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怎麼賺錢?
想要在新媒體這塊香餑餑上分上一塊,對於所有創業者、公司轉型、工作室轉型是最佳的選擇、
養號收益:百家號一個賬號的價格在1500-1800之間,一個人一個月可以養出15-20個賬號。收益在20000到30000之間!
圖文收益:做圖文一天員工做10篇以上原創文章,一個月300篇原創文章。
主做百家,輔助企鵝、趣頭條等,百家最低閱讀量在500萬閱讀,最低就是12000元。
( 12000+金鵝300萬閱讀12元單價3600+趣頭條300萬閱讀10+起單價3000)=總利潤18600
視頻收益:視頻推薦量要圖文推薦高很多,三次廣告展現機會,而且視頻的收益一般比圖文的收益要高。
如果視頻員工熟悉技巧一天最少十篇原創視頻,一個月260篇原創視頻。
視頻可以多平台。可以主做4個平台(企鵝、一點、百家、趣頭條等大魚等)
(企鵝200W播放量3600元+一點300W播放量5000多+百家200W播放量4000元+趣頭條200W播放量5000+)總利潤= 18000左右。
高級玩法:自媒體工作室/公司運營模式,對接資源操作平台MCN模式,前期養號獲得收益(過渡期),後期操作賬號平台,單人一個母賬號+5-20個子賬號,拿到平台矩陣補貼,單賬號2萬+分發+10倍加推流量扶持+閱讀收益,可復制運營。
人生每段路都會有獨屬於自己的精彩,選好就堅持,不要放棄,終會獲得你想要的人生。
2、自媒體的盈利模式有哪些
1、贊賞方式(自媒體賺錢最為直觀的方式)
訂閱號獲得了原創功能之後,很快就可以獲得贊賞功能。擁有足夠多的粉絲,輸出的文章質量較高,打動了讀者的內心的好文,贊賞收入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特別是10w+的爆文,對文章的價值給予肯定,贊賞的金額累積下來也是一筆收入,而且贊賞的錢是直接給作者,還不用扣稅。唯一的遺憾是贊賞功能,目前只有安卓用戶才能獨有,蘋果用戶該功能關閉,無法進行贊賞,對自媒體人來說贊賞收入目前也是大打折扣。
2、廣告收入(最普遍的自媒體盈利方式)
廣告,從傳統媒體就有的盈利模式,這幾年新媒體的發展,自媒體也不例外,廣告成為一筆不菲的收入。
⑴ 商家軟文廣告
我們常說的廣告有兩種:廣告硬植入(硬廣)和軟植入(軟廣)。
硬廣是直接插入廣告不掩飾,讀者點擊進去就知道是打廣告,容易引起反感厭惡,對公眾號自身來說不利於粉絲的留存,也不利於廣告的投放效果。
軟廣是用情景帶入悄無聲息的就做了廣告,讀者潛移默化的受到廣告的影響,贊同裡面的廣告帶來的宣傳效果,並樂於接受。
⑵ 圖文群發廣告
圖文群發這類型的廣告,要求相對較高,需要對應商家。還有雲堆自有的貼片廣告,通過雲貼寶貼片廣告展示形式多樣,滿足不同投放需求。很多自媒體人都沒有商務洽談能力,也沒有資源對接需求商家。這樣的情況下,你可以把你的帳號交給第三方,讓利給這些第三方,你就可以專心做好運營即可。通過粉絲的閱讀流量,進行廣告的流量分成,也能獲得盈利。
比如,雲堆自有的貼片廣告,通過雲貼寶貼片廣告展示形式多樣,滿足不同投放需求,也能讓投放者盈利。
⑶ 文章底部廣告
文章底部插入廣告圖片或者公眾號互推的廣告圖片鏈接,貼個小廣告。內容很小,對讀者造成干擾的影響不大,粉絲傷害較小。
⑷ 菜單入口廣告
不想給商家做廣告,菜單欄也可以進行廣告宣傳,通過菜單欄進行商家的頁面轉跳,對讀者沒有任何干擾,用戶自發點擊,進行你情我願的廣告宣傳。
3、公關宣傳
自媒體人把粉絲量成功做起來了,就可以接宣傳軟文了,就是用自己的微信號來幫其他的企業或者商家進行宣傳,按照文章的頭條,次條等順序進行報價,或者打包報價。一般有影響力的深度kol大號頭條價位數十萬,中小自媒體報價根據粉絲量和閱讀量幾百或者幾千不等的價位。
4、電商宣傳
有這樣的一群自媒體人,可能是某一領域的專家,比如買各種東西的體驗,選購經驗分享。因為他們是有獨特的見識,對這個感興趣的人就會關注他們,後序推薦點產品,很多人都會買單。
5、演講、培訓
自媒體人通過自己的做號的經驗,或者某一方面的特長,進行演講和培訓,一場商業演講可以少至幾千塊多至幾萬不等的辛苦費,培訓有學習者,感興趣的用戶願意為知識付費,價格幾十到幾百,收入也是相當可觀。
6、出書
有些寫作能力比較強的自媒體人,已經在出版自己的書籍,寫作能力相當更高。無論是低成本的電子書還是成本較高書刊,很多自媒體作家都在為自己的書做宣傳,賣出書籍,獲取收入。
7、賣號獲利
自媒體在把自己的號形成一定的品牌價值之後,會被一些大的機構注資或收購,直接被被挖走跳槽。也有將微信公眾號或者是微博賬號直接轉賣掉。不管是收購還是賣號都是自媒體人獲取盈利的方式,而且收入很客觀。(前提是自媒體把這個號運行的相當好才能吸引投資人)網上流傳,有人用一個20萬關注用戶的微信公眾號,換了一輛價值四十萬元的越野車不在少數。
8、線下活動
目前很多自媒體常用活動方式:組織線上用戶參加線下活動,聯合商家進行活動的舉行,也能獲得報酬。
9、寫稿
很多自媒體人通過自己的文章進行賺錢,一篇好的文章進行投稿,選中後獲取稿費,文章質量越好,收入就會越高。
10、新聞客戶端(第三方賬號)
自媒體人的發文,還能在新聞客戶端獲取收益,在今日頭條、網易新聞、搜狐客戶端、企鵝媒體平台、一點資訊等新聞客戶端也能靠文章盈利,增加額外的收入。
3、如何做一個既有地位又能輕松盈利的新媒體人?
這三四年來,新(自)媒體很火熱,我見過很多畢業生爭先恐後地闖入新媒體行業,但以我在新媒體行業摸爬滾打五年多的經驗和見識來看,新媒體這一行除了極少數的頂尖人物以外,的確算不上有地位,更談不上輕松。
而那極少數頂尖的新(自)媒體人,說穿了,頂多是一個小新媒體公司的老闆,經常出席各種行業聚會,在聚會上被捧為老師、大咖什麼的。
但在面對給錢的甲方時,還得跟我這樣的小自媒體人一樣,不得不裝孫子,沒有一點脾氣,盡管心裡一遍遍地問候著甲方的母上大人,但嘴裡依然唯唯地「改,馬上改,改到您滿意為止」。
這就是生活中本來的模樣啊,我們很多人都不得不這樣為了生活裝孫子,為了自尊學阿Q。
然而,這樣頂尖的新(自)媒體人,也已經是時代的寵兒了,他們要麼是抓住了新(自)媒體的風口,要麼是擁有非凡的創作力。
視覺志創始人沙小皮就是典型的抓住了新(自)媒體的風口的頂尖新(自)媒體人,現在在青島經營著一家新媒體公司,經常在各種新媒體分享公開課上被奉為座上賓,他的新媒體公司光靠賣廣告就能活得很好。
但他的成功之路,並不能被復制。
沙小皮在做新媒體前,只是體制內一名普通的員工,一個月賺5000塊,過著普普通通的市民生活。
但普通的沙小皮心裡裝一個不平常的夢想,他想快速致富,於是,在他聽人說做微博可以賺快錢後,就用自己攢下的兩萬塊私房錢買了一個微博帳號,結果不出所料,被騙了,那個帳號的粉絲根本就是刷上去的。
吃了一回虧的沙小皮不死心,又去注冊一個騰訊微博,每天發一些自己搜集整理來的內容。
一段時間後,騰訊的內容編輯就和他接上頭了,在騰訊微信發布了公眾平台後,這名微博編輯向他推廣了微信公眾平台,沙小皮抱著投桃報李的念頭,注冊了一個跟騰訊微博同名的公眾號,然後把公眾號的二維碼掛在騰訊微博的頁面上,有一搭沒一搭地做著。
所謂做,也依舊是他玩微博那一套,搬運。
這名沒被媒體挖出來是誰的騰訊編輯,可以算是沙小皮的貴人了。
如果沒有她,也許沙小皮根本就不會注冊微信公眾平台,即便注冊,也不會那麼早就注冊,如果他晚一年再注冊微信公眾平台,以他手裡所掌握的資源和他自己的創作實力,恐怕根本就做不起來,更不可能有今天這樣一個百十來號員工的新媒體公司。
試想一下,縱使時間倒流回2012年,微信公眾平台剛剛上線的那個秋天,我們是否會有沙小皮那樣的運氣,在一名騰訊編輯的推薦下注冊了一個公眾號。
即便是注冊了,我們是否能夠堅持做下去,即便做了下去,是否能夠漲粉,在漲粉遇到瓶頸的時候,是否能像沙小皮一樣,通過打探,進入一個互推的圈子。
我在哈爾濱做新媒體的這五年,也聽說過起步跟沙小皮有些像的人,也曾在某一階段取得了十幾萬近二十萬的粉絲,但他們沒有一個像沙小皮那樣有眼光有魄力,敢於砸更多的資金去把粉絲量做到更大,也沒有一個像沙小皮那樣從搬運號轉型為原創號。
我想,這也是沙小皮不可復制的地方。
總之,我們現在看那些成功了頂尖的新(自)媒體人,貓老大這種玩流量起家的也罷,沙小皮這種草根起家的也好,又或是咪蒙這種單純靠著自己的寫作技術實現突破的也罷,看上去路徑清晰無比,但如果讓我們去做,我們真未必能夠實現他們十分之一的成功。
所以我覺得,夢啊,做做就好,別當真,堅持在自己感興趣的路上走下去,才最有可能遇到成功。
4、新媒體平台如何盈利?有哪些盈利的模式?
自打有了互聯網,「盈利模式」這四個字就成為許多公司繞不過的一個坎兒。而這個問題,在傳統經濟中如果提出來簡直就是個笑話。那麼,為什麼在互聯網領域,每當出現一個新媒體形態,都要為「盈利模式」困擾,都要被拷問、質疑,而且大批大批的公司就死在這上面呢?
這還得從互聯網媒體的基本特性說起,涉及到快速傳播、海量用戶與低邊際成本三個關鍵詞,這三個詞足以顛覆一切傳統的東西。比如說,A公司提供一種內容服務,賣100元,有100個用戶;B公司發現如果把價格降到了10元錢,可以獲得2000個用戶;而C公司發現如果價格降到1元錢之後,用戶量可以到達30000;這時候,D公司出現了,做為後進者他在價格上已降無可降,但他把視點放到了簡單的買賣關系以外,他直接免費提供服務,但用戶量沖到1000000,而在內容重載入了廣告,這1000000的用戶關注度每一個值0.1元。相比之下,D公司獲取了最大價值的收益,此時,其它三家公司也意識到這一點,紛紛以免費來吸引用戶,用戶的眼球就成為了各方爭奪的關鍵。
但是,企業的重點是通過廣告盈利,內容本身只是載體,而在用戶看的是內容,廣告只不過是附屬品,這就產生了矛盾。問題在於,而花樣百出的所謂「盈利模式」,也就是為了想方設法地解決這個矛盾,這個矛盾有時候會非常激烈,互聯網媒體希望通過廣告獲利,但廣告多了,會影響用戶興趣,直接用投票將這家媒體拖向無人理睬的深淵。
5、新媒體萬事通靠什麼盈利?
主要是替商家發布信息獲取的
6、新媒體怎麼獲得收益?
一、靠內容獲得收益
1.標題要有點擊慾望
一個好的標題將會對閱讀量起到關鍵作用,什麼是好的標題?要讓讀者有點擊慾望。取標題時要多琢磨一下,多聽聽旁邊的朋友的意見,旁觀者的意見就是用戶的意見。
2.內容
內容是本質,再怎麼強調內容的重要度都不過分,內容是取決於用戶關注你的最重要的指標。做僅僅做一個標題黨,對用戶是沒有持續性的,是不會有忠實粉絲的,那麼也就失去了變現的可能性。
3.原創
目前的新媒本平台,都有自己的演算法,包括反作弊演算法,如果你僅僅是靠抄抄,復制粘貼去寫文章,那麼平台對你的原創度指數就會大打折扣。
4.發文的頻率
發文要有節奏,最好是做到日更,要一鼓作氣。比如筆者曾經有一個新媒體號,連續五天指數都在攀升,但是中途有一天休息,沒有及時提交,指數就下來了,再上升又要花費更多的經歷。所以發文的節奏要把握好,不好三天打魚,二天曬網。
二、靠產品取得收益
產品要能戳用戶痛點,解決用戶的實際需求
產品要實時更新、迭代
產品要上線快,操作便捷
三、靠運營取得收益
1.微信自媒體實現變現的另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開通「流量主」,很多草根大號通過集團化運作,以情色擦邊球、福利活動、文章轉載的形式打造一兩個微信幾十萬粉絲量級的微信大號,再將粉絲導流到其他帳號,快速復制和打造微信矩陣。
2.建議是用微信公眾號作為粉絲匯聚地,然後微博、豆瓣、貼吧、百度知道等其他渠道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