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藝術設計和數字多媒體藝術的區別
新媒體藝術設計和數字多媒體藝術的區別:
1、專業方向不同。
新媒體藝術不同於現成品藝術、裝置藝術、身體藝術、大地藝術,是綜合了多種學科的合成藝術,藝術與當代最前沿的科學相結合。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培養方想是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既懂技術又懂藝術、能利用計算機新的媒體設計工具進行藝術作品的設計和創作。
2、學習內容不同。
新媒體藝術主要學習數字技術、生物科技、量子理論、經濟學、語言學等可以成為藝術實現的媒介的學科。數字多媒體藝術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熟練掌握各種數字媒體製作軟體,具有較好的美術鑒賞能力和一定的美術設計能力。
3、就業方向不同。
新媒體藝術專業首都師范大學在國內美術方面是非常強的,美術學、藝術設計、動畫都是該校非常好的專業,該校非常重視藝術類專業的發展。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劃分為三個專業方向,數字游戲設計、數字影視製作和網路媒體設計。
(1)實驗影像新媒體藝術擴展資料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數字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與融合,傳統的廣播、電視、電影快速地向數字音頻、數字視頻、數字電影方向發展,與日益普及的電腦動畫、虛擬現實等構成了新一代的數字傳播媒體。
該專業教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各種數字媒體製作軟體,培養較好的美術鑒賞能力和一定的美術設計能力,應用新的數字媒體創作工具從事平面設計、網路媒體製作、游戲、動畫製作、數碼視頻編輯和數字化園林景觀設計等方面專業技術人才。
數字媒體藝術是藝術類專業,與傳統意義上的「藝術」所不同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定位學科領域有一定的交叉和細化,是關於媒體領域的,表現方式為數字化的,也就是「換筆」了的藝術類專業。
2、影像媒體藝術出來是做什麼的
繼早期錄像和攝影的當代藝術前輩們進行媒體實驗和媒體的可能性開發之後,杭州影像運動的藝術家們再次調整著媒介、生活經驗和個性三者之間的關系與距離。他們重新探討主題與形式的古老命題,並各自對這種關系作出個性化判斷並自我定位。他們在另一個層面展開實驗:不再在廣延模式內探討媒體的可能性,而是在媒體特性的限度內,進行深度模式的語言探索和錘煉。杭州影像運動的藝術家們認為,媒介只是工具,不是本質,因此不應該在本質層面探討媒介,而是在「上手」的層面運用媒介。
這種轉變,標志著藝術家們對一種新媒體的態度已經渡過了初期的驚奇階段和繼而的可能性開發階段,從而走向成熟媒體階段。這個階段不再專門探討一種媒介的可能性和邊界,而是在洞悉媒介限制和表現力優勢的基礎上,進行深入而細膩的挖掘和創造性運用,進入一種成熟語言的「語法錘煉」和「遣詞造句」式的表現力挖掘與推敲階段,也就是進入媒介的微妙斟酌層面。這種對媒體的態度和運用,在觀感上類似於對傳統媒介的運用與推敲,而事實上杭州影像運動的藝術家們大多經受過嚴格的傳統藝術媒介訓練,在運用影像作為媒體創作時,也確實有意無意地從傳統媒介的經驗和資源中汲取營養。並且,在作者、作品和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方面,杭州影像運動的藝術家們,確實繼承了傳統藝術的「造物」觀念(下文詳論)。這樣一種創作觀念和方式,在外觀上必然呈現出一種「古典回歸」的樣態。
第三,對意象和時間問題的特殊處理方式,使作品形態呈現出活動影像與攝影齊頭並進的局面:
由於共同的美院背景,杭州藝術家們天然地更習慣於單幅畫面的經營與構造,這使得看起來他們更擅長於攝影而非以時間作為必然前提的活動影像。然而,杭州的藝術家們運用活動影像,並不是一般意義上基於順序時間的敘事,而是用這種時間藝術來塑造意象,表達情感或觀念,是一種把時間問題空間化的處理方式。在這一點上,傳統的單幅作品、攝影和活動影像找到一個共同的支點。不同之處,只是傳統單幅作品和攝影需要處理的更多是共時性畫面中的歷時性問題,而活動影像需要處理的更多則是歷時性前提下的共時性問題。
基於以塑造和凝結意象為手段的共同的「造物」創作觀,杭州影像藝術家們往往因具體需要在上手的層面運用媒介。他們或以攝影為主,或以活動影像為主,或游刃於活動影像、攝影甚至單幅繪畫之間,呈現出兩種作品形態齊頭並進的態勢
3、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新媒體藝術專業考研初試的美術理論的參考書有哪些??
考畫畫,也考理論,參考書:人教社《美術鑒賞》
4、新媒體影像是什麼?具體包括有哪些內容?有什麼新穎之處?
簡單來說,新媒體是區別於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戶外)之外的新興媒體,基於高新技術出現的媒體,也可以稱為新媒體,而高新技術,自然是現在每天都接觸的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了。比如現在的VR等等。
衍生的產品數之不盡,無法一一闡述,只能說新媒體現在是完全無痕跡的融入到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媒體形式,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微信就是當今非常成功且非常新穎的新「新」媒體旗下的一個產品。
新穎之處,我想可以比較簡單的概括為,以前的傳統媒體,形式是企業或是組織對我們個人進行文化傳播,包括我們熟知的報紙,電台,廣播,其形象是「官方,有組織」的。而新媒體,是現在互聯網發展的前提下,人人都有話語權的最好體現,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媒體,都有向世界說出自己聲音的全力,也就是個人對個人進行文化傳播。
5、新媒體藝術是什麼?有哪些知名的作品
顧群業的新媒體藝術作品《鏡像》,創作於2009年,2011年在濟南園博園國際會展中心展出於「中澳新媒體藝術對話展」。2013年11月16日-12月16日在天津美術館展出於「零界——首屆中國裝置藝術雙年展」。
是「鏡像效應」還是「相由心生」?在鏡子前面走過,觀眾的影像就會映射在鏡中,同時會有感應裝置捕捉到觀眾的動作,引發鏡中影像揮舞十字架。藝術家通過這件作品反思鏡像與心相、真實與虛幻、正義與邪惡等一系列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鏡像》也是對人性的映射。
6、動畫造型研究和實驗動畫研究,新媒體藝術研究有什麼區別
動畫造型研究和實驗動畫研究,新媒體藝術研究有什麼區別?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動畫造型研究:
-------建立在對現有已經展示或影視市場上呈現的動畫造型分析,總結受歡迎的原因,製作的技術難度,表達技法等等的研究。
實驗動畫研究:
-------嘗試採用新的視覺觀點,製作模式,非常規的表現手法,工藝,甚至劇本概念,探索非傳統的或另類的造型手法的研究。
新媒體藝術研究:
-------新媒體這個詞實在是太可怕哦,所有能大量傳播某些思想或價值觀的東西,都可以成為媒體,傳統就是電視報章雜志廣播宣傳單海報,現在新媒體可以是可樂罐子廣告,網站,電梯視頻播放器,微博,甚至汽車,視頻廣告植入等,藝術這個詞我的理解就是新媒體以一種藝術形式的去表達思想或價值觀,而不是直白呈現一個強加的概念。
一點愚笨的觀點,期待指正。
7、談談數字媒體藝術與新媒體藝術的區別
數字媒體藝術是一個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綜合性學科,集中體現了"科學、藝術和人文"的理念。這一術語中的數字反映其科技基礎,媒體強調其立足於傳媒行業,藝術則明確其所針對的是藝術作品創作和數字產品的藝術設計等應用領域。
該領域目前屬於交叉學科領域,涉及造型藝術、藝術設計、交互設計、計算機語言、計算機圖形學、信息與通信技術等方面的知識。
新媒體藝術不同於現成品藝術、裝置藝術、身體藝術、大地藝術等現代藝術。新媒體藝術是一種以光學媒介和電子媒介為基本語言的新藝術學科門類,它建立在數字技術的核心基礎上,亦稱數碼藝術。其表現手段主要為電腦圖像CG(computer graph)。新媒體藝術的范疇具有"與時俱進"的確定性,眼下它主要是指那些利用錄象、計算機、網路、數字技術等最新科技成果作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品。新媒體藝術已經在不經意中,深入到當代藝術的各個領域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