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中國動畫的發展史?
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是誕生在1926年,1935年我國第一部有聲動畫《駱駝獻舞》,都是萬氏四兄弟的作品,不過,這些動畫都沒有引起大家注意,真正在亞洲甚至世界都產生了影響的,是1941年上映的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1953年,我們拍攝出了中國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在1954年的木偶片《小梅的夢》里,真人和木偶第一次同時出現在了一部片子里。而1956年的木偶片《神筆》,在國際上獲得了兒童娛樂片一等獎,這是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到1955年,第一部彩色動畫片《烏鴉為什麼是黑的》問世,1958年,出現了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這為我國的美術片增加了一個新的品種。之後,在1960年,令全世界驚嘆的「水墨動畫」橫空出世啦。代表作品就是《小蝌蚪找媽媽》還有《牧笛》,然後是中國動畫的巔峰之作——《大鬧天宮》,另外,這個時期著名的動畫還有《小鯉魚跳龍門》,《驕傲的將軍》,《漁童》、《孔雀公主》等等等等……但是,文革的十年動亂,使黃金時期的中國動畫落進了低谷,雖然後期也出了幾部作品,但題材比較受限制。而且,這段時期對中國動畫造成的最大沖擊,是對人才的摧殘,這場劫難使中國動畫在未來的發展,整整缺失了一代人……甚至可以推測,現在動畫的低潮狀態,除了受外來動畫的影響,也有那個時候造成的人才缺失的原因。
文革之後,中國動畫又迎來了一個復興時期,被稱為中國動畫的白銀時代。《哪吒鬧海》就出現在這個時期除了它之外,像充滿智慧的《阿凡提》,簡潔幽默的《三個和尚》,還有水墨動畫《鹿鈴》,風格古雅的《南郭先生》,毛茸茸的剪紙片《猴子撈月》,水墨風格剪紙片《鷸蚌相爭》,幽默有哲理的《嶗山道士》,還有《孔雀的焰火》、《小熊貓學木匠》《假如我是武松》《天書奇譚》《除夕的故事》《水鹿》《女媧補天》,還有優美感人的《雪孩子》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1985年——1995年的中國動畫
時光機進入了85年,在85年到95年這十年間,也是80後接觸國產動畫最多的時間,這十年,應該說是咱們中國動畫的一個轉折時期,可惜不是好的轉折。這段時間呢,咱們的國產動畫也出現了一些好作品,這裡面,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些動畫系列片,比如《葫蘆兄弟》,這部動畫不論情節、色彩,還有明顯的中國風格,都給80後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另外還有《邋遢大王奇遇記》、《舒克和貝塔》,到現在還是經典。這段時間的單集動畫里值得一提的是《山水情》和《不射之射》,這些動畫就不像剛才那些系列片普及面那麼廣了……這些非著名的優秀動畫里,《山水情》在國內外獲得了多項大獎,但是,它也被稱為中國水墨動畫的絕唱,因為這個時候,這種精工細作的電影動畫已經開始走向衰落,慢慢地開始走向了後來的學院派,而產業化模式製作的外國動畫片已經開始沖擊國產動畫市場。從85年開始,有很多中外合資的動畫公司進入了中國,大批動畫人才都被這些公司挖角了。而相對的,還有很多外國動畫卻在這個時候低價賣入了中國市場。《變形金剛》、《花仙子》、《OZ國歷險記》《鐵臂阿童木》,這些動畫大多題材新穎,想像奇特,色彩鮮明,受到了中國觀眾的歡迎——
說起這95年以後的動畫,唉,確實很難讓人驕傲啊,這段時間里,國產動畫開始有了粗製濫造,內容幼稚這些問題,而相比之下,進口動畫可以說是勢不可擋啊,什麼聖鬥士、忍者神龜、加上後來網路的發達,國外的動畫幾乎可以同步地進入國內。。
2、你對中國動畫發展的看法 400字作文
本來想介紹一下《秦時明月》,對於中國動漫來說,能做到這種程度,實在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但,自戀一回,作為一名資深動漫迷,不廣泛的談一下動漫,實在過意不去。在這想談一談中國與日本動漫間的比較。
與日本動漫相比,中國動漫是萬萬及不上的,就如和美國比經濟比科技。日本動漫,可以說,享譽全球,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中國的動漫,其實說不上能叫動漫,而應稱其為動畫片,基本上是面向小孩子的,對於青少年來說,就顯得十分幼稚,沒有吸引力。
當然,現在有所改進,知道年輕群體是不可忽略的一個超級大市場,開始針對其創作一些動漫,但,其一,數量之少,屈指可數;其二,基本上是宣傳教育,宣傳愛國,宣揚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譬如說現在正火的《秦時明月》,3D的《俠嵐》,以及各種《…子曰》,確切的說,中國現在創作的動漫,也不是為廣大青年服務的,是為維持中國形象而服務的,中國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面子工程,大不敬的說,很讓人覺得悲哀。
對於日本的動漫,隨便一個播放器上一翻,可以看見,種種分類其實都是專為其設定的:熱血、格鬥、校園、搞笑、神魔、機戰、科幻、青春、魔法、神話、競技、LOLI、歷史……數不過來,范圍之廣,可以說,將所有青年朋友的興趣愛好一網打盡,怎能不吸引受眾?相對於中國弘揚精神的單一,大眾會選擇誰,可想而知。
並且,就其教育意義來說,也是一點不輸於中國,譬如:與圍棋有關的,《棋魂》,不僅劇情有吸引元素,每集最後還會教初學者一些圍棋基本知識,中國也有關於圍棋的動漫,《圍棋少年》,劇情,只能說還好,但與受眾互動不夠,像是當傳說來看,看過就看過了,對圍棋一點感覺也無;與音樂有關的,日本,《金色琴弦》,可以學到很多西方音樂的知識,每集後也有普及,中國類似的,無;籃球,日本,《灌籃高手》、《黑子的籃球》,等,中國類似的,無;網球,日本,《網球王子》,中國類似的,無(中國有翻拍一個相關真人動漫,但,真心看不下去,「不忍猝讀」);美食,日本,《中華小當家》,中國,《神廚小福貴》(沒法比,配音恨不得聽者想一把掐死誰),這有點諷刺,中國的獨特文化需要日本來弘揚,並且做得還比我們好太多;歷史,日本,《薄櫻鬼》,中國…不清楚,《秦時明月》勉強算吧,還有給娃娃看的各種教育故事;另外,講日本獨特的陰陽師的動漫,《滑頭鬼之孫》,《少年陰陽師》,等,中國類似的,無,中國也不可能給道士做個動漫~,玩滑輪,日本,《飛輪少年》;賽車,日本,《頭文字D》;解謎,日本,《神之謎題》……
甚至連漫畫這個行業,它都能做出動漫來介紹:《世界第一初戀》。其它於此不一一列舉了,紙頁再多也述說不完,日本不僅涉及種類多、范圍廣,並且,還能將它們做成經典。從這些種類中,還隱含了另一信息:中國動漫界的開明與明主度,無法與日本相比。當然,大家心照不宣,遠不止動漫界。日本動漫可以對其國家社會生活風俗等各種吐槽,如《銀魂》,可以將歷史中的失敗者描繪成凄美的英雄輓歌,如《薄櫻鬼》,可以將日本置於毀滅的頂端,並且隱射各種戰爭,如《叛逆的魯魯修》,可以講述各種驚悚故事,如《屍鬼》、《ANOTHER》,可以不忌諱所謂的倫理,如一些BL、GL動漫……這在中國是不可能的,這些都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國重視所謂的道德教育,注重和諧,一切有損國家、人民形象的,都是無法通過審核,不能播出的。當然,公正的說,日本動漫中的有些元素,是專為吸引迎合受眾而設計的,是不負任何影響責任的,有唯利是圖之疑。
3D動漫,美國獨占鰲頭,中國不甘落後,(中國什麼都有不甘落後之感),也開始競爭,但技術方面,還有待商榷。國內創作思維不夠活躍,無所突破,軟硬體、系統、資源庫也無法比擬,團隊合作上也不夠熟練,與美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發展現狀還是很值得驕傲的。於此不同的是,日本並不怎麼在動漫上搶3D這塊肥肉,它的動漫,基本上都是2D,它是在情節與場景上下工夫,它可以將人物簡化,但場景絕對精美,該突出的人物也絕對會花大量筆墨(參看《四月一日靈異事件薄》),盡管是2D,但只要看過後,你就無法說其質量不高。2D動漫,日本當之無愧的第一。
從時間上看,日本動漫數量之多足可見其效率之高,但中國,對於現在正在追的《秦時明月》,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07年開始播出,現12年還在更新中,集數多也就罷了,但實際上它實在少的可憐,情節推動也太慢,且從前段時間的日更到現在的周更,效率不可謂不「高」。說的嚴重點,中國動漫是既缺少數量也缺乏質量。就其配音來說,日語聽不懂,可能不好判斷,但從其語氣、感情和口型與聲音的配合上,不難看出其品質之高,反觀中國動漫,口型很多沒有對准,語調感情上,有時聽來也很別扭,最大缺陷是,拖!中國動漫配音最好拖,普遍都是,尤以《虹貓藍兔》系列、《神廚小福貴》為典型,劇情再好也無法聽下去,何況劇情也並不太好。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中國動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非專業評價,淺薄沒深入,權當娛樂看看就好。
3、對中國動畫發展的建議是什麼?
能不能找點好的配音人員。
4、網路的普及對動畫的發展關系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迅速流行後,一種使網頁產生復雜的交互性和特殊視覺效果的網路動畫技術應時而生,並且越來越成熟。阿貴))、 土豆))、 咱們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等網路動畫在中國、韓國風行,成為動畫新寵。
網路動畫是動畫藝術與網路傳媒融合的產物。網路傳媒催生了動畫藝術的新形式,而網路動畫則實現了科學技術與藝術的融合,並使藝術升華。網路傳媒對動畫藝術的製作手段,傳播模式、運作方式等方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與此相應,動畫藝術的價值觀念,藝術追求、文化屬性隨之發生了不可小覷的變化。
一、動畫藝術的創新發展
1.製作手段
網路催生了新的、簡易可行的動畫製作軟體以及諸多能將各種傳統動畫影像格式轉換成適合網路播放格式的軟體。這些軟體使用方便簡單,與傳統動畫製作技術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初的網路動畫製作軟體,只是裝飾網頁的小特效,還不可能進行生動的故事敘事和原創的視聽。隨著網路技術、計算機軟體研發產業及流媒體傳輸技術的進展,尤其是網路帶寬的增加為網路動畫傳播品質和速率提供了保證。多種設計軟體的研發成功,推動了網路動畫的飛速發展。其中以Flash MX 的表現最為突出,它的特點在於具有使用矢量圖形和流式播放技術功能。在Flash動畫中人們經常可看到被轉換了格式的傳統三維動畫、粘土動畫等。閃客(Flash因其製作的閃爍畫面被稱為閃客)的製作優勢還體現在其與3D、傳統動畫互動打造出的既經濟又精彩的動畫產品。
2.傳播模式
網路為動畫藝術帶來了全新的傳播模式。與傳統媒體不同的是,網路是一個雙向交流媒介,網路動畫設計軟體也具有這樣的交互性,人們不僅是被動地觀看作品,還可以用相關軟體對其進行修改,提供了網路集體創作動畫的可能,排除了地域、國別不同而可能造成的操作障礙。
網路使動畫藝術實現了跨媒體運作及多媒體融合。2001年,一種新型網際網路CG青春偶像電影「Virtual Angel Fan」在日本由Konami推出。這部由網路動畫改編的電影根據觀眾的投票結果來展開故事情節。2002年l2月14日,卡通電影《阿貴槌你喔》上映。一些電視台專門開辟了播放網路動畫的欄目。還有一些網路動畫被搬演成真人電影,如台灣地區熱門網路動畫將作家吳若權的作品《摘星》搬上屏幕,虛擬偶像被真實化。在音樂領域,許多流行歌手以Flash製作的MTV可以同時在網路與{電視台播出,提供了既保證質量又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在手機領域,日本已成功開發出了可以在手機上播放和運行Flash動畫的播放器引擎。英國已開始提供以第三代手機服務為基礎的動畫。手機被用來做數據機,在掌上電腦及筆記本電腦上進行動畫的播放。如今手機播放動畫已經成為可能。
5.運作方式
在網路信息高速公路上,網路動畫運作方式由個體、分散運作向「密集型」產業化操作轉軌。網路傳播的速度、規模迫使網路動畫交互的雙方必須合拍,傳達者必須不斷增加作品量,形成有計劃、有步驟、有時效、有規模的運作流程。那些層出不窮的閃客們因此而在專業公司的產業化運作中出手不凡,製造出批量的網路動畫作品。網路媒體平台為動畫帶來了居高不下的人氣、可觀的點擊率、巨大的經濟效益,擴大了動畫商業化運作的經營范疇。網路動畫是典型的由新媒體技術帶來的全新的藝術形式,它的藝術震撼力為網路帶動了不可估量的眼球經濟。國內最出名的Flash動畫專業網站——閃客帝國,其高居點擊率榜首的Flash動畫影院,平均每天100萬次的點擊量,高峰時可達150萬次。綜合性網站網易的動畫頻道每天可達700萬次。超旺的人氣開辟了互聯網經濟的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
多元化跨媒體運營(電視台播放廣告收費模式、網路動畫跟片廣告收費模式、原創動畫下載的收費模式)是其他動畫藝術形態不具備的。網路動畫的盈利和傳統動畫片相比更注重卡通形象的衍生產品市場。
網路動畫可以從幾個方面發展特色經營:(1)動畫產品授權、下載收費;(2)網路動畫收費游戲;(3)網路動畫的卡通衍生產品推廣;(4)網路貼片廣告;(5)網路動畫製作的影視片頭;(6)網路動畫電子圖書等。
二、網路使藝術內涵發生動搖
1、 公共價值觀
網路對於動畫藝術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在多元化的價值觀上建立公共性?公共性也叫「公共領域」。哈貝馬斯認為「公共性本身就表現為一個獨立的領域,即公共領域,它與死人領域是相對的」。公共領域是某種具有開放性、供大眾共同使用的場所。在這個場所內,人們具有相對的自由,可以不受政治、權利等主流話語的干涉。網路即是這樣一個支持公共傳播的場所。網路新媒體的公共性特徵使動畫創作者不得不考慮創作過程中如何在多元價值觀上建立公共性。因每個傳達或者接受者需求各異,每個個體的價值觀都不一樣,那麼傳達者為了與這種多元化價值觀互動,以獲得最佳的傳播效果,就必須在創作時考慮公共價值觀。
同時,當動畫藝術置身於網路這個自由開放的環境中時,動畫藝術的個體敘事也由密集型產業化操作模式轉向集體敘事,這也帶來了多元化價值觀上的公共性問題。創作的集體是由個體組成的,而個體的價值觀自然具有相異性,當他們結為一個創作集體時就必須先統一各種相異的價值觀,建立某種公共性價值觀。
由於上述兩方面的制約,某種將多元化價值觀合理統一的公共性原則就誕生了——網路動畫在共時性空間的傳播中以娛樂、消費為主,強調消費型社會的公共性原則。由於節奏緊張的現實生活帶來的壓力,瀏覽網路動畫的個體大都是為了追求輕松的娛樂、快感的體驗、愉悅的感受;而動畫藝術家通過網路動畫把某種快樂的圖文信息傳播到盡可能多的人群中去,引起共鳴。如「閃客文化」,就是以它的靈機、敏銳、幽默、前衛、通俗而不庸俗的特性給人們的精神最愜意的按摩。這樣,被聯系起來的,互相產生影響的快樂經驗,又帶來一系列新的公共價值觀——虛擬世界的享樂主義、消費主義等。
2、 藝術追求
網路新媒體這一傳播介質使網路動畫的藝術追求進一步趨向大眾化。動畫藝術融合了繪畫藝術、漫畫藝術、卡通藝術的風格,融合了前衛精神與通俗文化的特性,因而具有了大眾化性質。
在規定網路動畫藝術的評判准則時,網路也將自身的審美維度、評判標准不露聲色地滲透進去。網路營造了具有公共性的傳播空間,建立了一個區別於現實生活並可突破主流話語壟斷的公共領域。在這個公共領域里的人員,是因為有共同的愛好而聚合的。為了迎合彼此,動畫的藝術追求日益向集體的公共性訴求靠攏。同時,動畫的集體創作,必然越來越傾向於集體敘事而日漸減少個人化敘事,那麼它的藝術理念也必定摻雜「眾」的創意。
動畫藝術在它的發展過程中正逐漸打破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成人文化與兒童文化的界限,這進一步決定了它藝術追求的大眾化趨向。網路動畫藝術產業的商業性特性,也決定了它追求消費受眾的最大化。而且,網路動畫創作需要的靈動、快速,也淡化了其藝術追求的信念。相比較來看,傳統動畫藝術創作更追求完美精確的藝術表現力,藝術家們可以在不太多的商業環境里,細致入微的思考、履行創作理念。
3、 文化屬性
網路對於動畫藝術文化屬性的影響表現在:對藝術進行的再傳播在很大程度上削平、模糊了動畫藝術作品的本意。網路動畫在傳統動畫藝術特徵的基礎上還具備「虛擬現實、賽博空間、交互性能、多媒體表現及傳達」等特徵。這導致其話語指稱游離藝術的本真,而去追尋膚淺的快感,將時空壓縮、扁平化處理。
由於網路動畫傳播語言的能指和所指,是建立在間接的語言——動態圖文和網路傳播之上的,原有的視覺符號能指和所指的概念,也會被快速的播出效果及製作的失誤造成中斷和遮蔽,是受眾產生誤讀。這就帶來了動畫藝術的一個負面效應——網路動畫的快餐文化屬性:媚俗型、去個性和淺層閱讀。
5、中國動畫發展史
中國動畫發展史
1926年-1949年的中國動畫
世界第一部動畫誕生的1906年,而中國由萬氏兄弟製作的首部國產人畫合演影片《大鬧畫室》誕生於1926年,1935年,中國製作了第一部有聲動畫《駱駝獻舞》,1941年,受到美國動畫《白雪公主》影響,標志中國動畫水平接近世界領先水平的第一部大型動畫《鐵扇公主》問世,這在世界電影史上是繼美國《白雪公主》、《小人國》和《木偶奇遇記》後的第四部大型動畫,為新中國動畫的發展揭開序幕。
1950年-1965年的中國動畫
建國後,中國的動畫事業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發展,直到文革前都處於蓬勃發展階段,盡管當時動畫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不高,但是在這十多年裡其數量和質量都是相當高的。最初一兩年裡只能製作出一兩部動畫片,到了60年代每年可以生產十多部動畫片。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製作的《大鬧天宮》,可說是當時國內動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無論從人物、動作、畫面、聲效等都達到了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
1966年-1977年的中國動畫
提到中國動畫的歷史,文革這段時期固然是不可迴避的,由於政治影響,1966到1971這六年時間里中國動畫片零產量,之後的幾年,形勢雖然有了一點點好轉,但是1972到1977年間每年勉強也只有2-4部動畫出爐,就這樣停滯了十一年,造成了中國動畫元氣大傷。
1978至現今的中國動畫
這段時期還是有不少的精品,1983年的《天書奇譚》、1986-1987年的《葫蘆兄弟》、1984-1987年的《黑貓警長》、1979-1988年的《阿凡提的故事》、1989-1992年的《舒克和貝塔》、1990-1994年的《魔方大廈》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動畫。
6、現在中國動畫情況與發展趨勢
我來發表一下,如有不足之處望諒解..
1,思想文化的差異,中國畢竟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思想都比較保守,小日本不說其他的,學習能力還是有目共睹,就像前段時間,我們這的電視台還說死亡筆記是坑害青少年...所以動畫在中國這方面的阻力還是相當大的...
2,經濟也是一方面,瞧瞧人家的收入,再看看我們的收入..搞動畫投資是很大的..我和我同學也是搞動畫的..可惜他的家長卻叫他畢業後當老師..說是比較安穩一點..沒辦法,這就是我們的現實....
3,政府不重視啊...日本把動畫作為國家的三大產業之一,而我們只把他作為教育孩子的東西,這兩者當然不能比了..你看人家一部動畫出來,又是電視台又是電影在放..羨慕啊....
至於出路嘛..
這個東西不是我們能說的算的...還要看國家的大動作....他管的鬆了,動畫必然就活,這個不行,那個坑害少年...動畫當然搞不活...還有那些動畫部門審核的領導該換換了,思想觀念不改,必然也不行
至於院校方面也要加大教學力度,要不然怎麼培養人才呢?中國動畫教的好的,一個手也數的過來,這樣怎麼能教育出好的動畫製作人才??
當然對於中國的動畫的前景我還是持樂觀態度,希望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動畫也能打入國際市場~
累死了.....
7、中國動畫的發展現狀?
國家很重視中國動畫產業的今後的發展,並且願意投入資金和技術。
但是眾多因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國動畫的發展
包括:國家對動畫的審核要求;大眾對動畫的普遍認識,動畫上的技術能力,動畫的市場及面向人群等等~~~
我國大部分人群,尤其是年齡在中年以上的人群普遍的認為動畫是給少年兒童看的,
而在動漫產業高度發達的日本,動漫是面向廣大民眾的,它被大眾所接受,認可。
國內動畫,狹義的范圍內,難以打破。
你看看現在10幾歲以上的人,誰天天守著電視等著看國產動畫片。
廣電總局對國內動畫管的嚴。
很多很好的動畫片不會被審核通過
而且父母輩的見不得動畫里有絲毫的 暴力,戀愛,反社會,級不健康的內容。
其實這是對的。但是管的太嚴了。。
警察和匪徒打鬥算不算暴力,孫悟空打妖怪,一打一大片也沒咋下眼那
(我不知道樓主看沒看過早期 長春電影製片廠出的 《哪吒鬧海》有一個片段,哪吒把小白龍筋給抽了下來,沒聽說過哪個人因為看個《哪吒鬧海》動畫片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中國電視劇里什麼的情節都有。就是容不下動畫片里的情節。。
總的來說:國家的制度和大眾的態度沒有給予中國動畫發展的空間。
雖然國家是支持動畫產業發展的。。。
8、中國國內因素對中國動畫發展的影響?
沒有可比性。動畫在中國是一種教育方式,在國外是一種娛樂方式。中國不匱乏動畫人才,主要是國家的能讓這些人畫出來賣錢才行。 總之一句話中國這體制可憐又可悲。
9、對中國動畫發展的看法?
哎呦 這可是個傷心事啊
上個世紀的中國風濃郁的水墨動畫 像什麼小蝌蚪找媽媽 大鬧天宮什麼的都是在國際上獲過獎的
但隨著電腦的發達手繪動畫漸漸的就沒落了下去
純粹為了坑錢的或者給小學生看的以教育為主腦殘動畫開始大量出現
像一些悠悠球和彈珠玩具改編的動畫
最近好像還出了以 一什麼教經濟的動畫在少兒頻道播
我去。。。我就不參與評價了
也真虧你們想的出來。。。
其實喜羊羊的出現還是給中國動畫帶來一點光明的
至少他跟前面提到的兩者不同
真的是給小孩子們帶來了很多歡樂
而且畫功 人物設定的也很細致
其實我覺得喜羊羊和兔八哥啊兔子走著瞧這一類動畫的性質差不多
中國動畫也是有精髓的
當然 不是電視上的
而是傳媒大學一類里的大學生創作的短片動畫
像什麼 羅小黑戰績 猩球大戰什麼的動畫都算的上是上品了
對了對了 前一陣子好像還看到一部動畫電影
叫 大禹海棠
也是中國原創作品 看了預告片 非常不錯啊
看來只要有心還是可以做到的嘛
記得幾年前聽到過某人揚言:在五年內追上日本動畫
哎。。。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