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華商報是哪裡的報紙啊?
華商報》是陝西僑聯主管的一份綜合類城市生活報,報紙已被批准為對開日報60版。每日發行量超過60萬份,其中1/5為零售,4/5為訂戶。發行量在西安佔70%,形成了以西安為中心,輻射寶雞、咸陽、渭南、漢中、銅川、延安、榆林、安康、商洛等九個中等城市及周邊縣城的發行網路。《華商報》堅持全心全意為市民服務的辦報宗旨,突出市民化、都市化、生活化和時尚化。是西安、陝西乃至西北地區發行量、閱讀率、影響力最大,廣告千人成本最低的報紙。
2、華商報是否屬於省級報
當然屬於了
3、漢譯英,求助大神!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2013 of June to August of the "China Daily" news ("today") study, respectively, from the brand positioning, value judgment, text layout, the transition of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everal aspects in detail explores "brand in Chinese newspaper", and then try to interpret them in the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ry. "China Daily" positioning in the general public, which contains all the cultural level of urban citizens, the audience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organ, born newspaper media. In the value judgment, "China Daily" topic whether news value, social value, historical value the attention point not to reflect the principle of value i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rough its brief and direct text style and atmosphere lively arrangement, objective truth and not lack of beauty for the audience to provide "the most valuable news and information". The "yellow vest" distribution companies in the market baptism into service efficiency,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first China Daily every day" to see...... To many, "China Daily" and establish a good brand, and established in Xi'an and northwest instry leader. However, in the worl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media face a predictable decline and even extinction, "China Daily" away in new media is increasingly faced strong pressure. Since last year advertising share declined steeply as evidenced by the most direc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is also gave "power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ewspaper" more powerful.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news and promote digital efforts, towards the "city comprehensive service" the ideal forward, no matter what to do, in case there is no reference, this is undoubtedly a great try and meet the market process selection
4、紙媒深度報道為什麼不行了
因為在報社做新媒體,近一年來我看了些互聯網方面的書,終於對此前一直思索的問題——移動互聯時代紙媒的深度報道為何突然不行了,有了一些認識。
幾年前,深度報道還曾一度被視為紙媒對抗網媒的最重要武器之一。與喧囂淺薄的網媒內容相比,大氣莊重的深度報道看起來確實器宇軒昂,似乎有甩網媒幾條街的潛質。不承想,移動互聯網來勢洶洶,深度報道反而率先成了「氣候變化」下的「生態難民」,要麼乏人問津,要麼處境尷尬,很多以深度報道為生的部門甚至被裁撤。
2015年遭遇「大拆遷」的紙媒深度部可真不少,中國青年報、南方都市報、京華時報、華商報等都裁撤了深度部門。據傳,華商報深度新聞部的解散會上還有人掩面哭泣。
雖然南都撤銷「深度周刊」後恢復了深度版,中國青年報也於2016年初恢復了深度調查部,但從整個深度報道領域來看,隨著從業精英的紛紛出走,優質內容產出嚴重下滑,紙媒深度報道的輝煌時期已經消逝。
除了財新傳媒、新京報等少數幾家紙媒在深度報道上表現搶眼外,門戶網站等新媒體平台搶走了不少風頭。騰訊的「棱鏡」和「探針」、網易的「路標」、新浪的「新知」、搜狐的「新聞當事人」等欄目近年來在深度報道上屢有驚艷表現。澎湃等新媒體平台更是頻頻出擊,已成為國內深度報道的生力軍。
為什麼紙媒的深度報道不行了?除了政策空間收縮及生產成本較高外,還有沒有其他原因?
現在大多數紙媒的深度報道已經淪落到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地步,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上。南都的官方微信負責人就表示,深度報道是南都的強項,獨家、原創的深度報道,也是南都官方微信希望推送給用戶的,「但是嘗試多次,閱讀數還是那麼凄涼。每次看到那麼優秀的一篇深度報道,閱讀數還不如一個葷段子,心裡都在滴血」。我在紙媒做過8年深度報道,目前負責中國青年報的官方微信,對此也深有同感。
究竟是深度報道本身質量下降,還是新媒體平台不適合深度報道的傳播?在我看來,後者是主要原因。
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成為用戶獲取新聞的重要通道。騰訊企鵝智庫2015年11月發布的報告顯示,47%的受訪者認為社交平台在個人獲取新聞的渠道中扮演重要角色。
很多人都知道六度分隔理論(平均而言,你和世界上任何一個人之間所間隔的人是六人),但不一定知道《大連接》一書中的「三度影響力」理論:第一度是我們的朋友,第二度是我們的朋友的朋友,第三度是我們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三度影響力」適用於態度、情緒和行為的傳播,比如「每一個快樂的朋友,讓你也快樂的概率大約增加9%;每一個不快樂的朋友,讓你快樂的概率減少7%」,等等。「三度影響力」理論可以解釋人們為何很少在微信上分享深度報道乃至嚴肅新聞,因為這些內容往往不能帶來「快樂」的情緒。社交媒體更適合傳播輕悅化的內容。
「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內容,從而能最終控制文化」,這是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里寫過的。他說,作為媒介,印刷品和電視本身並沒有思想,然而作為工具,它們對於文字與圖像的不同偏好,決定了不同文化的發展。這就像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里提出的問題:「如果印刷機存在,這世上是否還可能有《伊利亞特》?」
移動互聯網會選擇哪些內容呢?在這個時代,閱讀的時空障礙不斷被打破,閱讀的儀式感也逐漸喪失殆盡,這就使得內容生產者需要生產在任何環境下都適合閱讀的內容,再加上移動終端屏幕有限,導致不易於閱讀的內容難以廣泛傳播。這正應了美國傳播學家梅羅維茨的預測:媒介的長遠發展趨勢是內容越來越簡單。
所以,社交媒體排斥深度難懂的長文章,根本原因還在於這種媒介形式決定了內容的方向。梅羅維茨還說:「電子信息資源的增加不會使我們返回到印刷媒介的分隔系統,因為幾乎每個人都可能輕易地接觸任何資源。新的亞群體可能會出現,但是他們的差異、穩定性和可識別性都較低。」深度報道的讀者,就是隨著內容的極大繁榮而流失,因為,「人們必須去主動尋找印刷信息,但電子信息會主動出來接觸人們」。
5、華商報的報紙發行
《華商報》在發行渠道上實行自辦發行、上門征訂、投遞到戶的方式。發行隊伍(黃馬甲)有1800人左右,日發行量60萬份左右,擁有47個發行站和11個零售站,發行總量中60%為固定訂戶,40%為零售。發行區域主要分布在西安、寶雞、咸陽、渭南、漢中、銅川等地市,其中西安市佔到了發行總量的70%,合理的發行區域、「上門征訂、投遞到戶」的送報方式使《華商報》成為本地的強勢媒體,也使客戶的廣告投放更接近目標群體,廣告反饋能得到最大的收益。
黃馬甲堅持以黃馬甲方便千萬家的宗旨,在送報的同時,相繼開展了免費送書上門、送票到家(各種門票、機票)、代售各種日用品、回收舊報、送奶到戶等一系列投送業務,使黃馬甲成為三秦大地上一道風景線。
6、答《華商報》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答《華商報》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百度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記者:總說中國今天的文學是蒼白無力的,不夠震撼人心。那麼,在你看來,中國文學為什麼缺乏力量?
如果一年中國出了一千個作品,你是不是要求這一千個作品全部「震撼人心」?如果其中哪怕只有十個作品震撼人心了,那麼你又怎麼能說中國的文學「蒼白無力」?現在談文學動不動就是全稱判斷,聽上去很鏗鏘,實際上很空洞,他在批評文學的時候心裡沒有什麼作品,沒有具體對象,只是要發泄他的情緒。當然,我也期待著更有力量的作品,這需要我們更深入地認識現實和人心。
記者:傳統文學的讀者在銳減,尤其是青年人。傳統文學真的和青年讀者之間有那麼大的距離嗎?我們又該怎麼縮短這個距離呢?
這不僅是所謂「傳統文學」的問題,也是媒體的問題,網路等新媒體對傳統閱讀方式構成了很大的壓力,報紙本身也面臨這個問題,《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都快辦不下去了。但是我想,不管是什麼媒體,人類面臨的問題是,除了消費和娛樂,我們是不是要面對生活和生命中嚴……
免費的,直接下載就行
7、簡要分析報紙、廣播、電視及網路媒體新聞標題的不同特點
新聞標題無論對於傳統報刊還是新媒體網路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網路新聞標題來源於報紙新聞標題由於媒體的不同特點二者的新聞標題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本文將從新聞標題的形式、結構、功能及內容等多個方面來比較兩者的異同從而分析網路與報紙在新聞標題製作上各自呈現的特點和趨勢。
報紙 網路 新聞標題 比較 一、標題的形式結構 1、新聞順讀與新聞導讀。傳統意義上的報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各級黨報是沒有新聞導讀版面的。追其原因這些報紙大都是日報版面不是很多一般情況只有4版8版內容多的時候也就16版。如《人民日報》平常也就只有16版在國慶假日期間版面縮減為4版。所以新聞導讀版面也就沒有必要。讀者只要按照新聞版面的安排來閱讀就可以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新聞順讀。現在一些都市報晚報如《華商報》《羊城晚報》等由於廣告等原因版面非常多動輒三五十版。雖然這些都市報首頁也出現了新聞導讀但畢竟由於版面限制不可能導讀全部內容。讀者也需按照版面的安排來閱讀。 在網路時代無論黨報新聞網站還是商業新聞網站新聞導讀首頁是必須有的。新聞導讀首頁採取標題排列方式按照要聞國內國際娛樂體育等頻道安排基本涵蓋所有內容。讀者可以根據興趣直接選擇新聞沒有版面的限制。這與網路的特點有關在網路時代信息以海量出現如何選擇新聞成了首要問題一個網站中的新聞往往多達成百上千條。於是新聞首頁標題導讀就顯得至關重要。網路新聞標題是否新穎有創造力直接關繫到整個新聞文本乃至網站的成功與否。網路新聞標題重要性超過了報紙。
2、題文相對與題文分離。報紙除了一些標題新聞、標題導讀題文相對是其必須遵守的一條規則。即正文要圍繞標題來編輯安排。因為傳統意義上的新聞標題除了揭示新聞內容外還起著劃分版面組織內容的作用。 在網路新聞時代為了節約版面新聞導讀首頁全部採用標題導讀因而首頁標題與正文出現了分離即重要新聞標題位於首頁正文採取超鏈接的方式與之聯系。非重要新聞由於主頁頁面的限制和突出重要新聞的需要就在每類新聞頻道以「更多的新聞」之類的形式將標題放在與主頁鏈接在一起的另一從頁上。 網路標題作為一個個指向相對應的新聞的指針而存在。網民要瀏覽新聞先點擊新聞標題。鏈接到正文後網頁內的文章前還有一個相對完整信息更多的標題。這與報紙新聞標題題文相對是一致的。如新浪網新聞首頁簡短標題亞歐峰會閉幕鏈接到正文後標題完整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閉幕。網路新聞標題的這種首頁題文分離正文超鏈接方式是網路標題和報紙標題的最大區別。這一特點也決定了網路標題一些特點如網路標題必須短小簡單具有吸引力等。
3、標題復雜與標題簡單。從標題結構上看報紙標題確實比網路標題復雜報紙新聞標題大都是復合型結構除主題外還有輔題輔題又包括引題和副題。而且報紙標題沒有字數限制可以充分表達意思。 引題車管所16項新規定明起實施 主題買二手車須換新牌照 副題賣車人6個月內買新車可用原號 更改車身顏色無須事前申請《北京晚報》2008-10-5網路新聞標題由於導讀面的限制除了特別重要的新聞在標題下有提要題外一般情況下只有單行標題並且為了整個頁面的整齊網路新聞標題在字數上也是有限制的一般單行標題的字數不會超過13個字太長的標題會分成前後兩句。 如鄭州政府將買空置房救市 專家稱北京房價暴利程度高 殲-10戰機進行熱身訓練 靈活性超蘇-27圖 有些網路標題也有主題加輔題的結構但不同於報紙網路標題只有一行。 報紙中往往是虛題實題並用不僅敘述事實而且表達意見有時還運用多種修辭手段如比喻、比擬等手法製作標題使其形象生動。如 虛題北京奧運的中國名片 實題記奧運會殘奧會志願者《人民日報》2008-10-7 而網路新聞標題導讀首頁是不允許出現虛題的網路標題必須讓網民了解標題的內容才能確定是否繼續點擊。
4、單一媒體與多媒體。復雜與簡單是個辯證的關系從標題結構上看報紙確實比網路標題復雜但是從標題種類上看報紙屬於單一紙質媒體。報紙標題也只能是單一種類以文字標題為主輔以圖片標題。而網路標題除了文字標題外還有圖片標題視頻標題動畫標題等。如關於「神七」報道網路標題充分運用其多媒體技術動畫視頻圖片標題生動形象的展示了「神七」全過程。從標題的動靜來看報紙只有靜止文字標題而網路還有24小時滾動標題。從標題的修飾上來看報紙標題除了改變字體大小顏色方向來突出重點外別無他法而網路標題除了顏色字體大小外還可以添加一些表意符號來突出標題。如在標題前加上「New」等表示剛剛上傳或加上一個攝像機標志表示視頻標題等。所以網路標題並不比報紙標題簡單網路根據自己的特點應用多媒體技術來製作新聞標題來吸引受眾點擊。
二、標題的功能 1、告知與吸引。一般學者把報紙新聞標題功能概括為提示新聞內容、評價新聞內容吸引讀者閱讀和美化版面。可見報紙的新聞標題排在第一位的功能是揭示新聞內容即告知讀者發生了什麼事。於是報紙新聞標題便運用多種方式充分體現告知功能。如採用多行標題交代最重要的事實外為了更好的履行告知功能比喻、借代等手法也常被報紙標題所用。這種告知功能使報紙讀者只要瀏覽新聞標題不用看內容也能大體了解事實。 網路新聞標題第一功能是吸引。這是因為網路新聞標題採用逐級分層的引導式結構將大量新聞標題放在導讀首頁每條新聞只有通過點擊才能獲得進一步的內容所以標題成為引導網民閱讀的第一力量網路新聞標題必須明確揭示內容將最重要的信息傳達給受眾從而引導受眾深層閱讀。這一特性也決定網路標題只突出一點把事實中最重要最關鍵的東西展示出來從而吸引受眾的眼球。而不必全面概括新聞。如著名導演謝晉於2008年10月18日逝世在報紙媒體上可以用多行標題詳盡告知讀者而在網路標題中只揭示出最關鍵的內容。如新浪網標題2008-10-19 謝晉遺體運抵上海 突然去世可能因喝酒 突出了謝晉導演去世的原因。而當天的報紙標題復雜的多 主題金杯銀杯不如觀眾口碑 副題影迷第一時間悼念謝晉導演。《新民晚報》2008-10-19
2、美化版面與鏈接搜索。報紙標題與網路標題最大的不同就是報紙標題題文相對標題起著統領稿件劃分版面的作用「標題有不同的形式、種類有不同的字型大小和字體還可以有美術的裝飾和處理。如果把它們靈活運用就可以避免版面的單調刻板有助於版面的美化。」 1 網路標題採取的是分層引導超鏈接形式因而網路標題還提供鏈接和搜索功能。一般網站新聞都包括三層。網民在新聞導讀頁上看到的標題是第一層標題的正文是第二層正文後面的「相關新聞」等背景新聞則是第三層。網路新聞層層相扣新聞標題則是鏈接各層的橋梁。網路標題的短小關鍵詞突出還為網路的搜索引擎提供了方便。新聞標題是最先被搜索引擎所查詢到所以標題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新聞能否在浩瀚無窮的信息中被搜索出來。標題中的人名地名關鍵詞更是人們搜索信息時的途徑。如輸入「奶粉事件」這個關鍵詞google搜索引擎中約有1050000項符合奶粉事件的查詢結果。
三、標題的內容 1、獨創與重復。在報道政治、經濟等硬新聞方面報紙與網路在風格上差別不大。但在權威性、獨創性等方面網路是沒辦法和報紙相比較。報紙媒體有自己的采訪隊伍追求新聞的獨家性。隨著新媒體的出現獨家性的新聞越來越難面對相同的事件各家媒體也想方設法從不同角度去報道側重點會有所不同各家報紙的風格定位也決定各家報紙都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網路媒體卻不一樣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傳統媒體的新聞網站基本上都是傳統媒體新聞的網路版網站轉載報紙的情況比較多。由於政策的限制商業網站不能擁有自己的采訪機構只能轉載規定范圍內傳統媒體的新聞。所以網路新聞重復的現象比較多不僅表現在重復報紙的新聞各家不同的新聞網站重復轉載的現象也很多。比如我國應對全球經濟危機的新聞人民網2008-10-11上的標題是 央行稱有信心能力應對危機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 中華網7國集團宣布計劃 24國集團呼籲 中國:有信心應對 雖然各大網站標題有所不同正文內容卻是一樣的。
2、嚴肅與庸俗。在報道社會新聞、娛樂新聞方面報紙與網路的差別是非常大的。傳統的報紙一向以嚴肅的報風著稱。因為我國的紙質媒體從業人員的素質新聞把關、讀者的文化水平等都比較高。即使報紙在報道社會新聞、娛樂新聞風格也往往是嚴肅的。 網路新聞在這些方面是不如紙質媒體的。網站為了提高點擊率充分體現其標題的吸引功能從而導致其風格庸俗不堪。嘩眾取寵聳人聽聞標題突出「色情暴力獵奇」已成為網路社會、娛樂新聞標題的特色。以下是新浪網2008-10-27社會頻道的標題。大家可以看到網路標題的吸引功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反映 81歲教授與網友見面3天閃婚 打工老人討薪無門凍死街頭 失戀男生剜女友眼睛 遊客與老虎合影被抓傷 教師被指性騷擾欲證清白 網路標題和報紙標題相比還有一些不足比如網路標題有時出現題文不符的情況當網民點開標題看了正文才發現上當。「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很多。還有網路標題有時鏈接出現錯誤點開標題發現標題與正文內容完全不同。另外網路虛假新聞出現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可信度遠不及報紙。 報紙與網路作為兩種不同的信息傳播媒介兩者的標題在形式結構、功能上還有內容都有所不同。二者如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已成為學者研究的對象。大家可以看到隨著都市報版面的不斷增多都市報首頁也採用網路首頁標題導讀的形式引導讀者閱讀。在負責任地傳播新聞方面相信隨著我國網路文明的不斷建設網路標題在增強其吸引力的同時低俗煽情的風格也會有所改變。■
8、2018外灘新媒體峰會舉行會有何看點?
2018年7月25日,由澎湃新聞主辦,匯聚全國近60家主流新媒體機構的 「2018外灘新媒體峰會」在上海舉行。 此次論壇主題為「內容新生態 平台新勢力」,由上海報業集團指導,澎湃新聞主辦,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與復旦大學上海新媒體實驗中心聯合主辦。論壇旨在展現中國互聯網的治理和新媒體的發展,探討中國新媒體融合與轉型的新未來。
作為中國主流原創新媒體領跑者,澎湃新聞根據上海市委市政府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指示,成立四年來銳意創新,立志率先建成中國互聯網新型主流媒體。
會上,澎湃新聞創新啟動推出了全球專業創作者開放平台計劃,並同步在澎湃新聞客戶端上線了湃客頻道。當日,澎湃新聞與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復旦大學上海新媒體實驗中心聯合開辦的鏡相非虛構工作室與復旦大學數據未來實驗室也正式揭牌。
澎湃新聞相關負責人指出,區別於現有的一些自媒體平台,湃客希望打造成為一個開放的專業創作者的交流分享平台,並聯手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在新媒體創作的標准研究、新媒體創新、人才培養和線下交流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據了解,全球專業創作者開放平台「湃客」頻道將主要包括三大方向內容:視頻新聞創新、非虛構寫作創新、數據新聞創新。其中,在線上,澎湃新聞將推出創作者頻道,支持全球創作者作品產品呈現分發,同時進一步彰顯澎湃平台功能。
新媒體的發展,除了做好內容外,技術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成立四周年之際,澎湃新聞新媒體整體解決方案——澎π系統也正式亮相。該系統能夠實現線索收集、輿情分析、內容審核管理發布、智能分發、廣告發布支持系統、後期數據監測等新媒體全流程需求。
當天的會上,澎湃新聞還分別與阿里雲、網達軟體2家技術公司,以及吉林日報、華商報、春城晚報、遼沈晚報、猛獁新聞、山西日報、長城新媒體集團、錢江晚報、三晉都市報、山西晚報、燕趙都市報等11家媒體戰略簽約,從技術到內容方面,實現澎湃新聞平台化的戰略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