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分眾化?
Customization(分眾化)分眾化作為順應市場分流、以讀者信息需求差異為變數對市場進行細分的一種營銷手段,在給我們提供量身定做的信息。
這一借鑒現代企業STP營銷的詞彙,成了全球最熱門的詞彙之一。一時間,報紙分眾化、廣播分眾化、電視分眾化、網站分眾化紛紛出爐。於是,我們在看報紙時有了白領報紙、財經類報紙、體育類報紙的選擇;聽廣播時有了文藝台、交通台的細分;看電視時有了農業、科教、電影、電視劇諸多頻道的分化;上網時有了女性網站、新聞網站、文學網站的比拼。
分眾化時代新媒體的作為
《新聞愛好者》供稿
摘要:以互聯網和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的普及宣告了新媒體時代的來臨,媒體的運作方式和運作理念也必將產生質的變化。傳統的媒介發展模式不再適用,探索新媒體的發展模式成為嶄新的課題。在分眾化時代,受眾的注意力作為一種不可再生和復制的准天然資源成了市場追逐的對象,分眾化傳播成為優化信息、規避信息同質化、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新媒體 分眾化 分眾傳播
所謂新媒體,其實是相對於報刊、廣播和電視三大傳統媒體而言。隨著新技術的發展,除以上「三大媒體」之外的能夠傳遞信息,並且使用者達到一定數量的載體都可以稱之為新媒體。學術界對新媒體的界定莫衷一是,不但將網路、手機、戶外電視廣告等歸為新媒體,還有的學者把博客、播客等也納入新媒體行列,總體而言,「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不斷擴大其外延的概念,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第四媒體」互聯網和「第五媒體」手機。
以互聯網和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的普及宣告了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新媒體將不僅僅作為新技術所帶來的新介質,同時也會對媒介產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鏈條、每一個組成部分產生影響,最終會影響到整個上游的生產組織形態和資源的分配,媒體的運作方式和運作理念也必將產生質的變化。一方面是新媒體在本質上有別於傳統媒體,另一方面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技術的沖擊下也不得不謀求改革,因此傳統的媒介發展模式不再適用,探索新媒體的發展模式成為嶄新的課題。
在新媒體生存發展的時代,信息不再是稀缺資源,信息的海量堆積和渠道的無所不在使得信息對於人們而言不再稀缺;相反,受眾的注意力作為一種不可再生和復制的准天然資源,卻成了市場追逐的對象。因此,僅僅一般化地傳播信息,已經很難在眾多同質重復、等質等效的信息競爭中脫穎而出,顯示出其被「必選」的價值來。
此外,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選擇不斷擴大,生活方式及意識形態呈現更加多樣化的趨向。傳統觀念中利用人口統計特徵進行分類已很難把握愈加捉摸不定的受眾市場,即使是年齡、教育、收入基本相同的消費階層內部也可能由於態度觀念的不同,呈現出逐步分化離散的「碎片化」狀態,擁有相似生活形態的受眾逐漸重新聚集,最終形成分眾群體。
在這一形勢下,分眾化傳播成為優化信息、規避信息同質化、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即通過集中媒體優勢,整合傳播內容,對信息進行分類加工,以特定的渠道傳播到目標人群中,充分滿足受眾的需要,從而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相對於傳統媒體,新媒體完全可以憑借自身特點,在分眾化傳播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遠。在分眾化時代,新媒體大有可為。
2、清大新媒體和分眾新潮區別在哪?
清大新媒體是垂直教育領域,分眾、新潮是做戶外廣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