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概論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的,有沒有電子版呀
2.彭蘭. 《新媒體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2、新媒體傳播這個專業具體是怎樣的 可以介紹一下嗎
新傳媒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斌:「新媒體是以數字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
美國《連線》雜志對新媒體的定義:「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新媒體下的定義:「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網路為載體進行信息傳播的媒介。」
新媒體就是能對大眾同時提供個性化的內容的媒體,是傳播者和接受者融會成對等的交流者、而無數的交流者相互間可以同時進行個性化交流的媒體。
對於新媒體的界定,學者們可謂眾說紛紜,至今沒有定論。一些傳播學期刊上設有「新媒體」專欄,但所刊載文章的研究對象也不盡相同,有數字電視、移動電視、手機媒體、IPTV等,還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體專欄。那麼,到底什麼是新媒體?
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路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新媒體的特徵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新媒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門話題。新媒體在業界的繁榮也使得學界對其研究進一步加強,很多專家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新媒體進行了研究。目前我國研究新媒體比較有名的專家學者有: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彭蘭、匡文波,上海戲劇學院陳永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熊澄宇,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孟威、黃楚新,中國傳媒大學鄧忻忻、趙子忠,北京大學胡泳,華中科技大學鍾瑛等學者。
3、請問老師:中國人民大學全國排名及這所大學偏文還是偏理?最熱門的專業有哪些?謝謝
黃河,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新媒體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新媒體傳播、新媒體管理、廣告理論與廣告業務。現為本專業學生講授《新媒體管理》、《數字傳播技術應用》、《廣告學概論》和《廣告理論與實務》等課程。
4、請問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傳播學專業的導師有幾位?分別是誰?有沒有可以公開的聯系方式?
現有教學科研人員20人,其中本單位人員中:教授6人,其中60歲以上1人,45-60歲3人,45歲以下2人;副教授2人,均為45歲以下;講師4人,均在45歲以下。其中獲博士學位者5人,碩士學位者6人。另有兼職教授4人。學科點教學科研隊伍完整,梯隊合理,學術力量雄厚。
教師簡介(帶*者為學術帶頭人):
*孫寶寅教授: 1938年生,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理事,中國科技傳播研究會會長。
專業方向:科技傳播。
*劉建明教授: 1942年生,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教育部文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新聞教育學會理事、中國新聞史學會理事。
專業方向:新聞理論研究。
*熊澄宇教授: 1954年生,美國楊伯翰大學博士,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教育部遠程教育專家組成員、教育技術協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專業方向:新媒體傳播研究。
*尹鴻教授: 1961年生,北京師范大學博士,電影學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北京市「跨世紀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入選者、清華大學「百名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
專業方向:影視傳播研究。
*李希光教授: 1959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碩士,新華社高級記者,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理事。
專業方向:國際傳播及新聞實務研究。
*陸達研究員: 1950年生,清華大學博士,光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軟體行業學會教育軟體分會常務理事,傳播學碩士生導師。
專業方向:新媒體傳播研究。
*李星教授: 1956年生,留美博士,電子學博士生導師兼傳播學碩士生導師,CERNET中心副主任,863專家組成員,教育部遠程教育專家組成員。
專業方向:新媒體傳播研究。
劉惠芬副教授: 1960年生,清華大學碩士。
崔保國副教授: 1962年生,日本東北大學博士。
胡鈺講師: 1972年生,清華大學碩士。
梁寧講師: 1973年生,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碩士。
秦春講師: 1966年生,中國人民大學碩士。
金兼斌講師: 1968年生,香港浸會大學博士。
唐科講師: 1973年生,北京師范大學博士。
李小萍講師: 1962年生,華東理工大學學士。
5、國內哪些大學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比較好?
要想了解網路與新媒體專業,首先要明確一點: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屬於新聞傳播學類的,因此,問及哪些大學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比較好,必須從具備一定新聞傳播學類水平的大學里找。
根據網上公布的數據,2018年國內共有37所高校對網路與新媒體專業進行招生。這個數字證明了這一專業的年輕和潛力,但它的發展離不開新聞傳播學的鋪墊,從國內較好的新聞傳播學類大學中篩選即可知其中的佼佼者:
1.中國傳媒大學
中傳作為新聞傳播學類的專業大學,具有業內頂級的教學實踐經驗,如果真的很想學習網路與新媒體專業,這座殿堂級大學一定是值得你認真考慮的。具體的學校科研成果什麼的我也不廢話了,度娘都有,但需要提醒你的是,優秀的大學往往競爭激烈,如果你是准備高考的應屆畢業生,選擇學校一定要從自身實際情況考慮。順便說一句,帝都的房價還是比較傷不起的。
2.暨南大學
答主和暨大有一些特殊的情感,所以對暨大也算有點了解。暨大的新聞專業是王牌學科,在全國范圍內都屬於A級,所以如果題主想學網路與新媒體專業,並且是南方人不想離家太遠的話,完全可以選擇報考暨大。坐標廣州市中心,是有韻味的老城區,交通也方便,如果你有語言天賦,多學一門粵語也是很有(zhuang)用(bi)的。
3.中國人民大學
人大的老牌文科強校地位還是不可動搖的,但是人大目前是沒有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不過個人認為這是早晚的事,況且,人大你都考進去了,還有什麼問題是不能解決的呢?
最後,正如前排所說,諸如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知名新聞傳播學強校都是不會令人失望的,希望題主綜合考慮作出選擇。
以上。
6、新媒體專業是什麼
新媒體專業是基於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對新聞傳播行業及整個社會的的巨大推動,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順應移動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要求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新專業。該專業是對2011年開始招生的新媒體與信息網路專業進一步發展。
隨著網路與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的變革,推動著傳統新聞行業的深刻變革。定位於培養報紙、廣播、電視等專業知識的新聞傳播類傳統專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當今全媒體信息時代,媒體融合主要發生在傳統的媒體(電視、廣播、報紙)和新興媒體(網路電視、網路廣播、IPTV、手機電視)之間。在傳播形態上具體表現為:手機電視的發展迅速、網路電視、數字廣播、觸摸媒體等多種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媒介悄然興起。與此同時,「新聞傳播」越來越泛化為「信息傳播」,基於手機終端的WAP網路越來越與傳統WEB網路並駕齊驅,總之網路越來越成為新聞及信息的生產、加工、傳播、創新、流通、消費的主要平台。
7、人大和北大的新聞專業哪個比較好呢?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成立於20世紀50年代,它的歷史,還可以追溯到20年代建立起來的燕京大學新聞系。1988年6月在新聞系的基礎上成立的新聞學院,是全國同時具有新聞學和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少數院系之一,不僅擁有我國唯一的新聞學專業重點學科點,還擁有全國唯一的新聞學基地。人大新聞學院師資力量龐大。畢業生中,90%從事新聞工作或宣傳工作;2%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8%從事其他工作。絕大多數畢業生已成長為各單位的業務骨幹,在省市以上新聞單位擔任領導工作的有200多人,新任領導工作的有200多人,新聞學專業在新聞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是今年5月底才成立的。學院是在原北大國際傳播學系、編輯出版專業和廣告學專業的基礎上組建的,下設新聞系、傳播系、新媒體與網路傳播系、信息與傳播研究所。2001年正式招生,9月第一級新生入學(包括本科生和碩士生),學院開出新聞與傳播學的核心課程,並將啟動一系列科研課題。據介紹,目前北大正四處招兵買馬,並獲得方正集團150萬元的捐資。
清華大學新聞專業建立於1985年,目前被清華大學建設方案確定為重點發展學科。該專業先後招收過編輯學的第二學士生和新聞學專業碩士生。1998年傳播系建立以後,正在吸引國內外新聞傳播領域的相關優秀學者參與建設。發展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新聞出版研究、傳播學理論研究、新媒體研究、影視傳播研究等。新聞與傳播方向的畢業生將主要從事新聞出版、影視傳媒、廣告信息等領域的管理、策劃、采編、製作以及教學、科研工作。
據某資深新聞工作者分析,目前該三校實力並不均衡,類似於「三國演義」。人大新聞學院在國內素有盛名,與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南北輝映,可以說是最有實力的魏國;而清華大學新聞專業與作為新生者的北大新聞專業,實力則在吳蜀之間。
喻國明教授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年輕博導,同時身兼清華大學客座教授一職。他在接受采訪時並未就三校進行簡單排名,而是認為,「三者的水準是不一定的。」據他透露,人大新聞學院的很多優勢是其他學校所不具有的。但是由於北大、清華的名校效應,以及在資金、設施上的優勢,其發展勢頭不可小覷。
建議你勢力夠的話報人大,給分哦
8、如果想考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分數線大概是多少?
1、每年的分數線是不一樣的。
2、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央部屬高校,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兼有部分理工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其在文、法、哲等多領域國內領先,近來還在理工科發展方面努力取得重大進步。人大的前身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創辦於延安的陝北公學,後歷經華北聯合大學、北方大學、華北大學等時期,最終於1950年定校址於北京,定名「中國人民大學」,成為新中國的第一所綜合性國立大學。
3、新聞系所學內容包括: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中國新聞事業史、外國新聞事業史、當代世界新聞事業、公共關系學、當代廣播電視概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媒體概論、新聞評論學、新聞編輯學、新聞采訪學、新聞寫作學、播音主持、新聞攝影、網路新聞學、非線性編輯 等等。
9、中國人民大學學生會新媒體創新
不知你問的是什麼意思 藝術學院有新媒體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