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微博意見領袖研究報告的概述
2012年3月9日下午,由「文化繁榮與新媒體發展」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復旦大學)、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趙凱工作室和《新聞記者》雜志社主辦,中國輿情網協辦的「意見領袖與網路輿論」圓桌論壇在復旦大學舉行。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研究員、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張志安副教授發布國內第一份《中國微博意見領袖研究報告》。
《報告》採用定量及定性結合的方法,以新浪微博為平台,以五個維度(網路影響力、傳統媒體影響力、親和性、爭議性、活躍度)為標准,選出綜合評分較高的前100個意見領袖,在此基礎上分析探討TOP100意見領袖的群體特徵。
《報告》由復旦大學「輿情與傳播研究實驗室」實施,中國輿情網技術支持,歷時半年完成。
本報告數據抓取截止日期為2011年12月,在2012年各位上榜人士粉絲數又有所增長。
2、白皮書和藍皮書的區別是什麼
白皮書和藍皮書都是重要文件的別稱,但有所區別,具體如下:
1、兩者發布的機構不同。
「皮書」最早源於政府部門對某個專門問題的特定報告。白皮書,是由官方制定發布的闡明及執行的規范報告。藍皮書,是由第三方完成的綜合研究報告。
2、兩者是不同國家的慣用文件。
藍皮書用於官方文件時,主要指英國議會的一種出版物。因封皮是藍色,故名。各國的文件分別有其慣用的顏色,封面用白色的報告文件,被稱為白皮書,如中國、美國;封面用藍色,叫藍皮書,英國慣用藍皮書。
3、兩者的文件內容不同。
白皮書最初是因為書的封皮和正文所用的紙皆為白色而得名。主要是政府就重大問題發布的官方報告。白皮書已經成為國際上公認的正式官方文書。 而藍皮書通常代表學者或研究團隊的學術觀點。
「皮書」的來源:
「皮書」來源於政府部門對某一具體問題的具體報告。通常這種報告是不加裝飾地印刷的。封面也是黑白的,所以稱為「白皮書」。
在不少國家,政府發布報告時使用「白皮書」已基本成為慣例,比如,我國發表的「《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白皮書」、「中國2004年國防白皮書」等。此外,也有一些國家使用「紅皮書」、「藍皮書」、「綠皮書」等形式。「皮書」這種「官方解說」的性質,也使它常常和「權威」相聯系。
「皮書」出自專家學者或科研院校專業人員,發表對現實或未來政治、經濟、社會某一方面理解和認知,其看法和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權威性。對「皮書」的顏色並沒有特別的規定,可以沒有任何含義,也可以和書的內容結合起來。
3、《中國新媒體藍皮書發展報告(2017)》的主編是誰
唐緒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1]牋,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系學位評定委員會主任,院教授委員會委員。任中國報業協會會刊《中國報業》雜志執行主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報業專家顧問團顧問,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團成員。曾獲第四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獎。主要研究領域:新聞業務,傳媒經營管理。
4、為什麼叫白皮書
一、白皮書(White Paper)通常指具有權威性的報告或指導性文本,用以闡述、解決或決策。白皮書是政府就某一重要政策或議題而正式發表的官方報告書,起源於英美政府。最早的白皮書是1922年丘吉爾白皮書。因為報告書的封面是白色,所以被稱為白皮書。政府或議會正式發表的以白色封面裝幀的重要文件或報告書的別稱。「皮書」最早源於政府部門對某個專門問題的特定報告,通常這種報告在印刷時不作任何裝飾,封面也是白紙黑字,所以稱為「白皮書」。不過,一國使用的文件封面顏色也可以有多種。如日本防衛年度報告用白皮,叫防衛白皮書,其外交年度報告則用藍皮,叫外交藍皮書。
二、藍皮書
1、藍皮書通常代表的是學者的觀點或者研究團隊的學術觀點。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推出了系列藍皮書,如《經濟藍皮書》、《社會藍皮書》、《法制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藍皮書等等,都是該領域的權威年度報告。余世維在他的講座中也特別提到:一個公司要有兩本書,一本書是紅皮書,是公司的策略,即作戰指導綱領;另一本書是藍皮書,即SOP,標准作業程序,而且這個標准作業程序一定是要做到細化和量化。
2、藍皮書用於官方文件時,主要指英國議會的一種出版物。因封皮是藍色,故名。開始發行於1681年,自1836年才公開出售。其名稱是《英國議會文書》,是英國政府提交議會兩院的一種外交資料和文件。
3、有一類外文稱為藍皮書的,並不是什麼官方文件。從內容看,乃系名人錄、指南、手冊之類的工具書,甚至包括紀念畫冊。如美國政府官員名錄、社會名人錄、國務院每月發行的駐美外交人員銜名錄,以及美國一些大學做試題答案用的小冊子也稱藍皮書(漢語可譯為藍皮簿)。此外,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出版過一本紀念畫冊,1947年菲律賓建國一周年時出版的紀念畫冊,封皮均用藍色,都冠以藍皮書的名稱。
4、藍皮書是由第三方完成的綜合研究報告。
5、新媒體有哪些
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大眾媒介,現在還沒有具體定義,最常見的新媒體有手機、網路、移動電視、觸屏媒體、數字電影、3D電影、數字雜志、數字廣播等等。在許多定義中,我比較認同的是美國《連線》雜志的描述:「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
6、北京電影學院視聽傳媒學院視聽新媒體創作考研參考書有哪些?
視聽傳媒學院和咱們昨天給同學們分析的攝影學院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之前的報考人數門可羅雀,到一年又一年的報考人數的增加,視聽傳媒學院已經逐步奠定了在北電中的地位。
今天咱們聊聊視聽傳媒學院從一開始招生便一直有的視聽新媒體創作,雖然去年由於新開了冬奧會項目視聽節目製作,大大稀釋了視聽新媒體的招生情況,但其實二者在學習上面區別並不是很大。
畢竟,導師還是這些,方向也還是這些。下面咱們來分析一下視聽新媒體的相關考試情況。
考試科目分析
科目
①思想政治理論
②英語二或日語或俄語
③藝術基礎理論
④視聽新媒體創作
下面,咱們先說說參考書,然後跟大家講講考試范圍。
參考書目
經典必看書目
視聽新媒體導論 郭小平 北京大學出版社
這套教材是聯合全國幾所大學的資深學者編寫而成,內容囊括了融合新聞、數字媒體相關理論到視聽媒體實踐操練層面等系列內容。這本書是我國第一本專門針對廣播電視的新媒體教材。
互聯網思維模式下的新媒體 梁小昆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是北京電影學院視聽傳媒學院梁小昆老師的一本著作。 這本書共有六章。 分別是從互聯網、互聯網視角下的新媒體、互聯網下的新媒體平台、電影與新媒體、新媒體影像、網路電影等內容。
傳播學教程 郭慶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這本教材運用國內外傳播學研究的新成果,結合新媒介技術的發展,闡釋人類社會的信息傳播現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論的系統性,對現代信息社會中的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網路傳播、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等領域中的許多理論和現實課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從而勾勒出傳播學的基本理論體系和框架。
新媒體概論 匡文波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匡文波老師的《新媒體概論》對新媒體的理論與技術進行了全面的最新研究,主要探討了新媒體的特點、理論模型、類型,網民特徵,新媒體的宏觀管理、微觀經營,手機媒體等。
輔助書目
新媒體藝術 宮林 清華大學出版社
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路視聽節目管理司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新媒體概論 石磊 中國傳媒大學
新媒體藝術概論 劉旭光 河北美術出版社
新媒體導論 彭蘭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聞學概論 李良榮 復旦大學出版社
7、藍皮書與白皮書是什麼意思
一、白皮書通常指具有權威性的報告或指導性文本,用以闡述、解決或決策。白皮書是政府就某一重要政策或議題而正式發表的官方報告書,起源於英美政府。最早的白皮書是1922年丘吉爾白皮書。因為報告書的封面是白色,所以被稱為白皮書。政府或議會正式發表的以白色封面裝幀的重要文件或報告書的別稱。「皮書」最早源於政府部門對某個專門問題的特定報告,通常這種報告在印刷時不作任何裝飾,封面也是白紙黑字,所以稱為「白皮書」。不過,一國使用的文件封面顏色也可以有多種。如日本防衛年度報告用白皮,叫防衛白皮書,其外交年度報告則用藍皮,叫外交藍皮書。
二、藍皮書 1、藍皮書通常代表的是學者的觀點或者研究團隊的學術觀點。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推出了系列藍皮書,如《經濟藍皮書》《社會藍皮書》《法制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藍皮書等等,都是該領域的權威年度報告。余世維在他的講座中也特別提到:一個公司要有兩本書,一本書是紅皮書,是公司的策略,即作戰指導綱領;另一本書是藍皮書,即SOP,標准作業程序,而且這個標准作業程序一定是要做到細化和量化。 2、藍皮書用於官方文件時,主要指英國議會的一種出版物。因封皮是藍色,故名。開始發行於1681年,自1836年才公開出售。其名稱是《英國議會文書》,是英國政府提交議會兩院的一種外交資料和文件。 3、有一類外文稱為藍皮書的,並不是什麼官方文件。從內容看,乃系名人錄、指南、手冊之類的工具書,甚至包括紀念畫冊。如美國政府官員名錄、社會名人錄、國務院每月發行的駐美外交人員銜名錄,以及美國一些大學做試題答案用的小冊子也稱藍皮書(漢語可譯為藍皮簿)。此外,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出版過一本紀念畫冊,1947年菲律賓建國一周年時出版的紀念畫冊,封皮均用藍色,都冠以藍皮書的名稱。 4、藍皮書是由第三方完成的綜合研究報告。
8、新媒體發展的趨勢如何?新媒體全平台運營是未來發展趨勢嗎
新媒體是處於不斷發展中的媒體 ,新媒體的「新」註定其要不斷迭代。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有明確的特點和屬性,2020年新媒體將有以下五大發展趨勢。
1.去中心化
在新媒體時代,媒體平台多樣化,生產媒體信息的人員也多樣化,信息分發由平台直接完成,改變了傳統+媒體自上而下的傳播方式,因此新媒體方式,因此新媒體有去中心化的特點。
2.移動化
互聯網已從PC端時代進入到移動端時代,目前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台的用戶也主要集中在移動端,因此,新媒體不管是在平台選擇上,還是在用戶依賴上,都呈現出了移動化的特點。
3.全民化
新媒體在發展之初,就呈現出了年輕化的特點。新媒體平台的核心用戶以年輕的互聯網用戶為主。發展到現階段,各年齡段互聯網用戶都參與到了新媒體的信息的生產和傳播中,新媒體已呈現出全民化的特點。
4.融媒體化
新媒體發展到現階段,除了與傳統媒體有區別之外,還體現出了融合傳媒體的特點。新媒體不僅要發展自己的新,還要借傳統媒體的優勢,在內容上和平台上與傳統媒體進行融合。
5.矩陣化
新媒體的去中心化特點,使其在內容和平台上變得更加多樣化。企業及組織為了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傳播作用,在新媒體的運營規劃上,呈現出了矩陣化的特點。企業通過建立賬號傳播矩陣,進行有規劃的內容運營,實現新媒體傳播效果的最大化。
因此你所提及的新媒體全平台運營是一種新趨勢。以前企業只運營一個公眾號,放在現在已經不行了。結合現在的市場來看,只有將新媒體運營矩陣化才能讓傳播效果發揮最大。
同時也不建議企業自運營,俗話說好「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新媒體代運營公司一般都有成熟穩定的項目運營團隊,個人素質和團隊協作力都是非常專業的,找新媒體代運營就是找專業的人幫忙處理自己不太擅長的事,對於企業來說這種形式是最劃算的。
9、中國的藍皮書指的是什麼意思?
指部分官方文件,通常代表的是學者的觀點或者研究團隊的學術觀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推出了系列藍皮書,如《經濟藍皮書》《社會藍皮書》《法治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藍皮書,等等,都是該領域的權威年度報告。藍皮書通常代表的是學者的觀點或者研究團隊的學術觀點。
各國的文件分別有其慣用的顏色,封面用白色,就叫白皮書,如中國、美國;封面用藍色,叫藍皮書,如英國;也有用紅色(如西班牙)、黃色(如法國)或綠色(如義大利)的,分別叫紅皮書、黃皮書、綠皮書。
不過,一國使用的文件封面顏色也可以有多種。如日本防衛年度報告用白皮,叫防衛白皮書,其外交年度報告用藍皮,叫外交藍皮書。
10、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5在哪有
我已經在百度文庫里看到了 不過需要點券才能下載 要不我就給你上傳一份了
人民網北京6月24日電(記者 趙光霞)以「國家新戰略 媒體新機遇」為主題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5)》發布暨新媒體發展研討會今日在京舉行,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舉辦,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自2010年來連續第6年發布《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李培林表示,本次發布會和研討會的主題「國家新戰略,媒體新機遇」較為准確地概括了當前新媒體在我國發展的基本態勢,促進新媒體的發展已經成為黨中央和國務院治國理政的新的國家戰略,在新媒體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和國家的強力推動下,我國新媒體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我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新媒體大國,並誕生了一批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李培林還強調,新媒體作為一種正在引發人類社會革命性變化的全新事物,在發展過程中也催生了大量極具挑戰性的新情況和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