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深圳新媒體專業研究生招生

深圳新媒體專業研究生招生

發布時間:2020-09-06 03:15:04

1、網路與新媒體方向考研的學校有哪些

中國傳媒大學、暨南大學、深圳大學、安徽大學、雲南大學等。

1、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學校位於北京城東古運河畔,校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被譽為「海底撈大學」和「信息傳播領域最高學府」。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排名全國第一。

學校致力於網路、廣播、電視、電影、出版、廣告、新媒體等信息傳播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以信息傳播為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近年,新聞傳播學、信息與通信工程(數字媒體、廣播電視領域)、戲劇與影視學等一級學科穩居全國第一。

2、暨南大學

暨南大學(Jinan University),簡稱暨大(JNU),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學府,是中央部屬高校。主要院系有新聞與傳播學院,管理學院,國際學院,華文學院等。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排名全國第二。

3、深圳大學

深圳大學(Shenzhen University),簡稱深大,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海大道3688號,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創辦。學校辦學層次由學士、碩士到博士教育,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主要院系有法學院、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傳播學院、經濟學院等。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排名全國第三。

4、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簡稱安大,坐落於安徽省會合肥 ,學校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主要院系有新聞傳播學院、經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等。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排名全國第六。

5、雲南大學

雲南大學(Yunnan University),簡稱雲大,原名私立東陸大學,始建於1922年12月,1934年更名為省立雲南大學。主要院系有文學院、經濟學院、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等。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排名全國第九。

2、網路與新媒體方向考研的學校有哪些?

可以到研招網官網查詢學校
點擊碩士目錄
輸入想去的專業

3、網路與新媒體考研,前景如何?

首先是需要考研的問題。因為目前在讀大一所以沒什麼好的想法,回答的不好的話多多包涵哦!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屬於文學大類,一般認為是新聞學與傳播學的分支,因為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一個是時代變革的產物,所以它非常新……像我們學校(北京體育大學)的話,本專業就是2018年新開設的,同時取消了廣告學專業,這樣看網路與新媒體也是廣告學的延伸。


所以它這個專業還在摸索發展階段,如果是以後單純想走學術研究的路,僅靠大學的學習是不夠的,所以選擇考研是有利的方向。不過就算不搞學術研究選擇考研也不一定是壞的選擇,當下這個社會學歷也還是很重要的,找工作經常會看到985,211優先,所以如果本科學校不是很滿意的話,也可以選擇考研深造。決定考研的話就面臨是否跨專業的問題,這就是個人興趣問題了,喜歡什麼學什麼叭。

如果是對本專業興趣沒那麼濃烈就可以選擇就業,選擇就業的話,前景應該是很廣闊的。本人潛水於某招聘軟體,找到一些相關專業的工作崗位。截圖如下。

這樣看來,網路與新媒體就業前景是非常廣闊的,但就圖片上來看(我添加的崗位是內容編輯崗位),就業必須有一技之長,像上了大學以後經常會用到的ps,pr,以及word,excel,ppt等辦公軟體的熟練掌握,還有製作推送……這些都會為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是網路與新媒體考研的前景如何的問題。考研的話聽學姐說是,大二開始要找學校,因為不同學校關於網路與新媒體專業考研的具體設置是不一樣的,大三開始准備。不跨專業的前提下,這個專業考研的方向還是很多的。以下是我了解到的一些資料,本方向是計算機科學和新聞傳播的交叉學科,以新興媒體的集成、製作、管理、分發等支撐技術以及新興媒體產業鏈、經營模式等實務為主要研究對象,面向培養既具備突出計算機技術、相關技能又對新媒體產業有一定了解的復合型人才,滿足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具有鮮明突出的交叉融合特點。從這個專業招生特點就可以看出其交叉融合的特點,文理兼容,也就是說如果個人偏向理科生,對計算機技術(電腦編程、動畫製作等)比較感興趣可以選擇廣告學或者跨專業考軟體工程。如果偏文科一點,喜歡文學歷史,就可以考新聞學,傳播學之類的。以上是一些小小的看法,其實前景什麼的都挺好的,畢竟是新興學科,方興未艾,所以還是找準定位看自己想做什麼叭。

4、網路與新媒體的研究生院校有哪些啊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基於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對新聞傳播行業及整個社會的的巨大推動,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順應移動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要求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新專業。

5、網路新媒體考研都有哪些學校

2016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大學排名:

全國共有33所開設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院校參與排名,其中排名前三的大學分別是中國傳媒大學、暨南大學、深圳大學,以下是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大學排名榜單:

1、中國傳媒大學 ;

2、暨南大學;

3、深圳大學;

4、南京師范大學;

5、上海外國語大學;

6、安徵大學;

7、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8、湖南師范大學;

9、雲南大學;

10、陝西師范大學;

11、遼寧大學;

12、廣州大學;

13、四川師范大學;

14、廣西師范大學;

15、重慶師范大學;

16、重慶工商大學;

17、安徵師范大學;

18、浙江傳媒學院;

19、中原工學院;

20、北京聯合大學。

(5)深圳新媒體專業研究生招生擴展資料:

主要課程:新媒體技術導論、新媒體概論、視聽語言、數字攝像、多媒體信息編輯、數字視頻編輯、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數字攝影、新媒體信息策劃、手機媒體研究、網路傳播、大眾傳播、傳播心理學、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新聞寫作、中外新聞史等。

網路新媒體專業:致力於培養能掌握網路與新媒體信息傳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能熟練運用網路與新媒體進行信息采寫、策劃、傳播,兼具新媒體組織運營和管理能力,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和進取的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應用型傳媒人才。

網路新媒體專業的學制與學位:

1.標准學制:四年

2.彈性學制:三——八年(根據所獲學分確定修業年限)

3.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6、想考深圳大學研究生傳播學

你好,身為深大傳播學的研究生,我很高興能夠為你提供一點經驗,供你參考哈&& 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說,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哈

1 深大傳播學院簡介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的前身是成立於1985年的深圳大學大眾傳播系,此後在機構調整中,曾經設置為中國文化與傳播系、文學院傳播系等。2006年,在整合傳播系、廣告系、傳媒與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的基礎上,成立了傳播學院。
傳播學院目前下設傳播系、廣告系、傳媒研究中心、傳播教學實驗中心等教學科研機構。培養新聞傳播、廣播電視、網路與新媒體、廣告策略、廣告設計等5個專業方向的本科生和傳播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00餘人,碩士研究生近70人。
傳播學院現有在編教職員44人。其中專任教師34人,實驗室專職人員5人,行政管理人員5人。在專任教師中,教授(含正高職稱)11人,副教授18人,講師9人。其中博士23人,從日本、美國、香港引進教授和博士5人。具有長期新聞傳播業界工作經驗的高級教師6人。師資隊伍中有教育部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海外留學歸國博士、廣東省「千百十」優秀人才、深圳市優秀教師等多人。師資隊伍學科結構合理,學緣結構優異。大多數教師畢業於國內外名校,以新聞傳播學科為主,兼及文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藝術學、人類學、地理學、信息科學、教育技術學等,形成了主幹學科明顯,跨學科優勢突出的特點。博士學位教師在專任教師中比例超過50%,師資達到國內同類高校的優秀水平。
傳播學院現建有現代傳播教學實驗中心,是大學重點建設的實驗示範中心。教學實驗場地充足,實驗設備等投入逐年提升。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的傳播學科目前是廣東省重點(扶持)學科,所設立的傳媒與文化發展研究中心是廣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2 關於深圳大學傳播學研究生的考驗難度問題
本人想說的是歷年的參考資料有些許的參考價值 由於一系列的原因 比如全額公費 設施條件好 更重要的是背靠深圳 就業前景好 所以競爭有點激烈 去年報了350多…… 但既然看好了 就努力吧 考研其實是自己也自己的競爭 尤其是你現在才大二 有充足的時間 好好備考就是哈

3 關於深大
中文校名:深圳大學,簡稱深大
英文校名:Shenzhen University,縮寫SZU
學校主頁:http://www.szu.e.cn/
[編輯本段]深大概況
深圳大學是經國務院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日制綜合性大學。1983年成立,當年建校,當年招生,被鄧小平同志稱為「深圳速度」。
學校坐落在南山後海灣,依山起伏,外海內湖,荔枝成林,花木繁榮,環境優美。校園面積140萬平方米。 由於校園種植著大量的荔枝樹,所以學校的又被稱為「荔園」。校園風景極其漂亮,被稱為中國最漂亮的十所校園之一。
教育部十分重視特區大學的創辦,選派原清華大學副校長、兩院院士張維出任首任校長,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名校抽調一批名師擔任系主任。學校積極開展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在實行聘任制、學分制、勤工儉學、後勤社會化等方面作出有益探索。1995年通過國家首批本科教學合格評價,199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7年實行學院制,明確了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的辦學思路。2000年確立了從單純教學型向教學與科研並重型轉變的辦學目標。2005年經批准成為工程專業碩士授權單位,新增2個工程專業碩士培養領域。2006年1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形成了從學士、碩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
建校25年,深圳大學緊隨深圳特區快速發展。
1995年,通過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合格評價。 199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獲碩士學位授權。
200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獲博士學位授權。
學校實行學院制。設有師范學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傳播學院、經濟學院、財會學院(籌)、管理學院、法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物理科學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材料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軟體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土木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機電與控制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光電工程學院、高爾夫學院(民辦公助)、成人教育學院等23個學院;研究生部、體育教研部、社會科學教研部和留學生教學部等4個學部;圖書館、現代教育技術與信息中心、體育場館中心等3個教學輔助單位。
學校學科整齊。設有52個本科專業,66個碩士點(其中光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為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工程碩士培養領域(電子與通信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集成電路工程),3個博士點(政治經濟學、光學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其中光學工程為一級學科博士點),綜合了文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7個學科門類。
學校規模適中。目前,有本科生19437人,碩士研究生1651人,博士研究生22人(聯合培養),各類留學生609人,成人學歷教育學生16745人。
學校堅持本科立校。以本科教學為中心,適應本科教育大眾化,樹立並踐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厚積薄發、經世致用;辦學以學生為本,育人以素質為本,素質以做人為本;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專業教育為主幹,以教學質量為核心」的教育教學理念。積極推進教學改革,精心鍛造教學特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素質好、基礎好、上手快、轉型快的事業骨幹。建設省級名牌專業9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金融學、建築學、生物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法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省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近四年,在校本科生公開發表學術研究論文113 篇,其中,英文論文14篇,SCI收錄9篇,EI收錄15篇,ISTP收錄6篇,CSSCI收錄3篇;學生申請發明專利4項(其中1項已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2004~2006屆學生考取研究生的人數分別是106人、162人、201人,逐年增加;畢業生年底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
學校堅持學科興校。建有12個省級重點學科(光學工程、政治經濟學、國際法學、文藝學、傳播學、光學、細胞生物學、材料物理與化學、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結構工程);1個教育部和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光電子器件與系統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ATR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智能信息處理研究室);1個科技部國家生化中心(深圳國家生化工程技術開發中心);7個深圳市重點實驗室(深圳市激光工程重點實驗室、深圳市特種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深圳市現代通信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點實驗室、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深圳市生物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深圳市微納光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2個廣東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傳媒與文化發展研究中心);1個深圳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深圳現代藝術與設計研究中心)。
學校堅持科研強校。建立以代表性成果為評價對象、以學術影響和社會貢獻為評價標準的科研水平評價制度,設立政府獎後獎、學術創新獎、成果轉化獎、重大項目獎。2003~2006年承擔縱向科研項目615項,其中「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項目112 項,國防科研項目25項;承擔橫向科研項目818項。教師發表論文5787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1019篇;出版專著224部、譯著30 部。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廣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解放軍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2項。2005年實到科研經費6100萬元,2006 年突破9000萬元,其中橫向課題經費超5000萬元。
學校師資優秀。2006年8月,在編教職工1795人,專任教師1221人。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236人,副高職稱456人;碩士學位 510人,博士學位464人,博士學位的比例達到38%。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44人,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4人,教育部各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6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6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2人,廣東省教學名師1人,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12人。教師平均年齡40歲。學校特聘雙聘院士6人。
教學科研設施優良。校園總面積144萬平方米(2160畝),按2006年8月全日制在校生18348人計,生均佔地78.48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59.62萬平方米(另在建22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345499平方米,生均18.83平方米,其中教室110536平方米,實驗室102565平方米(含教學實驗室50450平方米),圖書館51589平方米,體育設施用房62542平方米,學生活動中心樓4128平方米,行政辦公樓14139平方米;學生宿舍197639平方米,生均10.77平方米;學生餐廳等其他建築物53105平方米。教室座位18511個,89.6% 的教室多媒體化。教學計算機5857台。每百名學生配備多媒體和語音座位98.89個、教學計算機31.92台。2006年12月,全校儀器設備總值 39999.88萬元,按摺合在校生數24584人計,生均16271元,其中教學實驗設備10463.56萬元,生均4256元。實習基地126個。圖書館藏書376萬冊,其中紙質圖書250萬冊,生均102冊。學校初步建成數字化校園,建有完備的校園網服務系統和校園一卡通身份識別、選課注冊和貨幣支付系統,網路埠29861個,生均1.38個。
該校在《2007中國大學評價》編制的2007中國大學社會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七十一。
深圳強大的經濟實力 對於深大全力的支持 盡管現在深大還不是很出名 但很有發展潛力 要知道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所以 深大的明天肯定會很好 我來了 我就沒有後悔過!!

看準了就來吧 加油 相信你自己 可以征服考研

誰都有猶豫的時候 但猶豫之後能在偉大思想的指引下把夢想付諸實踐的人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加油 背靠深圳 面臨香港 加上前衛的傳播學課程和教學模式 我想你會有大作為的!!

7、網路與新媒體專業考研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考研的大學還是挺多的啊,比如中國傳媒大學、暨南大學、深圳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等。

8、深圳新媒體熱門嗎,現在就業前景怎麼樣?

說實話深圳新媒體已經火了幾年了,新媒體運營這個職位你只要打開招聘平台,就知道它到底有多火了,現在不是那個靠傳統媒體的時代了,現在很多企業都面臨轉型,而這些公司的市場部都缺少不了新媒體運營可以說發展前途一片光明。
不過你如果想薪資待遇好點,最好還是先去系統的學習一下,不然在公司上班,你會跟不上的,建議去看看黑馬程序員的新媒體運營,我朋友就是那兒畢業的學生,一個月工資10K了。

9、新媒體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有了解的嗎?

這是百度百科的解釋,希望能幫到你: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基於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對新聞傳播行業及整個社會的的巨大推動,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順應移動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要求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新專業。該專業是對2011年開始招生的新媒體與信息網路專業進一步發展。

2012年教育部開始組織該專業申報工作。2013年首次批復28所高校招生,2014年批復20所高校招生,2015年批復29所高校招生[1],2016年批復47所高校招生[2],2017年批復36所高校招生,2018年批復37所高校招生,2019年批復34所高校招生。

該專業文理兼收,畢業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發展前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各級報社、廣播電台、電視台、傳媒集團等國有新聞單位、網路媒體、各級企事業的信息化管理宣傳部門、文化傳播公司、廣告公司、各企業的新媒體部門等。

通過系統學習畢業後能在各級黨政機關、部隊、院校、企業等從事網路新聞宣傳與媒介傳播優化等工作,在各級報社、廣播電台、電視台及其網路平台、大中型網路媒體等從事媒介內容生產與媒介經營管理等工作。

目前來看,新媒體行業的發展非常好,新媒體運營等崗位的薪資也是不錯的,主要集中在深圳,北京等城市。

與深圳新媒體專業研究生招生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