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甜咸粽子短視頻

甜咸粽子短視頻

發布時間:2020-09-13 11:22:43

1、粽子為何會有甜咸之爭?

去過南方,才知道粽子里竟包著肉!去過北方才知道,粽子要吃甜的!還有肉餡的湯圓版pk甜餡的湯權圓,西紅柿炒雞蛋加糖還是鹽!

粽子,是稍有能讓北方人在節日放棄餃子的另一種食物。對於南方人來說,從外形到餡料都有那麼點不一樣。

人們都以為粽子的甜咸之爭是因為網友們的調侃,其實甜黨咸黨在古代就已經有了!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用菰[gū]葉(茭白葉)包裹黍米製成牛角狀的很像粽子的食物啦,當時被稱做「角黍」。而在晉代,粽子就已經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了。

後來到了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雜粽,就是在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至此,甜咸之戰的序幕也就算是拉開了!

此時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也出現了錐形、菱形。宋朝時,有了「蜜餞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

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ruò]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也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而發展到今天,粽子的花色品種則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為甜口,小棗、紅豆較常見;而南方則偏咸口,以鮮肉、火腿、蛋黃等餡料見長。

2、甜粽子和咸粽子的起源?

粽子(zòng zi)又稱「角黍」、「筒粽」,是端午節漢族的傳統節日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說是為紀念屈原而流傳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具有厚重的歷史感,深受人們的喜愛。
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誕生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為紀念,並且粽子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一直到今天,每年農歷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粽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由於我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咸兩種。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蠶豆粽、棗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豬油粽、棗泥豬油粽等。鹹味有:豬肉粽、火腿粽、香腸粽、蝦仁粽、肉丁粽等,但以豬肉粽較多。也有南國風味的什錦粽、豆蓉粽、冬菇等;還有一頭甜一頭咸、一粽兩味的「雙拼粽」。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異。
江南的粽子名聲最盛,做法也復雜,尤其是餡,變化多樣。和北方粽子的一個重大差異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預先用稻草灰湯浸漬,與肉餡相蒸,香味撲鼻。
北方的粽子,多是糯米所做,蘸白糖或紅糖食用。

3、怎麼在家做甜粽子視頻

食材
原料:
糯米、紫米、小米、綠豆、紅豆沙、粽子葉。
做法
1、粽子葉用小刷子刷凈,並沖洗。然後在水盆里泡一個小時後,再用慢火煮半小時;
2、紫米浸泡5小時後,上鍋蒸1小時。綠豆煮軟但不開開花的程度後,撈出豆子備用。白糯米浸泡2小時。小米洗干凈即可;
3、將粽子葉子對折成圓錐桶,先倒入少許糯米;
4、壓實後倒入綠豆、小米;
5、用手指一邊壓實際,一邊按出一個小坑;
6、放入少許紅豆沙餡;
7、將糯米與紫米混合後鋪上最上面;
8、包粽子。其實,可以用自己順手的方法,只要結實,不漏米就行了;
9、捆上繩子。然後放入鍋里,到入幾乎可以沒過粽子的水後,煮一個小時就行了。

4、為什麼大家要爭論甜咸粽子

粽子是甜的還是鹹的

這場關於豆腐腦甜咸之爭的討論,其實是源於王軼庶一個無意的牢騷。王軼庶老家在遼寧,現在廣州工作。在廣州定居後,多年不曾吃到家鄉的粽子,那是種簡單的甜棕——母親把白糯米和干棗包在棕葉里。這次端午節後,他再次想念起家鄉的粽子,就在微博上發了一條:「粽子里只放糯米和紅棗很難嗎?」之後由粽子談到豆腐腦,由此開始了微博上關於南北飲食差異的大討論。

在粽子的口味問題上,也有南北差異,北方人喜歡吃甜棕,而南方人喜歡吃肉棕。網友「黑眼圈馨月」說:「北方吃粽子裡面要放蜜棗,他們覺得吃鹹肉粽超變態……天哪,吃蜜棗粽才惡心吧!」而網友「水潤清透」則說:我試過臘肉板栗的粽子,是一個朋友千里迢迢從武漢帶過來的,非常的盛情但卻難以下咽。

而兩個網友還一來一往地對粽子的咸甜問題展開了爭論,「我佳我霏」說:豆腐腦只加白糖,那還吃啥豆腐腦啊,吃白糖不就完了。這也許和粽子一樣,我是完全不能接受肉粽,豆沙什麼的最好吃。「請叫我阿樹」完全相反:我吃豆沙粽會吐,覺得又干又難吃。「我佳我霏」回復說:肉粽才惡心了,想起來就惡心。難道南北差距就真的那麼大嗎?「請叫我阿樹」繼續反駁:哪有,豆沙粽很惡心的,還是肉粽好吃。

5、南北甜咸粽子之爭,今年怎麼說?

端午龍舟班

來捉粽子大賽!愛吃什麼粽子吃什麼粽子!

目前最高分為570

本次排名前三的小夥伴有大獎哦

後台回復「粽子」參與游戲

或在公眾號菜單欄熱門推薦點擊

進入「端午捉粽子」

1

2019國考公開課

時間主題地點2018.6.12

19:00-21:00

國考備考指導(行測)華僑大學祖杭樓4樓明德堂後小模法庭2018.6.12

19:00-21:00

國考備考指導(行測)泉州師范學院

三餐一樓創業大講堂

2018.6.20

19:00-21:00

國考備考指導(行測)仰恩大學舊區創業園

講座預約入口

掃碼即可搶先報名

2

3

推薦閱讀

公務員面試成績第一被判無效,只因這個動作

公務員工資還漲嗎?人社部回應!

國資委監管!省屬重要骨幹集團招聘539人!

2019教師招聘筆試課程!兩個月免費學!

速看!泉州國企9月招聘382人新動態!

含編內!事業單位招聘21人,往屆可報!

領導發話了

你點一個

小編工資漲一塊

6、你怎麼看待甜咸粽子之爭?

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一樣,有甜鹹的粽子,這沒什麼好講的,南方的人喜歡甜粽子,北方人喜歡咸粽子,各有各的喜歡愛好,當然北方人也有喜歡吃甜粽子的。

7、造成南北甜咸粽子之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人們互相送粽子以紀念這一天。由於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所以粽子的種類也比較多。南甜北咸是中國飲食文化中存在的一種地域性口味差異。

客觀來說長江以南的地域偏愛甜味,糖是南方人做菜必不可少的原料;而黃河以北則偏向鹹味,做菜時常常放很多鹽和醬油,有些菜餚反而太過重口,失去了食材原有的本味。但是南方人更偏愛咸粽子,而北方人則青睞甜粽子。「為什麼平常南方人吃甜,北方人吃咸,到了粽子的問題上卻恰恰換了過來呢?」這個接近於哲學命題的問題,暫時還沒有一個比較准確的答案。

這一場「甜咸大戰」為何如此火爆?心理專家認為,這是因為網友能自我代入,將自己的感覺直接抒發,表達了對傳統美食的一種眷戀。對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這個話題尤其能夠觸碰自己思鄉的情懷,融入了情感元素。

社會心理學家表示,拋開地域差異、生活習俗、小吃風味等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不說,這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和「虛假同感偏差(又叫虛假一致偏差)」有關。我們通常都會相信,自己的喜好與大多數人是一樣的,特別是當我們對自己的觀點非常確定,或這一意見對我們非常重要時,這種錯覺尤為強烈。粽子的甜咸問題也是如此。

8、甜咸粽子的做法步驟圖,甜咸粽子怎麼做好吃

肉粽/紅豆紅棗粽

用料  

糯米  

豬肉  

粽葉  

棉線  

麻油  

十三香  

鹽  

糖  

老抽  

生抽  

料酒  

甜咸粽子的做法  

糯米:洗干凈,留一半加紅豆,加水泡四小時(甜粽子)。剩下一半放一勺老抽一勺生抽兩勺鹽一勺麻油,泡四小時(咸粽子)。

肉:切成一樣大小的塊塊,可以肥瘦相間,加老抽生抽料酒十三香冷藏一晚上,加一點糖可以增鮮

新鮮粽葉:不好洗干凈,粘粘的,用刷子輕輕刷,力大了會破

開始包:粽葉頭剪掉一點,方向朝下,往右上折,變成一個漏斗形。加一點糯米,放一塊肉,再加滿糯米,壓緊(咸粽子)。把多餘的粽葉反折。用手捏好,把棉線一邊用牙咬緊,一邊用手纏,那裡容易散纏哪裡,不要勒的太緊,粽葉會破。練幾個就熟了。
甜粽子就是一勺紅豆糯米混合,一個棗,再一勺糯米

高壓鍋,水沒過粽子,三十分鍾,悶三十分鍾。

撈出,最近吃的冷藏,吃不了的冷凍。加熱的時候蒸十分鍾

9、粽子腦筋急轉彎,甜粽子和咸粽子打架誰會贏

是咸粽子,因為咸粽子被打哭了,流眼淚就咸了。哈哈哈!

與甜咸粽子短視頻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