升趨勢,五大集團火電企業虧損面達90%左右,虧損億元以上企業達70%。
「每度電的煤炭成本達0.3元,而我們公司月度平均上網電價0.335元,算上今年兩次調價也剛超過0.36元,這其中煤炭成本佔到很大一部分,有些企業甚至出現了燃料成本高於上網電價的局面。」上述人士表示。「2006年以來,重點合同煤價車板價上升了200多元,五大集團一年有上千億資金用在增加燃料支出上。」
五、四大管道
1:主蒸汽管道(過熱器出口聯箱到高壓主汽門介面之間的兩條高溫高壓蒸汽管道);
2:熱再熱蒸汽管道(再熱器出口聯箱到中壓主汽門介面的兩條高溫高壓蒸汽管道);
3:冷再熱蒸汽管道(高壓缸排汽口到再熱器入口聯箱介面之間的兩條高溫高壓蒸汽管道);
4:高壓給水管道(電動給水泵出口到省煤器入口聯箱介面之間的高壓鍋爐供給水管道)。
及四大管道專用高壓管材、管件(彎頭、法蘭、三通、大小頭、彎管)等。
六、操作標准
1、機組正常開、停機及線路開關操作標准化機組正常開、停機及線路開關的停、送電操作頻度較高。發電廠對機組正常開、停機及出線的停、送電等都製作了標准、統一的典型操作票,並進行完善和細化,從而規范了操作標准,縮短了操作時間[1] 。
操作人員在接到操作命令後,經命令核對和設備核對,在短時間內便可完成操作票的填寫與審核,然後按操作票上的步驟逐項操作,而操作指令只授權給值長。
2、母線倒閘操作標准化,母線倒閘操作關聯的設備多,對系統潮流方式考慮較多,必須根據實際運行方式進行操作,難以製作統一的典型操作票。為此,電廠根據長期的操作經驗和實際運行中的操作要求,制定了適合母線倒閘操作的執行標准。
110kV及以上母線的倒閘操作大多屬於有預見性的倒閘操作,根據其具體要求,事先擬定詳細的操作計劃,准備好完整的倒閘操作票,合理安排操作人員,並做好倒閘操作的事故預想,保證了操作質量,且不會延誤操作時間。
對於110kV以下廠用電系統的倒閘操作,則可根據廠用電系統可能出現的狀態及操作項目編制標準的倒閘操作程序和相應的操作票,並將其融入到電廠管理信息系統(MIS)的操作票執行系統中。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廠用電系統倒換操作中因機組重要輔助設備失電而威脅機組安全運行。
為了確保新老機組隔離退出、檢修和恢復過程中的設備及人身安全,根據《電力安全工作規程》和設備、人員的實際配置情況,採用操作與值守相對獨立的值班方式,即將運行操作從值守工作中分離出來,倒閘操作由專門的操作人員來完成,從而實現向「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運行值班方式轉變。
七、保護裝置
電廠微機保護裝置國內外同行多年應用經驗基礎上,結合國內綜合自動化系統的實際特點,開發研製的集保護、監視、控制、通信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電力自動化高新技術產品,是構成智能化開關櫃的理想電器單元。該產品內置一個由二十多個標準保護程序構成的保護庫,具有對一次設備電壓電流模擬量和開關量的完整強大的採集功能(電流測量通過保護CT實現)。電廠微機保護裝置是由高集成度、匯流排並出晶元單片機、高精度電流電壓互感器、高絕緣強度出口中間繼電器、高可靠開關電源模塊等部件組成。開關櫃微機保護裝置主要作為1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開關櫃。發電廠、變電站、配電站等,也可作為部分70V-220V之間電壓等級開關櫃中系統的電壓電流的保護及測控 。
7、火電廠 維護 每天做些什麼
火電廠運行維護主要包括集控運行、電氣運行、鍋爐運行等崗位,每天的主要工作為:
一、集控運行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1、嚴格按照電廠運行操作程序進行操作,保證安全運行;
2、按時對系統進行巡視檢查,填寫巡檢記錄、運行記錄和交接班記錄等;
3、定期檢查發電運行設備等;
4、完成領導交辦其它工作。
二、電氣運行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1、配合電氣主值班員以及班長全面完成電氣運行維護工作,配合電氣主值班員以及班長保持電氣系統安全、穩定、經濟運行;
2、完成電氣專業的運行維護工作;
3、負責編寫電氣運行倒閘操作票;
4、服從電氣主值班員以及班長命令;
5、全面完成電氣系統各項倒閘操作、同期並網、發變組解列等操作;
6、機組發生異常和故障時,協助電氣主值班員以及班長完成有關操作;
7、定期負責電氣系統設備的巡檢工作;
8、監護指導印尼籍員工完成電氣系統巡檢工作;
9、按時准確無誤的完成電氣專業有關報表;
10、完成公司各級領導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
三、鍋爐運行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1、 配合鍋爐主值班員以及鍋爐班長全面完成鍋爐運行監視工作,配合鍋爐主值班員以及班長保持鍋爐安全、穩定、經濟運行,完成鍋爐的運行維護工作;
2、 服從鍋爐主值班員以及鍋爐班長命令;
3、全面完成鍋爐點火、停爐等操作;
4、機組發生異常和故障時,協助主值班員以及班長完成有關操作;
5、 定期負責鍋爐設備的巡檢工作;
6、監護指導印尼籍員工完成鍋爐巡檢工作;
7、按時准確無誤的完成鍋爐專業有關報表;
8、完成公司各級領導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
8、火電廠機組檢修分類A、B、C級檢修,它們在電廠的檢修中大多時候是檢修什麼?
根據機組檢修規模和停用時間,發電企業機組的檢修分為A、B、C、D四個等級。
A級檢修是指對發電機組進行全面的解體檢查和修理,以保持、恢復或提高設備性能。
B級檢修是指針對機組某些設備存在問題,對機組部分設備進行解體檢查和修理,可根據機組設備狀態評估結果,有針對性地實施部分A級檢修項目或定期滾動檢修項目。
C級檢修是指根據設備的磨損、老化規律,有重點地對機組進行檢查、評估、修理、清掃。C級檢修可進行少量零件的更換、設備的消缺、調整、預防性試驗等作業以及實施部分A級檢修項目或定期滾動檢修項目。
(8)火電站長周期設備擴展資料:
A級:又叫擴大性大修。是將發電機所有主設備全部拆除檢修、清掃,定、轉子吊出,設備改造、更換。是停機時間最長,最徹底的檢修工作。一般120天左右。
B級:又叫一般性大修。不拆除設備,只是有針對性的處理缺陷,設備改造和清掃檢查。一般15-30天左右。
C級:又叫一般性小修。只是一般的例行檢查,清掃設備,處理一般缺陷。一般5—10天左右。
D級:又叫零修。
做好設備管理工作對企業競爭力有重要意義。在生產的主體由人力向設備轉移的今天,設備管理的好壞對企業的競爭力有重要影響。
(1)設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計劃、交貨期、生產過程的均衡性等方面的工作。
(2)設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企業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3)設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產品製造成本的高低。
(4)設備管理水平的高低關繫到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
(5)在工業企業中.設備及其備品備件所佔用的資金往往佔到企業全部資金的50%一60%,設備管理水平的高低影響著企業生產資金的合理使用。
設備管理對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有如此重要的影響,必須花大力氣做好這項工作。
主要內容
(1)依據企業經營目標及生產需要制定設備規劃。
(2)選擇、購置、安裝調試所需設備。
(3)對投入運行的設備正確、合理地使用。
(4)精心維護保養和及時檢查設備,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5)適時改造和更新設備。
9、為什麼核電站建設周期很長呢?
現在核電建設57個月左右。主要原因是核電主設備體積大對設備性能要求高,有很多設備屬於長周期設備。在設備的製造過程中還可能出現性能不達標重新投料的情況。
10、有哪些類型的發電廠
發電廠按使用能源劃分有幾種基本類型?
答:發電廠按使用能源劃分有下述基本類型:
(1)、火力發電廠:火力發電是利用燃燒燃料
(煤、石油及其製品、天然氣等)所得到的熱能發電。火力發電的發電機組有兩種主要形式:利用鍋爐產生高溫高壓蒸汽沖動汽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稱為汽輪
發電機組;燃料進入燃氣輪機將熱能直接轉換為機械能驅動發電機發電,稱為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火力發電廠通常是指以汽輪發電機組為主的發電廠。
(2)、水力發電廠:水力發電是將高處的河水(或湖水、江水)通過導流引到下游形成落差推動水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以水輪發電機組發電的發電廠稱為水力發電廠。
水力發電廠按水庫調節性能又可分為:
①、徑流式水電廠:無水庫,基本上來多少水發多少電的水電廠;
②、日調節式水電廠:水庫很小,水庫的調節周期為一晝夜,將一晝夜天然徑流通過水庫調節發電的水電廠;
③、年調節式水電廠:對一年內各月的天然徑流進行優化分配、調節,將豐水期多餘的水量存入水庫,保證枯水期放水發電的水電廠;
④、多年調節式水電廠:將不均勻的多年天然來水量進行優化分配、調節,多年調節的水庫容量較大,將豐水年的多餘水量存入水庫,補充枯水年份的水量不足,以保證電廠的可調出力。
(3)、
核能發電廠:核能發電是利用原子反應堆中核燃料(例如鈾)慢慢裂變所放出的熱能產生蒸汽(代替了火力發電廠中的鍋爐)驅動汽輪機再帶動發電機旋轉發電。以
核能發電為主的發電廠稱為核能發電廠,簡稱核電站。根據核反應堆的類型,核電站可分為壓水堆式、沸水堆式、氣冷堆式、重水堆式、快中子增殖堆式等。
(4)、風力發電場:利用風力吹動建造在塔頂上的大型槳葉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稱為風力發電,由數座、十數座甚至數十座風力發電機組成的發電場地稱為風力發電場。
(5)、其他還有地熱發電廠、潮汐發電廠、太陽能發電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