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萬維百科 > 網頁設計字型大小規范pt

網頁設計字型大小規范pt

發布時間:2020-12-25 06:27:16

1、如何製作wordpress彩色標簽雲頁面

修改 WordPress 標簽雲方法一、由於主題在 functions.php 文件中添加了實現彩色顯示字代碼,所以我先去掉 functions.php 文件中添加的實現顯示彩色字體的代碼。
二、 打開 wp-includes/category-template.php 搜索 wp_tag_cloud 找到
『smallest』 => 8, 『largest』 => 22, 『unit』 => 『pt』, 『number』 => 45,『format』 => 『flat』, 『separator』 => 「\n」, 『orderby』 => 『name』, 『order』 => 『ASC』,
具體的參數說明:
1. smallest – 定義標簽的最小字型大小,默認為 8;
2. largest – 定義標簽的最大字型大小,默認為 22;
3. unit – 設置字型大小類型,如 「pt」 或 「px」 等,默認為 「pt」 類型;
4. number – 設置標簽雲數量,默認顯示 45 個標簽;
5. orderby – 設置按 「name」 或 「count」 排序,默認為 「name」 方式;(注:orderby=count 表示按照標簽使用次數排列)
6. order – 設置按 「DESC」 或 「ASC」 升降序排列,默認為 「ASC」 升序。
三、按需修改 wp_tag_cloud 函數的具體參數即可實現標簽雲的自定義。
四、將修改好的category-template.php文件上傳到空間中替換原文件即可。

2、用frontpage製作網頁,字體大小用PT做單位好還是用PX做單位好

在CSS樣式表中,我們經常會看到pt, px,em,ex,in等這類長度單位。它們各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呢?

在CSS樣式表中,長度單位分兩種:

相對長度單位,如px, em等
絕對長度單位,如pt,mm等
也談px和pt的區別
經常看到有人拿px和pt比較,主要是為了爭辯在確定字體大小(font-size)或其它CSS屬性大小時,用什麼樣的CSS長度單位更加好。有人說,用pt更好,因為pt是絕對長度單位,不會因為屏幕解析度大小,或者其它因素而改變。

我去做了一個測試,寫了這樣一個HTML例子。代碼如下:

<html>
<head><title>CSS單位長度區別 - px和pt的區別</title></head>
<body >
<p style = "font-size:20pt;">Font-size is 20pt</p>
<p style = "font-size:20px;">Font-size is 20px</p>
</body>
</html>

我將我的顯示器分別調到1024*768和800*600的解析度(指screen resolution)。不管是用pt還是用px設置的字體,都隨著解析度變化而變化。(我使用的瀏覽器是IE6,其它瀏覽器上尚未測試過。)

我又寫了另外一個HTML例子,測試一下cm(厘米)。代碼如下:

<html>
<head><title>CSS長度單位的區別 - pt,px和cm的區別</title></head>
<body >
以下div寬度300pt,高度30pt: <br>
<div style = "width:300pt;height:30pt;border:1px solid blue;"></div>
以下div寬度300px,高度30px:<br>
<div style = "width:300px;height:30px;border:1px solid blue;"></div>
以下div寬度10cm,高度3cm: <br>
<div style = "width:10cm;height:3cm;border:1px solid blue;"></div>
</body>
</html>

結果是,cm(厘米)也是隨著顯示器解析度變化而變化的。

3、AI設計網頁頁面的時候設定寬多少? 是px還是pt?px和pt有固定換算公式么?——來自新人小白的提問

pt (point,磅):是一個物理長度單位,指的是72分之一英寸。
px (pixel,像素):是一個虛擬長度單位,是計算機系統的數字化圖像長度單位,如果px要換算成物理長度,需要指定精度DPI(Dots Per Inch,每英寸像素數),在掃描列印時一般都有DPI可選。Windows系統默認是96dpi,Apple系統默認是72dpi。
em(相對長度單位,相對於當前對象內文本的字體尺寸):是一個相對長度單位,最初是指字母M的寬度,故名em。現指的是字元寬度的倍數,用法類似百分比,如:0.8em, 1.2em,2em等。通常1em=16px。
字型大小:是中文字型檔中特有的一種單位,以中文代號表示特定的磅值pt,便於記憶、表述。
pt和px的換算公式可以根據pt的定義得出:
你設計網頁,用 px就可以了,但一般習慣上字體大小還是用pt

4、用frontpage製作網頁,字體大小用PT做單位好還是用PX做單位好?

在CSS樣式表中,我們經常會看到pt, px,em,ex,in等這類長度單位。它們各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呢?

在CSS樣式表中,長度單位分兩種:

相對長度單位,如px, em等
絕對長度單位,如pt,mm等
也談px和pt的區別
經常看到有人拿px和pt比較,主要是為了爭辯在確定字體大小(font-size)或其它CSS屬性大小時,用什麼樣的CSS長度單位更加好。有人說,用pt更好,因為pt是絕對長度單位,不會因為屏幕解析度大小,或者其它因素而改變。

我去做了一個測試,寫了這樣一個HTML例子。代碼如下:

<html>
<head><title>CSS單位長度區別 - px和pt的區別</title></head>
<body >
<p style = "font-size:20pt;">Font-size is 20pt</p>
<p style = "font-size:20px;">Font-size is 20px</p>
</body>
</html>

我將我的顯示器分別調到1024*768和800*600的解析度(指screen resolution)。不管是用pt還是用px設置的字體,都隨著解析度變化而變化。(我使用的瀏覽器是IE6,其它瀏覽器上尚未測試過。)

我又寫了另外一個HTML例子,測試一下cm(厘米)。代碼如下:

<html>
<head><title>CSS長度單位的區別 - pt,px和cm的區別</title></head>
<body >
以下div寬度300pt,高度30pt: <br>
<div style = "width:300pt;height:30pt;border:1px solid blue;"></div>
以下div寬度300px,高度30px:<br>
<div style = "width:300px;height:30px;border:1px solid blue;"></div>
以下div寬度10cm,高度3cm: <br>
<div style = "width:10cm;height:3cm;border:1px solid blue;"></div>
</body>
</html>

結果是,cm(厘米)也是隨著顯示器解析度變化而變化的。

對於計算機的屏幕設備而言,像素(Pixel)或者說px是一個最基本的單位,就是一個點。其它所有的單位,都和像素成一個固定的比例換算關系。所有的長度單位基於屏幕進行顯示的時候,都統一先換算成為像素的多少,然後進行顯示。所以,就計算機的屏幕而言,相對長度和絕對長度沒有本質差別。任何單位其實都是像素,差別只是比例不同。

如果把討論擴展到其它輸出設備,比如列印機,基本的長度單位可能不是像素,而是其它的和生活中的度量單位一致的單位了。

CSS絕對長度單位是對於輸出設備(output device)而言的。拿pt來說,這是一個在文字排版工具(word,adobe等)中非常常用的字體單位,不管你的顯示器解析度是1024*768,還是800*600,同一篇文檔列印在紙面上的結果是一樣的。

寫網頁用哪個長度單位更好,是px還是pt呢?

我個人比較偏向px,因為px能夠精確地表示元素在屏幕中的位置和大小,網頁主要是為了屏幕顯示,而不是為了列印等其它需要的。

CSS相對長度單位(relative length unit)
CSS相對長度單位中的相對二字,表明了其長度單位會隨著它的參考值的變化而變化,不是固定的。

以下是CSS相對長度單位列表:

CSS相對長度單位 說明
em 元素的字體高度The height of the element's font
ex 字母x的高度The height of the letter "x"
px 像素Pixels
% 百分比Percentage

CSS絕對長度單位(absolute length unit)
絕對長度單位是一個固定的值。比如我們常用的有mm,就是毫米的意思。

以下是CSS絕對長度單位列表:

CSS絕對長度單位 說明
in 英寸Inches (1 英寸 = 2.54 厘米)
cm 厘米Centimeters
mm 毫米Millimeters
pt 點Points (1點 = 1/72英寸)
pc 皮卡Picas (1 皮卡 = 12 點)

5、網頁製作中怎麼讓文字或圖片漸漸顯現出來

<html>
<head>
<title>需要的文字</title>
<style>
.40pt{position: absolute; top:20; left:300; width:300; height:300; font-size:40pt;
text-align:left; filter: revealTrans(Transition=12, Duration=2)}
.30pt{font-size:50pt;color:red;}
</style>
<script>
function HelpArray(len) {
this.length=len
}
HelpText = new HelpArray(7)
HelpText[0] = ""
HelpText[1] = ""
HelpText[2] = ""
HelpText[3] = ""
HelpText[4] = ""
HelpText[5] = ""
HelpText[6] = ""(自己擴展「」內填上需要的文字,理論上無限擴展)
var i = -1
function playHelp()
{
if (i == 6) {i = 0} //循環顯示
else
{
i++
}
div1.filters[0].apply()
div1.innerText = HelpText[i]
div1.filters[0].play()
mytimeout = setTimeout("playHelp()",3000)
}
</script>
</head>
<body onload = playHelp()>
<DIV id=div1 class=40pt
onload=playHelp()>
</DIV>
<div style="position:absolute;top:330">
<p align=center><font class=30pt>換頁的效果,不再那麼呆板</font></p>
</body>
</html><br /><center>如不能顯示效果,請按Ctrl+F5刷新本頁
這是我很久之前用的,現在不知道行不行,你先試試吧

與網頁設計字型大小規范pt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