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營銷到底是什麼
新媒體營銷是基於特定產品的概念訴求與問題分析,對消費者進行針對性心理引導的一種營銷模式,從本質上來說,它是企業軟性滲透的商業策略在新媒體形式上的實現,通常藉助媒體表達與輿論傳播使消費者認同某種概念、觀點和分析思路,從而達到企業品牌宣傳、產品銷售的目的。
新媒體營銷有哪些好處呢?
一、新媒體營銷相對於傳統的媒體,能讓消費者的互動性更強。新媒體的傳播能讓口碑傳播形成病毒式的向下擴散形態,這種傳播方式更加迅速,傳播面積更為廣大。
二、新媒體營銷比傳統媒體更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新媒體營銷能照顧到客戶的差異化給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需求,這是傳統媒體所不能夠達到的。未來的消費是非常強調個性化差異的,比如在一些網站上購物能夠送貨到家這就滿足了一些不願意出門的消費者,這種能滿足未來消費者的營銷方式具有很大的前景。
三、新媒體能夠提供免費的營銷平台,比傳統媒體更節省成本。新媒體中有很多的免費資源可以用,只要你有創意,用戶覺得很有趣很感興趣就會免費為你傳播信息。這是傳統媒體不能做到的。
2、新媒體營銷是什麼?
要想搞清楚新媒體營銷,首先要明白新媒體和新媒體營銷是什麼。網路上寫道:新媒體是相對於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的新的媒體形態,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例如我們現在常見的微信、微博、貼吧等社交平台,嗶哩嗶哩彈幕網、優酷、快手、秒拍這類視頻平台,豆瓣、天涯這類社區,都屬於新媒體的范疇。所謂新媒體營銷就是利用新媒體的手段,以內容為核心,去獲取有利於企業盈利的潛在銷售線索。
新媒體營銷
舉個例子來說說什麼是潛在銷售線索。在現有的競爭情況下,用戶從知道產品到最後轉化為付費用戶不是瞬間就能夠完成的,特別對於在線工具的 Saas 產品來說,一個用戶的轉化周期有時候長達 6 個月,所以如果你缺乏能夠和用戶直接溝通的「橋梁」,我們就很難繼續和他們針對性溝通,更不用談及最後的轉化了。
這個橋梁就是銷售線索,目前最常見的銷售線索包括:用戶的手機號碼、微信號、郵箱地址、QQ 號、公眾號粉絲、微博粉絲等等信息,當然最直接、優質的還是前面三種線索。
總結下來,我們把新媒體營銷定義為:一系列以新媒體為主要手段,圍繞著獲取現在銷售線索為主要目的的市場活動。
3、新媒體營銷有哪些特點?
新媒體營銷的特點?
1. 傳播方式雙向化;
傳統媒體信息傳播的方式是單向的、線性的、不可選擇的;新媒體傳播方式是雙向的,每個受眾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樣也是信息的傳播者,進而互動性強,傳播效果明顯。
2. 接收方式從固定到移動;
3. 傳播行為更加個性化;
每一個人都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個性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傳播自己關注的信息,傳播內容與傳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盤我做主。
4. 傳播速度實時化;
5.內容形式多樣化,展示方式豐富;
傳播的內容多元化和融合化,同時傳播帶有文字、圖片、聲音等於一身的信息已成為可能,提高了信息量,提升了信息的廣度。
6.更容易與用戶之間建立關系和好感。
4、新媒體營銷的渠道包括哪些?
一、微信平台
微信活躍用戶6.5億,巨大的用戶群體,就像一座巨大的富礦,引來眾多淘金者。具體而言,在微信平台上,企業常用的新媒體工具和資源包括:微信公眾平台、微信個人號、微信群、微信廣告資源。
二、新浪微博平台
近兩年,有觀點認為微博活躍度下降了,「周邊的好多人都玩微信,都不怎麼玩微博了」,這不過是假象。一方面,微博和微信本就不同,微博是社交媒體,微信是社交IM,所以,王寶強事件之後,「旅遊觀光線」出現在微博上,而非出現在微信之上。另一方面,持微博活躍度下降觀點的人,忽略了中國互聯網的分層和滲透速度。根據微博財報,自上市以來,微博活躍用戶連續九個季度保持30%以上的增長。微博和微信各有其優劣勢。
具體而言,在微博平台上,企業常用的新媒體工具和資源包括:微博企業自媒體和微博廣告資源。
三、問答平台(知乎、分答、百度問答、360問答)
常用於新媒體推廣的問答平台有知乎、分答、百度問答和360問答。百度問答、360問答被運用於網路推廣已久,知乎和分答出現時間雖晚,但營銷勢能十足。問答平台的功能定位如下:
四、百科平台(網路、360百科、互動百科)
常用於新媒體推廣的百科平台有網路、360百科、互動百科。百科平台是新媒體中的」舊媒體「,但它的江湖地位依然不可撼動。
五、、直播平台(映客、花椒、一直播)
網路直播最大的特點即是,直觀性和即時互動性,代入感強。當網路直播與互聯網金融結合,網路直播便在信息披露,用戶溝通,宣傳獲客等方面大展身手。
六、視頻平台(秒拍、美拍、優酷)
2016年,視頻內容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增長,但到目前為止,視頻內容的增長還未到達頂峰。根據有關數據預測,到2017年,將有69%的互聯網流量都來源於視頻消費。而如今,許多的品牌主也開始其視頻內容的戰略布局,這主要包括了:品牌介紹、品牌宣傳、產品促銷、增加用戶觸達、促進用戶參與度、業務推廣。
(4)2013新媒體營銷擴展資料:
新媒體營銷
新媒體營銷是指利用新媒體平台進行營銷的方式。在web2.0帶來巨大革新的年時代,營銷方式也帶來變革,溝通性(communicate)、差異性(variation)、創造性(creativity)、關聯性(relation),體驗性(experience)、互聯網已經進入新媒體傳播時代。 並且出現了網路雜志、博客、微博、微信、TAG、SNS、RSS、WIKI等這些新媒體。
參考鏈接:新媒體營銷-網路
5、新媒體營銷方式有哪些
活動營銷、話題營銷、借勢營銷、常規營銷、社會營銷
鄧海舟網路營銷教程網,有教程
6、新媒體營銷包括哪些?
新媒體營銷的渠道,或稱新媒體營銷的平台,主要包括但不限於:門戶、搜索引擎、微博、微信、SNS、博客、播客、BBS、RSS、WIKI、手機、移動設備、APP等。新媒體營銷並不是單一地通過上面的渠道中的一種進行營銷,而是需要多種渠道整合營銷,甚至在營銷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可以與傳統媒介營銷相結合,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營銷。
7、什麼是新媒體營銷?
但事實上,如果客氣一點說,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對新媒體的寬泛定義(廣義?),如果嚴謹一點,那就根本上是誤解了新媒體。博研對新媒體的定義是這樣的:「受眾可以廣泛且深入參與(主要是通過數字化模式)的媒體形式。」如是,就把「馬路上的LED,電梯間的液晶屏,廁所里的尿兜廣告」 諸如此類的東西排除在新媒體之外。事實上,上述那些所謂的「新媒體」,說到底還是廣告牌罷了。博研把1.0時代的網路媒體也從我論述的新媒體中排除了出去。以新浪、搜狐為代表的水平門戶網站和品種繁多的垂直專業網站,我更願意將它們視為是某種傳統媒體的網路版本。因為它們依然是傳統傳者把控的媒體形式。核心關鍵在於:大比例的文本創造存在於傳統媒體中,經「復制」出現在網路媒體中。博研科技所定義的新媒體,核心維度包括三個部分:其一、受眾。雖然,受眾在UGC(Users Generate Content)模式下也變成了「傳者」。但這種傳者和傳統媒體上的傳者是不同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產出「原生態的內容」,而非「專業的內容」。所謂原生態的內容,就是「思想的直接反映」,中間言語的加工環節是很少的。其二、廣泛且深入的參與。廣泛到什麼程度?幾乎是零門檻。當然,這種零門檻也是相對的,至少要有會上網(或者發簡訊)的素質和條件罷!深入到什麼程度?推到極致就是,一旦不參與了,媒體平台立刻變成零。也就是用戶不貢獻內容(更確切地說,是不作為),網站(或其它媒體形式)變成空殼。廣泛且深入的參與和互動(interactive)是不同的。握有話語權的傳者和傾聽的受者通過互動可以達成平等關系(symmetric),但新媒體可以讓他們的關系重新傾斜(asymmetric),但這種傾斜卻是偏向受者的。其三、主要通過數字化。數字化的核心在於文本可以被輕易復制且散播,推動信息的傳播。「糾纏」於新媒體的定義,並非是玩玩文字游戲,或者是搞書齋型研究。釐清了新媒體的定義之後,才能明白,基於新媒體的營銷工作,究竟和傳統營銷手法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