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寫作架構

新媒體寫作架構

發布時間:2020-09-12 10:11:03

1、做一個新媒體編輯需要哪些能力

我們不談理論,只講新媒體運營的硬核技能,
先說具象的能力:
A 文案功底
對於一個新媒體運營er來說,所有工作幾乎都要依賴文案去展開,壓根不會寫文案,會被招聘方直接Pass掉;文案功底差,將會混得很艱難。對於剛入行的人來說,可以不是文案大神,但是一定得寫得出來。
早期還是新媒體運營專員的時候,日常工作就是輸出內容,長短、體裁幾乎沒有限制:關於品牌的公關文章,推廣產品的產品文案,以及組織活動、和粉絲互動的話術,電子海報上的一句話文案……
一說到寫文案,大家都很怕,一開始也覺得自己不會寫不是這塊料,甚至因此想放棄這條路,但其實工作了就會發現,文案並不等於文章,高考作文的人未必能寫得好文案;而沒讀過多少書的人也有可能寫出效果好的文案。
因為文章是讓讀者欣賞讓讀者閱讀的,而文案是讓自己達成自己目標的工具。
打個比方,兩種文案
手機:精工打造,像藝術品細致動人iPod:超大容量,4G內存,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裡
前者辭藻華麗,可是你懂它是在講什麼嗎?後者都是大白話,但是用實實在在的數據把好處擺在你眼前,消費者能不心動?
就一句話,你不是作家,你的文案能讓用戶聽得懂就行。所以,千萬不要一開始就被文案嚇怕了。
文案技能怎麼get?
1. 學習別人的經驗,少走彎路,可以在網易雲課堂、騰訊公開課、喜馬拉雅這些平台去搜
2. 自己多練,聽一千節課,看一百本書都不如自己實際寫一篇文章
剛做新媒體運營時,每周原創3篇3000字+的微信推文,持續了將近一年,為我自己積累了深厚的文案功底。
B 自媒體平台的操作
新媒體運營,說到底是新媒體平台的運營,就是幫助公司管理、維護各大自媒體平台,比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知乎、抖音、簡書、百家號、豆瓣、搜狐號這些。
我們得掌握這些平台的後台是怎麼操作的,它們的規則是什麼、是怎麼一個玩法。拿抖音來舉例,什麼類型的視頻在抖音上更受用戶歡迎?你發布的視頻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數據標准才能被平台本身推送、曝光?
怎麼學?
平台操作部分的技能很容易get,百度一下全都有。經常上網的人都能很快學會,你可以自己注冊一個公眾號、百家號之類的,邊學邊操作。
平台運營規則這部分相對難一些,也需要時間自己去體會,在實際運營的過程中掌握。建議加一些討論交流群,多請教專業做運營的小夥伴們。
C 活動策劃
每一個互聯網公司,或多或少都會要辦活動,線上線下都有(線上偏多一些),比如,往小了說,微信公眾號留言送書活動;往大了說,公司周年慶,回饋老用戶。
而這些活動,新媒體運營必定會參與的。如果是一家小公司,恐怕一個新媒體運營會前前後後地承擔所有策劃、組織、復盤的工作;如果公司規模大,人員充足,活動規模也大的話,新媒體運營要負責的可能僅僅是一個環節,比如宣傳。
D 溝通能力
新媒體運營,工作的對象是人,人是千變萬化的,所以這個崗位不容易被機器、人工智慧取代掉,反而還能鍛煉你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說回來,這里的溝通能力,要求是如何去表達讓對方快、狠、准地理解你的意思;如何說服對方,讓他按照你的引導去進行下一步行動。
對象分兩類:
同事、老闆,這里強調的是團隊協同,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誰也不願意聽一個人說半天,卻啥也沒聽懂。
然後是用戶,除了讓用戶迅速get你的意思,你的表述還要有魅力,讓用戶跟著你思路走、按照你目的進行下一步行動的魅力。
E 數據分析能力
一個規范的互聯網公司,領導大大們是絕不會拍腦袋做決策的,一切事情都拿數據說話。
數據思維要貫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比如,你自己怎麼知道下一步該干什麼?需要數據反饋。
寫了一篇文章放到今日頭條上,閱讀數只有3K,而公司的平均數量是6K,那麼我就可以知道,我寫的這篇文章效果不好,那麼就要調整內容、或者文案類型了。
此外,還可以看看評論數量,看看大家跟你這篇文章產沒產生情感共鳴;還可以通過點贊數,看用戶對你的認可。
比如,想申請經費測試一個新項目,拿出以往類似項目得數據、加分析,你的上級大佬才會放心撥錢給你不是?
總之,新媒體運營是要根據數據反饋去做事的。
再說抽象的能力,
A 網感
網感說白了是一種感覺,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所以我覺得這種能力比較抽象。
新媒體運營的載體是互聯網,網感是很重要的。
為什麼要有網感呢?新媒體運營經常要蹭熱點去寫文案、策劃活動,我們需要知道現在市面上流行的網路用語、流行的梗、流行的創意活動,給自己參考,這些都需要網感。
而且和用戶打交道也需要網感,畢竟現在市場上的消費主力軍是年輕人,是活躍在互聯網上的一類人,你自己不混互聯網是很難和他們溝通、很難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
如何培養自己的網感?
以前的我常年在工地,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更沒有時間上網,網感為0,我是這樣培養自己的網感的。
1. 刷微博熱榜
微博熱榜上的熱點更新頻率快,消息及時,你可以第一時間知道熱門事件。
另外,知道年輕人都在關注什麼,大家的痛點是什麼,可以運用到你的文案中去。
2. 看微信公眾號推文的標題
通過這些真正運營微信公眾號的小編起的標題,你能迅速get年輕人的表達方式。
3. 玩所有時下人們的社交軟體
抖音火了,立馬去下抖音;小紅書最近勢頭很猛,即使你是漢子,也要去逛一逛。
4. 互聯網資訊網站
以下網站可以考慮經常看的,在精不在多,建議沒事的時候刷一刷,能幫你看清當下的形式:
36kr
虎嗅
B 遇見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遇見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新媒體運營崗位的核心競爭力,具備這個能力,我們無論轉崗做其他種類的運營也好,還是做管理層也好,都是一個大大的閃光點。
為什麼?因為在你工作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各種各樣的情境、各種各樣的問題,總不可能事無巨細每個都要問你的領導吧?況且工作之後你會發現,身邊很少會有人像師父一樣帶你,全靠你自己摸爬滾打。
而你的成長你的進步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
而get這個能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勇敢去做、勇敢去嘗試,不知道怎麼辦?先做了再說。
原地思考問題永遠不會得到解決。

2、新媒體內容文字標題寫作有哪些模式?

比喻,擬人式的
引用的,自己撰寫的
引用網路用語的
借代也不錯的

3、作為新媒體人必須掌握的六個原創寫作要求分別是什麼

新媒體的底層思維
新媒體在掌握用戶閱讀心理,必須研究底層思維
啥是底層思維呀?
就是大眾百姓的思維,如果不研究透「底層思維」,你就算寫的再好,也沒有人願意看,這么說吧,你說《經濟學》你愛看嗎?但如果是牛奶+咖啡+經濟學解析,也肯定願意看了,易懂,好學,直接簡單,有興趣。
你要想在新媒體時代製造廣受用戶歡迎的爆款文章,你就要先搞明白:內容如何被傳播,內容如何被消費。

反思自己的苦逼
有的人,堅持寫了原創文章2年多了,一直在苦苦地傻傻地堅持自己的價值原創,寫的好,沒有人看得懂,沒有人有時間有耐心看,沒有興趣看……

4、淺談如何做好新媒體時代新聞發布工作

一、對新媒體時代重要性的認識
當今時代,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通訊技術迅猛發展和進步,新型媒體不斷涌現並推陳出新,已然可稱之為新媒體時代。特別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的普及,為社會公眾的情緒宣洩和意見表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極大地拓展了社會輿論空間。同時,新媒體時代,媒介所呈現出的多樣性和多層次結構,形成了輿論及流通渠道的多層次、多元化。
新媒體催生新輿情,也對輿論引導和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戰。博客、視頻、即時通信、社交網站、微博客等新型的互聯網應用構成了縱橫交錯的傳播渠道,正成為輿論形成的新型重要大眾媒介,也成為民意表達的新的重要平台。互聯網這個紐帶在這種形勢下,也正逐步成為人與人之間互動的主要平台。我們應發揮好新媒體的作用,增強營造和改善輿論環境的能力,為公司也為個人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新媒體時代對我們互聯網從業者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要掌握網路輿情應對的方法。
輿情預案
面對網路的迅猛發展,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制定一套完整的網路輿情應對預案,預案要做到完整、規范、執行性強。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指導思想。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只有認識上提高了、統一了,上下才能行動上重視和統一,擰成一股繩,確保預案實施的力度和效果。
(2)組織架構。這部分是將有限的人力合理分工配置,只有組織架構清晰,才能確保分工到人,責任明確,同時亦要注意分工中有合作,走活一盤棋。
(3)信息網路。這也是預案的重要內容,包括與各部門橫向聯系的方式與責任人,也包括組織內部緊急狀態下的聯系方式。
(4)具體任務、措施和步驟。這是預案的實質性核心部分,劃分好各部門的職責,確保高效有序的處理突發狀況。
2.輿情研判
對於出現的網路輿情,要第一時間進行研究判斷,並根據判斷採取相應的措施。主要措施有兩種:
第一,疏。包括召開新聞發布會和網上評論.
其中召開新聞發布會要做到盡早講、持續講、准確講。而網上評論要做到佔領輿論高地、積極組織跟帖、博客論壇置頂等。
第二,堵。主要是網路的管理。包括新聞信息的管理和貼子文章的管理,將不利信息堵在源頭。
輿情決策
及時回應,還原真相。
同步介入,注重引導。
組合發布,團隊發言。
其次是要掌握網路輿論的引導方法。
主流宣傳
權威發布
網上評論
網輿管控
再者是要堅持網路輿論管控的原則
及時發聲,最好做到在輿論產生的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解決問題,用事實說話,把問題切實有效的解決勝過說一堆空話。
態度誠懇,如果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自身態度一定要誠懇,不能自欺欺人、態度蠻橫。
遵循規律,要學會先聲奪人、先入為主,取得第一發言權。
注重有效原則,做到高效、迅速的管控。
如何運用新媒體做好宣傳工作
新媒體的應用
活動的號召與發起
官方通報
處理技巧
①了解媒體屬性、賦予媒體「人格」,使其貼近生活。
②做好自媒體與權威媒體的結合。
新媒體的寫作技巧
以短篇消息為主
娛樂化、擬人化表達
視頻、圖表、多種方式嘗試
相信只要我們認識到新媒體的重要性,掌握運用新媒體的基本能力,並不斷學習進步,就一定能夠在新媒體時代到來的浪潮中搶佔先機,脫穎而出。

5、新媒體營銷爆文的三類文體和寫作的四大要素分別是什麼?

都包括這三大部分:
一、開頭
二、正文
三、結尾
一、開頭
對於新媒體運營者來說,寫一篇觀點文之前,需要:
1.1 陳述熱點
1.2 找切入點
1.3 確立觀點
1.1 陳述熱點
想要蹭最新熱點,你需要先陳述熱點。盡管現在是全網吃瓜的媒體時代,但是還是存在不明真相的群眾,所以你就需要給讀者回顧一下熱點事件。

1.2 找切入點
大家最近有沒有關注到《中餐廳》黃曉明的表現,在他身上折射出了非常多的問題

1.3 確立觀點
找到切入點後,你就要確立自己的觀點。什麼是觀點?將思想進行組織,歸類分組,再用一句話表達出來的就是觀點。你的觀點要非常的清晰明確,讓讀者一下子就可以抓住要點。觀點具備三個特性:
觀點的有限性:你要篩選出核心觀點,一篇文章最好是1個觀點,最多不要超過3個觀點。比如:在文章《月薪1萬和月薪10萬的人,差的不只是錢,而是這3點》,就列舉了工作職能的差別、社會關系的差別、思維方式的差別這3個觀點。

觀點包含事實:事實可以反映觀點,通過拋出事實,讀者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作者想表達的觀點,而不是通過作者直接表達出來。比如:「轉行新媒體運營後了解的3大真相」在講我轉行新媒體運營後,了解了3個真相;這是一個事實性的描述,但是能夠反映出作者精心提煉後的指向。
觀點包含論點:為了證明觀點,我們要用多個論點去論述。比如,在文章《凡事提前5分鍾,結果驚人》中:
【觀點】無論做什麼事,早些做准備,不僅可以減少許多煩惱和麻煩,還可以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時間。
【論點1】提前5分鍾出門,路上才不會太慌亂。
【論點2】提前5分鍾打卡,合理安排一天的工作節奏。
【論點3】約會早到5分鍾,讓別人看到你的用心和真誠。
二、正文
確立了觀點以後,接下來就需要論證觀點,那要如何論證呢?
2.1 提煉論點
2.2 排序論點
2.3 搜集案例
2.1 提煉論點
我們可以用MECE法則提煉文章的論點。MECE法則就是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首字母縮寫詞,即『相互獨立、完全窮盡』,也就是所謂的無重復、無遺漏。MECE法則能夠有效把握問題的核心,並成為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一種很有用的分析問題的法則。
MECE法則要求1個論點包含2~3個子論點。MECE法則有兩個特性:
相互獨立:強調了每個論點之間要獨立,不要有交叉重疊。論點有重疊就說明你的文章表達不夠清晰。
完全窮盡:分解工作的過程中不要漏掉某項,要保證完整性。論點有遺漏就說明你的文章不夠完整
2.2 排序論點
提煉出論點之後,你要對論點進行排序。論點有三種順序結構:
時間: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
程度:問題由淺入深,先重要後次要
演繹:依次按照現象,原因,方案的步驟,或者可以說是what-why-how順序
2.3 搜集案例
排序好了論點,你就需要給讀者「舉個栗子」,也就是需要搜集案例。案例的表現形式有:
故事:故事是要打動讀者的感性。可以是作者親身經歷的故事,可以是別人的故事,甚至可以是虛構的故事。比如,文章《95後最討厭的一種生活方式》中,就講述了《脫口秀大會》中王建國的以及作者發小的故事。

數據:數字是要說服讀者的理性。比如,研究團隊表明,癭蚊幼蟲可以跳到13厘米之遠。這比它們體長的36倍還要長,好比一個人能跳61米遠。

論述性文字:論述性文字可以顯示你的思考過程,也就是你的增強讀者對你的信服。
注意故事、數據和論述性文字一定要有機結合,如果只有故事,就會淪為雞湯;如果只有數據或是論述性文字,就會顯得文章很乾。
三、結尾
在寫作結尾處,為了讓讀者閱讀完你的文章後明白你表達了什麼,為了讓讀者意猶未盡,你需要在結尾處:
3.1 回顧主題
比如,在文章《當了多年獵頭,我發現了學歷和好工作之間的真實關系》中,結尾是這樣寫的:別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其實往往是你先把自己磨的發出了光,大家才會發現你是顆金子。這句話就以比喻的方式,起到了很好的回顧作用。

3.2 升華主題
如果你能通過一句「金句」,或者是一個優秀的結尾讓讀者留下印象,受到啟發,那麼這篇文章就算是達到了你的目的。比如:在文章《拼多多年成交額破7000億,市值逼近百度:創始人身價千億背後,留下這3點人生啟發》中,結尾是這樣寫的:正如《異類》一書中,格拉德威爾認為,偉大的成就不在於天賦,而在於正確的時間、正確地點,積累了足夠大的練習。

總的來說,想要產出一篇清晰的觀點文,在媒體平台獲取流量。你需要在開頭部分先陳述熱點,利用熱點來找到切入點,然後確立觀點;在正文部分,你需要排序提煉好的論點,後再搜集案例來支撐論點;最後在結尾部分回顧主題,升華主題。

6、新媒體寫作的特點和傳統媒體寫作的特點。最好具有概括性一點

您這個問題不太准確,或者說問的不太好。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話,其區別主要在傳播方式,傳播特點和新聞的社會分工這一領域有較大的顛覆,內容方面並沒有什麼革命性的改動。
內容為王,傳播手段的革新歸根到底承載的是內容。內容為本,但是本的變化是不大的。
我在電視台,報社,網站都工作過。
電視台對文字的要求相對較低,因為它傳播信息的主要手段是圖像,而不是文字表達。紙媒報刊對寫作的要求最高,新媒體的話 相對來說要更加追求時效性,更快速准確的傳遞信息,更加註重傳播方式可能帶來的交互性,這樣在寫作上則要趨於平和交流一些。

與新媒體寫作架構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