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的媒介公信力

新媒體的媒介公信力

發布時間:2020-09-15 21:54:47

1、公信力的媒體范疇

職業操守是記者公信力的基石。
公信力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是媒體在長期的發展中日積月累而形成的,體現了一個媒體存在的權威性、在社會中的信譽度以及在公眾中的影響力等特徵。沒有公信力的媒體終將失去生命力,被受眾鄙棄。
媒介公信力的概念在我國使用時間較短,還沒有統一的界定。1999年,黃曉芳在《公信力與媒介的權威性》中將「公信力」定義為「媒介在長期的發展中日積月累而形成,在社會中有廣泛的權威性和信譽度,在受眾中有深遠影響的媒介自身魅力」,這是新聞傳播學界較早的提出公信力概念的文章。①隨著受眾研究的發展,更多的學者從受眾角度出發研究媒介公信力。筆者比較認同鄭保衛、唐遠清在《試論新聞傳媒的公信力》的定義:新聞傳媒的公信力是新聞傳媒能夠獲得受眾信任的能力,反映了新聞傳媒以新聞報道為主體的信息產品被受眾認可,信任乃至贊美的程度。②由此可以看出,「公信力」的核心是信任、信賴,而這種信任的主體是受眾,媒介公信力建立在受眾對媒體的信用體驗和認定的基礎上。受眾是傳媒的基本問題,這是不爭的事實。報刊、廣播、電視、網路,沒有受眾就不能生存和發展,尤其在今天受眾選擇的時代,媒介的競爭就是爭奪受眾的戰爭。媒介是信息傳播的主體,受眾是媒介效果的評價主體,是媒介公信力的評價主體。

2、2017網媒公信力哪家網媒信任度最高?

2017網媒公信力報告:鳳凰新聞影響力、用戶信任度居前

2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已更名為「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網路輿情研究中心發布了《2017年中國網路媒體公信力調查報告》(下稱報告)。報告從用戶信任度、社會責任感、覆蓋率、影響力和媒體滿意度五個維度出發,對2017年中國主流綜合性網路媒體的公信力進行了調查與評估。

報告發布方稱,在中國網路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網路媒體已迎來平台、技術、內容、資本和人才競相迸發的新高峰,但依然面臨著部分新聞媒體內容真實性不足、可信度與嚴肅性缺失等新的矛盾。

報告認為,界面作為在用戶信任度、社會責任感、影響力方面均上榜的唯一原創商業新聞媒體,得益於優質的新聞質量備受用戶好評和傳播手段的不斷創新。

界面是中國領先的財經新媒體集團,以新聞為核心,布局35個內容頻道,提供專業有趣、以商業為主的新聞資訊,短時間內成長為中國中產階級喜愛的商業新聞客戶端,根據第三方專業資訊機構艾瑞集團數據,界面在2017年商業資訊獨立設備數排名第一。除了精品商業新聞,同時擁有摩爾金融、FIKA菲卡等獨立App產品。這里已經成為了一家圍繞城市中產階級用戶,以商業新聞生產為核心業務,涉及投資、購物、社交服務的綜合財經新媒體集團。

界面憑借其專業的采編隊伍和主流媒體的扎實資源以及在一些較具社會關注度的熱點事件中以獨家新聞、深度報道和新穎角度獲得較高評價。

報告顯示,界面在中國代表性新聞客戶端的社會責任感得分排名中排名第四;在中國代表性新聞客戶端的用戶信任得分中排名第五;在中國代表性新聞客戶端影響力得分排名中排名第九。

和界面新聞同屬於上海報業集團旗下新媒體改革的產品澎湃新聞,也在此次調查報告中獲得了較好的評價。澎湃新聞在中國代表性新聞客戶端的用戶信任得分排名中排名第二,與人民日報和騰訊新聞一起共同位列網民信任度度最高的信息獲取平台。

此外,研究通過對網路媒體的用戶信任度、覆蓋率、影響力等的對比之後發現,信息污染等問題仍然存在,「虛假新聞」、「標題黨」、「植入廣告」、「新聞炒作」和「三俗信息」是最受網民反感的五大類傳播形態,用戶對網路媒體的嚴肅性、可信度與權威性的滿意度不樂觀,對中國網路媒體環境的整體滿意度不高。

因此,網路媒體一定要警惕虛假新聞、「三俗新聞」和新聞反轉現象,提高網路新聞的質量(明確新聞信源、新信息密度較高、事實性信息完整)。而在這些方面,界面的措施一直很有效,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認真審核信息、深度挖掘新聞;以生產優質原創資訊為主,同時採用多渠道分發等方式增強影響力;在保證新聞質量的前提下兼顧導向性,樹立自身的權威性。

3、新媒體指數排行榜 有公信力嗎

您好
新媒體指數排行榜沒有公信力,只能是作個參考,原因如下:
第一、新媒體指數排行榜沒有任何官方許可,不具備權威性。
第二、新媒體指數排行榜的信息沒有任何參照物,不具備實證性。
第三、新媒體指數排行榜主辦方沒有任何業內背景,不具備專業性。

4、對新聞媒體而言,為何公信力如此重要 傳播學復習?

對新聞媒體而言,為何恭喜你利如此重要?傳播學學復習,因為對新媒體來講,主要是傳播宣傳最重要

5、現在新媒體發展那麼迅猛,傳統媒體有什麼優勢與之抗衡

1、可信度和公信力

雖然說大家現在幾乎都是通過手機APP,或者微博微信等渠道去獲取最新資訊,了解新聞,但其實大多數人對於網路上的新聞依舊存在著半信半疑的狀態。新媒體的消息傳播速度快,但也恰恰是因為快,才導致了審查力度不夠,在消息還沒得到證實的時候就PO上網,但其實這樣是會導致很多虛假消息傳播的。
但是傳統媒體就不一樣,特別是在我國這種特殊的體制下,每一條新聞,無論是廣播的,報紙的,還是電視上的,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和考證。而民眾對於電視上看到的新聞,在新聞事實上,基本不會持懷疑的態度,並且對於電視上的一些募捐信息,或者一些生活百科,也都是非常相信的,這就是新媒體所不具有的公信力和可信度,這也源於傳統媒體對於新聞的審查還有長時間以來民眾對於傳統媒體的信任。
2、專業性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有一個很大區別就是新媒體的門檻較低,只要是傳媒專業的同學,都可以運營自己的公眾號,也可以拍攝自己感興趣的視頻開設自己的頻道,門檻的降低的確是給大量的熱愛媒體的同學帶來很多的機會和展現自己的平台,但正因為這樣,導致質量也是良莠不齊。我們可以拿新聞類來進行對比,現在網路上有很多也是做實時新聞的網路綜藝,但是這些網路綜藝都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將新聞娛樂化。
我們反觀傳統媒體的新聞類節目,無論是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新聞30分》,還是各大衛視或者是地方電視台的新聞節目,從新聞選取,畫面拍攝,記者訪問,主持人講說上,都顯得無比的嚴謹和專業。現在網路化的語言已經慢慢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導致很多嚴肅的事件都通過網路語言而娛樂化,但真正從專業性上來說,傳統媒體一定是強過新媒體的。傳統媒體都是經過層層嚴格篩選和審查的,特別是中央電視台的節目,是不容許出意思差錯的,所以就算是從事新媒體方向的大多數人,也是從傳統媒體出去的,因為在傳統媒體中掌握好了專業性,才能更好的發展新媒體。
3、輿論影響力

其實這一點還是存在著爭議的,因為現在網路媒體的輿論影響力實在是太大太大,很多我們容易忽略的事情,都是因為網路輿論的力量,才得以解決,新媒體的網路輿論力量真的是不能小瞧的。但是,從輿論影響力來說,新媒體還是遠遠不如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大的。

新媒體的受用群眾基本上還是年輕人為主,所以輿論都是集中在年輕人群體里,但是發生什麼大事,我們還是會同一時間打開電視去看新聞。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每年春節的時候,在微博上微信上可以看到一大片吐槽春晚的,甚至很多人都說根本不看春晚,春晚還沒有刷微博好玩,但是實際上春晚的影響力在國內外還是不容小覷的。傳統媒體的輿論影響力大,也是因為傳統媒體的平台大,地位高,就像外國友人要了解我們,也是會打開電視,而不是打開微博。

4、政府依託

這一點想必是傳統媒體最大的優勢,我國的傳統媒體基本上都是國有的,所以大方向的輿論都是政府在引導,就連新媒體上的一些官媒,也是傳統媒體衍生出來的分支。我國的電視台也好,報紙也好,幾乎都是國有的,或者是在國家的管控之下的,所以政府一定是會支持傳統媒體的發展的。

其實很多重大事件,都是通過傳統媒體來傳播的,比如我國的閱兵儀式,各大新聞發布會都是通過中央電視台所傳播的,網路基本上是不會第一手拿到播放權的,所以傳統媒體有政府的支持,它的主流地位就不會被新媒體所取代。

6、你認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傳播方式上有什麼不同?

&

7、傳統媒體的最大優勢是什麼?不要新媒體的優勢!

傳統媒體的最大優勢是:

擁有強大的內容生產力。

擁有專業化的新聞傳播理念和運作機制。

具有品牌知名度的優勢。

在新聞報道的深度、廣度、高度方面也是不可比擬的。

與新媒體的媒介公信力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