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時代傳播理論研究書籍

新媒體時代傳播理論研究書籍

發布時間:2020-09-04 12:50:52

1、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有哪些必讀書籍

1. 《失控》凱文.凱利——主要介紹的是碎片化思維和生態系統
2. 《長尾理論》克里斯·安德森——「垂直」產品佔到的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游戲改變世界》簡·麥戈尼格爾——游戲的4大決定性特徵:目標、規則、反饋、自願
3. 《認知盈餘》克萊·舍基——每個人的自由時間看成一個集合體,一種認知盈餘,那麼,這種盈餘會有多大
4.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龐——展示了大眾非理性的充滿變數的心理世界
5. 《激盪三十年》吳曉波 ——社會以不可逆轉的姿態向商業社會轉軌
6. 《從0到1》彼得.蒂爾——詳細闡述了作者自己的創業歷程與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競爭、如何進行壟斷、如何發現新的市場
7. 《精益創業實戰》Ash Maurya——一個系統的流程來快速檢查各種產品理念,提高做事成功率
8.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魯克——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決定組織工作成效的最關鍵因素
9. 《結網-第二版》王堅 ——總結了產品經理知識體系
10. 《瞬間之美》Robert Hoekman.Jr——針對Web應用中幾乎所有相關元素提出了值得借鑒的解決方案
11. 《Don』t make me think》克魯格——特別適合為如何留住訪問者苦惱的網站/網頁設計人員閱讀
12. 《交互設計精髓》庫伯——全面系統地講述交互設計
13. 《用戶體驗度量》特里斯——如何量化用戶體驗對有效提高產品的可用性而言至關重要
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蘇傑 ——寫給「-1到3歲的產品經理」的書,涉及到:用戶、需求、項目、團隊、戰略、修養
15. 《設計心理學》諾曼——不是你沒有設計好,只因為你沒有了解用戶的使用心理 《引爆點》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流行的趨勢需要一個發展的溫床
16. 《異類》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指出了成功之路的方向,但怎樣把握這份機遇,每個人都需要仔細思考
17. 《流量的秘密》Brian Clifton——花出去的錢到底是帶來了收益,還是看不見的損失
18. 《一個廣告人的自白》大衛·奧格威——詳解能夠使一家廣告公司獲得成功的方法
19. 《眨眼之間》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我們在一眨眼之間作出的決定,比三思而後行,或許更具大師級的水準
20. 《定位》艾.里斯——深入闡述了定位理論和操作方法,並配有豐富的實戰案例解析
希望對你有些幫助!謝謝

2、傳播學相關的書籍,應該看哪些?

郭慶光的《傳播學教程》(人大版)課本,講的比較基礎,在了解了基本概念、理論後再看深層次的東西。《傳播理論:起源、方法、應用》[美] 沃納·賽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 著這本書也不錯。
有條件可以借一些名著,如施拉姆的《傳播學概論》《傳媒的四種理論》,拉扎斯菲爾德《人民的選擇》,麥克盧漢的《理解媒介》《媒介即訊息》等相關著作(書可能不好找,但是可以找到相關人作者、理論的書籍);更深的有關哲學層面的你可以研究法蘭克福學派,如哈貝馬斯、馬爾庫塞、霍克海默等人的學說著作。

3、關於傳播效果研究書籍和文獻

建議看一下李彬的傳播學郭慶光的傳播學教科書,都不錯的國外一些學者對傳播學的研究方面的文獻和理論一般在書店或圖書館都有吧去逛逛吧

4、傳播學經典的基礎理論著作有哪些

這本書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它深入淺出的涵蓋了傳播學的各個基本領域和基本知識。
3,據北大學姐說這本書上了研究生還有人在讀一、考試書(必看。有的同學都看了七八遍。我自己也不知道看過多少遍。還有好多例子,就不一一舉了?(許靜老師今年也參加復試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該節省的錢務必要節省,但是郭書這種超級核心的教材應該買一本新的?意義如何?」、10年的簡答題第二題「豐裕媒介(RichMedia)和匱乏媒介(LeanMedia)」。都可以在這找到。特別是富媒體這個題,好多人說沒見過,這是許書裡面組織傳播里非常重要的一個點啊。) 比如08年的簡答題第一題「公共服務廣播電視是什麼?我國的政治條件和經濟條件能建立公共服務廣播嗎。
2,大家務必重視這本書。幾乎每一年這本書都有10分以上的題。有人說只要看透這本書就能考90分,我覺得不是假話。聽說有人全書背誦了。例如11年考到的名解「霸權」、12年的簡答「媒介效果研究是什麼?其各個時期範式發展如何?」14年專業一的論述題,「新媒體環境數字鴻溝沒有超越有限效果的范疇。談談你對數字鴻溝的理解」,北京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是考北大的必讀書目,這裡面有很詳細的介紹。14 年考的簡答題第四題「簡述危機公關的基本原則」,在這里也可以找到、《傳播學概論》許靜,都可以在這裡面找到依據,我表示震驚、必背、必會的最核心書目)
1。話不多說,我只能說我把這本書看了不下十五遍,大家過個五六遍估計也沒問題。這本是每年都會考到大量知識點,比如09年簡答題第三題「組織傳播研究的幾大流派」就從這書上可以找到,別的書上基本沒有。另外14年考研的發展傳播學,就在最後一章。我寫上了薩米爾-阿明和貢德-弗蘭克等人估計會有一點加分。這本書也不難,在暑假中期比較合適。讀起來完全沒有難度的。
《新聞傳播學考研復習專題精編·傳播學》楊奕/何偉佳(編)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雖然有的人認為這本書編者不出名,有的人認為是專為中傳的學生出的,但是我通過對往年真題的分析加上跟前輩的交流,還是義無反顧的把這本書放在了頭等重要的位置上,我也在糾結這算是必看還是選看,但是實際上這本書有自己的重要性。例如14年名詞解釋第四題考到的「發展傳播學」。這本書兼具深度和廣度,可讀性也很強,又是許靜老師出的,能不看么。這本書基本涵蓋了上述所有書目的知識點並幫助我構建了理論框架、《傳播學教程》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版 這本書是每個人必備的最經典的基礎讀本、《傳播學引論》增補版李彬(著)新華出版社 這是本入門級的書。
還有一個問題必須要說,有的同學為了省錢用的是99版的,雖然從目錄上看起來差別不大,但實際上書里的材料是有不同的,此書極端重要。
4、《大眾傳播理論:範式與流派》劉海龍
這本書也是我最愛的書之一,但是不適合大家放在前面讀

5、請問誰能幫我推薦幾本大眾傳播研究方法方面的書

《傳播學概論》,[美]施拉姆、波特著,新華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
《大眾傳播模式論》,[英]麥奎爾、溫德爾著,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
《大眾傳播學諸論》,[美]德弗勒、鮑爾-洛基奇著,新華出版社1990年中文版。
《人的延伸媒介通論》,[加]麥克盧漢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傳播理論》,[美]斯蒂文.小約翰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
《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美]賽弗林、坦卡德著,華夏出版社2000年 中文版。
《一個世界多種聲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1年中文版。
《跨文化傳通》,[美]薩瓦姆等著,三聯書店1987年中文版。
Media Debates:Issu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by Dennis,E. & Merrill,J. Longman,1991.

《哈貝馬斯論交往》,陳學明、吳松、遠東編,雲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文化帝國主義》,[英]湯林森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美]丹尼爾.貝爾著,三聯書店1989年中文版。
《思想管理者》,[美]席勒著,王怡紅譯,台灣遠流出版事業股份公司1996年版。
《神話大眾文化詮釋》,[法]羅蘭.巴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人際傳播社會交換論》,[美]邁克爾.羅洛夫著,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
《無聲的語言》,愛得華.霍爾著,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5年中文版。
《大眾傳播社會學》,張詠華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組織傳播》,[美]凱瑟琳.米勒著,華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非語言傳播學概論》,宋昭勛著,天地出版社1999年版。

《傳播學簡介》,社科院新聞所世界室編,人民日報出版社1983年版。
《傳播學原理與應用》,戴元光、邵培仁、龔煒著,蘭州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傳播學——以人為主體的圖象之謎》,沙蓮香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傳播學引論》,李彬著,新華出版社1993年版。
《現代大眾傳播學》,張國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傳播學教程》,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未來之路》,[美]蓋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
《數字化生存》,[美]尼葛洛龐帝著,海南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
Journalis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 Guide to Computers for Reporters
and Editors by Brooks,B. Allny and Bacom,1997.
《信息崇拜》,[美]羅斯扎克著,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4年中文版。
《網路為王》,胡泳、范海燕著,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得樂園失樂園》,李河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傳播形態變化認識新媒介》,[美]羅傑.菲德勒著,華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6、想考南京大學的傳播理論專業研究生,要看那些書?

這是2010年南京大學傳播學研究生考試的參考書目
初試:
《中國新聞理論體系研究》丁柏銓主編,新華出版社,2002年版;
《傳播學基礎理論》段京肅著,新華出版社,2003年版;
《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史》黃瑚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外國新聞傳播史》鄭超然、程曼麗、王泰玄編著,人大出版社,2000年版;
《現代廣告學》何修猛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當代廣播電視概論》陸曄、趙民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網路傳播概論》杜駿飛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復試參考書:
《當代西方新聞媒體》李良榮,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媒介分析:傳播技術神話的解讀》張詠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因為傳播學開辦的時間還很短,所以難度屬於中上等,不過憑借南大這個平台,該專業還是很有前途的。這個專業和台灣政治大學有交換生項目,很誘人!

7、關於「新媒體」的經典書籍

《數字傳媒概要》,閔大洪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閔大洪應該是中國接觸新媒體比較早的新聞傳播學者了吧。這本書應該也算是最為權威的新媒體的著作了,在學界評價頗高,前些年看過,受益匪淺,只是不知道在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這本書有沒有與時俱進出新版本。
另外,彭蘭、杜駿飛也應算得上新媒體專家吧,只是他們的著作拜讀較少,樓主感興趣也可去查查看。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8、中國傳媒大學應用傳播學方向研究生考試參考書籍有哪些?

09年的

▲傳播學(050302)
01理論傳播學
02應用傳播學
03傳播學研究方法
04電視文化傳播
05媒介與女內性
06國際傳播
07新媒容體

63(9)
①101政治
②201英、202俄、203日選一
③708傳播學理論與歷史
④810綜合考試[新聞傳播學]

01方向921理論傳播;
02方向922應用傳播;
03方向923傳播學研究方法;
04方向924電視文化傳播;
05方向925女性學;
06方向926國際傳播;
07方向927新媒體

J107新聞采訪
J209新聞寫作

9、北京大學研究生新媒體和網路傳播專業的指定書目是哪些?

首先,北大專業課官方是不指定參考書目的。。
招生專業:傳播學 (050302) 人數:25
01.國際傳播與文化交流
02.大眾傳播(含廣播影視)
03.新媒體與網路傳播
04.廣告學
05.媒體經營管理
06.編輯出版學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15傳播學綜合知識
(傳播學理論與方法)
847大眾傳播 、848廣告學與媒體經營管理

其實,每個考上北大傳播學的同學,參考書目都不一樣,甚至相差很大。但核心的幾本,都是有的。以下是核心的幾本,供你參考吧(PS:借鑒成功人士的):
一、基礎書目
1、《傳播學教程》郭慶光(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是最經典的基礎讀本。甚至有的同學都看了七八遍。它和中華傳媒網的精編都可以作為傳播學的框架。我覺得精編做框架更好一點兒。先看郭的書,然後看別的書,每看一點知識就想:可以補充到哪個章節,慢慢地傳播學的大網就越織越密了。
2.《傳播學引論》增補版 李彬(著)新華出版社
通俗易懂,可以作為入門的讀物。李老師的文采大贊!今年的考題中結構功能主義(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本書涉及到了。
3、《傳播學概論》許靜 北京交通大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是考北大的必讀書目。2010年有兩道原題。但是2011年沒怎麼涉及到。事實上這本書有幾處錯誤,特別是傳播方法那一塊。(我自己認為的)
不管怎麼樣,把這本書細小的知識點都扣到位是正確的選擇。臨上考場前,我還看到研友抱著這本書在啃。許老師的書有很多新的東西,可以補充到郭書里。
4、《傳播學概論》吳文虎 著
可能是給自考生的,有大段的章節和別的書一樣。
5、《傳播學概論》周慶山 著
和其他的概論書差不多。沒時間的話不讀。
二、基礎中的提高書目
1、《新聞傳播學考研復習專題精編·傳播學》
這個我想大家都比較熟悉吧。我的框架用的是這本書。
2、《新聞傳播學考研復習重點熱點難點50題透析》
可能每個人的知識補充來源不同吧。有很多同學的熱點分析來自這本書。我沒有把這本書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為時事熱點我主要是通過網上評論和學術論文補充的。我同學的反映也是,覺得不像想像中那麼實用(可能之前對它的期待太高了)。我不知道最新版的出來了沒。看看還是不錯的。
3、《大眾傳播理論:範式與流派》 劉海龍
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可以很好地提高理論深度。絕對值得扎實地看好幾遍。考北大,廣度與深度並行。不過別放在最前面讀。
三、必讀書目
1、《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 沃納·賽佛林(著) 郭鎮之、孟穎(譯)華夏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也很好。不過有人說這本書翻譯地很差勁。其實,考研的我們還到不了做學問的深度。翻譯地再不好,這本書對我們知識的補充還是有用的。我們畢竟沒有到達對它的翻譯吹毛求疵的水平。理論新發展的介紹還是不錯的。
2、《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爭鳴與未來》(第三版)(美)巴蘭(Raran S.J.)(美)戴維斯(Davis D.K.)著曹書樂 (譯)清華大學出版社
也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有時間的話多讀幾遍吧。傳播學的理論會有個清晰的輪廓。
3、《人類傳播理論》 李特約翰
非常好的一本書。建議好好讀一下,我當時時間不夠了,所以我從第三章開始看的。對於一些概念的理解還是有幫助的。但是,在必讀書目中,如果時間實在不夠了,放棄也行。
4、《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美]羅傑斯(著) 殷曉蓉(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北大對於史學來講涉及得不是很多。這本書看的話是當作閑暇時間消遣看的。可以對傳播學的過程有個梳理。不要奢望在裡面找一些答題的論據之類的。不要放在前面讀。等到你了解了很多傳播學理論之後再回過頭看這本書,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5、《傳播學簡史》 阿芒·馬特拉
如果不想看《傳播學史》的話可以用這本代替。但是最好別代替。上一本好。
6、《大眾傳播效果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著),劉海龍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如果實在沒時間就不用看了。看了之後會對每個假設的來源有個清楚的了解,但考研不會涉及得這么清楚。
7、《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麥奎爾(著) 崔保國、李琨(譯)清華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我看得不深,因為我放在後期看的,我覺得對我知識的補充作用不是很大。
四、研究方法
1、《社會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考北大研究方法最經典的教材。其實只看前十三章就可以了。不過今年考的調節變數和中介變數超出了這個范圍。讓人很郁悶。控制實驗和滾雪球抽樣都可以找到。
2、《社會學研究方法》風笑天 著
這本書比袁方的書更通俗一些。但是兩者分的章節不一樣。袁方的書是根據資料收集方法分的類,風的書是根據四種研究法分的類。我只看前十章。關於那個超出這個范圍的調節變數和中介變數,我也不知道這是趨勢還是偶然。
3、《現代市場研究》劉德寰 著
這本書是碩士生的教材。考研的話如果時間不夠就不用看了。有一年真題中訪問法和問卷法的比較在本書中可以找到答案。
4、《大眾傳播學研究方法導論》陳陽著
《傳播學定性研究方法》李琨 著
這兩本書補充定性研究。
註:研究方法是北大的重點。一定要重視。我個人認為方法的書,只要把袁方的扎扎實實看幾遍應該就沒問題了。不放心的話,用風笑天的再鞏固一遍,反正兩者幾乎是一個體系。其實巴比的,安德森的方法書我都看過,比較了一下,還是覺得只有袁和風的實用一些。如果想補充定性研究的話,用李琨老師和陳陽老師的就可以。
看方法的書,最好記住例子。不要單純看文字理論,很枯燥。總覺得量表、指標那一章會考。
五、批判學派與文化研究
1、《媒介研究:文本、機構與受眾》利薩.泰勒(著);吳靖、黃佩(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一定要看。感覺「互文」「喚詢」等名詞應該會考名詞解釋,但一直都沒考,所以大家要注意。這本書歷年出來很多題,例如再現,類型片,公共服務廣播等。其實這本書很多觀點都可以用來分析電影的。
2、《傳播研究導論:過程與符號》許靜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因為李彬的《符號透視》我各大網站、書店都找不到,所以用這本書補充。對迷思,神話的論述很到位。
3、《文化研究導論》陸揚、王毅著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看完之後對一些文化研究的現象豁然開朗。但是,有很多冗餘的東西,需要過濾掉。所以,別放在前面看。等到文化研究領域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了以後再看。
4、《單向度 超真實 內爆》 作/譯者:石義彬著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對批判學派有很詳細的論述。今年的真題hegemony這本書就有。其實hegemony涉及到批判學派的書都有,郭慶光的書也有。
5、《傳媒批判理論》潘知常 林瑋著
雖然有網上有很多言論批判這本書。但我認為這本書對批判學派的論述還可以。它將傳播分為文化的世界、權力的世界、文本的世界、游戲的世界。這本書和《文化研究導論》有異曲同工之妙。今年的真題hegemony在這本書論述得比較好。
6、《傳媒文化研究》 陳龍著
也是一本文化研究的書,如果熱愛文化研究或覺得自己在這一塊很弱的話,可以看看。
註:今年考的法蘭克福學派和文化領導權只要是涉及到批判學派的書中都可以找的到。因為這兩個太經典了。另外,還有韋伯的「人是懸在由他自己所編制的意義之網中的動物」也可用文化研究中「自己生產意義」,德賽圖的「租房子」理論(房東主宰不了你對房間風格的駕馭)等來解釋。
六、網路傳播與新媒體:
網路傳播這一塊自己到書店找一兩本最新的書,補充一下就可以。因為我對網傳很感興趣才搜了這么多出來。事實上網路媒體的知識點,我都是在網上直接用論文補充的,書的意義不大。當然有幾本很重要。新媒體今年考的很多。例如微博,社交網站,還有大眾傳媒麻醉負功能在新媒體的表現,以及偷菜游戲等。我覺得新媒體的書作用主要是給學生理出新媒體的框架,關於具體知識點大部分都需要在論文中補充。
1、《眾聲喧嘩》胡泳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如果能找到的話,一定要看。對網路公共領域和共有媒體有很詳盡的論述。同時這本書和其他講網路文化的新媒體書視角不太一樣。本書提供的只是分析視角,不要想今年真題「微博」等新詞會在這里找到答案。
2、《手機媒體概論》我看的是匡文波的,不過我覺得這本書有點兒舊了。到書店去找一本最新出版的關於手機的書補充這塊知識點吧。
3、《網路傳播理論與實踐》 謝新洲
因為是北大老師的書,所以需要看。特別是一些理論在網路環境下的新發展主要是本書論述的。我復試的第二題就是「談談沉默的螺旋在網路環境下是否適用」,這個題已經考了n年了。我准備復試的時候還覺得這么老的題應該不會考了,可是卻真真實實被我抽到了。Orz……
4、《網路傳播概論》 彭蘭 如果有新版,就不要看2001版的,太老了。
七、老師其他的書:
1、《全球化:起源、方法與影響》
這本書我很喜歡。2010年的谷歌退出中國,這本書就涉及到很多知識點,但最後考題沒涉及。但是專一最後一道論述題「舉例分析媒介對社會變遷的影響」,就可以從本書中找到一個角度,就是電話等等媒體出現之後,社區逐漸解體。後來廣播電視出現,消費社會逐漸形成。專二論述第一題「文化全球化」本書也涉及了一點。
2、《輿論學》許靜老師的書,能弄到的話看看。如果沒有就不用看了。不是必讀書。
3、《北大新聞與傳播評論》(1-4輯)
一定要看。涵蓋了北大老師的重要論文。大傳方向的也不用全看。
好像有第5輯了,第5輯是和新聞有關的。考傳播的不用關注。
八、學術專著
學術專著在初試的時候不用太關注。復試的時候可能會抽一道英文題是關於學術專著的。提醒大家,選學術專著盡量避開《童年的消逝》《娛樂至死》這兩本。因為這兩本准備的人太多了。自己還是找一本獨特的比較好。例如《身份與暴力》《烏合之眾》等等都可以。一定要拋棄《童年的消逝》和《娛樂至死》這兩本。
期刊:
不要擔心,這么多期刊肯定看不完。其實一本期刊能挑出幾篇文章對我們有用的就夠多了。挑出論文的核心觀點,剩下的可以略看。
1、《國際新聞界》月刊,只看傳播部分的,新聞的不用關注。
2、《現代傳播》雙月刊,一些影像之類的實務不用關注。今年的真題有個名詞解釋是三網融合,其中現代傳播有一期專題。
3、《新聞大學》復旦的,季刊,很好。也需要過濾掉一些沒用的。
4、《新聞與傳播研究》社科院的, 雙月刊,每期文章不多,可是每篇文章都很長。
我當時不想跑圖書館去看,而且圖書館期刊更新超慢,所以期刊論文我全是在cnki(中國知網)上下載的。不過這得分人,我有個同學說,在網上看電子論文效果沒有看紙質的效果好,所以她只看實體期刊。我覺得效果差不多,所以,我就在網上下載。大家按照自己的情況來吧。
時間充裕的話,拿著老師的名單到cnki上逐一搜論文。但一般的人沒這個時間。

與新媒體時代傳播理論研究書籍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