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發展熱詞

新媒體發展熱詞

發布時間:2020-09-10 14:47:57

1、公報熱詞「發展」高頻出現的原因

35年前的歲末,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偉大改革。
各界人士普遍認為,本屆三中全會將勾勒未來10年中國改革藍圖,議題或將觸及行政體制改革、金融改革、城鎮化發展、資源價格改革等內容。
記者盤點1978年以來發布的7次三中全會公報,發現農村農業、市場經濟、改革發展等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其中「發展」和「改革」提及最多,達到289次。
日前,黨和國家領導人已在不同公開場合表示,此次三中全會將提出「綜合改革方案」,而且「改革范圍之廣,力度之大,都將是空前的」。

「農村」一詞提了125次

我國是一個擁有十多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農業歷來都是定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如何在市場經濟下搞好「三農」問題成為中央領導人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也讓三農問題成為歷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出現最多的高頻詞。
記者統計發現,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公報中,「農村」被提及125次,「農業」被提及77次,「農民」被提及43次。
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1998年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和2008年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公報中都提及了農村的經濟問題,例如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農村人民公社、十五屆三中全會的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濟體制,以及十七屆三中全會對農村改革的全面表述。
此外,與三農問題相關的「城鄉」、「農村改革」、「新農村」等詞也多次在公報中出現。
1998年10月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到2010年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
2008年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入」,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會議最大的突破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提出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

市場經濟成為歷屆熱點

記者發現,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部分三中全會都聚焦在經濟改革的議題上,而政治討論涉及較少。經濟議題上,農村和城市基本各佔一半。而過去20年的歷史表明,三中全會往往是啟動重要經濟體制改革的踏板。
在1978年以來的歷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市場」被提及55次,「經濟體制」被提及38次,「市場經濟」被提及29次。1993年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正式確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方針,提出中央層面上最大的改革是建立計劃、財政和貨幣三位一體的宏觀調控體系,政府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國民經濟,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2003年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改革要點在於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化改革,要求大力發展和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

「改革」是歷屆不變主題

一屆三中全會是改革的歷史起點,這次會議提出「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建議」,自此,中國進入全面經濟建設時期,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新時期。
1978年以來,歷屆黨的三中全會都承載著促進經濟發展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使命。
1978年來的7次三中全會,「深化改革」始終是貫穿其中的不變主題。這7次三中全會,有5次直接是與深化改革相關,2次則和農村改革與發展相關。
統計得出,在歷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改革」被提及116次,與改革緊密相關的「現代化」、「完善」、「開放」也被數十次提及。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幕前夕,中央高層奔赴全國多地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科技創新、農村經濟等問題進行密集調研。盡管領域不同,但改革確是中央高層在調研時都會提及的詞彙。

本屆三中全會 將涉土地制度改革?

按照此前三中全會「一屆談農村,一屆談市場」的規律,不少專家預測此次將涉及農村改革,其中土地制度是不可迴避的話題。日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向社會公開的其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總報告中,提到了土地制度改革內容。
該報告提出,將賦予農民集體土地處置權、抵押權和轉讓權;構建平等進入、公平交易的土地市場;允許農村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平等進入非農用地市場,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直接入市,都是中國土地制度最新的重大改革。

市場經濟改革 繼續深化全面推進?

今年是改革開放35周年,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周年,完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0周年。按照規律,有評論猜測: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是市場經濟改革全面推進、繼續深化的重要時間點。

改革范圍力度空前?

日前,黨和國家領導人已在不同公開場合表示,此次三中全會將提出「綜合改革方案」,而且「改革范圍之廣,力度之大,都將是空前的」。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說,經濟改革、政治改革、行政改革這些都連為一體,必須要聯動推動,僅僅靠單點推動是不可能的。這次改革的思路很清晰,行政體制是改革重點,轉變政府職能是重中之重。

2、到底是「網路熱詞」還是「新聞熱詞」又或者是「媒體熱詞」?

「尼瑪」「坑爹」

3、2019年已經過去一大半了,今年的網路熱詞會是什麼呢?

隨著現在網路的發展,短視頻成為了新的風口浪尖,網上也是出現了大把大把的「噴子」他們嘴中的詞彙說不定哪天就成為了新的熱詞,直到今天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那麼今年的熱詞將會是什麼呢?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流浪地球》大家都看過吧?今年新上映的,被網友一致好評的科幻電影,中國自己的科幻電影。其中以內容中「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出現頻率最大,成為新一代洗腦神句,甚至有可能成為2019年的網路熱詞。

「盤它」:這個詞是出現在孟鶴堂老師的相聲裡面,萬物皆可盤!原來是指一般很多愛玩文玩的人會在手中拿一些文玩來回的把玩,這就叫盤玩。在孟鶴堂老師的相聲裡面就說過一句」甭管是什麼玩意,盤它!「「看起來麻麻賴賴,一點都沒有圓潤的感覺,盤它!」這句話也是現在網路上比較火的一個熱詞。

「雨女無瓜」:這個詞彷彿是一夜之間爆紅網路,雖然聽說過這個詞的意思,但是不知道這個詞的用法和來歷,後來專門去查詢了下,原來這個詞是出自《巴拉巴拉小魔仙》裡面的一個王子的話。因為這個王子大概是口音比較重,所以讀出來與你無關變成了「雨女無瓜」。

「亞子」:這次詞是和「雨女無瓜」出自一個人的,也是《巴拉巴拉小魔仙》裡面的那個王子,也還是因為自己的普通話不過關,說樣子但是說出來之後卻是「亞子」,真的是十分的搞笑。

4、十大熱詞有哪些?

從「裸婚」到「裸辭」,從「卧槽」到「蟻族」,從「司馬TA」到「橡皮人」,熱詞帶來的「新現象」和「熱事件」層出不窮,給出了每個職場人的現狀和心聲,並一躍成為職場人茶餘飯後的談資。某招聘網通過對2010年職場的觀察分析,總結出「2010年十大職場熱詞」。這十個「熱詞」濃縮了2010年職場人的背影和足跡,並細致地描述出職場人的工作瞬間。 給力 隨著「給力」一詞在網路上的大肆流行,「給力」似乎也成為了職場「評定」的最高標准。此外,在最近「最給力」老闆排名中,送賓士,海外旅遊作為福利獎勵員工的老闆榮登榜首位置,而那些勤奮上進、在崗位上不辭辛苦默默無聞工作的職場人被評為最受企業青睞的「給力」員工。 某人才網職場專家表示:何為「給力」的員工和企業,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評判標准。但是,只要員工對待工作「盡其力,用其心」,企業對待員工本著人性化管理的企業發展理念,這樣「給力的」員工和企業在任何一個時代,都能夠受到大家的歡迎及認可。 軟實力 與過去在學歷、文憑、經驗上的「較量」相比,如今的職場人越來越重視「軟實力」的比拼。不少白領表示應聘時是「硬指標」說了算,但在實際工作中,「會唱歌、酒量好、寫字漂亮、會打扮」等軟實力,卻在改變職場升遷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某人才網職場專家表示:「軟實力」的走紅是價值觀趨向多元化的體現,在群體中彰顯自己的才華,激發「自我顯現」的願望,同時也可進一步提高社交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個人自信的體現。「軟實力」和「硬實力」的整合發力,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新一代職場人所認可。 橡皮人 現代社會的流水線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卻降低了人們對成就的感受和追求。部分職場人經過幾年的打拚之後,變得沒有神經,沒有痛感,沒有效率,沒有反應,猶如「橡皮」做成的,不願接受新生事物和意見、對批評表揚無所謂、沒有恥辱和榮譽感。 某人才網職場專家表示:對於那些存在「橡皮」傾向的職場人來說,不妨在平時的休息時間與上司、同事多一點交流,不僅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融洽的同事關系還可以增加團隊意識和凝聚力。此外,除了對本職工作懷有激情與熱情以外,還要對生活或工作的其它方面保持一定的興趣,培養自己對事情的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活躍。 鍾擺族 隨著城際鐵路的開通,越來越多的職場人突破城市界限,實現了工作生活雙城化。房子兩地買、婚姻周末化,社交網路多城交叉,原有的單一城市生活工作模式被打破,職場「鍾擺族」應運而生。 某人才網職場專家表示:在「城際化模式」中,特別需要注意是不能簡單地讓職場人居住的城市成為「睡城」。在完善醫療、學習、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衛星城市將被打造成多功能的健全服務性城市,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鍾擺族」較低的生活成本。這樣一來,職場人接受並嘗試「城際化模式」的時代便不再遙遠了。 裸辭 工作壓力身心疲憊達到了極限,長期缺乏工作幸福感,不少白領沒找好下家就「毅然」選擇辭職。選擇「裸辭」的人們,代表了職場人已經開始重視自己內心深處的快樂和追求,而不只局限於薪水、職位等因素。 某人才網職場專家表示:工作壓力過大,健康嚴重透支是導致職場人「裸辭」的重要原因。因此,對於「裸辭」人群,首先應在這段時間及時調整好心態,明確職業發展方向和職業規劃。在有了規劃之後,可以利用這段職業空白期為自身充電,增加職業競爭力。與此同時,職場人不能坐以待斃,應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積極尋找新工作,通過招聘網站等方式及時全面搜集企業招聘信息,准確把握人才流動趨勢,隨時做好再出發的准備。 考碗族 人們經常把安定的生活形象的比喻成為飯碗,金飯碗,銀飯碗,鐵飯碗。公務員的福利,待遇,獎金都非常可觀,在當今社會可以說是最穩定的職業。考碗族到處參加公務員考試,不考到「飯碗」不罷休,為的是在就業形勢嚴峻的今天找一個穩定的落腳點。 某人才網職場專家表示:畢業生沒必要把考公務員當作「特定」或「必須」的選擇,選擇職業還是要對自身狀況有個明確的認識,通過綜合評估來確定自己是否適當公務員。「考碗族」們一定要提前確立好自己的職業定位以及未來的規劃,先看看自己是否適合「考碗」這條路,再去全身心投入也為時不晚。另外,即使考碗不成,也不必灰心失望,畢竟,社會給我們提供了各種發展路徑,考碗絕非唯一選擇。 蟻族 他們曾是一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群體,他們畢業後無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鄉結合部的畢業生。「蟻族」們成為了被漠視和淡忘的群體,少有人對他們抱有關注和同情。此外,他們中有九成人是童年時曾被稱為家中「小太陽」「小皇帝」的「80後」。 某人才網職場專家表示:生活大城市邊緣的「蟻族」們沒有放棄在大城市的奮斗夢想。大城市雖然機會多,但是競爭更激烈、更殘酷,「蟻族」們可以去經濟比較活躍,但還沒有完全成熟的中小城市或者中西部的城市就業、創業,讓自己在更廣闊的空間中發展。此外,社會也應該給予對「蟻族」更多的關注,同時為其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焦郁碌 有這樣一群職場人,他們為理想漸滅「焦」急,為職場拼殺「郁」悶,為仨飽倆倒忙「碌」。在工作和生活中,「焦郁碌」們或殫精竭慮,或熬更打點,或三餐不繼,或暴飲暴食,三十功名未近,卻只剩塵與土。 某人才網職場專家表示:「焦郁碌」成為熱詞表明了職場人對上行受阻的社會和已經定型的階層充滿了挫敗感。成為「健康」的職場人,大家要制定符合自身能力的未來職業規劃,並對自我進行管理和調節。 奈特爾家庭 在生活和工作節奏愈發提速的今天,職場人的家庭雖然收入在不斷增加,卻沒有時間享受生活 (Not Enough Time to Enjoy Life),他們成為了「奈特爾家庭 (NETTEL Family)」。這樣的家庭數量不斷增加,而很多「奈特爾」家長十分熱衷這樣的生活方式,認為這樣才能顯示出他們的成功。 某人才網職場專家歐陽暉表示:當前一個家庭兩個人同時外出工作,共同承擔高昂的日常開銷,如房貸、車貸、孩子教育的費用等等。雖然「掙得多」可以視為成功的一個標志,但是「幸福」的家庭更需要的是如何享受「成功」,「奈特爾家庭」的家長不妨放慢一點腳步,多留下一點時間和空間去陪伴自己的家人們。 安可人士 「平庸」之輩僅僅是完成了工作,而出類拔萃者則不僅完成了工作,還會讓人覺得他們尚能完成更多的工作。「安可人士」指的就是在工作中無時無刻展示著自己卓越的「表演」。他們比別人出色能幹,做得了別人做不了的事,左右得了老闆的意志。 某人才網職場專家表示:職場人要成為「安可人士」,首先要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在職場工作中往往要領先別人一步。與此同時,還要具備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及時地將可能產生的問題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不僅如此,以充滿友善和快樂的態度面對工作及同事也會助力職場人進化為「安可人士」。

5、如何使用網路熱詞

在互聯網日新月異的成長之下,網路信息更新的速度到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地步。網路熱詞的不斷誕生,一方面反應了網民的智慧,另一方面也讓網民的感情得到了釋放。歷史上,人們為了表達對事物的感情,誕生了民謠、順口溜等這些短小精悍,而又飽含信息的語言文字。而在如今互聯網時代,民謠、順口溜這樣在當時似乎短小精悍的文字,在如今似乎變得有些臃腫,進而用網路熱詞來代替。比如打醬油、富二代、躲貓貓這些詞語只有幾個字,但在詞語後面卻深刻的反應了一種社會現象,網民的感情通過網路熱詞不斷的傳遞和釋放。
網路熱詞時代的社會化生存
由於這些詞語過於短小,有時候僅憑字面意思難以弄明白詞語背後深刻的含義。你不懂詞,在互聯網里沒法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這樣說。過去只有報紙或者權威傳播工具才能造詞,現在在互聯網上,只要你弄出好玩的,互聯網上很多人會幫你傳播。所有網民都在這里給知識添磚加瓦,每個網友的價值在這里得到了很大的肯定,這是文化民主、詞的民主化。
如果我們不試圖就搞明白詞的含義,有時候對新聞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難度。目前,很多新聞都開始引用熱詞來滿足讀者的胃口。隨著網路熱詞的不斷發展,也加快了解讀網路熱詞媒體的誕生,互動百科CEO潘海東認為,WIKI模式正在改變世界。互動百科這幾年的積淀,已經擁有近500萬詞條、49億文字以及500萬張圖片。隨著網路熱詞的發展,互動百科的發展也步入了快車道。在某種程度來說,互動百科已經成為了網路熱詞的發源地。所以,互動百科這次戰略轉型為詞媒體,也是有著水到渠成的優勢。
所謂詞媒體,就是指以詞作為核心傳播內容的全新媒體形態,其利用詞具有的對特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進行超濃縮、利於口口相傳的特性優勢,最大限度地加快媒體信息的傳播和記憶速度。
網路熱詞的發源地即民意發源地
萬瑞數據網路輿情監測分析師高代鵬認為,網路熱詞的發源地,從某種程度來說,也可以說是民意代表陣地。隨著熱詞的發展,民意的集中表現力也就越來越強,如何積極有效的傳遞民意,將是互動百科未來的巨大挑戰。每一個網路熱詞的背後都有一個個鮮活的事件, 網民的高度參與使一個個事件在互聯網上迅速放大, 備受世人關注。而由此形成網路輿論的圍攻、網民群體起鬨等現象,這些手段使不少當事官員紛紛落馬。當事件在網路上迅速傳播時, 相關當事部門和官員沒有主動出擊、正面與當事者對話溝通,由此激化矛盾, 並率先在互聯網上爆發。
網路剛好為公眾提供了觀點的自由市場的技術支持和操作平台,也為個體的個性表達提供了便利,它實現了從個體影響到立體幾何形式擴張後,某些個人代表性的觀點會演變成一種集體表達。事實上,網路流行語言也是群體意見最簡易快捷的另類表達 。還有,群體中的個人會表現出明顯的從眾心理,勒龐稱之為群體精神統一性的心理學規律 。當某種言語、某個段子在小群體內受到熱捧時,可能就會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網路上逐漸風行。賈君鵬事件即為例證,本來只是句近乎調侃的話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卻在網上引起巨大反響,點擊量、跟帖者者甚眾,最終成就了網路奇跡。究其原因,網民們的好奇心、窺伺癖和從眾心理不可忽視。
隨著網路熱詞的高速增長,如何有效傳播民意,引導民意積極傳播,將給互動百科帶來極大的挑戰。

6、2019上半年最火的網路熱詞,你能說出幾個?

1、9102年

我第一次看到這種說法的時候,還以為是別人打錯了……9102年是什麼意思呢?你把2019年倒過來念試試……

常用句式:「都9102年了,還有人xxxxxx。」就是說,都這個年代了,怎麼還有人有這種落後的想法。

2、檸檬精

「我檸檬了」、「我酸了」、「今天我是檸檬精」……當別人撒狗糧、分享愛情里的甜蜜的時候,曬出新買的車包表口紅的時候,或者漂亮小姐姐發了自拍,我們感到羨慕嫉妒,就會用「我檸檬了」來自嘲。因為這個梗太火了,微博還上線了檸檬的表情。

3、996.ICU

這個我相信你一定聽過。就是說,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一周工作六天。

常見於互聯網公司。程序員們就建了一個網站,域名是:996.ICU:總是996,遲早有一天要進ICU……變體還有「997」;「007」。

4、真香

真香定律,又稱王境澤定律。湖南衛視曾經有一檔綜藝《變形記》,就是把城市裡的孩子和山區里的孩子交換一段時間,體驗人生。有一個富二代王境澤,剛到農村的家的時候,撂下了狠話:「我王境澤就是餓死,死外邊,從這里跳下去,也不會吃你們一點東西。」但幾個小時後,王境澤因為餓了,只能乖乖回家去吃飯,邊吃還邊感慨了一句:「真香!」



真香定律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前後觀點、行為不一致。比如之前說打死都不會用國產手機的人,結果手機一發布後,就排著隊去買;之前質疑一部電影、電視劇有那麼好看嗎,結果自己看了之後,比別人還要投入……

5、雨女無瓜

在《巴啦啦小魔仙》中,男主角游樂王子有著獨特的口音。於是就有網友整理出了魔仙堡方言:雨女無瓜=與你無關、你怎麼這個亞子=你怎麼這個樣子、要你寡=要你管、我是娃子=我是王子、畢導在公眾號里寫到了「亞子」這個梗,還被認真的不知情讀者特地糾正了。

7、如何看待 網路熱詞

網路語言對現代漢語的發展利弊共存。

它給漢語言的發展注入了的新的活力,首先,網路語言簡潔生動,傳遞迅速。網路快餐時代講究「快捷,方便,經濟」的原則。被簡化和縮略的網路用語成了最有效的工具。數字、符號、拼音、漢字、英文字母雜糅在一起,看上去似乎沒有任何規律,但其實無論是諧音詞、簡縮略語、借用還是疊加等等各種方式,都比原來傳統的表達方式更加簡單易用。其次,網路語言張揚個性,崇尚創新。網路語言是基於年輕人需要有一套專屬的區別於傳統的表達方式而產生的語言系統,它通過廣泛的的群體創作產生、流傳,這其中所折射出的正是年輕人對於創新創造的渴求,對於張揚個性的期待。在現實生活中被壓抑了的創新激情,可以在網路中得到充分的體現。為了要脫穎而出,就必須與眾不同。網路語言成了網友展示其個性的最好的工具,風趣幽默、新奇的網語自然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現代的年輕人追求一種特立獨行的自我表現方式,這使得以年輕人為主體的網友不僅主動地使用網路語言,而且積極地創作網語,使得幾乎每天都有新生的網語出現,這也是網路語言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的主要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說,網路語言有著極其頑強的生命力。

但是,網路語言也給漢語帶來了某些負面影響。 比如,有些網語內容淺薄、粗俗,產生很多不文明現象,頻繁出現的網路臟話還有「WBD」(王八蛋)、「NQS」(你去死)、「NMD」(你媽的)等等。這些網語趣味低俗,許多就是現實生活中粗話臟話的翻版。它們主要來自游戲、聊天、網上論戰等網路活動,而上網的人群多以自控能力較差,模仿能力較強的青少年為主。一旦長久接觸使用的話,會帶來比較嚴重的後果。再比如,網語的使用會給書面語言的交流帶來一定的混亂。不規范的網語和規范的現代漢語日益頻繁的交叉,可能會污染書面語言的使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人們的溝通交流。 更重要的是,網路語言會對漢字系統產生損害。學生因為上網人數眾多,對於新奇簡便和身份認同情有獨鍾,而且小學生對於復雜的漢字還不太會寫,於是,受網路語言影響的孩子們用數字、字母、諧音借代的辦法使用語言文字。比如用:)代替「笑」,用T_T代替「哭」,這種由好奇、方便而採用的書寫形式,很可能成為他們今後難以改變的書寫習慣,進而影響漢字的純潔和規范。

所以,90後必須從網路語言中吸其精華,祛除糟粕。對於一些下流低俗的網路用語,90後要從自身做起,堅決予以抵制,消除網路上的不文明現象,努力創造一個綠色、文明的網路環境。同時,要確定用語環境。許多網路用語只限於網路交際,不能用於中小學生作文中,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提倡認認真真地講普通話、寫規範字。

8、網路熱詞反應了什麼?

在互聯網日新月異的成長之下,網路信息更新的速度到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地步。網路熱詞的不斷誕生,一方面反應了網民的智慧,另一方面也讓網民的感情得到了釋放。歷史上,人們為了表達對事物的感情,誕生了民謠、順口溜等這些短小精悍,而又飽含信息的語言文字。而在如今互聯網時代,民謠、順口溜這樣在當時似乎短小精悍的文字,在如今似乎變得有些臃腫,進而用網路熱詞來代替。比如打醬油、富二代、躲貓貓這些詞語只有幾個字,但在詞語後面卻深刻的反應了一種社會現象,網民的感情通過網路熱詞不斷的傳遞和釋放。
網路熱詞時代的社會化生存
由於這些詞語過於短小,有時候僅憑字面意思難以弄明白詞語背後深刻的含義。你不懂詞,在互聯網里沒法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這樣說。過去只有報紙或者權威傳播工具才能造詞,現在在互聯網上,只要你弄出好玩的,互聯網上很多人會幫你傳播。所有網民都在這里給知識添磚加瓦,每個網友的價值在這里得到了很大的肯定,這是文化民主、詞的民主化。
如果我們不試圖就搞明白詞的含義,有時候對新聞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難度。目前,很多新聞都開始引用熱詞來滿足讀者的胃口。隨著網路熱詞的不斷發展,也加快了解讀網路熱詞媒體的誕生,互動百科CEO潘海東認為,WIKI模式正在改變世界。互動百科這幾年的積淀,已經擁有近500萬詞條、49億文字以及500萬張圖片。隨著網路熱詞的發展,互動百科的發展也步入了快車道。在某種程度來說,互動百科已經成為了網路熱詞的發源地。所以,互動百科這次戰略轉型為詞媒體,也是有著水到渠成的優勢。
所謂詞媒體,就是指以詞作為核心傳播內容的全新媒體形態,其利用詞具有的對特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進行超濃縮、利於口口相傳的特性優勢,最大限度地加快媒體信息的傳播和記憶速度。
網路熱詞的發源地即民意發源地
萬瑞數據網路輿情監測分析師高代鵬認為,網路熱詞的發源地,從某種程度來說,也可以說是民意代表陣地。隨著熱詞的發展,民意的集中表現力也就越來越強,如何積極有效的傳遞民意,將是互動百科未來的巨大挑戰。每一個網路熱詞的背後都有一個個鮮活的事件, 網民的高度參與使一個個事件在互聯網上迅速放大, 備受世人關注。而由此形成網路輿論的圍攻、網民群體起鬨等現象,這些手段使不少當事官員紛紛落馬。當事件在網路上迅速傳播時, 相關當事部門和官員沒有主動出擊、正面與當事者對話溝通,由此激化矛盾, 並率先在互聯網上爆發。
網路剛好為公眾提供了觀點的自由市場的技術支持和操作平台,也為個體的個性表達提供了便利,它實現了從個體影響到立體幾何形式擴張後,某些個人代表性的觀點會演變成一種集體表達。事實上,網路流行語言也是群體意見最簡易快捷的另類表達 。還有,群體中的個人會表現出明顯的從眾心理,勒龐稱之為群體精神統一性的心理學規律 。當某種言語、某個段子在小群體內受到熱捧時,可能就會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網路上逐漸風行。賈君鵬事件即為例證,本來只是句近乎調侃的話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卻在網上引起巨大反響,點擊量、跟帖者者甚眾,最終成就了網路奇跡。究其原因,網民們的好奇心、窺伺癖和從眾心理不可忽視。
隨著網路熱詞的高速增長,如何有效傳播民意,引導民意積極傳播,將給互動百科帶來極大的挑戰。

與新媒體發展熱詞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