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偶像崇拜

新媒體偶像崇拜

發布時間:2020-09-10 08:39:52

1、偶像崇拜的好處與壞處

偶像崇拜的實質,似乎是對自我的心理寄託和行為替代載體的迷信,是對信仰著的象徵物、對象信仰的極端。只是一種為「我」所用的信仰與理想具體而微的終極,由「我」賦予「他」某些意義,之後按照自我的方式相信並選擇效仿。假入融合了批判,偶像的意義在意義機制上就已經被自我摧毀。偶像最終也會被自身自我摧毀…… 「偶像崇拜」是一種本能,也是人性自然的擴張,只是當這種本能和擴張因外界的因素而選擇了不擇手段之後,人性就必被顛覆於縱欲的塵土中。當偶像崇拜從榜樣和楷模,進入到自己這一輩子非要見到不可盲目狀態之後,崇拜者的人性中就會滋生出「放縱自己」、「我行我素」、「非如此不可」的慾望來,終至於陷入追逐偶像、逃避現實、失去自我的迷幻狀態。
盲目崇拜。有些孩子從不問為什麼崇拜他們自己的偶像,只是覺得他們的外表靚麗就能盲目的蜂擁而拜。
拜金主義。大部分偶像都是花錢如流水,而在他們塑造的青春偶像劇中更是如此,某某貴族學校,一群紈絝子弟,外表靚麗,明車相伴,身邊的同學都害怕起暴力,等等。這些都是這些偶像劇的統一背景。
只注重外表,不注重文化學養。人們很少看到那個偶像有著高深的文學或專業知識的修養,人們只是崇拜他也只看到了他的外表。這可能是提倡的問題又不關。
喪失自我。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沒有完全兩個人應該是可不可能是一樣的,這才是這個世界豐富多彩的源泉。如果一個人一味崇拜效仿那些青春偶像可能會棄去自我,這個世界上可能只會充滿了偶像而沒有一個真正的有自我的普通人。

2、根據聖經,什麼是偶像崇拜,具體都包括什麼?

十字架起源於什麼?
「不同類型的出土文物都有形形色色的十字標記,出土地點差不多遍布世界各地,而文物的年代可追溯到基督教創立以前很久。印度、敘利亞、波斯和埃及,都有無數這類文物出土……。基督教創立以前,其他宗教都普遍採用十字標記,而這種標記往往跟某種形式的大自然崇拜有關。」(《不列顛百科全書》,第6卷,753頁,1946)
「十字架的形狀源於古迦勒底。在迦勒底和鄰近的地區,包括埃及,十字元號象徵搭模斯神(Tammuz,符號形狀取自神名中帶有神秘色彩的首字母『T』) 。到公元3世紀中葉,各教會不是偏離了基督教的教義,就是加以歪曲。叛道的教會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不但容許異教徒不用重生就可入教,還容許大多數歸信者繼續使用異教標志和記號。就這樣,教會採納了『T』這個字母的最常見形態,也就是把橫條降低,當做基督的十字架。」(W.E.瓦因:《新約詞語詮釋詞典》,256頁,倫敦,1962)
「在基督出生之前很久,人們就已經把十字元號用作神聖的標記;基督出生以後,在基督教還沒傳播的地區,人們也是這樣做的。這個現象雖然奇怪,卻是鐵一般的事實。……無論是希臘人的巴克斯神、泰爾人的搭模斯神、迦勒底人的彼勒神,還是北歐人的奧丁神,崇拜者都以十字標記來象徵這些神。」(G.S.蒂阿克:《儀式、建築、藝術里的十字架》,1頁,倫敦,1900)
「埃及的祭司和兼任大祭司的王都手持『昂薩塔十字架』〔呈T字形,上接一環〕,象徵他們身為太陽神祭司的權威。這種十字架號稱『生命標記』。」(科洛內爾•加尼爾:《崇拜死人》,226頁,倫敦,1904)
「在埃及人的紀念碑和墳墓上,我們不難找著不同樣式的十字標記。很多權威都認為,埃及人用十字標記來象徵男性生殖器官或性交。……在埃及人的墳墓里,考古學家發現昂薩塔十字架〔呈T字形,上接一環〕跟男性生殖器的像擺放在一起。」(H.卡特內爾:《性崇拜簡史》,16,17頁,倫敦,1940;另見《非基督教的十字架》,183頁)
「這些十字標記都是巴比倫太陽神(?) 的象徵,最初見於羅馬皇帝尤利烏斯•凱撒(公元前100年-前44年) 所鑄的錢幣上,後來也見於他的繼承人(奧古斯都,公元前20年) 所鑄的錢幣上。君士坦丁鑄造的錢幣大多數刻有這個符號,但也使用先前的符號,只是去掉了那個圍著十字的圓環,剩下橫豎四條等長的線段。『?』這個符號被尊為『太陽輪』。值得注意的是,相傳君士坦丁看見天上出現過一個類似十字架的異象,但他一直崇拜太陽神,二十多年後才『入教』。」(《導讀聖經》,附錄162;另見《非基督教的十字架》,133-141頁。)
尊崇十字架符合聖經真理嗎?
哥林多前書10:14:「親愛的弟兄,你們要遠避拜偶像的事。」(偶像指任何受人崇拜、膜拜、尊崇的像或標記。)
出谷紀20:4,5(思高) :「不可為你製造任何彷彿天上、或地上、或地下水中之物的雕像。不可叩拜這些像,也不可敬奉」。(請留意,天主甚至告誡他的子民,不可製造任何雕像供人叩拜。)
《新天主教百科全書》的評論頗耐人尋味:「基督教創立後最初幾個世紀,沒有任何藝術品含有基督在髑髏地捨命救贖世人的象徵。早期基督徒因為《舊約》禁絕偶像,所以連主受難的刑具也不願畫出來。」(第4卷,486頁,1967)
論到公元1世紀的基督徒,《基督教教會史》說:「他們既不使用基督受難像,也不使用任何樣式的十字架。」(J.F.赫斯特著,第1卷,366頁,紐約,1897)

有經文說耶穌受到「崇拜」,這表示他就是上帝嗎?
根據思高和牧靈的譯法,希伯來書1:6說天使奉命「崇拜」耶穌,蕭鐵笛、拾珍、新舊庫、喜訊作「敬拜」;和合、新譯、現譯則作「拜」,朱譯作「跪拜」,新世作「向他下拜」。根據喜訊的譯法,馬太福音14:33說耶穌的門徒都「敬拜」耶穌;和合、新譯、呂譯、新舊庫則作「拜」,蕭靜山、光啟、拾珍作「叩拜」,朱譯作「跪拜」,現譯、新世、蕭鐵笛作「向……下拜」。
《新約及早期基督教文獻希臘語英語詞典》說,譯做「崇拜」的希臘語「普羅斯基內奧」,也可以指古代的「一個習俗,當事人俯伏在別人面前,吻別人的腳、衣服邊緣或地面」。(鮑爾、阿恩特、金格里奇、丹克,英語第2版,716頁,芝加哥,1979) 馬太福音14:33用這個詞描述門徒向耶穌做的事。希伯來書1:6用這個詞描述天使奉命向耶穌做的事。在希臘語的《七十子譯本》,創世記22:5用這個詞描述亞伯拉罕向耶和華表達的敬意,創世記23:7用這個詞描述亞伯拉罕照當日的習俗向迦南人所作的舉動,列王紀上1:23也用同一個詞描述先知拿單來到大衛王面前時的舉動。
馬太福音4:10記述耶穌的話,說:「要崇拜〔譯自『普羅斯基內奧』〕耶和華你的上帝,單要敬奉他。」(耶穌引述的顯然是申命記6:13,這節經文包含上帝名字的四個希伯來字母。) 這里的「普羅斯基內奧」必然指惟獨上帝才能享有的特別崇敬。

耶和華上帝對偶像有什麼看法?
耶肋米亞10:14,15(思高) :「每個銀匠必因自己的雕像感到羞愧,因為所鑄的像,只是『虛無』,沒有氣息;是『虛無』,是愚弄人的作品」。
依撒意亞44:13-19(思高) :「木匠伸展繩墨,用筆劃線,後拿刨子刨平,再用圓規測量,造成一個人形,具有人的美麗,好供在廟里。人先去砍伐一塊香柏,或取一塊榆木,或橡木;或在樹林中選一塊堅固的木料,或自己種植一棵月桂樹,讓雨水使之長大。這些木料原是為人作燃料,原可用來取暖,也可燃燒烘烤麵包;人卻用它來作神像去恭敬,或做偶像去叩拜:人把一半木頭投入火中燃燒,在火炭上烤肉吃;待吃飽了烤肉,又取了暖,遂說:『哈哈!我暖和了,也覺得有了火!』遂用剩下的一半作了一個神像,一個偶像,向它叩拜,俯伏懇求說:『求你救我,因為你是我的神!』他們不了解,也不覺悟,因為他們的眼糊住了,什麼也看不見;他們的心也不知覺悟,也不回心想一下,也不會明智通達地說:『一半木頭我已投入火中燒了,並在火炭上烤了麵包,烤了肉吃;我竟將剩下的一半作了一個怪物〔牧靈作「令人憎惡的偶像」〕,向這塊木頭敬拜。』」
厄則克耳14:6(牧靈) :「雅威這樣說:回來吧,離開你們污穢的偶像〔新世作『如糞的偶像』〕。轉身放棄你們所有的惡行。」
厄則克耳7:20(思高) :「他們既然把自己華麗的裝飾品作為誇耀的東西,做成丑惡的偶像和怪物;所以我要使偶像成為他們的不潔之物〔牧靈作『廢物』;和合作『污穢之物』〕」。

3、關於崇拜什麼樣的偶像、怎麼崇拜、的議論文

君不見眼下周傑倫的粘貼畫鋪天蓋地,君不見張那拉的明星卡爆滿商場;君不見超級女聲的專輯供不應求偶像崇拜已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尤其是青少年,偶像崇拜愈演愈烈。然而在從偶像中充實自己,塑遭自己的同十,要學會正確的選擇偶像,有目的的去崇拜偶像。 大凡為青少年所喜愛的,都是些活力四射,潮氣蓬勃的歌星影星。誠然,他們是時代的象徵,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精神文化。然而他們又像魔鬼一樣令大多數青少年人為之魂牽夢繞。湖北省有一年輕青年,過分崇拜劉德華,因而放棄家中的老父老沒母,發誓今生今世一定親眼見上劉德華一面。於是賓士到劉德華的演唱會,天賜良機,她見到了劉德華。可追星的慾望仍不能得到滿足,痴心使她不能自拔。其父氣急敗壞,在接她回家的時候跳樓自殺。而她仍然吃迷不悟,依舊進行著自己的計劃。 血的教訓告訴我們要學會有選擇的崇拜偶像,要適時適度,適可而止。不要總是迷戀於別人的音容笑貌或宏偉事業而不能自拔,要學會鑒別,要將對別人的傾慕化作自己工作過程中的動力。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認為要崇拜英雄,崇拜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的人。據記栽,大名人柏拉圖有一位學生當時就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師。老師的思想、精神好的生活習慣,都被學生引為己有。在想老師學習的生涯中,學生在不斷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最終,這位學生也成了一位像老師一樣有名的人物。 一直以來,我總是思考著一個問題:為什麼崇拜周傑倫的人天下雲集,而崇拜洪占輝的卻寥寥無幾,是周傑倫會唱歌嗎?是周傑倫的鮮花與掌聲如影隨形嗎?誠然,音樂是大家所喜歡的,而鮮花與掌聲又是我們所渴望的。但是,洪占輝的人生軌跡又何嘗不是一首動聽的樂曲,又有多少人為之擊掌,為之獻花呢? 每個人都有希望在鎂燈光的照耀下慷慨陳詞,於是我們崇拜能夠站在舞台上慷慨陳詞的人。可是那些默默無聞的英雄呢?那些為國家為民族的君子呢?他們才是我們應該去選擇的,應該去崇拜的。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仁者的選擇需要博大,智者的選擇需要謹慎。那麼智慧的青年人,我們許越襖謹慎的選擇偶像,有目的的崇拜。只有沉思慎取的追星者,才能成為偶像銀河中那顆最亮的星。 參考參考百度上有很多的

4、新教徒對偶像崇拜有什麼看法?

新教徒摒棄了文字表面的、形式上的一些東西,更加註重對聖經深層意義的汲取。而在版偶像問題上,要權特別警醒,讓自己遠離偶像崇拜。

在這里就不能只看字面,應該理解神的話的含義:欣賞某傑出人物,在奮斗中合理樹立目標這都不是偶像崇拜,是可取的。而偶像崇拜也不要局限地以為只是狹義的「拜假神」,對金錢的貪婪,對名譽的過分追求,對欺騙的習慣這些都是偶像崇拜,要盡量使自己離開他們。

祝平安幸福~

5、什麼導致了偶像崇拜現象的再次出現?

相傳,摩西與兄長亞倫在「神主耶和華佑助」下,率領苦難中的同胞離開埃及,穿行西奈沙漠和曠野,返回美好寬闊的「流著奶與蜜之地」的迦南。然而在艱苦的返途中,自然條件的惡劣,生活物資的匱乏以及精神上的種種磨難,使希伯萊人對耶和華的忠誠發生動搖,以致再次出現了偶像崇拜現象。

6、論偶像崇拜

建議還是不要論了!
沒必要的
喜歡就是喜歡
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說的是崇拜
該怎麼做還是有自己的分寸的

7、如何看待偶像崇拜現象

偶像崇拜是人成長中的一種正常表現,對於人們的偶像崇拜,我們也應持尊重的態度。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在最初階段,崇拜大自然;人在少年時代,崇拜英雄,這是人由自然人走向社會人的社會化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階段。人們在社會化和繼續社會化的過程中,需要找一個活生生的人物作為參照物來仿效,偶像就應需產生了。
正如心理學家艾里克森指出的「心理社會合理延緩期」現象一樣,人們在自我意識發展階段需要有時間去梳理、整合所有的混亂與矛盾。在此期間,對於一些不如人意的現象而產生的崇拜偶像的行為,是他們心理社會適應性的表現。對這些心理行為現象過於憂慮、責備和壓制都不利於他們「迷途知返」。而要以理解、寬容的態度,允許他們藉助於心理社會合理延緩期來整合自我,發展自我。

8、關於崇拜偶像的議論文800字

偶像,總是人們敘述的焦點和議論的中心,或是才華橫溢的,或是一枝獨秀的,或是馳騁疆場,攻無不克的,戰無不勝的;甚至於他們的一些細微之處讓我們感動的,從這種感到中,從這種感動中,讓我們找到了堅定的理由。

大凡為青少年所喜愛的,都是些活力四射,潮氣蓬勃的歌星影星。誠然,他們是時代的象徵,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精神文化。然而他們又像魔鬼一樣令大多數青少年人為之魂牽夢繞。湖北省有一年輕青年,過分崇拜劉德華,因而放棄家中的老父老沒母,發誓今生今世一定親眼見上劉德華一面。於是賓士到劉德華的演唱會,天賜良機,她見到了劉德華。可追星的慾望仍不能得到滿足,痴心使她不能自拔。其父氣急敗壞,在接她回家的時候跳樓自殺。而她仍然吃迷不悟,依舊進行著自己的計劃。

血的教訓告訴我們要學會有選擇的崇拜偶像,要適時適度,適可而止。不要總是迷戀於別人的音容笑貌或宏偉事業而不能自拔,要學會鑒別,要將對別人的傾慕化作自己工作過程中的動力。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認為要崇拜英雄,崇拜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的人。據記栽,大名人柏拉圖有一位學生當時就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師。老師的思想、精神好的生活習慣,都被學生引為己有。在想老師學習的生涯中,學生在不斷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最終,這位學生也成了一位像老師一樣有名的人物。

什麼樣人才應該作為我們的偶像?

唱與不唱——一個國家的尊嚴。

以其精湛的唱功,扎實的打功,漂亮的演技聞名於世的梅蘭芳先生,一生都奉獻在了人民藝術的崇高事業上,為祖國戲劇的發展而宵衣旰食,但當祖國母親遭到外敵的入侵時,他毅然決然的畜起胡須,寧願終止自己所溺愛的事業,也堅決不為日本強盜唱一字一句,其赤子之心,昭然天下。

他要唱,但更唱給普天下的百姓聽;他不唱,也正是出於滿腔愛國的熱血。從偶像梅蘭芳身上,我們對愛國,對人格尊嚴的感悟更加深了,信念更加堅定。

做與不做——一個公僕的奉獻

為打擊惡勢,除暴安良,她奔走在崎嶇的山路上,歪斜的田埂上,破舊的門檻前。人民永遠勢她心頭的牽掛。曾有人對她說:「做個局長,只要舒舒服服做做表面,何必奔波忙碌呢?」她用行動作出了回答。她走了,長歌當哭,十里長街,白花勝雪,挽幛如雲,她勢人們心中永遠的豐碑!

她做,與人民有益的事,她不做,也是出於對人民的愛。在她的心中,有對人民最虔誠的尊重!白花皚皚,鐵骨錚錚。有任長霞作為偶像,萬民之富!她的奉獻,她的執著永遠是人心中的一團火!

為與不為

風華正茂,被無情地判上雙耳失聰,許多人認為,他,完了。因為他是一個音樂家。可他沒有屈服,用牙咬著筷子,手撥動橡皮筋:「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它妄想使我屈服,生活是這樣美好,活它一千輩子吧!」他譜寫9首交響曲,32首鋼琴奏響曲,1首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回重奏證明了他的頑強不屈,努力奮斗。

他所為,因為他對音樂的熱愛,對生命的渴望,他不為,也是出於咬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誰聽了這句震聾發的話部位之動容?持之以恆,永不放棄,讓我們的偶像貝多芬熠熠,生輝!

沒有個拉丹東峰孕育的第一滴水,就沒有長江的波瀾雄壯,浩盪千里;沒有數倍體積於樹冠的發達根系的滋養,就沒有大樹的高可參天,遮天蔽日;沒有一腔熱忱,無私奉獻,持之以恆的偶像們的活躍,就沒有世界的蒸蒸日上,欣欣向榮!

讓我們選擇合適的偶像,向著他們的足跡,汲取他們的長處,不斷的完善自己,想更深更遠的海洋邁進!

9、偶像崇拜的案例

遼寧一名16歲的少女自殺,起因只是母親沒有給她買偶像張國榮的CD碟;浙江一名17歲的初中生因沒錢親眼見到偶像影星趙薇而服毒自盡;四川一名13歲的女孩在連看8遍《流星花園》後,獨自離家出走,下落不明;武漢女歌迷為思念謝霆鋒而跳河尋死;17歲的偏癱歌迷周楓為周傑倫走遍六省、最後吞下30粒安眠葯;蘭州瘋狂追星族楊麗娟因追逐劉德華未果害老父跳海身亡......

與新媒體偶像崇拜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