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發展廣播電台慢慢淡出

新媒體發展廣播電台慢慢淡出

發布時間:2020-09-17 09:34:05

1、隨著新媒體技術發展,新聞會消失么

新聞永遠不會消失,只是換了一種傳播方式。就拿人民日報來說,之前用紙質傳播,如今在公眾號也是開展的非常好。所以新聞不會消失,只是換一種形式傳播,而且新媒體的興起,讓新聞的傳播途徑變多了。

2、廣播電台衰落 原因

說道廣播電台時下確實沒幾個人願聽,究其原因無外乎不能與時俱進。但根本原因是丟掉了自身的根本傳統。為人民服務為廣大聽眾服務。時下人們工作繁忙但還是又聽的需要,只是界面偏向了少數。比方說以前的配音散文配樂小說朗誦都很好。尤其是陳阿喜朗誦的配樂散文【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倍感親切。真想聽到他。 假如能在手機接電話前聽到某位給你點的歌你會欣喜若狂。

3、廣播行業的未來如何?你認為廣播會消失嗎?

目前的前景還不錯,還在處於增長中,消失的可能性不存在吧 還是有一定受眾群體。

新中國成立六十多年來,中國廣播影視業走過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1982年,全國廣電系統總收入8.8億元,而且基本上屬財政撥款,到2008年,全國廣播電視收入達到1583億元,2010年收入規模更是超過2000億元。1982-2010年這28年間,廣播影視業平均增長21.38%,遠遠高於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廣播影視業正日益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新興產業鏈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11-2013年間,我國廣播電視設備製造將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長,2013年行業規模有望達到770億元,較2010年的434億元增長77%。

廣播電視行業在「引進、消化、吸收、創新」方針的指導下,努力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調整產品結構,加強新品研製與開發,不斷推動技術進步,在滿足使用要求的過程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廣播電視設備製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我國廣播電視行業不僅在產品領域不斷擴展,廣播方面從中短波調幅廣播擴展到調頻立體聲、數字音頻廣播和多媒體廣播;電視方面從黑白電視發展到彩色電視、從標准清晰度發展到高清晰度、從固定接收擴展到移動接收;技術體制從模擬轉向數字;傳輸方式從無線廣播擴展到有線和衛星傳輸。

前瞻產業研究院廣播電視設備製造行業研究小組表示,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進步,全世界已經進入了數字化、信息化、網路化時代,廣播電視事業也隨之得到了迅猛發展,成為多形態、多環節、多功能、多層次的規模龐大的系統。

4、廣播電台以後會在媒體中消失嗎?

不會

因為廣播具有移動收聽等特點

而且近幾年廣播已經重新發展

比如江蘇人民廣播電台一個頻率每年廣告創收可以有幾億到十幾億,他們怎麼可能放手不幹,呵呵

5、廣播電台為什麼沒有消亡?

因為還有它存在的市場和優勢,畢竟大部分人開車,打開廣播,可以聽聽音樂、路況信息。甚至可以去了解最新新聞,畢竟不用打開手機,播音員,播出來,你就可以去聽到了。再者,這世界上有不少的盲人,他們看不到,只能去聽了,所以廣播是個不錯的選擇。

6、新媒體時代傳統新聞業會消失嗎?為什麼

不會,傳統新聞業也有它獨特的優勢

7、新媒體時代為什麼紙媒比廣播電視行業衰落更快

新媒體不會衰落,隨著智能手機發展,越來越多的移動媒體興起
如今看電視或者通過移動APP來獲取信息的時代,怎麼可能會衰落
總結:可能你對新媒體的認知度不高,如今出門都不用帶現金的時代,新媒體暫時不會衰落的
新媒體講師鄧海舟

8、新媒體的出現是否證明舊媒體的消失辨析

在當今社會,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個人終端代表的新媒體正在迅猛發展,相反,以報紙、廣播、電視為代表的舊媒體呈現的是頹敗之勢。但是,不能以此就說新媒體就會代替舊媒體。新媒體適合現在追求快、新、奇的年輕受眾,新媒體上信息的不斷翻新使人對新媒體的深度、准確性、權威性、含金量不斷產生質疑。而舊媒體則會在未來的時間里不在提供實時信息,轉為深度報道,引導受眾的心理,深度剖析事實的真相,最後要做的就是把當今社會已經倒塌的價值觀重新樹立起來!這些事,新媒體是不會做起來的!所以說未來是一個新媒體和改革後的舊媒體並行的時代!

9、電視台會不會逐漸消失?

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玩手機,相當一些人對手機只會接打,那他們獲得信息和消遣很多還是靠看電視,還有上年紀的人們,他們如果離開電視只有慢慢等待著小腦萎縮了。

與新媒體發展廣播電台慢慢淡出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