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淺談如何做好新媒體時代新聞發布工作
一、對新媒體時代重要性的認識
當今時代,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通訊技術迅猛發展和進步,新型媒體不斷涌現並推陳出新,已然可稱之為新媒體時代。特別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的普及,為社會公眾的情緒宣洩和意見表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極大地拓展了社會輿論空間。同時,新媒體時代,媒介所呈現出的多樣性和多層次結構,形成了輿論及流通渠道的多層次、多元化。
新媒體催生新輿情,也對輿論引導和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戰。博客、視頻、即時通信、社交網站、微博客等新型的互聯網應用構成了縱橫交錯的傳播渠道,正成為輿論形成的新型重要大眾媒介,也成為民意表達的新的重要平台。互聯網這個紐帶在這種形勢下,也正逐步成為人與人之間互動的主要平台。我們應發揮好新媒體的作用,增強營造和改善輿論環境的能力,為公司也為個人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新媒體時代對我們互聯網從業者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要掌握網路輿情應對的方法。
輿情預案
面對網路的迅猛發展,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制定一套完整的網路輿情應對預案,預案要做到完整、規范、執行性強。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指導思想。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只有認識上提高了、統一了,上下才能行動上重視和統一,擰成一股繩,確保預案實施的力度和效果。
(2)組織架構。這部分是將有限的人力合理分工配置,只有組織架構清晰,才能確保分工到人,責任明確,同時亦要注意分工中有合作,走活一盤棋。
(3)信息網路。這也是預案的重要內容,包括與各部門橫向聯系的方式與責任人,也包括組織內部緊急狀態下的聯系方式。
(4)具體任務、措施和步驟。這是預案的實質性核心部分,劃分好各部門的職責,確保高效有序的處理突發狀況。
2.輿情研判
對於出現的網路輿情,要第一時間進行研究判斷,並根據判斷採取相應的措施。主要措施有兩種:
第一,疏。包括召開新聞發布會和網上評論.
其中召開新聞發布會要做到盡早講、持續講、准確講。而網上評論要做到佔領輿論高地、積極組織跟帖、博客論壇置頂等。
第二,堵。主要是網路的管理。包括新聞信息的管理和貼子文章的管理,將不利信息堵在源頭。
輿情決策
及時回應,還原真相。
同步介入,注重引導。
組合發布,團隊發言。
其次是要掌握網路輿論的引導方法。
主流宣傳
權威發布
網上評論
網輿管控
再者是要堅持網路輿論管控的原則
及時發聲,最好做到在輿論產生的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解決問題,用事實說話,把問題切實有效的解決勝過說一堆空話。
態度誠懇,如果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自身態度一定要誠懇,不能自欺欺人、態度蠻橫。
遵循規律,要學會先聲奪人、先入為主,取得第一發言權。
注重有效原則,做到高效、迅速的管控。
如何運用新媒體做好宣傳工作
新媒體的應用
活動的號召與發起
官方通報
處理技巧
①了解媒體屬性、賦予媒體「人格」,使其貼近生活。
②做好自媒體與權威媒體的結合。
新媒體的寫作技巧
以短篇消息為主
娛樂化、擬人化表達
視頻、圖表、多種方式嘗試
相信只要我們認識到新媒體的重要性,掌握運用新媒體的基本能力,並不斷學習進步,就一定能夠在新媒體時代到來的浪潮中搶佔先機,脫穎而出。
2、新聞網站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
傳統媒體網站是屬於新媒體。
新媒體一般有三種特徵
時間:時間上更近的可以被稱為較「新」的媒體:網路 相對於 電視 是新媒體;電視 相對於 報紙 是新媒體;
技術:價格更低廉,傳播更廣泛,應用更普遍,等等上述很多答友提到的革新技術的媒體都可以被認為是新媒體;
社會:新媒體之所以新,最重要的是社會作用的革新。
3、什麼時候可以用新媒體發布新聞
簡單的說吧:
傳統媒體包括了:廣播電視、報社雜志、新聞發布內會、自發媒體(小容報、傳單)、營銷策劃等;
新媒體:分為一代新媒體:網站(新聞類)、社交網路(人人,開心)、論壇、郵件列表、自有網站門戶(公司或單位官方網站);二代新媒體:博客、微博、微信、IM軟體、視頻網站等自媒體渠道;
新媒體因為網路的復雜度和不確定性,還包括了一些廣告發布公司,比如CCTV曝光的右下角流氓跳屏等
4、越來越多的應用新媒體發布新聞應該用哪個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應用新媒體發布新聞,
有無數眾多的平台,有的及時,真實,
可靠,也有的新聞後發,有的任意誇大
縮小,誤導民眾。
應該選用正規平台,如,央視新聞、
今日頭條。
希望能幫助到你,請採納謝謝!
5、新媒體新聞生產的主體是什麼?
新媒體新聞生產的主體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路、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從空間上來看,「新媒體」特指當下與「傳統媒體」相對應的。
以數字壓縮和無線網路技術為支撐,利用其大容量、實時性和交互性,可以跨越地理界線最終得以實現全球化的媒體。新媒體誕生以後,媒介傳播的形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將傳統媒體的傳播內容移植到了全新的傳播空間。
(5)新媒體政務新聞擴展資料:
新媒體特點
由於技術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體幾乎都是大眾化的。而新媒體卻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細分的受眾,可以面向個人,個人可以通過新媒體定製自己需要的新聞。
也就是說,每個新媒體受眾手中最終接收到的信息內容組合可以是一樣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從技術層面上講,在新媒體那裡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當信息發布者。
6、網路與新媒體能報考新聞傳播類公務員嗎?
根據《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研究生、本科、高職高專專業目錄》整理知,本科專業目錄(2012版:
本科,「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屬於新聞傳播學類。
即,公務員考試報考時,若某崗位面向「新聞傳播學類」相關專業招錄,網路與新媒體符合該專業要求。
以2018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為例,面向「網路與新媒體」或「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招錄的崗位,比如:
[若報考國考,或參考國家公務員考試招考信息、報考指導、復習資料(整理)]
7、新媒體環境下中國主流媒體如何開展新聞改革
首先,發揮傳統優勢,深化拓展挖掘信息。新媒體環境下,信息泛濫又稀缺,稀缺是因為垃圾信息太多造成受眾難以捕捉有用信息,傳統媒體應該深化在深度報道,線索挖掘(例如微博爆料,記者取證采訪),信息求證上的優勢。除此之外,傳統媒體要細分受眾,為特定群體受眾提供高質量的細分信息。
其次,積極融入新媒體,傳統媒體在渠道拓展上不存在任何問題,報紙做電子報,電視做網路電視,數字電視,廣播也可以上網,拓寬形式,做好渠道,傳統媒體一樣可以成為復合媒體。
最後,發揮新媒體與全媒體的集合品牌優勢,增強媒體品牌影響力和公信力,爭取做成綜合性全媒體運營的大型權威媒體,為社會提供正確的議程設置和合理健康的輿論導向。
以上三大點來自揚子晚報主編講話,內容是個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