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萬維百科 > 澳門情報站站長

澳門情報站站長

發布時間:2020-12-22 05:43:15

1、潛伏演員表?

1、余則成

演員 孫紅雷

余則成本是重慶軍統的外勤,後隨上司呂宗方(共產黨地下情報人員)前往南京汪偽政府刺殺叛徒李海豐。不想余則成獨自完成任務後身份暴露,被追殺,危急之時被共產黨救下。

經過巧妙的周旋和數次化險為夷,余則成先後除掉了情報站行動隊隊長馬奎、情報處處長陸橋山等人,並升任副站長。解放前夕,滿懷期待的余則成卻被站長硬拉到了台灣,繼續潛伏。



2、王翠平

演員 姚晨

為配合余則成潛伏而同餘則成結成名譽夫妻。是頂替出了事故的妹妹被黨組織臨時派來救場的,余則成根本不認識她,所以來接她時心裡也忐忑不安。

3、李涯

演員 祖峰

李涯曾為軍統青浦特訓班行動班學員。1937年參加金山衛戰斗,深受班主任余樂醒重用。41年時被介紹給天津站站長吳敬中,然後去了重慶。

4、馬奎

演員 范雨林

軍統天津站前行動隊隊長,嗜殺、狠厲,極具硬漢做派,曾奉命秘密刺殺呂宗方。後在天津破獲中共地下組織,一度成為極其危險的人物。余則成與左藍一起設計陷害馬奎,最終由左藍將其擊斃。

5、左藍

演員 沈傲君

左藍是余則成真正的戀人。她美麗英勇,有文化有追求,一個完美情人。她的身份是共產黨軍調代表,余則成的公開身份卻是國民黨特務。一對戀人在天津國共軍調期間意外相會,但只能忍受煎熬在敵人面前「演戲」。

6、穆晚秋

演員 朱傑

漢奸穆連成的侄女,在余則成幫情報站站長敲詐穆連成時,晚秋愛上余則成。後因叔父逃亡日本,晚秋被迫嫁給黨通局買賣情報的謝若林。

當余則成被命令繼續在台灣潛伏時,晚秋以日籍華人的秘書的身份被派到他身邊,與他結為夫妻繼續地下工作。資本家裡的嬌小姐晚秋因愛而投身革命,最終蛻變成蝶。

7、謝若林

演員 曹炳琨

穆晚秋的丈夫,原中統局(黨通局)的特工,但是卻不務正業,專門四處轉手倒賣各種情報。愛財如命,在他的意識里,沒有階級立場,沒有是非對錯,只要給他錢,他什麼都願意做。


2、非常接觸的人物介紹

雷和平:男,42歲,華南國家安全廳偵察處處長。
何小綠:女,24歲,香港投機商林黃可馨的助手。
范青春:男,42歲,雅爾國際亞太地區首席執行官。
丁欣如:女,41歲,望海市快線網路公司總經理。
林黃可馨:女,30歲,香港投機商,外號「港島一狐」。
丁 寧:女,23歲,海軍醫院護士長,丁欣如與范青春的女兒。
黎仁龍:男,45歲,望海市某金融機構總經濟師。
東方勝:男,28歲,諾亞山莊間諜,代號「喜鵲」。
徐文正:男,24歲,華南軍工企業801廠程序工程師。
楊 帆:男,28歲,華南艦隊艦長,丁寧的男朋友。
琪 琪:女,24歲,地下導游兼暗娼。
簡 捷:女,38歲,安全廳經濟處副處長。
阿 芒:男,30歲,望海市建築承包商。
肖一丁:男,27歲,國家安全廳偵察科長。
關小梅:女,24歲,國家安全廳偵察員,肖一丁的助手。
老廳長:男,55歲,國家安全廳廳長。
老 鄺:男,60歲,國家安全廳老偵探員。
高文雄:男,40歲,華南政府副市長。
倪宏駿:男,60歲,雅爾國際董事局主席。
於天放:男,44歲,華南國營企業南海實業總經理。
姑 父:男,50歲左右,諾亞山莊情報站站長。
佟副司令:男,60歲,華南海軍基地司令員。
趙啟明:男,40歲,海軍基地軍保衛處長。

3、國民黨潛伏在共產黨內的最大間諜

國民黨保密局駐舟山蘇浙情報站站長沈之岳,或是兩軍潛伏陣營里的最大謎題之一。國民黨稱沈之岳是早年奉命潛入共產黨埋伏在毛澤東身邊的戴笠手下,赴台後更成為「調查局之父」,被後世評為「藍色007」、「繼戴笠之後的第二代諜王」;但另一說稱,沈之岳根本就是共產黨,且為共產黨在台灣至死都未被發現的兩大卧底之一——此一說雖無可能有確鑿證據,但沈晚年赴大陸洽病被中共高層當貴賓接待,是事實

被戴笠納入門下1933年,22歲的沈之岳進入上海復旦大學就讀。受共產黨同學耳濡目染.沈之岳也讀了不少共產主義書籍,開始積極參與支持工人運動。這種進步學生的姿態,加上復旦大學學生的優異背景,使他漸漸取得共產黨組織的好感。經由共產黨友人的引介,沈之岳進入浦東煤炭公司當工人,憑借突出的領導能力,為組織吸引了許多優秀工人。之後,作為罷工運動的帶頭者,沈之岳被國民黨當局拘捕下獄。斯時沈之岳雖然同情工人境遇,與左派青年接近,但並未加入共產黨。戴笠見這位小同鄉聰慧敏銳,少年老成,頗生好感。幾經攀談,沈之岳終被戴笠說服,並加入國民黨地下工作者行列,接受戴笠單線秘密領導,戴笠指示沈之岳加入中共組織,潛伏其間。

經戴笠吸收之後,沈之岳旋即被釋放出旗,他聽從戴笠指令,不僅繼續積極參與工人運動,更為了解中共組織情報,正式加入共產黨,擔任共產黨在上海地區的情報交通(即傳遞情報)任務。

沈之岳利用抗大同學關系,與共產黨中央要員建立了不錯的交情,由於在抗大表現優異,沈之岳畢業後被毛澤東拔擢為秘書人員之一,遂開始默默開展他的潛伏工作。


沈之岳9年共產黨員資歷當中,7年是模範黨員。他個性跟周總理很像,內斂、溫柔而含蓄。

這名隱蔽戰線上的戰士,從此走進歷史,也帶走了許多不留存於任何檔案的秘密。

4、是誰在中途島戰役之前向美國發送的情報

中途島之戰,美軍的情報來自對日軍密碼的破譯。主持破譯工作的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夏威夷情報站站長約瑟夫·羅徹福特。1943年4月,破譯山本五十六的行程,也是他的『傑作』

5、1921年-1950年中統和軍統各站站長

北平站,先後由黃天邁、喬家才、王蒲臣、徐宗堯任站長;沈陽站為荊有章少將;長春站為崔志光少將;南滿站為股勉、諸大光;北滿站為王力、項乃光;
毛人風特別調集了三十個左右的省站站長,在南京舉辦了一個站長講習班。一個月講習完畢後,蔣介石又接見所有調訓的站長和出席「三一七」工作會議的代表,地點仍舊是黃埔路中央軍校後面他的官邸辦公室。他照例點名之後,首先對毛人民調整各省站長的辦法表示極為贊許。
北平站,先後由黃天邁、喬家才、王蒲臣、徐宗堯任站長;
河北站(設保定),由楊清植、孔覺民先後任站長;
天津設有兩站,一站專搞一般情報,二站專搞外事情報,一站由吳景中、李俊才先後任站長,二站由黃天邁任站長;
山西站為田唆;
晉南站為王明江;
山東站為許先登;
青島站為梁若節;
河南站為劉暨、劉茂欣、楊蔚;
陝西站為候定邦。王鴻駿;
甘肅站為任冠軍;
新疆站為余萬選、饒鐵珊;
拉薩站為譚興沛、蕭崇清;
雲南站為王巍、蘇子鵲、沈醉;
貴州站為錢養林、周養浩、陳世賢、汪劍英;
川西站(蓉站)為楊超群、呂世琨;
重慶站為李修凱;
康定站為董士立;
湖北站為余克劍、黃藩初、謝經武;
鄂北站為楊振鐸;
湖南站為唐乘騮、黃康永、夏松;
江西站為鄧樹勛、王邁夫;
安徽站為唐玉昆、翁一窺;
南京站為葉翔之、鍾貢勛、黃加持、張明揚;
上海站為王新衡、劉芳雄、王方蘭;
蘇南站為李修凱、陳楚之;
蘇北站為陳軼珍;
浙江站為章微寒、毛萬里;
福建站為陳達元、王調勛;
閩南站為沈覲康;
台灣站為郭壽華、林頂立;
廣東站為鄭鶴影、馮德恭、鄭星搓;
廣西站為蘇業光、鍾可庄;
香港站為李惟棉、謝力公、楊華波、劉芳雄;
承德站為諸大光;
沈陽站為荊有章;
長春站為崔志光;
南滿站為股勉、諸大光;
北滿站為王力、項乃光;
四平站為張靜宣;
熱河站為龍超、徐政。
在國外設站的有韓國。西貢、新加坡、曼谷、開羅、卡拉奇、菲律賓等。以後在站以上又有過一些高一級的組織,如東北督導室,由文強任主任;西南特區,由徐遠舉任區長;西北特區,由鬍子萍任區長。

6、國民黨軍官領口上是一個花,肩上是一顆星,是什麼官?

陳少鋒的官銜:國民黨西川情報站站長。
軍銜:少將(如果肩章上一朵梅花則是少校,一顆星是少將)。

7、護士長是潛伏多年的特務,代號阿芙蓉是什麼電視劇

你所描述的劇情片段出自電視劇(江城令)..!!

宮筱軒飾演的護士長李水蓮被發現是特務組織情報站站長代號阿芙蓉..!!

該劇情出自第26集..!!

8、齊奧塞斯庫是以什麼罪名被處決的?

樓上說的基本正確,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謂「屠殺六萬人民、積蓄超過十億美元的不當財產」其實並不存在。
齊奧塞斯庫的死是西方勢力與羅馬尼亞內部反對者內外勾結所產生的結果,其實質是一起政變,而不是審判。所以他的罪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失敗了。

【轉】媒體推翻政權:齊奧塞斯庫夫婦被殺背後

〔 作者:李奧內斯托 〕
利用媒體推翻政權的經典案例:齊奧塞斯庫夫婦被殺的背後
人們至今不會忘記1989年發生在羅馬尼亞權力更迭時的血腥鏡頭——被武力推翻的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和夫人在逃跑途中被擒,未經任何審判,就被射殺在農庄土牆邊。日前,德國電視台播放了一部由布蘭德什塔黛導演的紀錄片,首次披露是美國中情局策劃了羅馬尼亞事變,精心導演了推翻齊奧塞斯庫的進程。
導演采訪了參與推翻齊奧塞斯庫政權的當事人,包括當年的各國總統、總理、政府部長、情報局長,以及直接策劃這一事件的美國情報委員會主席哈奇遜。據他們披露,齊奧塞斯庫之所以被推翻,完全是在美國中情局直接插手下的一次西方情報部門大合作。直接領導行動的,是中情局駐東歐情報站站長博爾登。
當時,東歐前社會主義國家均發生了政權更迭,蘇聯也開始了民主化進程,齊奧塞斯庫領導下的羅馬尼亞卻對此無動於衷,甚至加強了全面控制。中情局由此認為,必須像拿掉毒瘤一樣鏟掉齊奧塞斯庫。他們物色了一位能接替齊奧塞斯庫的人,就是戈爾巴喬夫當年的大學同學伊利埃斯庫。影片披露,美國人為此還偷偷征詢過戈爾巴喬夫的看法。據博爾登本人在片中證實,是美國政府親自批准了「鏟除喀爾巴阡山天才的行動計劃」。
據行動計劃參與者們披露,鏟除齊奧塞斯庫政權的行動計劃分為三階段:首先,惡意誹謗齊奧塞斯庫領導下的羅馬尼亞國家政權,破壞他的形象。參與這一階段行動的有幾十名情報人員,他們不斷向各國媒體傳播小道消息,揭露「齊奧塞斯庫政權的腐敗和邪惡」,描繪該政權的「丑惡嘴臉」和「累累罪行」。
第二個階段是宣傳炒作能接替「獨裁者」的最佳人選,不斷渲染和描繪齊奧塞斯庫對立面的良好形象和政策主張,即有比齊奧塞斯庫更適合擔任羅馬尼亞領導人、能造福羅馬尼亞人民的救星式人物。
第三個階段是計劃的全面鋪開,當時選擇的主題是通過媒體拚命歪曲發生在羅馬尼亞基米紹爾的所謂「鎮壓血腥慘案」。據當時西方媒體說,當地民眾與羅馬尼亞秘密警察發生沖突,政權濫殺無辜,百姓死傷無數。在他們播放的電視片中,反復出現無辜平民「屍橫遍野,血肉橫飛」的鏡頭。據布蘭德什塔黛了解,鏡頭中出現的屍體,大都是從停屍房裡收集來的,根本不是在所謂「沖突」中死亡的無辜平民。
恰恰是基米紹爾邊境地區的「血腥事件」,成了推翻齊奧塞斯庫的導火索。自此之後,羅馬尼亞全國開始了向齊奧塞斯庫政權「討還血債」的民主浪潮,最終迫使齊奧塞斯庫夫婦倉皇出逃,喪命荒野。
對於為何在今天才破解15年前的內幕,此間分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權威分析人士稱,德國人之所以選擇此刻捅破這層神秘的窗戶紙,實際上是對美國越發囂張的單邊主義強權政治表示不滿。導演似乎希望用這樣一部影片暗示,在齊奧塞斯庫倒台問題上,在米洛舍維奇倒台問題上,在薩達姆倒台問題上,一定還有許多人們至今無法得知的秘情。

9、程一鳴的人物簡介

程一鳴(1907—1986),廣東省中山市人,1926年參加上海工人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回1927年赴莫斯答科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學習。1930年返回上海,任中共上海五金機器工會黨委書記。1931年脫離共產黨,1933年加入國民黨,在國民黨特務機關工作,先後任南昌調查科軍事股少校股員、南京復興社特務處統計股股員、華南股和華東股股長等職。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軍統蘇州特別組中校組長、軍統上海區書記、軍統西北區區長、中央警官學校特種訓練班情報系主任等職。1945年5月調任軍統局第三處處長。1946年後任粵漢鐵路管理局警務處處長、廣東保安司令部視導室主任、廣州衛戍總司令部保防處處長等職。1949年10月廣州解放前夕,逃往三灶島,後去香港。1951年任國民黨反共救國軍第十六路司令,後任國民黨情報局澳門站少將站長。1964年,程一鳴在中共政策感召下回到大陸,受到中央有關領導的接見與關懷,安排在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任副主任、主任等職,並被選為廣東省政協委員、常委、全國政協第六屆委員。1986年病逝於廣州。

10、舒群的人物經歷

舒群(1913年—1989年)出生於黑龍江阿城(現哈爾濱市阿城區)一個貧苦的工人家庭。原名李書堂,曾用過李春陽、李旭東、李村哲的名字。「黑人」是從1933年發表文學詩文後用的筆名。「舒群」是從1936年5月在《文學》雜志發表《沒有祖國的孩子》第一篇小說後,一直沿用終生的筆名。
舒群7歲那年,入阿城西營小學讀書,後隨家遷到一面坡,又入珠河(現尚志市)縣立二小就讀。但由於家境貧寒,小學總共念了三年半。十五歲時,他報考了哈爾濱一中,500多名考生參考,只錄取80名,他考了第八名,被編入俄語班。遺憾的是,因繳不起伙食費,他只讀了2個月就被取消了學籍。一位俄國老師從中斡旋,他才得以重返學堂。可好景不長,他第二年即被東三省特區教育廳的督學查出,又被趕出了學校。1929年,經同學協助,他又重新回到哈爾濱一中讀完了初三。畢業時,東北商船學校招生,是免學費的,可需要具備高中一年的學歷。喜歡他的兩位老師不但熱心給他突擊補課,還幫他弄到了一張高中一年的肄業證明。他最終被錄取了。東北商船學校是軍閥張作霖統治東三省時期,於1927年夏創辦的。舒群為第二批學生,被編入駕駛丙班學習。當時,學校教職人員只有20多人。馮仲雲從北京來到這里任過教,發展了一批中共地下黨員,建立了中共哈爾濱江北區委。舒群在校結識的上屆同學傅天飛,就是馮仲雲當時發展的地下黨員之一。舒群在商船學校只讀了半年就退學了,後來在航務局做了一段時間的俄語翻譯。
「九一八」事變後,舒群一家從一面坡遷到哈爾濱道外十六道街居住。年邁的父親在街頭擺煙攤,還是難以維持生活,家人幾為乞丐。其時,自發的抗日運動風起雲涌。舒群自動辭掉月薪60元的翻譯工作,參加了曾擔任哈爾濱一中軍事教官車凌雲組織的抗日義勇軍。當這支隊伍從哈爾濱撤到一面坡時,舒群動員他的二姐夫劉文烈參加了義勇軍。舒群在槍林彈雨中日漸成熟,更加深信傅天飛的那句話:「抗日武裝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勝利」!他下定決心回哈爾濱找黨!找傅天飛!
1932年初,舒群已在哈爾濱數月,仍未找到傅天飛。他哪裡知道,傅天飛此時正跟隨楊靖宇在磐石籌建抗聯隊伍。一天,舒群終於找到了一位同鄉同學———中共地下黨員陳士卿。3月末,經他介紹,舒群參加了第三國際中國組織。組織派他做基層工作,出任洮南情報站站長,以《哈爾濱五日畫報》分銷處的名義為掩護,從事情報的搜集和傳遞。同年8月,19歲的舒群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其間,舒群用筆名「黑人」在《國際協報》《哈爾濱商報》《大同報》的副刊上,發表了許多具有愛國進步思想內容的詩歌和散文,還參加了「星星劇團」的演出。同時他和羅烽、塞克、金劍嘯、蕭軍、蕭紅、白朗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蕭紅在哈爾濱即將臨產,舉目無親之時,是舒群第一個前去解救她。在蕭軍、蕭紅處女作短篇小說《跋涉》集出版經費困難之際,是舒群拿出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50塊哈大洋,幫助他們湊夠了印刷費。
1934年初,滿洲省地下黨組織遭受嚴重的破壞,舒群與組織失去了聯系,被迫離開哈爾濱,奔赴青島。
1934年秋季,青島地下黨組織由於叛徒告密,遭到嚴重破壞。在國民黨藍衣社的一次大搜捕中,舒群和革命黨人倪家兄妹均未能倖免。由於敵人未掌握他的真實身份和在哈爾濱的活動情況,幾個月後他被釋放了。他在獄中寫下了中篇小說《沒有祖國的孩子》。獲釋後,他幾經周折來到上海。1937年,黨組織將上海革命文化人組成兩隊撤退。舒群開始隨一隊前往重慶,後因工作需要,改與二隊周揚、艾思奇等人前往延安。路經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時,又受林伯渠委派,赴山西前線,在八路軍司令部給朱德總司令擔任秘書。他還以總部隨軍記者的身份,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同周立波、美國女作家史沫特萊一起進行戰地采訪。他撰寫的《寫在太線上》《記史沫特萊》《記賀子珍》等16篇作品陸續發表,並於1938年6月由上海出版了戰地叢書第六冊《西線隨征記》一書。1938年2月,任弼時同志派他去武漢,與丁玲共同創辦《戰地》文藝刊物。1938年七八月間,當舒群從武漢撤至桂林時,他受桂林八路軍辦事處負責人李克農的派遣,為駐七星岩的朝鮮義勇隊做聯絡工作,並幫助他們演出了金昌滿編寫的話劇《朝鮮的女兒》。直到1940年,黨組織才正式派舒群回到革命聖地延安。1941年至1943年,他受凱豐同志的委派擔任《解放日報》4版文藝副刊主編。在此期間,他與我黨我軍的主要領導同志有著廣泛接觸。他曾參與協助毛澤東同志籌備了延安文藝座談會。1943年春,舒群參加了著名的南泥灣開荒大生產運動。這一時期,舒群與毛澤東等老一代革命家多次接觸,得以當面聆聽教誨,為他事後完成《毛澤東故事》積累了第一手資料。
1945年「八一五」抗戰勝利後,黨為了開辟東北的文藝工作,以延安魯藝的同志為中心成立了東北文藝工作團,舒群任團長並率團奔赴東北。11月2日,他們歷經兩個月的跋涉才抵達沈陽。闊別東北故鄉12年的舒群當時感慨萬分。在1946年初的《東北日報》上,他以題為《歸來人》的文章表達了當時的心情。
回到故鄉以後,他曾擔任中共東北局宣傳部文委副主任,領導創建了新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廠———東北電影製片廠並任廠長,擔任過東北大學副校長和東北文聯副主席等職。在重返東北工作期間,舒群的足跡遍布東北各地。
1950年,舒群又以作家的身份奔赴抗美援朝的戰場,在39軍116師師部工作。其間,他撰寫了長篇小說《第三戰役》,可惜書稿未發表亦在「文革」中隨作者遭浩劫。1951年,他任中國文聯副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秘書長。1952年,他轉入冶金戰線,再赴東北,為我國冶金戰線恢復生產、發展建設做出貢獻。在此期間,他創作了《這一代人》、《在廠史以外》等反映冶金戰線精神風貌的小說,還創作了反映抗美援朝題材的《崔毅》和《我的女教師》等多篇短篇小說。1955年,他被錯誤批判,1958年又受錯誤處理。「文革」期間,舒群的經歷更是雪上加霜,但他還是堅持創作,毛澤東故事之一的《棗園之宴》初稿就是這個時期寫成的。
1978年10月,舒群得到第三次徹底的平反。1979年恢復工作後,他先後任本溪市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顧問,並連續當選為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屆委員會委員。
1980年以來,在病魔纏身的情況下,舒群進入了第三次文藝創作高潮。他積累、創作幾十年的《毛澤東故事》70多萬字的文稿,在慘遭浩劫後,硬是憑追憶重新補寫後發表。在這期間,100多萬字的《舒群文集》1—4卷,30多萬字的《舒群短篇小說選》相繼出版。
時間對舒群來說,越來越寶貴了。就在他50多萬字具有很高學術價值的專著《中國話本書目》還未及發表,他的第三部長篇《鄉曲》還沒問世的時候,1989年8月2日,舒群因病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76歲。
舒群生前多次說過,並在他的文集自序中指出:「在生時,作品以作家的命運而命運,而在死後若干年,作家卻以作品的命運為命運,或各有各的命運。後人鐵面,歷史無私。」

與澳門情報站站長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