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時代對新聞行業的影響

新媒體時代對新聞行業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0-09-13 19:12:15

1、舉例說明新媒體給傳媒業帶來哪些沖擊

較之於傳統媒體,新媒體自然有它自己的特點。對此,吳征認為:「相對於舊媒體,新媒體的第一個特點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通信)之間的邊界,消解國家與國家之間、社群之間、產業之間邊界,消解信息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邊界,等等」。 周進指出,新媒體可以與受眾真正建立聯系,同時,它還具有交互性和跨時空的特點。同時,新媒體給媒體行業帶來了許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節目專業化越來越強,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等。 郭煒華認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在於傳播狀態的改變:由一點對多點變為多點對多點」。「從傳播學的角度來分析,新媒體傳播有四個特點——每個人都可以進行大眾傳播;『信息』與『意義』無關;受眾的主動性大大增強;大眾傳播的『小眾化』」。 有研究者從另一個角度提出:「新媒體近乎於零費用信息發布,對受眾多為免費,這對傳統媒體的新聞產品製作成本造成挑戰。」張毓強還以「倫敦爆炸案」為個案提出了新媒體的多媒體整合態勢。「市民威廉·達頓拍攝了手機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於圖片直播的方式『報道』了災難現場狀況。這些照片很快進入各大電視網的新聞頭條。在這次『報道』中,手機、博客、互聯網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將『第一時間、第一現場』權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體形式與媒體工具的結合,顯示出了巨大威力」。新媒體既擁有人際媒體和大眾媒體的優點:完全個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時送達幾乎無數的人;每個參與者,不論是出版者、傳播者、還是消費者,對內容擁有對等的和相互的控制。又免除了人際媒體和大眾媒體的缺點:當傳播者想向每個接受者個性化地交流獨特的信息時,不再受一次只能針對一人的限制;當傳播者想向大眾同時交流時,不再不能針對每個接受者提供個性化內容。同時他指出新媒體完全依賴於技術,不是人類先天自然擁有的技能。沒有數字化等技術,新媒體完全不可能。

2、新聞工作的職能在新媒體時代有哪些變化?

新聞工作者當下的三大困惑:
1.內容生產的獨立性困惑: 在社交媒體環境下,記者不再是獨立於受訪者和受眾的個體。他們有可能在受眾的期待下,產生參與事件的沖動。記者在新聞報道中難以保持中立性,甚至自己成為新聞事件的主角,參與、介入、影響新聞事件的發展進程。
2.媒介的管理者和生產者困惑: 在新媒體環境下記者的管理者和生產者身份開始合一,記者不僅關注內容生產還要關注內容推廣和受眾反饋,部分媒體也以量化考核指標作為記者的指揮棒。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記者為了更好的傳播效果討好受眾,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判斷。
3.移動平台的碎片化困惑: 由於其便捷性,移動平台已成為許多人獲取內容的第一來源。然而,移動媒體本身的碎片化、娛樂化特徵會影響內容的完整性,社交平台更有利於突發事件的告知和短評論,而不利於嚴肅、冷靜的思考。
三大矛盾:
1.快速與准確的矛盾 ,動搖著新聞記者獲取信息、發布信息的權威感,最終可能導致這種權威感帶來的對新聞職業應有的神聖感不復存在。
2.信息的量與質的矛盾 ,讓新聞記者感到傳播專業化受到空前擠壓,這種擠壓最終可能讓新聞記者感到關注度的喪失,由這種喪失帶來對新聞職業本身應有的傳播機制喪失信心。
3.信息題材的專與雜的矛盾 ,記者感到在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時,專攻某一領域的可能性不復存在,讓一人身兼采寫編播等數職,但專業水平沒有了,新聞稿件粗製濫造,新聞產品的質量下降,職業神聖感漸行漸遠。
對MJC和新聞學同學而言,這三個知識點太重要了,為什麼?因為最近幾年考新聞大題,大都是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理論、新聞實踐變遷。

這是比較專業性質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到你

感謝採納

3、新聞傳播對新媒體有哪些影響

1、新媒體相對新聞傳播來說,
2、的確方便快捷,內容也更加的豐富,
3、同時增加了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

4、談談新聞媒介的發展變化對新聞史發展的影響

聞媒介的發展變化過程:最原始時期的刻畫岩石圖案,結繩記事;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逐漸出現早期的相形文字,之後在甲骨文;
青銅時代,人們對社會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出現青銅鼎文與青銅時代的藝術文化作品;
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時期,早期是用絲綢傳遞重大的消息,隨著造紙術的發明,和筆墨紙硯的發明,新聞媒介走向了紙質媒介的方向;
西方工業革命之後,出現大量的機器和新時期的電子儀器,逐漸過渡到工業時代,人們更多的關注於信息的及時性,衍生出電子媒介,諸如電報,那一時期出現早期的新聞社,路透社,哈瓦斯、沃爾夫等都是那一時期的經典。
社會新聞媒介的競爭激烈的演化,生產力也在不斷的提高,人們對信息的及時性和專業指導性需求不斷的增加,電子媒介在20世界慢慢符合人們的需求,電視與廣播媒介在這一期間迅猛發展,佔領大片受眾,日本的學者甚至提出「電視人」「容器人」的學術觀點。
二十一世紀,這個網路盛行的時代,每個人都離不開網路媒介,新時期的表現形式多樣,電腦、手機、電視、廣播、雜志、報紙、書籍、戶外媒介等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激烈的碰撞,其目的就是滿足不同的受眾群體對於信息的需求,信息的多元化、多角度和多樣性,在市場的前提下最終進一步演化滿足人們對信息的需求。

5、新技術與新媒體的出現對新聞事業的影響

首先是新技術和新媒體的特點分析
其次是對傳統條件下的新聞事業所具有的局限有什麼促進,這種促進帶來的正反兩面的影響是什麼
短期內的影響,長期內的影響,對新聞事業報道的客體的影響 已經對新聞媒體本身的影響。

例如網路的出現,信息量大,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們可以相對自由的選擇所想要看的內容,這些特點都極大的區別與傳統的媒體的被動與弱勢地位,從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變成了人們來選擇閱讀的內容。

第一,突破了原有的限制,更加具有時效性,更加廣泛的傳播,不受時間空間約束;
第二,傳播的主題從傳統的大的新聞機構和有話語權的名人,變成了每個人都有話語權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各類新聞內容的分析和對比,必須更有吸引力和駭人聽聞才能獲取眼球。
第三,大量的冗餘和無序信息和行為的出現,一夜爆紅的等,網路監管和新聞自由等等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東西。
第四,傳統媒體的地位受到嚴重削弱,平面媒體顯然頂不住新技術的攻勢,傳統媒體何去何從,新媒體是不是不可戰勝。

總的來說,新的技術迫使新聞機構更加註重受眾的需求,從收視率到點擊率,人們從被動的選擇到主動的挑選,更大的選擇空間,迫使新聞媒體必須更貼近社會的熱點和關注點。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更會期待更多的信息;
同時新的技術也使得更多的人獲取了話語權,從單純的受眾成為了一個傳播者的角色,每個人都可以說話,這在傳統媒體時代是不可能的,而那些草根也能通過新技術成為明星。這一點是傳統媒體把持者所不能控制的。

6、新媒體的發展對新聞傳播的影響

新媒體的發展
有利於新聞聯播的
擴大傳播領域

7、媒體融合對傳統的新聞業有什麼影響?媒體融合對傳統的新聞業有什麼影響?

2.2 媒介融合對新聞傳播的優勢影響
近年來媒介融合的必然性日漸顯著,其影響也逐漸在美國和歐
洲顯示出來。經過媒介融合之後,一條信息的受眾變得更多了。同
樣的信息,在傳統媒體報道之後,在媒介融合形式下又進行了更廣
闊的介紹,形成良性的影響。另外,傳統媒體對於一件事情的報道
可能只是表面的,或是只是播報一下當時的現在狀況等等。比如我
們得知的山西煤礦坍塌事件,傳統的報道只是簡單的報道一下煤礦
坍塌事件形成的原因,死傷的人數,救援的簡單內容而已。而通過
媒介融合之後受眾所接觸到的新聞,一定比傳統媒介所得知的消息
在深度上更深,在廣度上更廣,例如我們可以從網路電視中得知最
新的事件進展,可以從手機報或者互動微博上得知有關於這件事情
的一切動態,這都是媒介融合對新聞傳播的優勢影響。
(2)媒介融合對新聞傳播的發展影響
在新的科學技術條件下,媒介融合可以根據不同受眾對新聞
內容和形式的喜好,形成不同類型的節目提供給他們選擇。媒介
融合新聞的創新,要求媒體以平視的角度把受眾放在平等、互動
的位置上,通過各種傳播渠道和終端,實現與觀眾之間的信息分
享和思想交流。媒介融合的發展將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產生很
多的優勢作用,我們可以知道更多的信息,更廣的信息,更多的
傳播渠道和更深領域的不為大多數人知曉的各種消息,因此,媒
介融合必將成為今後的發展趨勢,它的發展也將帶動其它媒介的
發展,最後必將成為嶄新的傳播方式,帶給人們新的體驗。
3.總結
媒介融合這一概念已經被很多人熟知了,也有很有傳媒領
域的專家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今天探討的只是兩兩媒介相互融
合,其實媒介的融合是無邊無際的,這也是需要我們發揮想像空
間的地方,值得我們為此多開辟出新的道路。
媒介融合使得新
聞傳播更加的迅速,更加的多元化,也使得我們接受信息的渠道
更加多元,使得新聞更加的生動和有趣,改變了新聞以往死板沉
悶的現象,使得受眾對新聞的認可度上升,這是對新聞傳播發展
的巨大優勢。總之,媒介融合已經毫無爭議的進入到我們的學習
和生活中,也是我們自由自覺的接受了這種新興的形式,從而為
今後傳播新聞形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今後多元化的傳媒道
路提供了發展環境,媒介融合,使值得我們花時間研究的好項
目,也必然是今後傳媒的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http://wenku.baidu.com/view/e9419a3c5727a5e9856a6114.html

8、新媒體對新聞傳播的沖擊有哪些方面

新媒體的定義比較廣泛,但現如今電子媒體對新聞傳播的沖擊有:
1、雖然新聞的核心不變,傳統新聞傳播知識體系得重新架構,特別是傳統新聞傳播的知識結構與新興的媒體語言、寫法和用詞有較大區別。
2、新聞傳播的主體的專門崗位性受到沖擊,特別是傳統紙媒受到時效性、人為因素等影響,在受眾群體中地位式微。因為新媒體實時刊發的新聞紙媒第二天刊發,讀者興趣大為下降。
3、新聞傳播的途徑發生變化,有傳統紙媒、電視向移動終端轉移,特別是手機、電腦的高速普及,新聞傳播向小終端轉移,且傳播速度有了較大提升。
新媒體對新聞傳播的沖擊還得經受時間的考驗,近三年的變化開始明顯,但這是不是一個過渡,亦或者這是對傳統新聞傳播的一次促進,還得再看未來3年的發展。

與新媒體時代對新聞行業的影響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