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社一體化方案包括了那些?
一般來說人社一體化方案涵蓋了線上線下、硬體和軟體等多個方面。涵蓋了內容、渠道、一體化平台及雲服務等。據我了解德生科技的有提供人社一體化方案的相關服務。
2、2019山東省社保29號文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社保由稅務局統一徵收會從2019年1月1日開始。
國務院、人社部印發《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自2019年1月1日起,全國各地社保徵收工作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政策原文節選:
《改革方案》還就完成新稅務機構掛牌、制定新稅務機構「三定」規定、開展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推進稅費業務和信息系統整合優化、強化經費保障和資產管理、**修改相關法律法規等重點改革任務進行了具體部署,並明確了相關保障措施。
要求各省、市、縣稅務局按期逐級分步完成集中辦公、新機構掛牌並以新機構名義開展工作。從嚴從緊控制機構數量,進一步優化各層級稅務組織體系和征管職責,完善結構布局和力量配置,做到機構設置科學、職能職責清晰、資源配置合理。
同時,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則,合理確定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到稅務部門的范圍,對依法保留、適宜劃轉的非稅收入項目成熟一批劃轉一批,逐步推進。要求整合納稅服務和稅收征管等方面業務,優化完善稅收和繳費管理信息系統,更好便利納稅人和繳費人。
3、山東省人事廳電話,改派問題
改派建立在原單位同意的基礎上,並需原單位上級人事主管部門、新接收單位、新接收單位上級人事主管部門簽署意見,跨省的和從市縣調整到省級、中直單位,或從省級、中直單位調整到市縣的改派還需省教育部門簽署意見。
按教育部門的要求,對已經落實就業單位並領取就業報到證的畢業生,原則上兩個月內不予受理改派手續,而且各高校對辦理改派手續也都有一定的時限要求。因此,要辦理改派手續,必須要原單位同意解除協議,原單位上級人事主管部門同意,新單位同意接收,新單位上級人事主管部門同意。如果新的單位沒有上級人事主管部門,單位可以到省人才交流中心辦理人事代理開戶手續,由省人才交流中心作為單位的上級人事主管部門並提供改派表,再按照教育部門的改派程序和時間期限辦理相關改派手續。按現行政策,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應屆畢業生,如果戶口本來就是遷往A市的,可以不用辦理改派手續,只需持與原單位解除關系的證明,到省人才交流中心報到,把人事關系以個人或單位的方式委託人才中心管理。
改派的基本流程
應屆畢業生 「報到證」改派分四種情況:
一、 在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就業,在畢業後一年內跨地市調整用人單位,由省主管畢業生調配部門審批並辦理改派手續(由學校就業中心統一辦理);
二、 在本地市內調整用人單位的,由本地市人事部門審批並辦理改派手續:
三、 對已落實就業單位的畢業生,逾期(畢業後一年內)不再辦理有關調整改派手續,需調整就業單位,按社會從業人員有關規定辦理:
四、 對尚未落實就業單位、畢業時派回生源地的畢業生,在擇業期內(二年),憑簽約的協議書與原就業報到證到省主管畢業生調配部門辦理改派手續(由學校就業中心統一辦理)。
你打電話一點用沒有,學校、教育廳都得去跑去問才行,別再等了。 你戶口遷哪去了,要是畢業時就遷回煙台去了,只需持與原單位解除關系的證明,到省人才交流中心報到。
4、聽說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四部門印發...
山東省教育廳 山東省財政廳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山東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文 件
魯教人發(2014)1號
山東省教育廳等4部門印發 關於向農村原民辦代課教師發放教齡補助的實施意見 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各市(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關於向農村原民辦代課教師發放補助的實施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山東省教育廳 山東省財政廳
山東省人力資源 山東省人口和計
和社會保障廳 劃生 育委員會員 2014年1月9日
關於向農村原民辦代課教師發放教齡補助的實施意見
原民辦代課教師為我省農村基礎教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為使原民辦代課教師共享發展成果,積極改善民生,推進社會和諧,經研究,決定向我省農村原民辦代課教師發放教齡補助,並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發放范圍
凡現為山東省戶口,我省全面解決民辦教師問題(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以前曾在農村公辦中小學(含農村公辦幼兒園)教師崗位上連續工作一年以上(含1年),離開教師崗位再沒有被國家機關或者企事業單位錄用,且已經年滿60歲的原民辦代課教師。
納入計劃內退養的民辦教師、本意見實施前已經死亡的原民辦代課教師、因違反國家政策法規或者刑事犯罪被辭退和開除的原民辦代課教師不享受教齡補助。
二,補助標准
原民辦代課教師教齡補助按教齡每滿一年每月補助20元的標准發放,剩餘不滿1年的教齡按1年計算。
三,執行時間
向原民辦代課教師發放教齡補助,從2014年1月1日起執行。2014年1月1日以後年滿60歲的,從次月起享受教齡補助;已超過60歲的,從2014年1月日起發放,其超過的年限不再補發。
四,人員認證
各級教育部門要主動主動爭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計劃生育、公安、紀檢監察等有關部門的配合和支持,認真做好原民辦代課教師身份和教齡認證工作。認證工作由縣(市、區)統一組織,堅持物證為主,人證必須,調查審核、公開監督的原則,以鄉(鎮、辦事處)為重點進行。認證結果由縣(市、區)核准,報市備查。
五,發放辦法
經縣(市、區)核準的符合條件人員,其教齡補助發放業務的經辦由各縣(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所屬社保經辦機構承擔,統一使用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發放渠道。逐步實現社會保障待遇統籌管理,規范發放。
六,資金統籌
發放原民辦代課教師教齡補助所需資金由各級財政負責籌措,以縣(市、區 )財政為主。對於省財政困難縣,省財政按50%的比例安排專項資金,通過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補助資金下達;其他縣市(市、區 )所需資金由市、縣(市、區)解決。
七,政策銜接
《山東省教育廳山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妥善解決我省中小學代課教師問題的意見》(魯教人字(2012)20號)規定發放的工作年限補助,參照本意見規定,按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每月補助20元的標准發放。對我省全面解決民辦教師問題(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你)以後在公辦中小學任教的人員,其補助年限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2008年1月1日以後我省中小學招用代課教師,按《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執行。發放工作年限補助所需資金,由各縣(市、區)自籌,一並由戶口所在縣(市、區)社保經辦機構按月代為發放。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將發放原民辦代課教師教齡補助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靠上抓,要做好工作規劃和方案,及時協調解決好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二)強化縣鄉責任。向農村原民辦代課教師發放教齡補助工作,縣(市、區)是責任主體,工作重點在鄉(鎮、辦事處)。縣(市、區)、鄉(鎮、辦事處)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嚴格執行補助標准和發放范圍等有關規定,確保工作平穩有序推進。
(三)明確責任分工。教育部門負責原民辦代課教師人員身份和教齡認證工作;計劃生育、公安部門協助教育部門做好原民辦代課教師違反國家計劃生育政策或者刑事犯罪等行為的認證工作;財政部門負責資金籌措和保障工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及其社保經辦機構負責教齡補助代發發放工作。政法、公安、信訪和紀檢監察等部門要密切配合,確保教齡補發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社會的和諧穩定。
(四)搞好政策解讀。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運用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正面宣傳和解讀文件精神,使這項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各市、縣(市、區)要結合當地實際,認真研究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妥善解決好出現的新問題。
(五)嚴肅工作紀律。此項工作政策性強,時間跨度長,涉及面廣,在對人員身份和教齡認證時,要切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嚴格執行審核和公示程序,對於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玩忽職守者,一經查實,取消其享受補助的資格,並嚴肅追究有關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山東省教育廳辦公室 2014年1月9日印發
5、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機構設置
辦公室
組織協調廳機關日常工作;負責廳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督辦、政務公開、安全保密、維護穩定、應急管理等工作;受理、協調、督辦信訪事項。
人事處
負責廳機關和直屬單位、省公務員局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工作;組織指導本系統的教育培訓工作。
政策研究處
負責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的綜合調研工作;負責重要文稿起草工作;負責新聞宣傳和信息工作。
法規處
負責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負責廳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辦相關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負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的普及和咨詢工作。
規劃財務處
擬訂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編制、管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計劃;負責編報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建議草案;參與擬訂社會保障資金(基金)財務管理制度;負責有關信息規劃和統計管理工作;負責國際援貸款等項目資金管理工作;編制部門預決算;負責廳機關並指導直屬單位財務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就業促進處
(掛高校畢業生就業處牌子) 擬訂就業規劃、年度計劃和有關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勞動者平等就業、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跨地區有序流動政策,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指導和規范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管理;參與擬訂專項就業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牽頭擬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指導全省大中專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就業工作,編制非師范類大中專畢業生、畢業研究生的就業計劃並組織實施;擬訂就業援助和特殊群體就業政策;擬訂國(境)外人員(不含專家)來我省就業管理政策。
人力資源市場與人員調配處
擬訂人力資源流動和市場發展政策;擬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管理制度;指導和監督對職業中介機構的管理;擬訂留學回國人員來我省工作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工作人員調配政策並按規定承辦有關工作人員調配工作;負責援建地區、重點建設項目人員選調派遣及內調人員安置工作;承辦為駐外使領館、商務機構選派工勤服務人員工作;負責非教育系統公派留學工作。
省軍官轉業安置辦公室
擬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培訓政策和安置計劃,完善安置和培訓制度,負責省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及中央駐濟有關單位軍轉安置和培訓工作;負責協調轉業軍官隨調隨遷家屬子女的安置工作;指導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服務工作。
職業能力建設處
擬訂全省城鄉勞動者職業培訓規劃、政策;擬訂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全省技工學校及職業培訓機構發展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完善職業技能資格制度;擬訂全省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人技術等級、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的政策、辦法並監督實施;組織實施國家職業分類、職業技能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審查認定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資格。
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
擬訂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和繼續教育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擬訂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評審、考核認定、考試政策規定並組織實施;負責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的綜合管理工作;負責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審批工作;組織實施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制度;健全落實博士後管理制度;擬訂院士工作的有關政策規定並組織實施;負責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規劃和培養工作,承擔有突出貢獻專家及學術、技術帶頭人的選拔、管理有關工作;承辦院士人選的推薦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的遴選、申報工作。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
指導全省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擬訂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政策並組織實施;按照管理許可權,承辦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的核准工作;擬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競聘、考核、獎懲等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省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事業單位招聘國(境)外人員(不含專家)政策。
農民工工作處
擬訂農民工工作規劃和政策,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重難點問題;協調處理涉及農民工的重大事件;指導、協調農民工工作信息建設。
勞動關系處
擬訂勞動關系政策;擬訂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制度實施規范;擬訂全省企業職工工資收入分配調控政策和實施辦法,指導和監督國有企業工資總額和企業負責人工資收入分配;擬訂改革改制、關閉破產企業職工權益保障政策並組織實施;完善企業職工離退休政策;擬訂最低工資標准並組織落實;指導勞動標准制定工作;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制度;擬訂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並監督實施;參與有關企業勞動模範推薦評選工作。
工資福利處
綜合管理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福利工作;擬訂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收入分配、福利和離退休政策並組織實施;管理省屬事業單位工資總額;負責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統一發放的審核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加工作時間的確定及工齡計算的規定;參與指導協調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養老保險處
擬訂全省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及其補充養老保險政策,逐步提高基金統籌層次;擬訂基本養老保險費率和費基及養老保險費征繳政策;擬訂基本養老保險領取條件、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項目和給付標准;擬訂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社會統籌、個人賬戶管理政策;擬訂養老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事業發展規劃;擬訂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政策、規劃和標准;擬訂養老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制度。
失業保險處
擬訂全省失業保險規劃、政策和標准;擬訂失業人員登記管理辦法及其疾病、生育、死亡的有關待遇政策;建立失業預測預警制度;擬訂預防、調節和控制較大規模失業的政策。
醫療保險處
擬訂全省醫療、生育保險規劃、政策和標准;組織擬訂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的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的范圍及支付標准;組織擬訂定點醫療機構、葯店的資格標准;擬訂企業職工疾病、生育期間的待遇政策及標准;擬訂機關企事業單位補充醫療保險政策和管理辦法。
工傷保險處
擬訂全省工傷保險規劃、政策和標准;完善工傷預防、認定和康復政策;擬訂勞動能力鑒定辦法並組織實施;組織擬訂定點醫療機構、葯店、康復機構、殘疾輔助器具安裝機構的資格標准;擬訂工傷待遇政策,審定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傷殘等級。
農村社會保險處
擬訂全省農村養老保險規劃、政策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征地方案中有關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措施的審核辦法並監督實施;指導監督農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工作。
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處
擬訂全省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監督制度並組織實施;依法監督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征繳、支付、管理和運營;組織查處基金管理的重大案件。
調解仲裁管理處
擬訂全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政策並組織實施;指導監督全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指導開展勞動、人事爭議預防工作;依法組織處理勞動、人事爭議。
勞動監察處
擬訂全省勞動保障監察制度並組織實施;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組織處理有關突發事件;指導全省勞動監察工作。
引智綜合處
擬訂全省引進國外智力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引智成果的評估、推廣和引智示範基地管理工作;承辦相關國際交流與合作事項;負責引進國外智力信息管理及宣傳工作;編報引進國外智力專項經費預算;協調處理引進國外智力重大事項。
外國專家管理處
擬訂全省外國專家來我省工作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負責國家和省專項經費資助的聘請外國專家計劃審核報批;組織實施國家和省聘請外國專家項目;負責外國專家的資格認可、來華工作許可及專家證的管理事項;承辦「齊魯友誼獎」的評選、表彰工作。
出國培訓管理處
擬訂全省出國(境)培訓管理辦法、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全省出國(境)培訓項目審核工作;組織實施重點出國(境)培訓項目;負責有關出國(境)培訓監督檢查工作。
離退休幹部處
負責廳機關、省公務員局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指導廳直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機關黨委
負責廳機關和直屬單位、省公務員局的黨群工作,日常工作由人事處承擔。
6、山東省人民政府的機構設置
郭樹清,男,漢族,生於1956年8月,內蒙古人。198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研究生、研究員。現任十八屆中共中央委員、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山東省人民政府省長。
1978年3月至1985年3月先後在南開大學哲學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馬列系學習;
1985年3月至1988年2月任中國社科院馬列所助理研究員,同時在職攻讀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其間赴英國牛津大學作訪問研究。
1988年7月至1996年3月,先後任國家計委經濟研究中心副司長、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綜合規劃和試點司司長、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宏觀調控體制司司長。
1996年3月至1998年3月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秘書長。
1998年3月任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黨組成員。
1998年7月在貴州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上被任命為貴州省副省長。
2001年3月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
2003年12月當選為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2005年3月,郭樹清當選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長。
2011年10月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黨委書記(至2013年3月)。
2013年3月任山東省委副書記,山東省代省長。
2013年6月任山東省省長。
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八屆中央委員。
7、最新山東省區劃方案
因為相傳青島要劃直轄市,所以出來這方面的新聞~~~
一開始我也比較關注這個消息,看了不少這方面的材料~~
青島劃直的3種方案中有一種就是將臨淄、壽光劃給青州,青州單獨立市(地級市)。
但過了一段時間就沒了後話,現在想像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青島現在還在和大連爭劃直轄市的資格,
而且就算青島劃直,淄博政府也不可能那麼輕易放掉臨淄~
臨淄在山東可是第二強區!!!~~~~~
況且好幾年前就要把鄒平劃給淄博,濱州咬住不放,到現在也不就是那樣嘛~~~~
臨淄肯定是淄博的~~~支持淄博~
以下就是把臨淄劃給青州的那種方案~~~
1,菏澤市牡丹區,鄄城縣,單縣,曹縣,定陶縣,巨野縣,東明縣,成武縣,臨沂市蒼山縣,郯城縣,臨沭縣,濟寧市微山縣,金鄉縣,魚台縣,棗庄市市中區,嶧城區,薛城區,台兒庄區,劃入新成立的淮海省(省會徐州)。
2,青島,威海,聊城區劃范圍不變,編制方面,撤銷即墨市,膠州市,膠南市縣級市建制,整建制改設為青島市即墨區,青島市郊州區,青島市琅玡區。撤銷聊城市高唐縣建制,整建制改設為縣級高唐市,由山東省直轄,聊城市代管。
3,撤銷泰安市建制,泰山區,岱嶽區,加上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武家莊鄉合並組成濟南市泰山區。肥城市改為濟南市代管。岱嶽區牟汶河東南部分分出,設立化馬灣區,劃入新成立的汶源市。撤銷章丘市縣級市建制,撤銷濟陽縣建制,組成濟南市明水區,濟南市聞韶台區。濟南市歷城區仲宮鎮,柳埠鎮,西營鎮合並組建濟南市仲宮區。新泰市改為由萊蕪市代管,新的萊蕪市更名為汶源市。東平縣整建制劃入濟寧市管轄,寧陽縣整建制劃入新成立的地級曲阜市管轄。
4,撤銷棗庄市山亭區建制,所轄全部鄉鎮並入滕州市。
5,曲阜市,兗州市,鄒城市,滕州市,泗水縣,寧陽縣合並組成新的地級市曲阜市,原縣級曲阜市整建制改設為曲阜市魯城區。兗州市改設為曲阜市兗州區。
6,濟寧市剩餘地區,東平縣,鄆城縣組成新的地級濟寧市。
7,德州市齊河縣整建制劃入濟南市,改設為濟南市晏城區。撤銷德州市陵縣建制,改設為德州市陵城區。撤銷德州市慶雲縣建制,所轄鄉鎮劃入樂陵市。
8,撤銷濱州市建制,鄒平縣劃入濟南市,改設為縣級鄒平市,濟南市代管。博興縣劃入淄博市。其餘縣市區並入東營市,新的東營市改名為渤海市。濱州市濱城區整建制改為渤海市濱城區。淄博市沂源縣劃歸汶源市管轄。
9,撤銷桓台縣,廣饒縣建制,改為縣級桓台市,廣饒市。
10,龍口市,萊州市,招遠市組成新的地級龍口市,原縣級龍口市整建制改設為龍口市黃州區和龍港區。蓬萊市撤銷縣級市編制,改設為煙台市蓬萊區。
11,臨沂市莒南縣劃歸日照市管轄。
12,淄博市沂源縣劃歸新成立的汶源市。
13,青州市設為地級市,原縣級青州市改設為青州市益都區,壽光市,臨淄區,臨朐縣,廣饒市劃入新的青州市
調整後的市建制為:
1,濟南市: 歷下區 齊州區 槐蔭區 天橋區 歷城區 長清區 仲宮區泰山區 晏城區 明水區 聞韶台區 肥城市 鄒平市平陰縣 商河縣
2,青島市: 市南區 市北區 四方區 黃島區 嶗山區 李滄區 城陽區 膠州區 即墨區 琅玡區 平度市 萊西市
3,淄博市: 張店區 淄川區 博山區 周村區 桓台市 高青縣 博興縣
4,渤海市: 東營區 河口區 墾利區濱城區 利津縣 惠民縣 陽信縣 無棣縣 沾化縣
5,煙台市: 芝罘區 福山區 牟平區 萊山區 蓬萊區 萊陽市 棲霞市 海陽市 長島縣
6,濰坊市: 濰城區 寒亭區 坊子區 奎文區 諸城市 安丘市 高密市 昌邑市 昌樂縣
7,威海市: 環翠區 文登市 榮成市 乳山市
8,濟寧市: 運河區 任城區 嘉祥縣 汶上縣 梁山縣 東平縣鄆城縣
9,曲阜市: 魯城區 兗州區 鄒城市 滕州市 泗水縣寧陽縣
10,日照市: 東港區 嵐山區 五蓮縣 莒 縣 莒南縣
11,汶源市: 萊蕪區 化馬灣區 新泰市 沂源縣
12,臨沂市: 蘭山區 羅庄區 河東區 沂南縣 沂水縣 費縣 平邑縣 蒙陰縣
13,德州市: 德城區 陵城區樂陵市 禹城市 寧津縣 臨邑縣 平原縣 夏津縣 武城縣
14,聊城市: 東昌府區 臨清市 高唐市陽谷縣 莘 縣 茌平縣 東阿縣 冠縣
15,青州市: 益都區 臨淄區 廣饒市 壽光市 臨朐縣
16,龍口市: 黃州區 龍港區 招遠市 萊州
8、山東省人社廳地址在哪?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經七路公和街9號西南 2.3 公里0531 8601 3763()
9、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文件 魯人社辦【2013】211文件
此次通過名單有王永德嗎
10、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文件 魯人社辦(2013)211號
不同類別技術職務高級評審用不同文件公布。你沒具體說明類別,沒法幫你找。公布評審結果的文件字型大小是「魯人社辦發」,但貌似山東人社廳全年也沒發到「魯人社辦發【2013】200號」,不知道你那個211號從哪裡來的。
欲查詢2013年各類專業技術高級評審結果,請登錄山東人社廳官網,在「評審結果」欄目里有。以下為路標。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 機關子站 >> 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 >> 評審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