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冰桶挑戰新媒體

冰桶挑戰新媒體

發布時間:2020-09-10 20:25:15

1、作文材料:冰桶挑戰,是一場als慈善募捐,蓋茨,扎克伯克,庫克和貝佐斯等英國科技

這些天,各界名人紛紛被「點名」,在網上曬出了各式各樣的冰水澆灌畫面。挑戰瘋狂接力,愈演愈烈,很多人甚至公開表達自己渴望被「點名」。幾乎是一夜之間,「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也成為一個人人熟知的名詞,完成了大面積科普。有人將「冰桶挑戰賽」以及類似點名游戲喻為「合法八卦」,它好玩、有趣,充滿娛樂甚至無厘頭色彩,卻可能承載著很嚴肅正經的議題。
在病毒式傳播過程中,「冰桶挑戰賽」的發起者、發起過程似乎已無人考證。雖然旨在普及和號召救治「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可能有相應的網路營銷,但活動後續發展並不可能依循一定計劃,也沒有報告書、目標框架、社會調查、數據統計、理論參考、輿論設置。充其量,它就是一個游戲。放不下嚴肅架子的人,努力分析著冰桶挑戰的傳播學、社會學、營銷學原理,賦予它各種意義,但對於網路世界的普羅大眾而言,這就是一個師出有名的全民游戲,突發奇想,卻又讓人瘋狂參與一場盛大的慈善派對。
社會發展如螺旋式上升,嚴肅問題感的呈現,可能終將回歸於更高級的娛樂方式。參與「冰桶挑戰賽」本身更多表現為游戲氣氛,但宣傳「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刺激慈善意願,這些嚴肅目的仍然得到實現。一些不起眼的創意,可能隨時隨地爆發,掀起巨大熱情。看起來,這只是新媒體時代特有的傳播現象,但新媒體時代可以放大無聊、低俗,也可以激發創意,可以讓慈善「病毒式」傳播,而這一切根本取決於一個社會的真實活力和創造力。
「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的普及,並不是醫學界推廣的結果,而是普通人的臨時起意。僅從慈善的角度看,現代慈善從相互救濟,慢慢變為各種社會理想的實踐。正如一些不為人熟知的疾病,通過慈善方式,得到社會普及,甚至推動醫療觀念和體制。也許有人將慈善事業投向欠發達地區,懷抱的是改變地區發展失衡的國際理想。有些公共課題,政府還未考慮,也許已經有人通過慈善方式而投入了研究、推廣。事實上,對慈善追根溯源,它其實體現為越來越多的人對這個社會有想法,有實現想法的熱忱,而他們可能是大佬、明星,也可能是普普通通的人,也可能一同在「冰桶挑戰賽」中回歸於「人人平等」。
在這場冰桶接力中,甚至不必去計較慈善還是「名人秀」,無須質疑挑戰者的動機。公開宣布自己選擇捐錢而不是倒冰水的奧巴馬,反而招致許多批評,批評的理由甚至分不清搞怪還是嚴肅。總之,游戲的意義一開始就變得開放,由接力者去創造和發揮,每個人可以從不同角度,宣稱「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但無一例外,大家都成功了解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配合」了一項盛大的慈善宣傳。這是一個慈善創意的蝴蝶效應,結果甚至遠遠超出了意圖和預期。

2、從傳播學角度分析冰桶挑戰為什麼風糜全球

從內容、渠道、觸發機制等三個方面,從社交網路傳播的角度,解讀一下「挑戰冰桶」的原因。
先說內容。首先無論你捐款還是不捐款,「挑戰冰桶」的初衷都是公益行為,喚起公眾對「冰凍人」的關注。名人之所以參與這項行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項活動的公益性,可以給自己的形象加分,這就是《瘋傳》那本書里說的「社交貨幣」。
除了公益,因為這項活動正在「風口浪尖」,能夠被點到名或者挑戰這項運動是一種榮耀,證明自己的身份和社會地位,流行性也為這項活動的「社交貨幣」加分。
同時,既然是流行運動,就要跟病毒一樣具有高度的復制性。所以,這項活動,要求參與的人員要拍攝一段視頻,放到社交網路上。這種挑戰,雖然對參與者有點小考驗,但娛樂性十足,具有很強的復制性。網友也非常樂於看到名人「濕身」或者「出糗』的視頻,這也加速了視頻的傳播以及行為的復制。
緊接著,渠道,也就是社交網路。通過社交網路,全球的所有人已經高度聯接,信息的流動速度已經超乎想像,特別是對於「挑戰冰桶」這樣的流行病毒,社交網路更是完全沒有抵抗性,這就像乾柴碰到烈火,想不火都難。
再說一下「明星效應」。大家都知道,這次參與行動都是明星,具有很強的「明星效應」。明星本身就是輿論的焦點,他們參與一切的行為都具有話題性,這種話題性可以讓信息快速流動,讓這項行動快速傳播。同時,明星都有廣泛的粉絲群體,本身也是一個強大的「自媒體」,現在明星本身作為「自媒體」也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有那麼多影響力巨大的明星參與,這項行動很快就全民皆知。
最後,黑馬哥說一下「觸發機制」。一項行為之所以流行,就跟病毒流行一樣,肯定背後有起誘因或者觸發機制,「挑戰冰桶」是怎麼這樣傳遞下去的呢?首先,在這項行動的規則設計里就有一條,就是挑戰者要提名三名其他人士參與挑戰。名人提名的還都是名人,還都是影響力巨大的明星,通過這樣的「提名機制」可以讓這項行動像病毒一樣「傳遞」下去。
除了參與的明星以外,網民的分享也起到的作用也很大。正如前面所說,網友都非常樂於看到名人「濕身」或者「出糗」的視頻,何況是這種帶著「善意」的捉弄,網友更是樂於分享,網友的集體參與讓信息快速擴散。再者,如果一個名人點了另外一個名人的名,並發到微博上,網民也會「推波助瀾」拚命@,被點名的人不應戰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只能勇敢應戰了。
總之,「挑戰冰桶」之所以流行,是因為高度附著性、復制性、具有社交貨幣功能的內容,藉助社交網路和名人等渠道進行傳播,再加上「邀請」、觸發機制以及網友的拚命分享,三者共同造成了這項活動的風靡全球。

3、新媒體不能隨便發新聞了 輿論格局將怎樣變化

所謂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清華大學的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網路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也有專家提出:「只要媒體構成的基本要素有別於傳統媒體,才能稱得上是新媒體。否則,最多也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的變形或改進提高。」「目前的新媒體應該定義為在電信網路基礎上出現的媒體形態——包括使用有線和無線通道的方式。」還有學者把新媒體定義為「互動式數字化復合媒體」。新媒體讓每個人都成為了自媒體,進入了「自媒體時代」。拿前不久的「冰桶挑戰」來說,這項活動發源於波士頓學院,然而現在的新媒體,使這一項活動傳播開來,上到國家總統,下到平民百姓每個個體都是傳播的媒介,這項挑戰迅速傳播至全球范圍。對於國際輿論的制衡,新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是新聞事件的報道者,每個人都可以說出自己的觀點,我們接收到的信息不再是國家政府想讓我們看到的,而是我們自己選擇的。

4、冰桶挑戰第一個開始的誰

「冰桶挑戰」,或「ALS冰桶挑戰」。ALS,中文譯名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個漸進的和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霍金得的就是ALS,目前還沒有治癒方式。

這項活動發源於波士頓學院的著名棒球運動員皮特-弗雷茨(Pete Frates)的朋友和親戚,現今他正與ALS疾病抗爭。也正因為這樣一層關系,現役為波士頓凱爾特人效力的核心控衛拉簡-隆多成為了呼應該項運動的第一個NBA球員。

5、結合具體案例,簡述新媒體如何影響全球傳播格局並實現國際輿論制衡。

所謂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清華大學的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網路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

也有專家提出:「只要媒體構成的基本要素有別於傳統媒體,才能稱得上是新媒體。否則,最多也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的變形或改進提高。」「目前的新媒體應該定義為在電信網路基礎上出現的媒體形態——包括使用有線和無線通道的方式。」
還有學者把新媒體定義為「互動式數字化復合媒體」。
新媒體讓每個人都成為了自媒體,進入了「自媒體時代」。拿前不久的「冰桶挑戰」來說,這項活動發源於波士頓學院,然而現在的新媒體,使這一項活動傳播開來,上到國家總統,下到平民百姓每個個體都是傳播的媒介,這項挑戰迅速傳播至全球范圍。對於國際輿論的制衡,新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是新聞事件的報道者,每個人都可以說出自己的觀點,我們接收到的信息不再是國家政府想讓我們看到的,而是我們自己選擇的。

6、求冰桶挑戰英文介紹

It』s a fundraising game called the Ice Bucket Challenge, and it aims to raise awareness for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這個名為「冰桶挑戰」的游戲其實是一個的籌款項目,為對抗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籌款,並引起更多人對該疾病的關注。

The challenge』s premise is straightforward. It involves daring a person to mp a bucket of ice water over their head within 24 hours, or donate money toward fighting ALS. Even if a person completes the challenge, they』re more than welcome to donate money anyhow.
挑戰的內容十分簡單:接受挑戰的人需要在24小時內將一桶冰水從頭澆下,否則就要為對抗ALS捐款。人們即使完成了挑戰,當然也可以進行捐款。

Once a person completes the challenge, they』re supposed to issue the same challenge to several other people, usually three, which is why the challenge has been growing and growing.
完成挑戰的人還可以再點三個人進行挑戰。而這正是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的原因。

Buckets of money
卓有成效

Since the beginning of June, the game has spread across social media timelines and late-night talk shows in the US. According to Facebook, more than 15 million people so far have posted, commented, or liked a post about the challenge. It has raised more than $2.3 million (14 million yuan) to support research for the illness.
「冰桶挑戰」自今年6月,開始在美國社交媒體和夜間脫口秀節目中興起。在Facebook上,發布挑戰視頻、評論或點贊的人數已超過1500萬人。籌得研究資金230多萬美元(約合1400萬人民幣)。

As for the origins of the craze, new data from the Facebook data science team heavily supports one theory: that the ice bucket challenge originated with Pete Frates, a former captain of the Boston College baseball team. Frates, 29, who was diagnosed with ALS in 2012, can no longer speak and uses a wheelchair. After Frates posted his own ice bucket challenge video on July 31, the game took off and has now become one of the biggest stunts in the online community.
至於這項狂熱活動的起源,Facebook數據科學團隊的新數據認為:波士頓大學棒球隊前隊長皮特•弗雷茨是第一個「澆冰水的人」。今年29歲的弗雷茨在2012年檢查出患有漸凍人症,現在的他已經無法說話,行動只能依靠輪椅。今年7月31日,弗雷茨在網上發布了自己「冰桶挑戰」的視頻,隨後該挑戰就一發不可收拾,現在已經是網上最引人注目的活動。

Seeing celebrities take on the ice bucket challenge is entertaining, but it』s even better watching them do it with a twist. Here are three celebrities who got creative.
圍觀名人參與「冰桶挑戰」本就有趣,如果挑戰的過程還充滿創意,那簡直不能更好玩。就一起去看看下面這三位名人是怎麼挑戰得與眾不同?

Jess Tyler Ferguson
傑西•泰勒•弗格森
The Modern Family star, who accepted the challenge from US actress Elizabeth Banks, made like he was going to mp the water on his head, but instead dropped his check book, saying 「What do I write it out to?」 He challenged everyone, including Oprah Winfrey, to join in.
《摩登家庭》男星傑西•泰勒•弗格森「接受」了美國女演員伊麗莎白•班克斯的挑戰邀請。可是,就在他將冰水從頭澆下時,從「冰桶」中掉出的卻只有一本支票簿,然後他說:「我要寫多少錢呢?」隨後他挑戰了所有人,就連奧普拉也包括在內。

Bill Gates
比爾•蓋茨
「I』m always up for a challenge,」 the founder of Microsoft said in his highly-proced challenge video while drawing sketches for an ice-bucket-mp lever. He accepted the challenge from the 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 and challenged Ryan Seacrest, Chris Anderson and Elon Musk.
在精心製作的挑戰視頻中,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一邊為掛冰桶的杠桿繪制圖紙,他還一邊說到,「我總是做好准備接受挑戰。」比爾•蓋茨被Facebook的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點名挑戰,而他則將挑戰傳給了瑞安•西克萊斯特,克里斯•安德森和埃隆•馬斯克。
Chris Pratt
克里斯•帕拉特

Why mp ice water when you can drink ice? The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star drank an appropriately-named alcoholic beverage before getting — surprise — ice water mped 「down his butt crack」, as he said. He accepted the challenge from Bob Iger, current CEO of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and challenged three of his co-stars.
曾出演《銀河護衛隊》的克里斯•帕拉特想以喝下與名字里還有「ice」的酒精飲料矇混過關,這怎麼可能?只見正在喝飲料的他被突然從天而降的冰水澆得「整個屁股都濕了」。在接受了來自迪士尼首席執行官鮑勃•伊格爾的挑戰之後,他又點名三位一起合作的明星進行挑戰。

7、如何看待幫助漸凍人的慈善活動"冰桶挑戰

近日,從頭上澆冰水幫助漸凍人的慈善活動「冰桶挑戰」盛行,雖然各方爭議不斷,但不可否認,通過「冰桶挑戰」,確實讓人們對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患者,俗稱「漸凍人」,有了更多的關注。其實在「漸凍人」之外,還有許多罕見病患者需要我們關注。通過此次的「冰桶挑戰」,對於幫助這些人會有怎麼樣的借鑒呢?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冰桶挑戰是「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互聯網精神在慈善領域的創新應用。活動通過規則設計,把原本比較死板的慈善活動變成了一場傳播罕見病知識的游戲,僅僅從這一點就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以往我們對於慈善活動的推廣,往往存在兩種誤區:一種是說教式的勸募,通過一些不太為人們所介紹的大道理來讓人們來關注慈善;另外一種則是打感情牌,將受助者的種種不幸一股腦的拋出,雖然能夠引起人們的同情心,但是對於受助者來說,有時卻傷害了他的自尊。
此次的「冰桶挑戰」,更多的是以一種游戲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慈善本身並沒有需要參與者身懷憐憫之心,對於參與「冰桶挑戰」的名人們來說,他們更多的是一種鼓勵受助者的姿態進行參與,在他們看來,能夠感受到受助者的痛苦,無疑有助於他們更好的了解,這其實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至於目前網上質疑的「冰桶挑戰」是否是一種作秀,是否浪費水資源等問題,其實都是一些無關事件本身的小問題。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冰桶挑戰」是在充分利用了新媒體傳播方式,將一項原本由一地發起的慈善活動覆蓋到了全球,這種影響本身遠遠超過了我們現在的所有模式,僅僅從這點來說,我們就應該認真分析並研究「冰桶挑戰」,更好地應用到中國的慈善活動中,造福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與冰桶挑戰新媒體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