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流是什麼什麼
物流術語——信息流是指信息的傳播與流動,信息流是物流過程的流動影象,信息流分三個過程:採集、傳遞和加工處理。
信息流的廣義定義是指人們採用各種方式來實現信息交流,從面對面的直接交談直到採用各種現代化的傳遞媒介,包括信息的收集、傳遞、處理、儲存、檢索、分析等渠道和過程。
信息流的狹義定義是從現代信息技術研究、發展、應用的角度看,指的是信息處理過程中信息在計算機系統和通信網路中的流動。
評價企業成功與否,一個簡易的辦法是看其物流、工作流和信息流「三流」的情況,其中,信息流的質量、速度和復蓋范圍,尤其可以「映照」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決策等各方面的「成色」。因為物流、工作流在企業的「生命活動」中無不最終以信息流的「高級形式」展現,就象生物體的所有活動都是基於神經系統傳遞的生物電信號一樣。因此,深入認識「信息流」,將掀開企業發展的新視角。
2、什麼是多極傳播理論
羅傑斯&「多級傳播」理論(2009-10-10 00:58:08)
傳播學中的"多級傳播"理論,最早發源於美國傳播學家拉扎斯菲爾德提出的"兩級傳播"理論,兩者一脈相承,前者可以說是對於後者在理論上的修正和發展。在傳播學發展史上,在關於大眾傳播效果論上拉扎斯菲爾德最早提出"有限效果論",他在《人民的選擇》(1944年)一書中,系統提出了"兩級傳播"理論。
"兩級傳播"是關於"傳播流"的一種理論,該理論認為大眾傳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眾,而是經過意見領袖的中介,即表現為以下的"兩級傳播"的模式:
大眾傳媒→意見領袖→一般個人②
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這一概念後來也隨著大眾傳播學的發展不斷修正。當時拉扎斯菲爾德下的定義是:指活躍在人際傳播網路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觀點或建議,並對他人施加個人影響的人物。③在這里,他說的"意見領袖"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區域型"的,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受地理位置的限制,這也是和當時的大眾傳播相對落後的特徵相吻合的。現代傳播中的"意見領袖",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進步,已經完全突破了地理的限制,並且能憑借大眾傳播手段做面向大眾的傳播。
後來的傳播學者提出了質疑,最為人注目的是美國傳播學家羅傑斯。他在對美國傳播學發展歷史作回顧性總結時指出:"由拉扎斯菲爾德所進行的早期大眾傳播研究導致了最小效果的結論,這個結論引起了可供替代的研究途徑的探討。"④他認為拉扎斯菲爾德忽略了大眾媒體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的問題,並引述美國傳播學者麥克姆斯"議程設置"的觀點作為這一理論重要的修正。由此,羅傑斯對"兩級傳播"理論作了修正,他把"傳播流"區分為"信息流"和"影響流",認為信息的傳播可以是一級的,而影響的傳播則必須是多級的,從而把"兩級傳播"模式發展為"多級傳播"模式(也叫"N級傳播"模式)。
從以上介紹可以得出兩點結論:其一,"意見領袖"的作用不可忽視,大眾媒體可以發揮主動性利用這一傳播資源。其二,大眾傳播的"影響流"屬於"多級傳播"模式,也就說明傳媒影響大眾的模式是不確定的可變的,這對於今天公共知識分子介入大眾傳媒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因地制宜的理論框架和思路模式
3、信息流的控制模型
信息流的控制模型:信息有個基本特徵:
可量度。信息可採用某種度量單位進行度量,並進行信息編碼。如現代計算機使用的二進制。
可識別。信息可採取直觀識別、比較識別和間接識別等多種方式來把握。
可轉換。信息可以從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如自然信息可轉換為語言、文字和圖像等形態,也可轉換為電磁波信號或計算機代碼
可存儲。信息可以存儲。大腦就是一個天然信息存儲器。人類發明的文字、攝影、錄音、錄像以及計算機存儲器等都可以進行信息存儲
可處理。人腦就是最佳的信息處理器。人腦的思維功能可以進行決策、設計、研究、寫作、改進、發明、創造等多種信息處理活動。計算機也具有信息處理功能。
可傳遞。信息的傳遞是與物質和能量的傳遞同時進行的。語言、表情、動作、報刊、書籍、廣播、電視、電話等是人類常用的信息傳遞方式。
可再生。信息經過處理後,可以其他形式再生。如自然信息經過人工處理後,可用語言或圖形等方式再生成信息。輸入計算機的各種數據文字等信息,可用顯示、列印、繪圖等方式再生成信息。
可壓縮。信息可以進行壓縮,可以用不同的信息量來描述同一事物。人們常常用盡可能少的信息量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徵。
可利用。信息具有一定的實效性和可利用性。
可共享。信息具有擴散性,因此可共享。
沃爾瑪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至少提前10年(較競爭對手)將尖端科技和物流系統進行了巧妙搭配。早在20世紀70年代,沃爾瑪就開始使用計算機進行管理;20世紀80年代初,他們又花費4億美元購買了商業衛星,實現了全球聯網;20世紀90年代,採用了全球領先的衛星定位系統(GPS),控制公司的物流,提高配送效率,以速度和質量贏得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沃爾瑪所有的系統都是基於一個叫做UNIX的配送系統,並採用傳送帶和非常大的開放式平台,還採用產品代碼,以及自動補貨系統和激光識別系統,所有這些為沃爾瑪節省了相當多的成本。沃爾瑪一直崇尚採用最現代化、最先進的系統,進行合理的運輸安排,通過電腦系統和配送中心,獲得最終的成功。
1、建立全球第一個物流數據的處理中心
20世紀70年代沃爾瑪建立了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統(MIS),負責處理系統報表,加快了運作速度。20世紀80年代初,沃爾瑪與休斯公司合作發射物流通訊衛星,物流通信衛星使得沃爾瑪產生了跳躍性的發展;1983年的時候採用了POS機,全稱Point Of Sale,就是銷售始點數據系統。1985年建立了EDI,即電子數據交換系統,進行無紙化作業,所有信息全部在電腦上運作。1986年的時候它又建立了 QR,稱為快速反應機制,對市場快速拉動需求。
沃爾瑪在全球第一個實現集團內部24小時計算機物流網路化監控,使采購庫存、訂貨、配送和銷售一體化。例如,顧客到沃爾瑪店裡購物,然後通過POS機列印發票,與此同時負責生產計劃、采購計劃的人員以及供應商的電腦上就會同時顯示信息,各個環節就會通過信息及時完成本職工作,從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加快了物流的循環。
2、沃爾瑪物流應用的信息技術
射頻技術/RF(Radio Frequency),在日常的運作過程中可以跟條形碼結合起來應用。
攜帶型數據終端設備/PDF,傳統的方式到貨以後要打電話、發E-mail或者發報表,通過攜帶型數據終端設備可以直接查詢貨物情況。
物流條形碼/BC,利用物流條碼技術,能及時有效的對企業物流信息進行採集跟蹤。
射頻標識技術(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在各種惡劣環境中工作。
2004年,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公司要求其前100家供應商,在2005年1月之前向其配送中心發送貨盤和包裝箱時使用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2006年1月前在單件商品中投入使用。專家預測,2005年到2007年,沃爾瑪供應商每年將使用50億張電子標簽,沃爾瑪公司每年可節省 83.5億美元。目前全世界已安裝了約5000個RFID系統,實際年銷售額約為9.64億美元。
憑借這些信息技術,沃爾瑪如虎添翼,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4、信息流的傳播學
<
5、誰第一個提出大眾傳播學的概念
羅傑斯和多層次的溝通「理論(2009-10-10零點58分08秒)
通訊在多層次的溝通」理論,最早起源於由美國科學家拉扎斯菲爾德的「傳播」的理論,提出這一傳統,前者可以說,從理論上講,後者的修正和發展。在傳播學的發展歷史中,拉扎斯菲爾德首先提出的理論,大眾傳播的影響「有限效果論」,他的「人民的選擇」(1944)一書中,提出了「兩個傳播」的理論。
傳播傳播流「理論,該理論認為大眾傳播的信息不直接流入一個普通觀眾,而是通過中介機構的意見領袖,以下兩種傳播模式的性能:大眾傳播→意見領袖→個人(2)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 意見領袖(意見領袖),這一概念後來也不斷地與大眾傳播。拉扎斯菲爾德的定義:是活躍在人際溝通網路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觀點或建議,和其他人的個人影響力的人物。③在這里,他說,「意見領袖」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是有限的的地理位置區域類型「,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和公眾的傳播時間,這是相對落後的特點相吻合。 「意見領袖」在現代媒體,信息和通信技術的進步,已經完全突破了地理的限制,並憑借大眾傳播大眾傳播的手段。
傳播學者後來提出了質疑,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傳播社會學家羅傑斯。美國通信的發展歷史進行回顧性研究,他指出:「早期大眾傳播研究進行拉扎斯菲爾德導致這個結論的替代方式」④他認為,拉扎斯菲爾德忽視所造成的影響最小的結論的問題,所有權和控制權的大眾媒體援引美國傳播學者麥克·威廉斯「議程設置」的角度來看這一理論作為重要的修正。因此,羅傑斯傳播理論已被修訂,他傳播流「到」信息流「和」影響流,信息的傳播可以是一個和蔓延的影響,必須是多層次的,兩種傳播模式傳播模式(也被稱為「N-層次的溝通」模式)。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第一,「意見領袖」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大眾媒體可以發揮主動利用這個通信資源。二,大眾媒體「影響流」屬於「傳播」模式,這意味著,媒體影響公眾的模式不確定的變數,介入公共知識分子在大眾媒體今天,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可以適應當地的條件和思維方式
6、信息流是什麼意思?
信息流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指在空間和時間上向同一方向運動過程中的一組信息,它們有共同的信息源和信息的接收者,即由一個信息源向另一個單位傳遞的全部信息的集合。
狹義指信息的傳遞運動,這種傳遞運動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研究、發展、應用的條件中,信息按照一定要求通過一定渠道進行的。
隨著社會的信息化和信息大量涌現,以及人們對信息要求的激增,信息流形成了錯綜復雜、瞬息萬變的形態。這種流動可以在人和人之間、人和機構之間、機構內部以及機構與機構之間發生。
(6)傳播流分為信息流和影響流擴展資料
信息流可以說是流通體系的神經,它是流通體系存在和運動的內在機制,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流通過程是作為一個整體的運動,即體系的運動來實現的。流通體系又是各種要素的集合,不同的要素之所以能形成集合,是靠信息把它們聯接在一起的。
信息流不僅具有連結流通體系的功能,而且具有溝通流通體系與外部系統和環境的功能。流通體系不是孤立的系統,它處在社會經濟的大系統之中,是大系統的組戊部分。
其它系統構成流通體系的外部系統和外部環境,影響著流通體系的運動。流通體系反過來也影響其它系統的運動。不同系統之間的相互影響和聯系,同樣是靠信息來聯接的。
7、信息流有哪些?
1、物流術語——信息流是指信息的傳播與流動,信息流是物流過程的流動影象,信息流分2、三個過程:採集、傳遞和加工處理。
3、信息流的廣義定義是指人們採用各種方式來實現信息交流,從面對面的直接交談直到採用各種現代化的傳遞媒介,包括信息的收集、傳遞、處理、儲存、檢索、分析等渠道和過程。
4、 信息流的狹義定義是從現代信息技術研究、發展、應用的角度看,指的是信息處理過程中信息在計算機系統和通信網路中的流動。
8、什麼是信息流?
信息復流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指在空制間和時間上向同一方向運動過程中的一組信息,它們有共同的信息源和信息的接收者,即由一個信息源向另一個單位傳遞的全部信息的集合。
狹義指信息的傳遞運動,這種傳遞運動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研究、發展、應用的條件中,信息按照一定要求通過一定渠道進行的。
(8)傳播流分為信息流和影響流擴展資料
在大批量製造的公司里,信息通常採取平行流動的形式:預測信息從一個公司傳遞到另一個公司、從一個工廠到另一個工廠;生產計劃也同樣是從公司到公司、從工廠到工廠;每日(或每周、每小時)的裝運單告訴每個工廠下一次要裝運什麼。
當公司收到客戶要求變更數量的時候,不得不取消原計劃以及裝運訂單,並立即調整生產系統,以適應需求的變化。
精益思想的公司則嘗試通過一個簡單的時間安排點(schelingpoint),以及創建一些信息的拉動環來簡化信息流。這些信息向上游流動到前一個生產工序,然後再從那個點向上流動——一直到最初的那個生產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信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