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網路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調查報告600字以上
網路對生活的影響
社會是進步的,發展的,前進的。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發展到奴隸社會,由奴隸社會再發展到封建社會,由封建社會再前進到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在不斷文明進步。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人們更是生活得豐富多彩,有滋有味,而它更為我們
多姿多彩的生活錦上添花,增趣不少,它便是神通廣大的電腦。
電腦是個偉大的產物,是人們智慧的結晶,更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最好的證明。電腦如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又無時無刻不在,大公司、小公司、醫院、學校、銀行等等,你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它活躍的身影,今天電腦更是走進了普通老百姓的家裡。我們絕對可以說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是網路的世界。
網路是神奇的,是有益的。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大的方便。你是不是想要找資料,想用時少,而資料全?你不用再埋頭工作在圖書館里了,你只要在電腦里輸入你要查詢的資料,就可以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網路,它可以在短時間內幫你大功告成,是不是很神奇呢?當你有什麼煩惱的問題時,可千萬別忘了它 。喔!試試讓網路來幫助你,相信它一定可以幫你排憂解難,成為你工作和學習的好助手。
網路不但可以在工作和學習方面幫助你,更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你是不是經常因為時間的關系而不能准時地收看到新聞,因此不能了解國家大事和社會新聞。你不用憂愁,網路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從此你不用在趕時間了,你只要簡簡單單地上網,各種各樣的新聞消息就盡在你的掌握之中了。是不是很方便呢?你是不是一位大忙人,是不是沒有時間燒飯和買東西,網路也可以幫你。你只要輕松地上網點擊,上門服務肯定讓你稱心如意。
網路不僅有以上二個優點,它更是一個通訊的好工具。你是否有遠在異地的好朋友,你是不是很想與他聯系。網路可以幫你!你可以通過上網與他交談,傾訴你的肺腑之言,彷彿你們就在面對面地聊天。無論你們相處多遠,相信網路可以使你們感覺近在咫尺。如果你有許多話要說,又找不到傾訴的對象,你也可以上網向一位你不認識的朋友說出你的心聲,說不定你也會多一位好朋友呢。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的,網路有許多優點,但是利用網路干壞事的事例還是存在的,有的人利用網路散發病毒,破壞電腦的正常工作。對於這些,我們要嚴格地禁止,讓網路真正地服務人類。
網路,像一根很長的繩子,它把一個很大的世界連接在一起;網路,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師,讓你的夢想成真;網路,像一片汪洋大海,有無窮的奧秘等你去探索。
網路,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得方便,更加得豐富多彩,也使我們的生活質量提高。我們也希望網路能更好地服務人們,變得更多姿多彩。
2、寫一篇關於青少年上網聊天的調查報告
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影響
一、調查背景
互聯網快速發展給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在已經步入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上網」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而在龐大的網民群體中,青少年佔了很大的比例,並且還在逐步增多。「我的孩子認為離開網路比離開我更糟糕。」05年9月10日,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出現在杭州舉辦的「西湖論劍」上,與中國IT精英縱論互聯網經濟,他說,自己在女兒心裡的重要性遠比不上互聯網。據調查,目前網民中,18~35歲的青年佔60.6%,18歲以下的佔20.4%。「你e了沒有」成為青少年的口頭禪,上網「沖浪」是他們的「新寵」,面對不可阻擋的青少年上網熱潮,如何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已經成為當前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
二、調查方法及內容
本次調查堅持立足大局、著眼實際、點面結合的原則,以網吧為切入點,本著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宗旨,通過系統的問卷調查、以及通過借鑒資料上的個案訪談和文獻研究等方法,深入全市各相關單位,獲得了當前我市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經營管理發展狀況的一些基本情況。調查中綜合考慮全市網吧的地域分布、中小學生學校的區域分布狀況,以瓊海市加積鎮為主體,選定該鎮三所中學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調查,這些學校分別為嘉積中學、嘉積二中、嘉積三中。
共發放問卷650份,回收問卷638份,回收率98.15%;其中有效問卷630份,有效率達97.91%。問卷調查的對象以全市在讀的初中生、高中生為主。(初中生200人,高中生450人)調查旨在了解以下內容:
1、瓊海市青少年上網的基本狀況,包括全市青少年上網的主要途徑、上網原因和上網時間等基本情況(主要針對初中、高中)。
2、瓊海市網吧現狀,包括目前網吧服務經營狀況、服務質量,政府對網吧的監管力度,青少年對網吧的看法等。
3、網吧、網路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包括網路犯罪、網路對社會影響及危害程度、上網對青少年學習成長狀況等。
4、動態變化。通過調查獲得的數據資料分析網吧、網路對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各個方面的影響,並預測青少年在違法犯罪方面呈現出來的變化趨勢。
5、典型個案。對典型的青少年因上網導致犯罪個案的原因進行深入解析。
課題組以「規范管理,趨利避害,促進發展」為指導思想,從廣大中學生及其家長的層面出發,意在通過調查分析當前網吧、網路對青少年學習成長的影響、制約著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健康發展的因素,研究如何從嚴治理目前網吧違法經營、管理混亂的問題,從中找到一套適合加強我市網吧的監管力度、建設網吧信息管理體系的方法,以促進我市網路文化市場和信息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從而使本課題研究具有切實有效的應用價值。
三、研究結果
課題 網路對青少年的影響
活動主題 對瓊海市青少年的狀況展開的調查
時間 2007.8~2008.2 地點 瓊海市 次數 15
組長: 組員:
活動內容 1、實地走訪瓊海市的幾間網吧
2、問卷調查、實地采訪學生來了解網路對學生的影響
3、整理資料
自我評價 在研究課題中,我們歡笑過,也煩惱過,能走到今天,我們都在努力。小組的分工和時間過程中讓我們重新了解了彼此,體現了強大的合作精神。
3、網路對人們生活影響調查報告300字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沉迷於網路游戲,網路已經人們中變得非常普及。經調查:去年我國網路游戲市場規模為128億,同比增長66.7%。我國網路游戲用戶達到4800萬,環比增長17.1%。用戶增長一方面來自休閑游戲用戶的增加,另外一方面來自於各游戲廠商對二三級等城市的開發。預計在未來的4-5年間,網路游戲還將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幅,在2011年整個市場規模將達到401億元。網路游戲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我國龐大的用戶基數與游戲運營商對用戶的深度挖掘。現在,更多的人開始玩網路游戲,從年齡來看,網游用戶仍以低齡人員為主。其中,35歲以下的佔95%,其中,19~22歲、23~25歲、26~30歲3個年齡段比例最高,分別佔22%、21%、17%,也就是說,有近60%的玩家集中在20年齡段。從文化程度看,主要是高中/中專(35%),其次是大專(33%)和本科(23%),玩家當中擁有碩士、博士學位的分別佔2%和1%。從游戲上線情況來看,家每天玩游戲的時間在3-6小時(38%),其次是1-3小時(32%)。晚上玩網路游戲的用戶比例明顯高於白天,最集中的網游時間段是晚上8:00到夜裡12:00。網游用戶對單款游戲的持續時間一般在1-2年(23%)。從玩游戲的目的看玩家的最主要目的是娛樂(30%),其次是交朋友(23%)和鍛煉智力(16%)。在選擇游戲方面,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分別是游戲操作難易度(23%)、游戲交際系統(12%)和游戲運營連接速度(12%)。玩家的最主要目的是娛樂(30%),其次是交朋友(23%)和鍛煉智力(16%)。在選擇游戲方面,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分別是游戲操作難易度(23%)、游戲交際系統(12%)和游戲運營連接速度(12%)。因此,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中生開始對網路產生看了濃厚的興趣,而且由於學習的壓力,學生只能上網放鬆。
4、有關網路對人們生活影響的調查報告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沉迷於網路游戲,網路已經人們中變得非常普及。經調查:去年我國網路游戲市場規模為128億,同比增長66.7%。我國網路游戲用戶達到4800萬,環比增長17.1%。用戶增長一方面來自休閑游戲用戶的增加,另外一方面來自於各游戲廠商對二三級等城市的開發。預計在未來的4-5年間,網路游戲還將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幅,在2011年整個市場規模將達到401億元。網路游戲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我國龐大的用戶基數與游戲運營商對用戶的深度挖掘。現在,更多的人開始玩網路游戲,從年齡來看,網游用戶仍以低齡人員為主。其中,35歲以下的佔95%,其中,19~22歲、23~25歲、26~30歲3個年齡段比例最高,分別佔22%、21%、17%,也就是說,有近60%的玩家集中在20年齡段。從文化程度看,主要是高中/中專(35%),其次是大專(33%)和本科(23%),玩家當中擁有碩士、博士學位的分別佔2%和1%。從游戲上線情況來看,家每天玩游戲的時間在3-6小時(38%),其次是1-3小時(32%)。晚上玩網路游戲的用戶比例明顯高於白天,最集中的網游時間段是晚上8:00到夜裡12:00。網游用戶對單款游戲的持續時間一般在1-2年(23%)。從玩游戲的目的看玩家的最主要目的是娛樂(30%),其次是交朋友(23%)和鍛煉智力(16%)。在選擇游戲方面,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分別是游戲操作難易度(23%)、游戲交際系統(12%)和游戲運營連接速度(12%)。玩家的最主要目的是娛樂(30%),其次是交朋友(23%)和鍛煉智力(16%)。在選擇游戲方面,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分別是游戲操作難易度(23%)、游戲交際系統(12%)和游戲運營連接速度(12%)。因此,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中生開始對網路產生看了濃厚的興趣,而且由於學習的壓力,學生只能上網放鬆。
5、網路對青少年的影響的調查報告怎麼做
網路環境對未成年人心理素質影響調查報告 關於牟定一中1200多未成年人的問卷調查 2006年5月,按縣教科室的要求,我校以學校的名譽申報了《網路環境對未成年人心理素質的研究》,2006年10月,在申報後,等待了130多天後,我們的課題才得到了中央電教館的申批通過。此後,我校按相關要求結合我校的特殊情況展開了工作。10月份,我按學校的要求拿出了課題研究計劃並得到了學校的認可和支持。按計劃的第一步,首先對我校的高一,高二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工作是取樣和問卷的設計。問卷設計很是傷腦筋,怎麼樣設計才全面,怎麼樣設計才准確獲得一手的資料,才能准確的了解現狀?在經過了兩周的准備後,我設計出了一份問卷,並在我校的高一、高二年級中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得到了信息技術各任課老師的大力支持。他們所教的班級的問卷調查都是他們來完成的。 首先是調查樣本的取樣工作。高中階段的中學生大多數都還處在未成年時期,高一、高二的學生更是如此,再加上高三不開設信息技術課,不利於也不方便進行相關的調查,所以我選擇了高一和高二的學生來作為調查的對象。 其次是問卷的設計工作。在確定了調查樣本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問卷的設計了。說實在的,這個工作之前也沒有做過,所以難度還是很大的,在參考了一些資料後,我圍繞著網路環境對未成年人心理素質影響這一主題進行了設計。整個問卷設計了不記名的形式,這樣保證了學生在回答時沒有了後顧之憂,保證了回答的客觀,整個問卷一共設計了16個題目,14個單選項題,兩個多選題。應該來說涉及的面還是很廣的,所以說,測量的准確性和可靠性是有相當的保證的。 2006年11月,我對牟定一中的高一、高二年級展開了問卷調查,意在了解網路環境對未成年人心理素質的影響。了解我校未成年人對網路的認識,接觸網路的情況,以及家庭的教育和學校的教育情況和他們對網路道德的認識。在進行調查的過程中,高二年級的問卷作廢的很多,高一年級的作廢的相對就少一些。2006年底,我對收回的有效問卷進行了數據統計,並對結果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分析。 從整體的問卷調查數據統計結果來看,我校有61.25%的學生對網路了解一點,94.08%的的學生都喜歡網路,77.24%的的學生接觸網路時間都很短。從這一些數據當中說明了什麼呢?學生對了解網路的渴望程度是很高的,他們很多都喜歡網路,但又只是了解點的比較多,那又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目前網路對他們的實際影響不是太大,但存在著很大的隱患。他們不了解網路對都很想接觸網路,如果他們一旦有了接觸網路的條件,那麼網路對他們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因為他們都沒有準備好。作為學校,我們應該看到這一現狀,作好相應的教育工作,從而可以預防網路對他們造成的負面影響。 40.61%的學生在網上主要是看電影和聽音樂,有11.26%的學生每周上網3次。67.42%的學生認為網路對他們的幫助有一點。從這一些數據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很多學生在網上其實主要是娛樂為主,真正對學習有幫助的不是很大。目前,中學生上網的必要性不大,他們不能從網路上學到更多對學習有幫助的知識,只是一味的追求娛樂。所以學校不提倡學生上網的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應該是正確的。同時,作為學校,還是要加強教育,加強疏導。引導學生把更多更好的時間用到學校的學習上來。 在上網的學生當中,有47.23%的學生都是在網吧上網,在家上網的比例不高,目前全國網吧的環境不是太好,管理也不規范,特別是牟定縣城的網吧,管理太亂了,在調查期間,我也走訪過一此網吧,雖然證件齊全,但跟一般意義上的黑網吧幾乎沒有多少區別。下一步我還要針對我縣網吧的現狀進行調研,更深層次的了解我縣網吧的現狀並提出相應的應對建議和措施。在牟定一中,幾是進網吧的學生,多多少少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比如上課沒有精神,比較沖動,沒有進取心。一中在這方面也管理得比較嚴,也處理了一些學生。我希望在以後的管理中,在嚴格管理的同時也進行一定的引導。 80.99%的學生反對網戀,64.72%的學生認為網路的開放與青少年的某些犯罪有關,69.46%的學生認為上網對學習有影響,但是影響不大。從這一組數據來年,我們的學生對網路對他們影響方面認識還是比較理性的。他們接觸網路時間不長,接觸的次數也不多,但對虛擬網路的理解應該說是理性的。他們渴望接觸網路,但對網路對他們的影響還是有一些顧慮,有一種觀望心理。 10.04%的學生否因上網有逃課經歷,這一比例是測量出來的比較,但我認為比例還會更大一些,為什麼呢?因為雖然是不記名調查,他有的學生習慣性的迴避還是漏掉了一些本來逃過課的而沒有如實作答。10.04%比例說明了牟定一中有相當的學生因為上網而逃過課。當然也可能是在初中、小學的時候就因上網而逃過課了。現在牟定一中的校園還在建設中,學校的圍牆也沒有完全封閉,學生要逃課是比較容易的。在一些課上,如體育課,音樂課,自習課,一定要加強管理。從嚴格管理來限制一些逃課的學生,讓這些學生盡可能少的進入網吧。 以上就是我對這次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的一些分析,列舉出了存在的問題,也提出了些建議。從整體上來看,網路對我校的學生的實際影響不是太大,很多學生也沒有過多的接觸網路,但他們對接觸網路是渴望的,要求也是強烈的。從接觸網路的這一部分學生來看,他們沒有發現網路能給他們什麼幫助,只是一味追求感官刺激,追求娛樂。普遍學生對網路可能給他們的影響的認識上是比較理性的,但在實際的行動中卻不是太理性。這也是和他們目前的心理特點是符合的,青春期的中學生,他們懂了很多的道理,但是還不成熟,缺乏自製力,管不住自己。學校作為教育陣地,擔當起了這個重任,對他們進行管理,引導並教育,我想作為學校,要研究出新思路,新辦法,更加有效的管理好我們的學生。 網路時代的到來,是人類面臨的又一場意義深遠的革命。網路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等等。影響著許許多多的人們,對處在未成年時期的中學生影響更是巨大,他們的需要、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都受到了網路的影響。如何克服網路給他們帶來的不良影響,將會在我的這次課題研究中繼續開展下去,繼續研究下去
6、網路的發展現狀及對青少年的影響典型調查實踐報告,急需!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7、求兩篇「青少年網路生活狀況調查」的調查報告。。。
青少年網路生活道德狀況調查
□孫彩平
互聯網進入中國人的生活,也還只是十幾年的事情,但其迅猛的發展速度,如同它的出現一樣令人驚訝。
互聯網極大地改變了我們原來的生活方式。特別對於青少年而言,互聯網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娛樂方式、新的信息資源以及新的交往空間。網路生活有突破空間界限所帶來的解放與自由的感覺,也有因身份隱匿而帶來的擺脫常人生活監控的輕松與新奇。這種自由、輕松和新奇的感覺,成為網路生活的無形魅力,吸引著青少年。然而,也正是這種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的不一致性,使青少年的道德成長面臨著新的困境與挑戰。
■大中學生對「網戀是否需要專一」的看法
■中學生面對「為了利益不得不傷害朋友」做出的選擇
■大學生面對「為了利益不得不傷害朋友」做出的選擇
■大中學生在網路和現實生活中處理問題方式的異同
調查對象:全國范圍在校青少年大中學生
為深入了解青少年網路生活中的道德狀況,我們在全國范圍內對大中學生進行了網路生活系列調查,包括網路生活習慣、網路交友(網戀)、網路游戲、網路安全、網路文化、網婚、網路聊天等七個專題。
我們採用網路調查、發放問卷、深度訪談相結合的資料收集方式,力求客觀、深入、全面地反映在校青少年學生的網路生活狀況。問卷調查工作從2006年春季開始,到2007年冬季完成。調查問卷由課題組自行編制,其中對網友依戀程度的部分,參考了當前國內流行的網路成癮問卷。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於2008年2月至3月進行了深度訪談和網路調查。
大學調查范圍包括吉林、北京、河南、浙江、江蘇、上海、廣東、湖北、新疆等9個省、市、自治區,涉及央屬高校和地方高校共10所,跨文、理、工、醫、商等5個學科門類,回收有效問卷4120套。中學調查范圍包括河北、內蒙古、安徽、河南、北京、吉林、湖北、廣東、上海、新疆等10個省、市、自治區16所中學(包括4所完全中學)的2540名中學生。
調查結果一:認為網友雖不可信但能滿足情感需要
調查結果顯示,61.1%的大學生至少有一位網友,18.8%的大學生有至少5位經常聯系的網友。結交網友在中學生當中也比較普遍,有36.5%的中學生經常與網友聯系,16.2%的中學生有超過5位以上的網友。
近20%的大學生曾經有過網上戀情,而近40%的中學生表示自己至少有一位網路戀人,好像中學生比大學生更容易發展網路戀情。
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網友可以滿足自己的情感需要。有些學生表示,心情不好的時候,如沮喪、失望、厭倦等,和網友聊天可以釋放一些消極的情緒,讓自己心情輕鬆起來。究其原因,學生認為這是一種情感需要以及對理解與傾訴的渴望。因為很難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一個可以傾訴的朋友,在這個忙碌的時代,周圍的人都在忙自己的事,而且有些話,也不願意跟自己周圍的人講,而更願意與陌生人包括網友講。
然而,同時也有三分之二(66.8%)的學生認為網友不可信賴。超過半數的中學生和近四分之三的大學生認為,網上交友的最大顧慮不是輿論壓力,也不是擔心對方感情不夠忠誠,而是「網路的匿名性太高,無法相信對方」。超過三分之一(35.3%的大學生和35.1%的中學生)的學生把結交網友特別是網戀看做是一種感情游戲。超過半數的學生贊同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不止一個網上戀人,但現實生活中卻不可以。至於網友的基本情況,如家庭地址、幾年級、所學專業等,倒並不很在意其真與假。詢問網友的「基本情況」,屬於開始網路聊天的基本程序,是表達「想和你聊天」的一種方式,也可以說這只是打招呼式的禮貌問題,就像我們經常會講「吃飯了沒有」一樣,其實並不關心對方姓甚名誰,在什麼地方。
調查結果二:在網路生活中表現出利益中心的傾向
玩游戲是青少年網路生活的一項主要活動,特別是對於中學生和大學男生而言,玩游戲是他們網路生活的重要內容。有84%的中學生玩網路游戲或曾經玩過。有63.7%的大學生玩網路游戲,而且20.6%的大學生把玩網路游戲當做是與朋友(包括網友)交往的一種方式。
然而,網路生活中的友誼好像更淡薄。盡管大多數學生贊同朋友應該是互相幫助、合作、坦誠並且相互信任的,即使在網路空間也應該如此,然而在網路生活中只有40%的學生會在失敗與傷害朋友之間選擇失敗,而在現實情境中則會有近60%的人這樣做。
盡管有四分之一的大學生和近一半的中學生會區分現實生活與網路生活,把網路生活方式限定在虛擬空間,使網路生活基本上不影響自己的現實生活,但是仍然有四分之一的大學生和15.3%的中學生會把網路生活與現實生活一樣對待。對這些學生而言,在網路生活中的言行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現實生活,反之,在現實生活中的行為方式也會直接影響到網路生活方式。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8、調查報告「青少年怎樣正確利用網路」600字作文
隨著近幾年計算機的普及和網路的迅猛發展,青少年也開始接觸和使用計算機,並且不少人把上網作為自己業餘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是網路時代,計算機網路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閱讀和思維習慣,計算機網路帶給人們的是一片廣闊的新的空間。與此同時,計算機網路這把「雙刃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值得我們警惕和重視
如何正確使用網路,如何充分認識計算機網路,如何正確使用計算機網路,如何增強大家的判斷與分析能力,如何提高大家的使用和控制能力,如何在龐雜和多元的網路和文化信息中不迷失方向?筆者認為廣大青少年朋友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
l、網路的靈活性可以調動學習和工作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雙向活動。教師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目前,有些學校深化教學改革,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利用網路教室教學。這樣既使教師對於抽象性內容能夠通過直接演示法和學生進行交流,達到一目瞭然的效果;也使學生有目的的或者隨機地搜索著信息,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另外,網路的靈活性給許多繁雜的工作帶來了簡便,同時也可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2、網路可以提高青少年朋友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許多青少年朋友在剛開始學習計算機時,不敢去動計算機上的內容,隨著知識的不斷增加,使他們拓寬了思維方式,在運用中學會發現問題,並尋找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樣就提高了青少年朋友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3、網路中豐富的信息資源可以給學習和工作帶來便捷。
網路上計算機學習輔助軟體,素質教育信息動態、教科研最新成果,網上查詢國家、省、市有關政策、文件,網上查閱期刊數據,網上閱讀電子書籍等等,龐大而又豐富的信息資源是課堂教學內容和工作參考資料的有效補充。
廣大青少年朋友應從事物的兩面性來認識網路,充分利用有利的一方面,盡量避免有害的一方面對我們的侵害,正確認識網路,正確利用網路,充分利用網路,使網路為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