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先隊活動課主要包含哪些內容?
少先隊活動課的形式 以少先隊特有的大、中、小隊及紅領巾小社團等形式,
根據時代要求和今天少年兒童的生活經驗、特點需求,
吸收少先隊歷史上經典、有效的活動形式,創新設計為少年兒童喜歡、有時代感、普遍性強的活動形式
開展主題鮮明、生動活潑的少先隊活動。 少先隊活動課主要採用少先隊組織生活和集體活動形式,綜合運用組織培養、群體互動、信息傳播、個體輔導等方法。
注重運用包括圖書、報刊、電視少兒頻道、廣播等傳統大眾傳媒和互聯網等新媒體,
少先隊隊室、紅領巾廣播站、電視台、宣傳欄等校內媒體,以及輔導員、家長和少先隊員同伴之間的人際傳播等渠道,運用時 強的優秀文化藝術產品,傳播教育內容
2、少先隊活動課組織生活方面的6個活動主題分別是什麼
一、少先隊活動課的性質 (一)少先隊是中國共產黨創立並領導的少年兒童群眾組織,肩負著通過組織教育培養黨的事業接班人的使命。保證少先隊活動時間,系統實施少先隊活動課,是經常化、系統化、科學化落實少先隊組織根本任 重要保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 (二)少先隊活動課與學校教育其他課程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側重在培養知識和技能之外引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思想意識。重點運用少年兒童思想意識的形成和發展規律,培養少年兒童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 (三)少先隊活動課是在輔導員幫助下、發揮少先隊員的主體作用的一門獨特的活動課。不以考試為評價,以實踐體驗為基本途徑。注重運用隊旗、隊禮、隊歌、紅領巾、鼓號等少先隊特有的禮儀,營造庄嚴神 教育氛圍。 二、少先隊活動課的目標與內容 (一)少先隊活動課的目標 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總體目標,把握少先隊組織屬性,實現少先隊組織的根本任務:從培養合格建設者的角度,引導少年兒童有愛心,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增強國家意識、科學意識、勞動意識、審美意識,鍛煉強健體魄,培養良好心理素質;從培養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注重黨、團、隊組織意識和教育內容的銜接,灌輸培養少年兒童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 (二)少先隊活動課的內容 主要包含組織意識、政治啟蒙、信仰萌芽、成長取向等教育內容。 1. 組織意識。培養少年兒童對少先隊組織的認同感、榮譽感、責任感和歸屬感,以及黨、團、隊銜接的組織意識。組織少先隊員學習並遵守少先隊的章程,履行隊員權利和義務,服從隊的決議,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 2.政治啟蒙。引導少年兒童初步了 國的國體、政體,培養初步的政治認知、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幫助少年兒童認知中國共產黨,了 、國家、人民的關系,明白我們國家是共產黨領導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幫助少年兒童初步了 國特色社會主義,了解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站起來」、「富起來」的偉大成就和來之不易,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幾代中國人的「中國夢」。引導少年兒童初步樹立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志向。 3.信仰萌芽。啟迪少年兒童對真善美、美好人生和社會理想的追求,打下 '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基礎。引導少年兒童通過感知黨帶領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幸福生活的偉大實踐,了 產主義遠大理想,明白「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永遠熱愛偉大的祖國,永遠熱愛偉大的人民,永遠熱愛偉大的中華民族,憧憬人類美好未來,初步樹立為實現理想不懈奮斗的信仰。 4.成長取向。幫助少年兒童獲得基本的涵養,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引導少年兒童培養正直、善良、誠實、有愛心等基本品格,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形成國家意識、科學意識、勞動意識和 意識,鍛煉強健體魄,培養良好心理素質。 三、少先隊活動課的形式 以少先隊特有的大、中、小隊及紅領巾小社團等形式,根據時代要求和今天少年兒童的生活經驗、特點需求,吸收少先隊歷史上經典、有效的活動形式,創新設計為少年兒童喜歡、有時代感、普遍性強的活動形式,開展主題鮮明、生動活潑的少先隊活動。 少先隊活動課主要採用少先隊組織生活和集體活動形式,綜合運用組織培養、群體互動、信息傳播、個體輔導等方法。注重運用包括圖書、報刊、電視少兒頻道、廣播等傳統大眾傳媒和互聯網等新媒體,少先隊隊室、紅領巾廣播站、電視台、宣傳欄等校內媒體,以及輔導員、家長和少先隊員同伴之間的人際傳播等渠道,運用時 強的優秀文化藝術產品,傳播教育內容。注意關心少先隊員的個體特點,根據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 (一)少先隊組織生活 少先隊組織生活是少先隊員在少先隊組織中學習隊的基本知識、實踐隊的基本制度規范、參與隊組織建設和日常事務、履行隊員權利義務、培養組織意識的重要途徑,是少先隊活動課的特有形式。具體包括: 1. 學習隊章。通過開隊會、聽講座、看動漫、觀展覽、開展討論等多種形式,全面學習少先隊章程,理 先隊的基本知識。 2.儀式感染。學習和使用少先隊禮儀,規范舉行少先隊儀式,以庄嚴而神 集體氛圍感染心靈,陶冶情操,升華思想。包括入隊、離隊儀式,檢閱式、升旗儀式,建隊紀念日、重大節日等慶典活動。 3. 民主參與。通過民主選舉和監 議少先隊小幹部,集體討論決定重要事項,參與隊 理,參與隊集體建設,培養民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4.崗位鍛煉。實行少先隊小幹部輪換制,自設自薦服務小崗位,人人都有服務鍛煉的平台,增強服務意識和 意識,提高實踐能力。 5.學習榜樣。通過學習少先隊歷史上的英雄榜樣,選樹新時期少先隊榜樣和身邊可親、可敬、可學的優秀少先隊員榜樣,進行榜樣教育,營造比、學、趕、幫、超氛圍。 6.團隊關愛。建設團結互助、溫暖友愛的隊集體,通過良性群體互動和同伴互助,促進共同成長進步。 (二)少先隊集體活動 少先隊集體活動是少先隊組織鼓勵創造的各種主題鮮明、有意義、生動活潑、為少年兒童喜歡的集體性活動,是少先隊員在少先隊集體中實踐體驗、共同成長的有效途徑,是少先隊活動課的重要形式。按人員集聚程度和活動功能區分,主要有: 1.集中性活動。大隊會、中隊會是最普遍、最重要的集中性活動形式。如,結合重大事件、重要教育契機,各級少先隊組織統一開展的「紅領巾心向黨」、「祖國發展我成長」等主題活動,以及隊會、隊日、集體參觀、郊遊、遠足、夏(冬)令營等大中隊集中活動。 2.經常性活動。小隊活動是經常性活動最重要的方式。如,在少先隊組織中長期形成的「手拉手」、「養成道德好習慣」、「少年軍校」、「少年科學院」、「勞動實踐」、「平安行動」、「陽光體育」等品牌活動,以及尋訪、考察、訪談、小課題、小考察、小志願者、徵文、微視頻徵集等基層少先隊組織靈活開展的活動。 3.團體游戲活動。為滿足少先隊員娛樂、遊玩等需求,豐富課餘生活、發展個性特長、提升審美情 組織開展的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特色游戲、篝火晚會等活動。可由隊員自由組合,分散開展。 4.紅領巾小社團活動。在少先隊組織指導下,由隊員自主組織、自主管理、定期開展的各種小型多樣的社團活動,可由學校輔導員聘請正派、有愛心、有專長的人士擔任志願輔導員。社團成員相對固定,可跨班級、跨學校或通過網路跨地域組成。 5.評價性活動。對少先隊員在少先隊活動中得到教育鍛煉的成效進行評價的活動,如雛鷹爭章活動、優秀少先隊員、少先隊集體評選活動等。對各級少先隊組織開展的活動進行效果評價和展示交流的活動,如「創造杯」少先隊活動設計競賽、基層少先隊活動優秀案例徵集等活動。 四、少先隊活動課的實施要求 (一) 少先隊活動時間。少先隊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小學一至六年級和初中一、二年級每周安排1課時,專門用於開展少先隊活動。視具體活動,少先隊活動課時可分 用或集中安排。此外,也要與學校其他教育教學活動有機結合,利用晨會、升旗儀式、大課間及課余、校外、寒暑假期時間,抓住重要節慶、紀念日和重大事件等契機,組織開展好少先隊活動。 (二)因地制宜普遍開展。依據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及其認知、情感、態度、行為形成的基本規律,按照分層教育的原則,本綱要圍繞少先隊活動課總體目標和內容,提出了各年級少先隊活動的具體目標和內容建議,設計了相應的活動載體。各地中小學少先隊組織要認真實施,根據實際選用或靈活開展有地方特點、學 色的少先隊活動。注重普遍性、適用性、針對性,力爭全員覆蓋、人人參與,使8年少先隊生活成為循序漸進培養少年兒童重要思想意識的完整教育過程。
3、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微的組成是
中國少先隊的隊徽由五角星加火炬和寫有「中國少先隊」的紅色綬帶組成。中國少年先鋒隊 簡稱:少先隊)隊徽由五角星加火炬和寫有「中國少先隊」的紅色綬帶組成。中國少年先鋒隊(簡稱「少先隊」)是中國少年兒童的群眾組織,是少年兒童學習共產主義的地方,1949年10月13日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日。
1990年10月15日在 中國少年先鋒隊代表大會上通過《中國少年先鋒隊》章程確認五角星加火炬和寫有「中國少先隊」的紅色綬帶組成少先隊隊徽。
1990年10月15日在 中國少年先鋒隊代表大會上通過《中國少年先鋒隊》章程確認五角星加火炬和寫有「中國少先隊」的紅色綬帶組成我們的隊徽。隊徽的使用應該莊重、嚴肅。少先隊的各級代表大會、團委、少工委的會議室、隊室。「六一」、建隊日的活動場所以及有關少先隊的外事場合等可以懸掛隊徽。
4、如何運用新媒體樹立互聯網思維做好新時期少先隊工作
首先提高自身水平
其次普及新媒體思維
然後結合實際情況
如果還有疑問,可以搜下鄭剛blog,也許可以提供些建議
5、少先隊基本知識
1949年10月13日,新中國成立伊始,根據青年團一大的決議,團中央公布了《關於建立中國少年兒童隊的決議》。
從此,由中國共產黨締造的、全國統一的少年兒童組織——中國少年兒童隊,在中國大地上誕生了,1953年6月,中國少年兒童隊改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至此,我們光榮的少先隊組織翻開歷史新篇章。後來,每年的10月13日定為建隊紀念日。
1990年10月15日在中國少年先鋒隊代表大會上通過《中國少年先鋒隊》章程確認五角星加火炬和寫有「中國少先隊」的紅色綬帶組成我們的隊徽。
隊徽的使用應該莊重、嚴肅。隊的各級代表大會、團委、少工委的會議室、隊室,「六一」、建隊日的活動場所以及有關少先隊的外事場合等可以懸掛隊徽。隊的各級組織頒發的獎狀、獎旗、獎章、證書、光榮證和其他榮譽性文件、證件及隊的報刊上都可以加印隊徽。
(5)少先隊中的新媒體擴展資料
隊 旗: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旗是五角星加火炬的紅旗。少先隊的隊旗是少先隊組織的標志。隊旗為紅色,象徵革命勝利,隊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火炬象徵光明。
隊旗寓意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向著光明的未來前進。少先隊員要熱愛自己的隊旗,在舉行集會、隊旗出場和退場和大型活動時,隊員應嚴肅、立正並敬禮。
6、中國少先隊標志星星和火炬分別代表什麼
五角星是我們國旗上的一顆星,代表著中國共產黨。火炬代表少先隊的熱情與希望,象徵著少先隊員要做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的崇高理想。
隊旗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旗是五角星加火炬的紅旗。少先隊的隊旗是少先隊組織的標志。隊旗為紅色,象徵革命勝利,隊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火炬象徵光明。隊旗寓意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向著光明的未來前進。
少先隊員要熱愛自己的隊旗,在舉行集會、隊旗出場和退場和大型活動時,隊員應嚴肅、立正並敬禮。
(6)少先隊中的新媒體擴展資料:
紅領巾
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它是紅旗(隊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每個少先隊員都應該佩戴它和愛護它,為它增添新的榮耀。
規格和材質
紅領巾分為小號、大號兩個規格,分別是:
小號:底邊長100厘米、腰邊長60厘米。
大號:底邊長120厘米、腰邊長75厘米。
紅領巾顏色採用國旗紅,可用布、綢、緞等材料按照標准製作。
佩戴和使用
1.少先隊組織要教育隊員愛護紅領巾,保持紅領巾干凈、平整,佩戴時服裝規整。
2.小學低、中年級隊員佩戴小號紅領巾,小學高年級和初中隊員佩戴大號紅領巾。小學低、中年級身高較高的隊員,可佩戴大號紅領巾。少先隊員離隊時應珍藏紅領巾和隊徽徽章。
3.少先隊員參加校內外少先隊集會、活動,參加升國旗儀式、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重要儀式活動,須佩戴紅領巾。參加體育活動、生產勞動或在家裡休息時,可以不佩戴紅領巾。天氣炎熱時可暫不佩戴紅領巾,但應佩戴隊徽徽章。
4.少先隊輔導員在參加少先隊集會、活動時,應佩戴大號紅領巾。少先隊活動邀請有關領導、來賓等成年人參加時,領導、來賓佩戴大號紅領巾。
5.紅領巾及其名義不得用於商標、商業廣告以及商業活動。
6.各級少先隊組織、少先隊員、少先隊輔導員不得購買使用不合規定的紅領巾。
佩戴方法
1.將紅領巾披在肩上,鈍角對准脊椎骨,右角放在左角下面,兩角交叉;
2.將右角經過左角前面拉到右邊,左角不動;
3.右角經左右兩角交叉的空隙中拉出,右角恰繞過左角一圈;
4.將右角從此圈中拉出,抽緊。
另外:隊徽也是少先隊的標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少年先鋒隊
7、什麼是少先隊活動課的主要體現方式和實施途徑
(一)少先隊是中國共產黨創立並領導的少年兒童群眾組織,肩負著通過組織教育培養黨的事業接班人的使命。保證少先隊活動時間,系統實施少先隊活動課,是經常化、系統化、科學化落實少先隊組織根本任 重要保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
(二)少先隊活動課與學校教育其他課程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側重在培養知識和技能之外引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思想意識。重點運用少年兒童思想意識的形成和發展規律,培養少年兒童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
(三)少先隊活動課是在輔導員幫助下、發揮少先隊員的主體作用的一門獨特的活動課。不以考試為評價,以實踐體驗為基本途徑。注重運用隊旗、隊禮、隊歌、紅領巾、鼓號等少先隊特有的禮儀,營造庄嚴神 教育氛圍。
少先隊活動課的形式 以少先隊特有的大、中、小隊及紅領巾小社團等形式,根據時代要求和今天少年兒童的生活經驗、特點需求,吸收少先隊歷史上經典、有效的活動形式,創新設計為少年兒童喜歡、有時代感、普遍性強的活動形式,開展主題鮮明、生動活潑的少先隊活動。 少先隊活動課主要採用少先隊組織生活和集體活動形式,綜合運用組織培養、群體互動、信息傳播、個體輔導等方法。注重運用包括圖書、報刊、電視少兒頻道、廣播等傳統大眾傳媒和互聯網等新媒體,少先隊隊室、紅領巾廣播站、電視台、宣傳欄等校內媒體,以及輔導員、家長和少先隊員同伴之間的人際傳播等渠道,運用時 強的優秀文化藝術產品,傳播教育內容。注意關心少先隊員的個體特點,根據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
8、少先隊活動課主要包含哪些內容
體驗教育、「手拉手」互助活動、雛鷹爭章、民族精神代代傳、少年軍校、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中華少年小甲A足球活動、中國少年科學院:少先隊的八大品牌項活動。
1.體驗教育
體驗教育是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在總結50多年來少先隊的優良傳統和基本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少先隊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少年兒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
體驗教育的內涵,是組織和引導少年兒童在親身實踐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內化為健康的心理品格,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過程。這是一個道德認知的過程、道德情感升華的過程、道德實踐的過程和人的社會化過程。在實踐中的體驗,以不同層次的內涵伴隨在少年兒童道德認知的不同階段和全過程,伴隨在少年兒童道德內化的知、情、意、行的不同階段和全過程,伴隨在少年兒童道德養成的不同階段和全過程,伴隨在少年兒童道德形成的不同階段和逐步社會化的全過程。
體驗教育的實施,以從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四個方面的關系中提煉出的少年兒童應當養成的良好行為習慣為內容,以自己的身份和視角、以他人的身份和視角或進入設定的實踐和情境中去體驗為形式,達到使教育內容觸動少年兒童的心靈,進入少年兒童的內心,最終外化為少年兒童的實際行動的目標,從而為少年兒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基礎。
2.「手拉手」互助活動
「手拉手」互助活動開始於90年代初,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聯合有關部門共同發起,旨在倡導城市和農村、富裕地區和貧困地區、健康的和有殘疾的以及不同民族的少年兒童之間相互通信交往,互幫互助,共受教益的一項實踐教育活動。
「手拉手」互助活動的宗旨是:通過少先隊員和隊組織之間的交流、互助、服務,引導少年兒童了解國情,認知社會,從小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培養樂於助人、團結友愛的健全人格。
開展「手拉手」互助活動的方針是:以城市為主導,輻射廣大農村和老、少、邊、貧地區;強調互助互學,共同進步,防止單純的救助行為;提倡就近就便,量力而行。
每一位參加「手拉手」互助活動的少先隊員都要經過三個步驟。第一步:「手拉手找朋友」。基層少先隊組織提供貧困地區或有困難的少年兒童的名單,並組織隊員填寫「手拉手友情卡」,找到需要幫助的小夥伴。第二步:「手拉手交朋友」。參加活動的隊員要做到「五個一」:交一個手拉手好朋友,寫一封手拉手交友信,給小夥伴寄一本好書(或一份報紙、一件文具),為小夥伴做一件好事,向小夥伴學一種新知識(或新本領)。第三步:「手拉手看朋友」。各級少先隊組織要利用寒暑假組織隊員就近就便看望手拉手小夥伴,共同參加各種實踐活動,體驗生活。
3.「雛鷹爭章」活動
「雛鷹爭章」活動是1993年啟動的「中國少年雛鷹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同志「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題詞精神,全國少工委從少年兒童的年齡特徵出發,把對少年兒童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方面的要求,具體內化為若干枚
「雛鷹獎章」,鼓勵少年兒童從日常生活及學習的具體環節入手,通過定章、爭章、考章、頒章、護章,不斷為自己確立新的目標,發現自己的潛能,看到自己的進步,證明自己的成功。
「雛鷹爭章」活動面向全體少年兒童,人人可為,天天可為,打破了傳統的單純靠分數評價優劣的模式,成為衡量少年兒童綜合素質的重要依據。各種獎章如同一根根紐帶,把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把校內和校外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為社會各方面關心支持素質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載體。
4.「民族精神代代傳」活動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億萬少年兒童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2003年10月,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少工委在全國少年兒童中共同開展「民族精神代代傳」活動。
此項活動以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主題,以豐富多彩的體驗教育活動為載體,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實踐活動,引導少年兒童以少先隊中隊、小隊的組織形式,開展以「中國了不起、中國人了不起、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為主要內容的「三個了不起」系列活動,教育引導少年兒童了解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偉大力量,逐步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從小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好全面准備。
5.少年軍校活動
少年軍校是共青團、少先隊組織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的積極參與和熱情支持下,在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協調和指導下,面向全體少年兒童開展的國防教育形式。自創辦以來,少年軍校的活動內容不斷豐富,活動方式不斷創新,活動陣地不斷設立,已經成為對少年兒童進行國防教育和提高他們多方面素質的重要載體,被寫入了2001年4月28日公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少年軍校活動是目前在廣大少年兒童中進行的愛國、愛黨、愛軍教育的重要活動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04年底,全國已有各級各類少年軍校13000所,在少年兒童校外教育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6.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
「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是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國少工委於2000年4月共同開展的「少年兒童平安回家」活動的深化和拓展,是一項引導全社會都來關注和預防少年兒童意外傷害、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公益活動,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共青團、少先隊組織和教育、公安部門為主導,通過多種方式增強少年兒童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全社會預防少年兒童意外傷害的責任意識,營造全社會維護少年兒童合法權益、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服務的良好氛圍。
7.中華少年小甲A足球活動
「中華少年小甲A足球活動」旨在貫徹落實鄧小平同志「足球從娃娃抓起」的指示,促進和發展我國少年兒童足球事業,2000年初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發起並聯合中國足球協會、中央電視台共同主辦,每年一屆,是迄今為止少先隊組織開展的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泛、參與人數最多的全國性少年足球活動。
小甲A足球活動的基本理念是「體驗足球,快樂成長」,它引導少年兒童在活動中體驗
「用心出智慧、配合有力量、頑強能進步」(小甲A足球隊的口號)的道理,領悟
「激情欣賞,文明表達」(小甲A啦啦隊的口號)和「積極參與,熱情服務」
小甲A志願者服務隊的口號)中蘊涵的民族精神和道德要求。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動員和組織少先隊員結合自身實際,在學校和社區自主選擇參加足球游戲活動、足球文化活動和足球競技活動。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是依託學校少先隊組織或社區少先隊活動陣地,因地制宜地建立形式多樣的基層「小甲A紅領巾足球俱樂部」,按照「免費入會、自願參加、自由組合、定期交流、集中展示、共同進步」的原則,自主組建「小甲A足球隊」、「小甲A啦啦隊」和「小甲A志願者服務隊」等活動隊,開展經常性的小甲A足球活動。
8.中國少年科學院
「中國少年科學院」是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於1999年創建的以6-16歲少年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少年兒童校外教育陣地為依託,以培養少年兒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提高少年兒童科學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質為目標的實踐教育活動。
中國少年科學院的主要任務是通過開展科技培訓、科技實踐、科技競賽和科技爭章活動向全國少年兒童普及科技知識,發現和培養優秀少年科技人才,建設科技教育培訓和科學體驗陣地,開展少年兒童校外科技教育理論研究,舉辦國內外少年兒童科技交流活動,建立和完善科學體驗活動指導隊伍。
幾年來,中國少年科學院活動在各級少先隊組織和少年兒童校外教育領域產生廣泛影響。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評選、全國「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普活動、「爭當小實驗家」全國少年兒童科學體驗活動、「走進美妙的數學花園」中國少年數學論壇、「科技之星」全國少年兒童科普競賽、少年科學院科技創新論壇等一系列科技教育實踐活動,得到了少年兒童和少年兒童工作者的積極參與和高度認可,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廣泛關注。中國少年科學院活動按照社會化的工作思路,積極爭取科技場館、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中小學、校外教育機構、社區活動場所的支持和參與。截至目前,共命名了63個「全國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技活動示範基地」、300餘個「中國少年科學院科普基地」、「全國少年兒童科學體驗活動基地」、「全國青少年數學培訓基地」。
9、少先隊的性質和根本任務是什麼
一:少先隊的性質是:中國少年先鋒隊(簡稱「少先隊」)是中國少年兒童的群眾組織,是少年兒童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預備隊。
二:少先隊的根本任務是:第一個層次是引導少年兒童有愛心,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增強國家意識、科學意識、勞動意識。第二個層次是灌輸培養少年兒童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
(9)少先隊中的新媒體擴展資料:
少先隊的目的是:
團結教育少年兒童,聽黨話,愛祖國、愛人民、勤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努力學習,鍛煉身體,參與實踐,培養能力,立志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維護少年兒童的正當權益,讓兒童努力學習,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10、少先隊的知識有哪些?
1、少先隊的敬禮是右手五指並緊,高舉過頭約一拳的距離,表示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人民最偉大,人民創造財富,人民創造文明,人民創造歷史。我們黨是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
2、行少先隊隊禮要立正站直,右手五指並攏,左手也要五指並攏,自然下垂,貼緊褲縫,手掌成平,手腕自然挺直,前肘彎曲,掌心向里,經前胸高舉頭上,距前額上一拳。掌心向左前,眼睛注視受禮者,表情莊重嚴肅。
(10)少先隊中的新媒體擴展資料:
少先隊紅領巾的佩戴方法:
1.將紅領巾披在肩上,鈍角對准脊椎骨,右角放在左角下面,兩角交叉;
2.將右角經過左角前面拉到右邊,左角不動;
3.右角經左右兩角交叉的空隙中拉出,右角恰繞過左角一圈;
4.將右角從此圈中拉出,抽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少年先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