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萬維百科 > 如何設計網頁的布局

如何設計網頁的布局

發布時間:2020-12-19 02:34:26

1、總結網站設計的幾種版面布局形式

網站設計中.新鮮和個性是布局的最高境,能加強視覺效果。
1、T結構布局,就是指頁面頂部為橫條網站標志+廣告條,下方左面為主菜單,右面顯示內容的布局,因為菜單條背景教深,整體效果類似英文字母T,這是網頁設計中用的最廣返的一種布局方式。
這種布局的優點是頁面結構清晰,主次分明。是初學者最容易上手的布局方法。缺點是規矩呆板,如果細節色彩上不注意,很容易讓人看之無味。
2、口型布局。就是頁面一般上下各有一個廣告條,左面是主菜單,右面放友情連接等,中間是主要內容。
這種布局的優點是充分利用版面,信息量大。缺點是頁面擁擠,不夠靈活。也有將四邊空出,只用中間的窗口型設計,例如網易壁紙站。
3、三型布局。這種布局多用於國外站點,國內用的不多。特點是頁面上橫向兩條色塊,將頁面整體分割為四部分,色塊中大多放廣告條。
4、對稱對比布局,採取左右或者上下對稱的布局,一半深色,一半淺色,一般用於設計型站點。優點是視覺沖擊力強,缺點是將兩部分有機的結合比較困難。
5、POP布局。POP引自廣告術語,就是指頁面布局象一張宣傳海報,以一張精美圖片作為頁面的設計中心。常用於時尚類站點。優點:漂亮吸引人。缺點就是速度慢。作為版面布局還是值得借鑒的。

2、幾種常見網頁布局設計

網站是有網頁構成,這點相信很多的從事網站建設或者是接觸過網站開發的站長應該都清楚,但是你現在的問題是,雖然很多的企業都想要建設網站,但是對於網站的布局了解的並不清楚,下面就跟著我們沃然一起來了解一下網站建設中幾種常見的布局吧。
1、區塊型

2、國字型
3、門戶型
4、Flash型
5、左右框架型
6、拐角型
7、封面型
8、標題正文型
9、上下框架型
10、綜合框架型

3、網站首頁的設計和布局怎麼做

1.讓開始的頁面變得有趣
2.選擇視差滾動
3.使用游戲化
4.使用動畫
5.保持導航的特殊性
(在出奇網路上扒的,可以說言簡意賅了!)

4、網頁設計的布局有哪幾種

網頁設計的布局有哪幾種?

1.「國」字型:

2.拐角型:

3.標題正文型:

4.左右框架型:

5.上下框架型:

6.綜合框架型:

7.封面型:

8.Flash型:網頁設計

9.變化型:網頁設計

5、網站設計時頁面怎麼布局比較好

一、 TABLE方式

優點:

1、簡單易用:比較適合入門級的用戶操作,用戶可直接利用Dreamweaver(以下簡寫為「DW」)工具欄插入表格,設置長寬、對齊方式、屬性等就可以輕松製作出一個頁面了。

2、立見效果:當用戶插入一個TABLE的時候就可立即看到效果。

3、可讀性好:語句編寫較為簡便,主要代碼就是<TABLE></TABLE>、<TR></TR>、<TD></TD>等語句。

4、製作較快:新建網站時,從DW中直接拖入TABLE比編寫DIV要快速很多。

5、兼容性較強:TABLE設計由來已久,得到瀏覽器的廣泛支持,故而基本上沒什麼錯位現象。

缺點:

1、代碼繁多,<TABLE><TR><TD><TD></TR>< /TABLE>這是構成一個表格的最基本元素,相對<DIV></DIV>編寫來說,代碼繁多。

2、網頁打開速度較慢:後台代碼太多,導致網站打開速度慢。

二、 DIV+CSS方式

優點:

1、標准化的頁面結構:DIV+CSS是行業標准,是WEB發展的趨勢。

2、代碼簡潔:<DIV></DIV>較TABLE來說代碼精簡許多。

3、頁面瀏覽速度較快: 對於同一個頁面視覺效果,採用DIV+CSS重構的頁面容量要比TABLE編碼的頁面文件容量小得多,代碼相對而言是很少的,瀏覽器載入的不多,故而速度相對較快。

4、頁面布局靈活:DIV+CSS使得頁面布局方便操作靈活,改版時只需改CSS樣式即可實現頁面重新布局,而不用改動程序,從而降低了網站改版的成本。

缺點:

1、可觀性差:用戶在編輯的時候並不能立即看到編輯效果,需要預覽才可看到。

2、建站繁瑣:相對於新手來說,對代碼不是很了解,操作起來很是麻煩。

3、兼容性較差:DIV+CSS設計的網站在IE瀏覽器裡面正常顯示,到火狐瀏覽器中有可能面目全非,故設計時需要把不同瀏覽器樣式都考慮進去。

以上TABLE與DIV+CSS的對比中我可以得出,用DIV+CSS建設頁面要好的多,同時也是網站建設的發展趨勢。如果對html語言已經很了解,或者需要進行SEO優化,想做關鍵詞推廣,那最好是用DIV+CSS來實現,這樣網站的流量和頁面瀏覽速度會快一些。

6、如何設計有效的網頁布局?

1.具有清晰的視覺層次。布局應當讓頁面各元素之間的關系和重要性一目瞭然。你可以通過適當使用下列屬性來實現視覺層次: 焦點:指用戶首先關注的區域。形式上被賦予焦點屬性的UI元素一定要表達重要的內容。視覺流:指用戶關注區域的順序。可以根據任務邏輯和用戶的瀏覽習慣來設計恰當的視覺流。好的視覺流應該清晰、合理、順暢、自然。關聯:在邏輯上相關的UI元素應具有清晰的視覺關系。 錯誤:邏輯上相關的UI元素在空間上被分隔,且沒有明顯的視覺關聯。對齊:使頁面工整,信息呈現有序,便於用戶掃視。 錯誤:沒有對齊影響了頁面效果且不便於用戶掃視。不要因為功能需要和對極限情況的顧慮而輕易犧牲掉頁面的視覺展現。強調:可以根據UI元素間的相對重要程度進行強調。2.針對用戶的閱讀模式來設計布局。大部分人的閱讀習慣是從左向右,至上而下。閱讀分為沉浸式閱讀(immersive reading)和掃視(scanning),前者的目的在於理解,後者在於定位。瀏覽網站時,用戶不會沉浸在UI本身,而是沉浸在他們的目標任務中,因此掃視是最常使用的閱讀模式。用戶只在確信必要時才仔細閱讀大量文本。針對掃視的布局設計可以適當強調主要的UI元素,弱化次要的。包括: 1)將主UI元素放在掃視路徑上。 2)避免將重要信息放在左下角或者頁面底端或者需要滾動很多的控制項上。3)考慮使用漸進展開方式來隱藏次要的UI元素。4)將任務相關的重要信息要直接表現在控制項上。用戶更傾向於關注交互控制項上的標簽,而不是輔助型的靜態文本。錯誤:用戶必須閱讀輔助型文本後才能明確「確定」按鈕的作用。 正確:直接將按鈕的作用描述作為控制項標簽,便於用戶理解。 5)不要展示大段文本,去除不必要的文本。多文本時格式化展示。 註:常規模式也存在例外。眼動議實驗指出,真實用戶的行為很沒有規律。此模式的目的在於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定,而不是精準的描述用戶行為。3.合理利用頁面空間。保持頁面的視覺平衡。避免擁擠和對空間的浪費。確保關鍵數據沒有被截斷,除非數據特別長。 錯誤:邏輯上相關的UI元素在空間上被分隔,且沒有明顯的視覺關聯。控制項的尺寸和間距恰當,沒有不必要的滾動。一個任務盡量在一屏內完成。實際情況中,我們用戶的頁面空間要小於屏幕解析度,它會因各種因素而壓縮,如:非全屏操作(彈出窗口和對比瀏覽),瀏覽器本身及各種輔助欄對屏幕的佔用等,設計中要考慮這些情況。4.不要讓布局本身成為突出的UI元素,保持視覺簡潔(visual simplicity)。減少內容和展現上的嵌套層級。減少控制項不同尺寸的數量,例如,在界面上只使用一兩種按鈕寬度。採用輕量級的分組和分割方式,可以用布局本身和分隔符代替分組框。使用盡量少的對齊線。5.選擇與頁面類型相匹配的版式。在設計之初,應充分考慮頁面承載的內容、功能和屬性,繼而選擇適合該頁面的版式。不合適的版式會造成用戶的閱讀困擾,降低任務的完成效率。 標准和規范:1.柵格化:我們所說的柵格化是指在網頁設計工作中對柵格系統的建立和應用。網頁柵格系統來源於平面柵格系統,它以規則的網格陣列來指導和規范網頁中的版面布局以及信息分布。柵格化可以使信息呈現工整簡潔、美觀易讀,降低頁面開發和運維成本。它結構變化相對靈活,擴展性強。 2.以8px為橫向柵格單位:以8px為橫向柵格單位,頁面所有元素寬度都可以是2的倍數,包括圖片和版塊寬度,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頁面(特別是對於J-PEG圖片)的渲染速度(基於計算機內部二進制的運算機制)。其在擴展和兼容性上也有一定優勢。在阿里巴巴中文站中,布局間距的最小單位為8px,布局區塊採用32px(8px*4)和24(8px*3)兩種粒度單位,分別組成以下兩種可實現的柵格系統: 32px:適用於市場、社區等相關頁面24px:適用於旺鋪相關頁面3.頁面定寬:自適應可以根據瀏覽器顯示情況自動調整頁面寬度,但是因為用戶水平方向的聚焦范圍有限,所以當頁面過寬時,用戶的瀏覽和操作成本會增加;而當頁面過窄時(如用戶同時開啟兩個瀏覽器對比查看商品搜索結果),自適應則會導致布局變形和內容錯亂。給頁面規定寬度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在綜合考慮當下主流解析度情況、瀏覽器外觀對顯示空間的佔用、人機工程學中對水平視角和聚焦范圍的規定以及8px單位等多種因素後,我們認為960px是一個相對更加合理的頁面寬度。

7、網頁設計應該如何布局

網頁布局類型

網頁布局大致可分為「國」字型、拐角型、標題正文型、左右框架型、上下框架型、綜合框架型、封面型、Flash型、變化型,下面分別論述。 1.

「國」字型:也可以稱為「同」字型,是一些大型網站所喜歡的類型,即最上面是網站的標題以及橫幅廣告條,接下來就是網站的主要內容,左右分列一些兩小條內

2. 拐角型:這種結構與上一種其實只是形式上的區別,其實是很相近的,上面是標題及廣告橫幅,接下來的左側是一窄列鏈接等,右列是很寬的正文,下面也是一些網站的輔助信息。在這種類型中,一種很常見的類型是最上面是標題及廣告,左側是導航鏈接。

3. 標題正文型:這種類型即最上面是標題或類似的一些東西,下面是正文,比如一些文章頁面或注冊頁面等就是這種類。

4. 左右框架型:這是一種左右為分別兩頁的框架結構,一般左面是導航鏈接,有時最上面會有一個小的標題或標致,右面是正文。我們見到的大部分的大型論壇都是這種結構的,有一些企業網站也喜歡採用。這種類型結構非常清晰,一目瞭然。

5. 上下框架型:與上面類似,區別僅僅在於是一種上下分為兩頁的框架。

6. 綜合框架型:上頁兩種結構的結合,相對復雜的一種框架結構,較為常見的是類似於「拐角型」結構的,只是採用了框架結構。 7.

封面型:這種類型基本上是出現在一些網站的首頁,大部分為一些精美的平面設計結合一些小的動畫,放上幾個簡單的鏈接或者僅是一個「進入」的鏈接甚至直接在

首頁的圖片上做鏈接而沒有任何提示。這種類型大部分出現在企業網站和個人主頁,如果說處理的好,會給人帶來賞心悅目的感覺。

8. Flash型:其實這與封面型結構是類似的,只是這種類型採用了目前非常游戲行的Flash,與封面型不同的是,由於Flash強大的功能,頁面所表達的信息更豐富,其視覺效果及聽覺效果如果處理得當,絕不差於傳統的多媒體。

9. 變化型:即上面幾種類型的結合與變化,比如本站在視覺上是很接近拐角型的,但所實現的功能的實質是那種上、左、右結構的綜合框架型。

與如何設計網頁的布局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