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鐵廣告的優缺點
地鐵廣告形式多樣,且人流量居中,相對於其他傳統媒體,地鐵廣告效果相對較好。
地鐵廣告的優勢詳解: 在特定時間段內人流量大。當前,各大城市路面交通壓力增大,交通環境日益嚴峻,便捷准時的地鐵成為了交通工具中的新寵,也成為政府主力發展的對象。上海日客流預計突破700萬,居世界之首!從06年的290萬到10年的700萬,短短的4年2.5倍的客流增長意味著我們的廣告吸引著更多的關注。2010世博會時上海地鐵日客流將突破700萬人次,換乘客流250萬,4周客流將達2.8億人次。加上過街客流,平均每站每日可達40000人次。目前,中心城區的軌道站點600米服務半徑的人口覆蓋率已達到70%。
環境相對封閉,人群的注意力易被廣告吸引,且不易被干擾、分散。對於一般的戶外廣告而言,廣告效果被削弱最大的原因,是不同的廣告源同時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范圍內,從而使單一廣告的記憶被分散,廣告淪為外景裝飾,而失去其原本應有的效果,但地鐵廣告有其自身相對獨立、整體的而環境,可在極大程度上避免這種干擾。
目標受眾較為固定,且年齡集中於18-40歲。相對公交、計程車等交通工具,地鐵的線路更為固定,且多穿越城市商業區。這也使選擇搭乘地鐵的乘客群更為固定,更有群體特徵——根據國家廣告雜志社和IAI國際廣告研究所對北京地鐵的調查,地鐵的乘客群比較穩定,年齡多集中在18-40歲,教育程度多是大學以上,收入以中高層收入為主,職業也大部分是公司職員,大學生和管理人員。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在一線超一線城市中,乘坐地鐵的人群具有消費能力相對較強,受教育程度較高,容易受到廣告影響,接觸電視等傳統媒體機會相對其他年齡段較少,興趣愛好相對趨同的特點,利於廣告主有針對性的投放高端產品及適合年輕人的產品。
2、投放地鐵廣告的優缺點?
從06年的290萬到10年的700萬,短短的4年2.5倍的客流增長意味著我們的廣告吸引著更多的關注。2010世博會時上海地鐵日客流將突破700萬人次,換乘客流250萬,4周客流將達2.8億人次。加上過街客流,平均每站每日可達40000人次。目前,中心城區的軌道站點600米服務半徑的人口覆蓋率已達到70%。 地鐵乘客是活躍又精明的消費者,他們在消費行為上顯示出了高度的品牌和質量意識,對廣告較為敏感,他們會注意到正在進行的廣告活動,並能夠接受他們日常地鐵出行中接觸到的品牌信息。乘客也認為地鐵廣告能夠美化地鐵環境,並讓他們的地鐵出行更有樂趣。
96% 宣稱經常去購物,65% 相信地鐵廣告是有用的信息來源,77% 選擇購買品牌產品,76% 的乘客認為地鐵廣告和地鐵環境結合得很好,超過60%願意付更多的錢購買質量較好的產品,75%認為廣告美化了地鐵環境,超過60%相信購買品牌產品使得他們更有面子,並能夠鞏固他們的社會,73% 的人認為地鐵廣告使得他們地鐵出行更有樂趣 ,7%的地鐵乘客喜歡嘗試新品牌的產品 80% 的乘客宣稱他們會注意地鐵廣告。
3、請問地鐵里的新興動態廣告是什麼原理?
是指從側窗看到的隧道里的廣告嗎?我想是這樣:
假設隧道中每隔2米安一個屏幕,所有屏幕的動作和畫面都一致,每隔0.1秒換一幅畫面,並且每幅畫面都是只亮一下就變黑。如果你停在隧道中盯著一個屏幕看,就和看電視沒區別。
而如果你在列車上以20米/秒前進,則恰好每0.1秒路過一個屏幕。你在這個屏幕看到一個畫面,0.1秒後列車運行到下一個屏幕,你又正好趕上下一幅畫面……只有列車速度正好時才能看到穩定的畫面。
如果列車速度19米/秒,在0.1秒後列車還未到達下一個屏幕,你在列車上會發現畫面逐漸移向前進的方向。
4、新媒體廣告投放是什麼?
新媒體的廣告投放是專指在新媒體上所進行的廣告投放。
所謂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只要媒體構成的基本要素有別於傳統媒體,才能稱得上是新媒體。否則,最多也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的變形或改進提高。
新媒體廣告特點—圖案是平面廣告的重要「視覺傳達 要素」,而色彩在視覺傳達上要優於其他要素。
在電子製版和印刷機械飛速發展的今天,廣告業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而作為半永久平面戶外廣告,藉助某個載體使其廣告能懸掛在牆壁上,其安全性能有待改進。而且面積越大,投資成本就越高。
而新媒體廣告只藉助一個平米不到平面就可以做其同樣的效果,其投資成本大大的降低了。
「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我國將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傳媒產業的發展更是其中的應有之義。進行媒體融合,是全球媒體進行融合轉型的大勢所趨,是國家戰略的規劃需求。
2015年以後,我國媒體融合發展進入了深度融合時期,傳媒業的系統性整合和融通已經開始,媒體也超過了其原有的發展形式和框架。
在內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交融合作;在外部,傳媒產業和其他產業密切連接。這不僅給業界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挑戰,也給學術界帶來了更多更深、范圍更廣的綜合性研究課題。
運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視角,將媒體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參與到產業競爭中,通過跨越行業、領域的產業融合,實現中國未來傳媒業在形態、業態、生態等領域動態可持續的發展,更是成為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
2018年組建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更是將主流媒體放在了現代國家治理體系中信息傳播治理系統的高度,按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實現媒體全方位的、升級版的深度融合。
轉型與升級、融合與創新必然成為未來媒體發展的價值取向和現實路徑,媒體融合之路任重而道遠。
新媒體投放形式:
1、電子菜譜新媒體:
以中高檔餐廳里平板電腦、pad、ipad電子菜譜為媒體,通過高清大圖、3D效果、視頻效果、音頻效果、超鏈接效果、電視節目效果來增加品牌的公眾認知度,面對的受眾都是高收入人群,使品牌傳播達到最佳效果,充分利用時尚的概念,是到目前為止最年輕最時尚的新媒體。
2、戶外新媒體:
目前在戶外的新媒體廣告投放包括戶外視頻,戶外投影,戶外觸摸等,這些戶外新媒體都包含一些戶外互動因素,以此來達到吸引人氣,提升媒體價值的目的。
3、移動新媒體:
以移動電視,車載電視,地鐵電視等為主要表現形式,通過移動電視節目的包裝設計,來增加受眾黏性,便於廣告投放。
4、手機新媒體:
手機媒體是到目前為止所有媒體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為方便並具有一定強制性的平台,它的發展空間將非常巨大。未來的兩到三年內,4G手機逐漸普及,手機媒體將成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獲得信息的重要手段。
5、地鐵廣告的意義在哪?在地鐵設廣告是否有用呢?
投放的地鐵廣告是肯定有用的,相對這些人員流動性大的場所,這種廣告所帶來的廣告效益更是不可估量,總的來說地鐵廣告相對於其他戶外廣告更有知名度。
第一、地鐵廣告更靈活
相對於其他的室外廣告,我們可以發現地鐵的廣告更能利用地鐵裡面的狹小空間的巨大優勢,這些廣告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裡面,更加吸引人矚目,盡管廣告的資源有限,但是這種廣告的靈活性展示,更能增強廣告效益,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網易雲音樂的地鐵全套廣告就是一個特例,正是利用了狹小的空間來營造氛圍,所起到的效果更是不可估量。
第二、地鐵的人流量更大
相對於其他地區,地鐵作為城市運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在客源的流動性上,可以說占據了優勢,相對於公交站等廣告,可以說有過之而不及,總而言之,這種地鐵的廣告就是利用客流量大的優勢,在提高品牌知名度方面的效果,更是舉足輕重,尤其是在一線城市,這種情況更是明顯。
第三、地鐵的客戶大多是屬於青年階層
其實地鐵自開通之後,就出現一個現象級問題,地鐵的客戶相對而言60%以上都為20——40歲的年輕人為主,這類人群,相對於其他人,購買慾望和購買能力更強,品牌進入市場,這些地鐵廣告,在客觀上極大的促進了企業的品牌認知和感染力,正是這一特定群體,地鐵的廣告大多題材以青春商務類為主,從而有助於提高企業的知名度。
地鐵廣告具有客源量大,投放自由,版面靈活等眾多特點,相對乘坐地鐵的人群也大多為年輕人,所以地鐵廣告在提高品牌知名度方面的優勢也是得天獨厚的。
6、什麼是廣告新媒體
新媒體相對於傳統媒體的報紙、電視等而言,首先是一個時代的差別,互聯網時代的廣告方式也就因此有別於傳統媒體。傳統媒體的特點是一對多的廣播式傳播,靠人流量來確定廣告效果。
那麼新媒體廣告本身依託互聯網承載,將具備更多的交互性和精準性等特點:
網頁、網站、微信、手機、智能廣告機、電子LED廣告屏等都是新媒體廣告的載體,依託互聯網大數據的分析與過濾。它具備:
1、交互性強,傳統媒體單向發送,等魚上鉤。而新媒體使用的是按需要推送,受眾能夠通過各種渠道主動獲取廣告信息。例如在搜索引擎搜索,在專賣店網站檢索。
2、精準行,由於交互性,帶來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精準,當用戶自己需要廣告的時候,主動會過濾掉許多無關的廣告內容,達到由需求帶廣告的精準性;
3、實效性,報紙、雜志的廣告內容基本無法做到實效,除了發行當時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廣告將成為歷史,也無人會關注。由於新媒體廣告用戶的主動性,和互聯網引擎本身具備時間優先功能,給到用戶的信息都是最近的,所以也要求廣告主以及新媒體廣告機構能夠保持廣告的更新;
4、便利性,互聯網廣告無處不在,可以在你的手機里,電腦上,接頭的LED大屏幕,地鐵里,只需要打開你手頭上的屏幕,如手機平板電腦等,這些都是隨身而致的。
5、廣告模式靈活,可以通過點擊付費,關注付費,而不是數人流量這種粗鄺方式;
6、自傳播性,通過新媒體方式發布的廣告,能夠被受眾自我傳播,自我復制,達到更大受眾面;
7、轉化率高,轉化率就是從廣告變成成交的幾率,和傳統媒體相比,如果電視上被一時的廣告所感動,然後找來找去要購買,這段時間就是興奮度在迅速衰減的過程,等找到了,已經沒有當時的興趣了,而新媒體廣告,連接的是強大的電商平台,迅捷的成交過程,方便得物流過程,還沒等興奮衰減,已經支付完成了。之後就是該受眾會進行更興奮的自我修復過程,分享、朋友圈。
7、地鐵廣告媒體投放形式有哪些?
從地鐵位置來看分為:車廂、隧道、站台層、站廳層、出入口。
根據位置廣告形式為:內包車、外包車、拉手、電視、語言報站、包柱、隧道廣告、燈箱、電子屏、實物展示、出入口滾動燈箱、出入口樓梯貼、出入口梯頂、出入口玻璃貼。
8、地鐵廣告為什麼越來越受歡迎?
電梯是城市的基礎設施,電梯代表著四個詞:主流人群,必經,高頻,低干擾。這四個詞正是今天引爆品牌的最核心以及最稀缺的資源。
摘要:我們知道未來的10年是中國消費服務升級的10年,高科技產品全面開花、互聯網+產業充分發展變化的10年,無論傳統品牌、國際品牌,還是新經濟品牌,面臨的傳播環境都被信息粉塵化時代沖擊得面目全非,在新的復雜多變的媒體環境中,誰能掌握和影響都市白領和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費升級,抓住主流人群的媒體接觸習慣進行精準化傳播,將是未來10年品牌引爆的關鍵。
一、中國廣告市場趨勢:整體低迷放緩,以互聯網和電梯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引領增勢
2015年中國廣告市場整體降幅是-2.9%,這是監測15年來首次年度降幅的一年。各媒體表現看,傳統五大媒體廣告花費全線下滑,影院視頻廣告(漲63.8%),互聯網廣告(漲22%),電梯電視(漲17.1%)是唯一呈現上漲的三大版塊。2016年一季度,傳統媒體收入繼續下降,降幅為-3.8%,保持增長的依舊是電梯電視33.8%、電梯海報34.4%和影院視頻92%,互聯網廣告則保持28.4%的平均增幅。
今天廣告市場步入結構性發展階段、品牌選擇趨於理性、廣告市場整體低迷放緩的大背景下,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成為主要的資訊模式,而電梯媒體的持續上升則意味著城市主流人群的生活場景媒體的價值日益凸顯。從相關數據分析,中國4億城市人口,每天2億乘電梯,電梯媒體覆蓋120個城市,110萬塊電梯海報,18萬塊電梯電視,5億人次城市主流人群的日均到達,CTR數據也顯示,這些人群貢獻了70-80%的都市消費力。從CTR監測中,阿里,騰訊,京東,滴滴等超過5000多個品牌都選擇電梯媒體。而在WPP集團2015年中國品牌TOP100榜單中,有81個品牌選擇了電梯媒體進行廣告投放。
尤其是在新經濟互聯網品牌的廣告投放中,2016年1一5月以電梯媒體和影院視頻呈現出135%的高增長態勢。從數據看,新經濟品牌在整個媒體的預算上面,電梯媒體占據的份額從2015統計的43%上漲到2016同期的57%。
二、中國消費市場趨勢:雙速前進,高端化消費成中國經濟消費新趨勢
2015年,中國快消品市場銷售額增速放緩至3.5%。中國快消品市場存在兩種不同的快慢車道——即,平價品類出現緩慢的降幅,高端品類持續成長。管理咨詢公司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與凱度消費者指數(Kantar Worldpanel)在其持續第五年的《中國購物者報告》中指出了這種分化,並將之總結為「雙速前行」。城市主流消費人群是消費升級的風向標人群。
減速前行的中國市場中,消費升級和追求品質逐步成為剛需,唯有優質的品牌方可獲得消費者的溢價購買;重視商品品質和個性的高端人群、勇於嘗試新事物的網路新經濟人群、樂於分享的意見領袖和口碑冠軍是積極推動消費市場發展的三類人群,不僅代表了消費的潮流,也是未來消費傾向和趨勢的引領者,這三類人群構成了中國新消費市場的風向標人群。根據CTR 中國城市居民調查(CNRS)數據顯示,在這群核心的風向標人群的媒體接觸習慣與電梯媒體覆蓋的年齡在20-45歲月收入10000+的都市主流人群具有高度一致性,風向標人群的電梯媒體周接觸高達84.3%。這或許就是廣告主願意或者是樂意選擇電梯媒體的原因。
三、中國營銷市場趨勢:移動化的內容營銷和被動化的場景營銷成新趨勢
媒體環境的新趨勢下,形成兩個新的營銷趨勢:移動化的內容營銷、被動化的場景營銷。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人隨時隨地可以獲取信息,一方面使資訊方式和媒體消費時長日益轉向移動端,但用戶在移動端是有選擇的,主要收看的是資訊內容,對廣告往往選擇性忽略,對品牌很難形成有效記憶,而另一方面由資訊過度,信息爆炸,選擇太多令消費者注意力渙散,廣告越來越被稀釋,這使得電梯電視,電梯海報廣告,影院視頻等處在用戶必經的封閉的生活空間中的媒體以其強制性和不可選擇性在移動互聯時代受到了更多廣告主的認同。比如電梯媒體因為相對封閉的空間,消費者接受信息特徵,其強制性、無干擾、高頻的特性,能夠使受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這樣的承載環境,促使傳播能高效到達。
以電梯媒體為代表的必經的封閉的生活場景媒體是幫助品牌高效直達主流消費者的最快速的通道。電梯媒體覆蓋120個城市,110萬塊電梯海報,18萬塊電梯電視,每天覆蓋的這2億消費者是20-45歲,中高收入的城市主流消費群,這些白領,金領,商務人群,中等收入人群是引領消費升級的核心人群。所以在到達這些具有風向標價值的主流消費人群方面佔有非常突出的優勢。在視頻類媒體中,對風向標人群,電梯電視的周到達率是52.6%,高於各大電視台和各大視頻網站。而電梯海報周到達率70.56%,也高於其他平面類戶外媒體。
與網路廣告相比,電梯廣告更具品牌引爆力。移動互聯網入口多,選擇多,內容信息爆炸,廣告很難記憶,而且消費者在移動互聯網上具有主動選擇權,對廣告往往容易選擇性忽略。而視頻貼片廣告必須賭對太陽的後裔老九門歡樂頌少數幾部熱劇,否則品牌就很難被引爆,風向標人群一年往往就看幾部熱劇,還有幾千萬用戶選擇VlP付費不看廣告。真正網路上被引爆的品牌是很少的。
未來10年是中國消費服務升級,高科技產品全面開花、互聯網+產業充分發展變化的十年,無論是傳統品牌、國際品牌,還是新經濟品牌,面臨的傳播環境都被信息粉塵化時代沖擊得面目全非,在新的復雜多變的媒體環境中,誰能掌握和影響都市白領和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費升級,抓住主流人群的媒體接觸習慣進行精準化傳播,將是未來十年品牌引爆的關鍵。而從這幾年的數據上看,收入上百億的電梯媒體巳成為當前新經濟品牌和消費升級品牌引爆最核心的平台。
電梯是城市的基礎設施,電梯代表著四個詞:主流人群,必經,高頻,低干擾。這四個詞正是今天引爆品牌的最核心以及最稀缺的資源。
對於消費,服務升級,高科技產品,互聯網+這些面向城市主流人群的新經濟品牌,電梯媒體具有極強的品牌引爆能力,最近幾年崛起的像神卅租車,餓了嗎,小米手機等許多新興品牌選擇把主要廣告都投入在用戶沒有選擇的必經的電梯媒體上形成強制性高頻次的到達,使品牌知名度認知度得到迅速引爆,從而為主流消費群體所熟知。像餓了么去年從校園進軍辦公樓市場,投了六周的樓宇電視和框架廣告,app store的排名從100多位上升到20位左右。在白領外賣市場餓了么原本是700萬,六周投放廣告後拉升到一天3500萬,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認為:電梯媒體是當前品牌信息直達主流人群的高速的通道。神卅租車董事長陸正耀表示:今天能真正高效和高頻到達主流消費群的,不是電視媒體而是電梯媒體。
五、中國營銷實戰解析:廣告主選擇電梯廣告的投放技巧
主要還是看你是純品牌性質投放還是活動性質投放。純品牌性質,投放點位選擇、展現形式(參考樓上林大白的,他已經寫得很好了)。點位選擇,這個是電梯廣告行業的核心。首選核心商圈,效果最好,其次商圈周邊高檔社區以及寫字樓。活動導向,原則是活動營銷范圍3公里內的寫字樓和社區。
另外,電梯廣告(www.yingmoo.com )由於空間限制,不適合做大品牌展示,他的作用一句話概括應該是,影響可以影響的人。在傳統廣告里,算是比較精準的了,可以作用到個人。因而你需要確定你的目標受眾是什麼年齡層次,比如年輕白領,首選寫字樓,比如父母老人,首選社區。
再者就是投放時間,法定節假日投放寫字樓,那你一定是在浪費資源。投放前,准確了解當地的電梯媒體運營公司,了解其資源點位情況,選擇最適合你的點位,確定投放周期,優質資源點位,不要吝惜費用,這些地方必須密集投放,因為一個點位的回報就有可能抵上某些區域。
第一、設計好廣告內容
電梯廣告放置於人們進出家門必經之地,只要回家乘坐電梯,幾乎每個人都會看到你的廣告信息,起到好的宣傳作用......在深圳這個大城市裡,人們大都有文化有素質,各個小區里的人品味往往很高,低俗的廣告放置於他們的生活空間里可能會顯得格格不入,會讓人產生極端的厭惡感,嚴重影響閱讀者的瀏覽慾望。解決的辦法:找專業廣告公司設計高端大氣時尚的廣告,這樣才能與周圍的環境相互匹配,帶動產品銷量!
第二、適當提供返利獎勵
除了靜態地放置廣告內容這種推廣方式以外,通過人們的口口相傳也會有巨大的作用,那麼要怎麼做才能讓人們主動地幫忙宣傳呢?最適當的方式應該是給牽針引錢的人員適當的返利,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人們的宣傳積極性,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幫忙留意相應的產品銷售機會,給你帶來更多的訂單。
第三、與住戶進行互動
你的每個目標客戶可能會對廣告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你能夠得到客戶的反饋,適當的聽取一下她們的建議,把廣告做得更有吸引力,那麼大多數客戶都會比較能接受你的廣告,更好的提升廣告推廣轉化的效果。
9、地鐵里的廣告算戶外廣告嗎?
根據戶外廣告的定義(泛指基於廣告或宣傳目的,而設置的戶外廣告物,常出現在交通流量較高的地區。)屬於戶外廣告,它符合戶外廣告的幾個特點流量高、交通密集處、戶外。地鐵廣告是基於新的交通形式而衍生的廣告形式,它的第一主要作用還是提供交通功能,廣告只是附屬。
10、地鐵電子屏廣告的優點?
地鐵LED電子屏主要分布於
① 站內主通道口
② 站內自動扶梯上口
③ 服務中心旁
④ 換乘檢票站口
⑤ 站外通道口
⑥ 閘機口
畫面尺寸:678mm(寬)×1208mm(高),可製作動畫、TVC、電子海報,高頻次滾動播放,可選擇15秒×300次/天, 800次/天以及獨享的包屏形式,每天持續發布時長達16小時(6:30——22:30)
媒體優勢明顯:能夠依託上海地鐵日益擴大的人流量放大廣告效應,能夠更加精準地覆蓋年輕中高收入受眾,接觸頻次高,提高廣告記憶度,接近購物決策點,刺激引導消費,擁有更低的千人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