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怎麼辦?
傳統媒體的出路
以報紙為首的傳統媒體在世界范圍內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以美國為例,主流報紙的發行量逐年持續下跌,多家地方報紙宣布關門或僅保留網路版,致使大量報人失業,其中不乏普利策新聞獎得主。嚴酷的現實加上一些技術精英諸如「報紙X年後就會消亡」的斷言,使得整個報業籠罩在一片暮色之中。傳統新聞業究竟是否滅亡,什麼時候滅亡,恐怕最優秀的預言家和未來學者都難以准確估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另闢蹊徑,突出重圍。
新聞為本,兼容並包。現實告訴我們,人們並不一定需要報紙,但人們需要新聞。《哥倫比亞新聞評論》2009年10月號發表了一篇重量級的調查報告—《重塑美國新聞業》 。該報告的核心結論是,傳統新聞業應該「以各種可能的媒介,呈現獨立、原創、可信的報道,不管這樣的報道受不受歡迎,能不能賺錢」。使用什麼媒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各種方式為公眾提供高質量的新聞信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家普爾教授最初提出「媒介融合」的概念時,就是想要強調跨越多個媒介平台的內容流動和多種媒介產業之間的合作。傳統新聞業在融合時代要生存下去,就必須採取兼容並包的姿態將一切可能的新媒體技術為我所用。
草根專業,明確分工。媒介融合的第三個特徵是媒介受眾的主動信息獲取和生產行為。傳受界限的模糊使草根媒介、公民新聞成為Web2.0時代的標志,也成為傳統新聞業的一種巨大威脅。微博客與拍照手機的結合進一步降低草根媒介的門檻,使越來越多的普通網民開始熱衷於擔當公民記者,並在新聞時效性方面開始超越專業記者。面對這支日益壯大的公民記者隊伍,傳統新聞業應該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逐漸將第一時間報道突發事件的任務交給公民記者。專業新聞工作者應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對碎片化信息進行整理、篩選、編排,並對新聞進行解讀、分析和評論上,幫助受眾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把握方向。一些傳統媒體已經開始探索吸納公民新聞的方式,並已初見成效
禮品經濟,知識共享。禮品經濟是一種特殊的經濟形態。傳統的市場經濟或交換經濟,都要求一方在提供有價值的商品或服務的同時,得到另一方的金錢或物質回報。在禮品經濟的模式下,商品或服務為無償提供,不需要立刻回報。禮品經濟的模式在信息領域十分盛行。禮品經濟的模式在人們已經習慣了網上免費午餐的時代,尤其值得傳統新聞業思考。當許多報紙為網路非法轉載自己新聞信息而苦惱的時候,傳統媒體不妨接受和利用這一現實,以擴大自己的影響。傳統的著作權法似乎已經無法適應新媒體時代的需要。當前興起的「知識共享協議」為知識信息的更廣泛傳播提供了新的契機。知識生產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選擇哪些權力需要保留,以促進知識的分享和再生。
參考:http://news.sina.com.cn/c/sd/2009-12-18/144019289881.shtml
2、老闆不懂新媒體怎麼辦
老闆不懂新媒體是很正常的,因為傳統行業的老闆只專注於自己的行業,對於新媒體這種近幾年才出現的事務不會很清楚,但是可以和做的比較好的自媒體合作,前提是要有錢或者產品足夠有新意。
3、我是利用新媒體做裝修,來了半個月還沒起色,怎麼辦?
首先,你要先弄懂概念!什麼是新媒體?什麼是自媒體?
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的一種說法,門檻較高。一般都是企業或者媒體機構在做,垂直度較高。比如,一些門戶網站、新聞專題網站等等。
自媒體:主要是個人或工作室、機構都可以做。
聽你說,你同事在做,估計你說的應該是自媒體!因為,新媒體不是一個人就能支撐起來的!
自媒體來說,就相對簡單。此類的平台有很多,只要注冊賬號發布相關的信息就可以了。但是,不能打硬廣,只能用你的專業性知識來吸引更多的粉絲達到變現的目的。
4、新媒體運營沒有內容寫怎麼辦
確定好自己的領域。
選好主題。
搜集整理素材資料。
創作文章。
5、新媒體來勢洶洶,傳統媒體怎麼辦
互聯網+時代的蓬勃發展,全民投身互聯網行業,新媒體成為人人追捧的香餑餑,傳統媒體的老大地位已經被撼動。也有不少傳統行業開始轉型,追趕這一熱潮,不過成功的少,失敗的多。要是互聯網+傳統媒體,會成功嗎?同時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一、內容
現在的趨勢是內容是王道了,都開始注重內容的創作了。傳統媒體的內容有兩個弊病:一個是內容的創作,傳統媒體一般集團管理層決定好項目然後交由下屬部門執行,下屬部門又交給再下一級部門,最後可能推到資歷最淺的新人頭上,弄不好還是個實習生。這樣的內容質量上真的不太好把控。而在這一點上,新媒體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新媒體事業部一般都分工十分明確,而且都是些專業過硬的專才在把控,各自完成好自己擅長的部分想上級遞交,最終形成一個最適合、最有效的執行方案。
另一個問題是傳統媒體的內容都是分版塊的,而各個版塊之間的內容都是獨立的,沒有什麼相關性。這樣一來,就直接導致產生不了疊加放大效應。新媒體就沒有這個問題,雖說也是分多種渠道,但各渠道之間可以一齊使力,創造更大效應。
二、傳播方式
為什麼有那麼多傳統行業會轉型失敗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他們的信息傳播方式,傳統媒體也是這樣。他們只看到了新媒體的多種渠道:微信、微博、APP、終端等等,就直接安排幾個人做微信、發微博、管理APP、終端,可是行為模式還是跟之前一樣,各渠道依舊沒有建立緊密的聯系,各自為伍。其實這種形式根本不是新媒體運作模式,倒是像畫虎不成反類犬。
新媒體就完全不同,它會有一個統籌型的人才,安排一堆人從不同渠道採集各類信息,匯總之後重新整合成更高質量的相關產品內容,再同一時間傳送到各類終端上。這樣的形式可以很好的節約人力成本,同時也能內容產品更具針對性、時效性、相關性。
三、廣告盈利模式
傳統媒體的廣告投放只能選擇投放平台和投放時段,一般費用都比較高,定位也不是十分精準。效果肯定是有的,不過不一定與投入成正比,會形成一定的浪費。
新媒體可以做到是基於大數據和用戶行為一種分析判斷,可以判斷出哪些是可以爭取的潛在客戶、直接客戶。並將廣告信息整理好,集中這些有效用戶進行有針對性的投放。這樣的廣告模式投入會比傳統的媒體廣告來的要少,針對性強、效果也好一些。不少的中小企業都可以承擔的起這樣的廣告投入,也更願意選擇這樣的廣告形式。
其實傳統媒體除了上述的三大結構性問題之外,團隊的問題也不小。轉型不僅是公司要轉型,團隊也要跟著轉,思維理念的轉變是重中之重。要學會用互聯網思維想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在轉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6、新媒體時代,政府該怎麼辦
一是建設新媒體集群。將新媒體建設納入傳播能力建設總體規劃,依託傳統優勢媒體推進報、台、網融合,加大資本、技術、人才投入,注重品牌支撐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應用,打造一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重點新聞網站、手機報等新媒體旗艦,加快形成黨委主導的新媒體骨幹集群。
二是開展正面強勢宣傳。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結合重大會議、重大活動、重大工程等,加強選題策劃,組織開展主題明確、特色鮮明的正面宣傳,做大做強網上正面輿論。
三是把握輿論引導藝術。堅持體現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相統一,著力做首發、做原創、做深度,注重運用網言網語開展個性化引導,注重系列展現和背景鋪墊,注重多媒體綜合集成、多要素鏈接聚合、多手段融合並用,注重網民現場體驗、互動參與、全過程展現,在信息服務中解疑釋惑,在平等交流中增進共識。
運用新媒體優勢大力宣傳解讀好黨的執政理念和主張,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要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深入研究把握新媒體受眾群的消費特點,不斷提高網路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把新媒體特別是網路打造成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新家園,不斷提高黨傳播先進文化、引領社會前進的水平。既加大新媒體文化產品的組織創作力度,又注重發揮和引導網民的創作積極性,持續推出體現主流價值、彰顯時代精神、適應網民需求的網路文化精品,不斷滿足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精神需求。積極構建網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文化信息服務模式,推進網路文化服務的均等化、大眾化,保障網民共建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加快優秀傳統文化的數字化、網路化,增強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推進新媒體與經濟融合發展。順應「三網融合」和「媒介融合」趨勢,推進互聯網從信息傳播和娛樂消費為主向經濟服務領域延伸,加快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產業發展,加快電子商務應用,加快物聯網的研發運用,實現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使新媒體經濟深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更深層次和更寬領域,提高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加快做大做強網路文化產業,大力發展數字內容產業和網路文化創意產業,積極搶佔IPTV、網路電視、手機電視、手機報等新興媒體的制高點。
7、新媒體小編不知道追熱點怎麼辦?
作為一個新媒體小編的必備技能就是追熱點啦!如果你熱點都不會追,那文章想要有高的閱讀量很難的。你可以試試用西瓜助手,你只要每天打開就可以了,上面有第一手熱點,還有熱點推薦的相關推文,質量都不錯,還可以同步到微信公眾號後台,很方便的哦!
8、之前做的是新媒體運營但是不需要自己寫文章,辭職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不是找不到,是你沒找吧?找工作容易,找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不容易。除了新媒體運營,你也可以找其他的一些工作呀,去嘗試新的東西。覺得有道理就採納我吧。。
9、做新媒體運營寫稿沒思路怎麼辦?
建議:
1、找10個以上粉絲比較多的新媒體賬號進行分析學習
不建議大家去找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等等這樣的大號,因為他們線下資源太多,根本不用推廣就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如果從這樣的大號分析出發,我們就會陷入一個陷阱,人家一篇文章,隨便推送一下都是10w+,我們要是認真做也就是幾百,所以大號平台太重要了,建議去分析一些行業內做得不錯的個人IP賬號,這樣我們會跟做得好的賬號學到很多知識。一開始我們可以嘗試模仿一下,只有不斷的學習,才會有所進步。例如你可以分析分析新媒學會公眾號。
其實這些案例都是很好找的,可以去微信搜狗搜索或者新榜、微指數等等第三方平台去找。新媒學會木子李推薦關注一條、杜蕾斯、網頁教學網、新媒學會、新聞哥、鳥哥筆記、李叫獸等。當然還有很多類似優秀的賬號,自己也可以慢慢挖掘。
2.、可以考慮加入新媒體圈子進行交流
新媒學會木子李就在組建新媒體運營圈子:有付費群和免費開放群。關於新媒體運營方面問題,有什麼不懂都可以和大家交流,共同學習成長。更好地發揮自己優勢,時間長了也可以互相加好友,有什麼資源或者信息可以共享一下。抱團加入一個適合自己的圈子是非常重要的,取己之長,補己之短,這樣你才能在新媒體運營這條路走的更遠
3. 養成善於在互聯網上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知道互聯網網民最關注什麼,關心網上熱點事件,隨時准備蹭熱點寫文章,關注網路語言,流行趨勢是怎麼樣的等等。
4、 經常練習文案策劃和撰寫文章的能力
寫作這個事,大家只要上過學,基本就知道了,唯獨和咱們上學時寫作文不同的是,我們現在的寫作目的是為了推廣一款產品。在我看來並沒有什麼技巧,當然不排除有人比較有天賦,沒有天賦怎麼辦?那就需要你多看、多讀、多練就可以了。
建議你寫作的時候可以寫身邊的人、事、物、自己的觀點、評論以及感悟這些都可以,只要你堅持、勇敢寫出來,新媒學會覺得你就離成功不遠啦!
至於活動策劃這塊內容,也是需要實踐練出來的,要明確活動的目的,背景以及活動前需要准備哪些東西,活動細節,活動後要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