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短視頻廣告怎麼拍攝?拍攝費用多少?
短視頻拍攝不同於傳統廣告及影視片製作,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雖然從時間成本上節省許多,但是在短平快的驅使下,內容創意及想法要再60s內的短視頻廣告中展現出來尤為考量團隊的實力,所以選擇一家有經驗、實力、想法的短視頻公司很重要。新麥藍作為一家專為短視頻而誕生的短視頻公司,擁有頭腦風暴的創意團隊、導演、拍攝團隊、經驗豐富的後期製作團隊等,幫助商家及企業解決短視頻廣告的一站式服務。
拍攝費用:一般一條短視頻的價格在2500-3000之間,一般客戶投放視頻廣告,會同時拍攝5-15條,我們策劃不同風格的短視頻內容及創意拍攝,根據投放效果進行分析,把效果最好的視頻進行多條復拍再加大廣告頭發,投產比會明顯增加、效果非常好!
拍攝流程:1、雙方協商、達成一致 2、簽訂合作視頻定製協議 3、繳納預付費用 4、開始策劃內容創意 5、演員拍攝 6、後期製作出片 7、支付尾款
2、信息流廣告有哪些投放平台
信息流廣告是位於社交媒體用戶的好友動態、或者資訊媒體和視聽媒體內容流中的廣告。信息流廣告的形式有圖片、圖文、視頻等,特點是演算法推薦、原生體驗,可以通過標簽進行定向投放,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推曝光、落地頁或者應用下載等等,最後的效果取決於創意+定向+競價三個關鍵因素。
信息流廣告主要還是依託於社交平台的,所以選擇好的、性價比高的社交投放平台才是最好的選擇。看下下面這個
3、信息流廣告投放該怎麼做?如何才能降低成本
每一個廣告主都有這樣一個希望:用最少的廣告費獲得最大的效益!
如何用最少投入獲得最大收益呢?我們需要通過詳細的數據分析來優化百度信息流賬戶以降低推廣成本。
信息流的轉化過程大致可分為:展現—點擊—轉化。
上述三個階段環環相扣,推廣優化的目標就是把每一步都做好,從而降低信息流推廣成本,實現推廣效果最大化。
所以,下面我們將對上述三個階段的影響因素進行拆解、細分,進行詳細講解,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展現量
展現是整個流程的第一步,只有讓用戶知道該廣告,才有可能產生點擊、轉化的行為,否則一切都是白用功。
通常展現優化可以從以下幾點來進行:
01. 定向優化
指對廣告目標人群進行有針對性地投放,使其廣告實現高精準觸達,從而提升投放效果。
廣告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轉化,那在優化的過程中就需要以轉化為中心。
即:根據後台數據篩選出「轉化較高區域」和「轉化較低區域」,然後進行優化。
02. 預算優化
預算優化通指對各個計劃進行比例分配,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進行:
a. 勻速消耗。此方法可在投放前期進行使用,由於對各個地區時段處於不了解的狀況,可對賬戶智能分配曝光量,實現平穩消耗。
b. 預算消耗過快。預算消耗過快的情況下可考慮分地域、分平台精細化分配預算,通過後台查看不同地域,不同平台或其他維度的預算佔比情況,做精細化拆分。
03. 推廣時段優化
一般情況下,會建議廣告主對人群進行分析,確定投放時間段。但由於信息流依託於平台,所以須根據目標受眾在該平台的活躍時間進行優化推廣時段。
04. 點擊優化
對於信息流來說,定向、預算、時段是屬於廣告展現的一個基礎設置,即方向操作。
而出價、點擊率屬於廣告展現的一個操作性問題。
ECPM(展現幾率)=CTR(點擊率)*CPC(點擊價格)*1000
由上述可知,點擊率、出價決定了展現的高低,只有當CTR和CPC的乘積夠高時才會獲得高展現。
當點擊率過高,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價成本,所以,我們需要對點擊率進行講解優化。
05. 出價優化
出價無非一個價格高低的問題。通常可通過兩點來進行優化:
a. 出價高。通過優化提升創意,然後再對其進行降價,以免造成錢花不出去的情況
b. 出價低。高轉化低出價,像這類信息流廣告,我們可以增加預算,提升點擊率
2、點擊率
點擊在信息流廣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展現低點擊只能是手握巨資卻花不出去,依舊對轉化毫無用處。
「CTR=點擊量/曝光量」。在曝光量固定的情況下,點擊量與點擊率成正比。
對於廣告主來說,點擊越多越好,證明轉化的幾率也就更大,那就需要我們對創意與素材進行優化。
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進行:
01. 創意優化
創意,簡單理解就是通過有趣、誇張、好奇等不可思議的話語吸引用戶點擊。
通常創意優化要遵從以下幾個原則:
a. 根據用戶痛點去撰寫。創意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吸引用戶點擊,那我們就需要了解用戶的痛點,從而吸引它進行點擊
b. 根據平台特性去撰寫。比如微博平台在撰寫時可能就比較偏向有趣、特色化;而新聞類平台可能會偏向專業、嚴肅化。
02. 素材優化
一個吸人眼球的圖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創意更有說服力,提高點擊率。
素材優化原則:
a. 明確目標人群:製作素材之前要明確廣告的目標人群,推廣目的,根據此進行選材
b. 避免重復化:重復的素材會容易讓用戶產生視覺疲勞。所以,在選材上要避免重復,可從多張圖片來突出賣點
c. 圖片清晰:要避免圖片模糊、五彩繽紛,會給用戶帶來很差的體驗
d. 構圖簡潔:要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迅速吸引用戶,突出表達重點
f. 整體協調:素材整體的色調、風格保持統一,與創意內容相呼應
e. 合理的尺寸:根據不同平台的特性選擇合適的廣告圖片
3、轉化率
每一個轉化率好的信息流廣告背後,都有一個能夠鎖住用戶內心的落地頁。
當用戶被創意吸引點擊後,是「留還是流」 全看著陸頁,做好落地頁,轉化不犯愁。不同頁面的設計類型、轉化通道都決定了流量是否轉化,直接影響著你對流量質量的把控。
落地頁優化技巧:
01.與素材相關性,避免高CTR的陷阱對轉化帶來的不利影響。
02.內容與結構,頁面載入不超過5s,過多的圖片和內容會影響載入速度,用戶會隨著頁面層級的加深不斷流失。
03.轉化目標,轉化目標是用戶完成廣告主所期望的行為。例:購物下單、電話咨詢、應用下載、表單提交、加群。顯要位置進行用戶引導,轉化目標清晰明確,誘導用戶點擊完成轉化。
04.轉化流程,復雜的交互意味著用戶流失。注冊流程過多,容易導致用戶的流失。
在信息流推廣中,我們只有發現了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而數據則是我們最直觀發現問題的根本。數據分析,是每名優化師的必備能力
4、信息流廣告如何投放才能將效果最大化
息流廣告現在作為互聯網廣告的的新寵,但既然是廣告投入,並不是為了跟風而去投放,是為了達到有良好的收益的,信息流廣告追求高ROI的難度要高出搜索推廣很多。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我們現在就來分享下一個完整的信息流廣告應該怎麼進行投放。
先來看一個簡單的閉環流程圖:
那麼讓我們一步步的看看如何來做到一次完整的投放過程:
一、目標群體需求分析:
這里一定要明確信息流廣告的特性,明確信息流廣告是如何來做到轉化的,打個簡單的比方:一般去大型超市購物,很少有隻是購買了自己進超市預定購買的東西就去結賬的,你總會被貨架上的其他的東西所吸引而產生購買慾望。我一般喜歡把超出額外購買的東西稱為感性消費。
實際上在信息流做廣告的轉化也是為了讓消費者在閱讀新聞視頻之類的信息時能夠關注到你的產品,從而進行感性消費。那麼在做目標群體分析的時候需要回答以下的問題:
我的產品(服務)解決的是用戶哪方面的痛點?用戶為什麼會關注到我的產品(服務)?我的產品(服務)是在什麼場景下應用是最合適的?我的產品(服務)是用戶按照解決方法的第幾選擇?用戶的人群畫像是什麼?用什麼樣的角色發聲是容易讓用戶容易接受的?
這六個問題每個展開都會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需要你有一個良好的運營策劃人員或者文案。通過這六個問題,站在用戶的角度上進行思考,調研。而不是圍繞著自己的產品屬性來進行宣傳。(當然如果你是常見日用品除外,像衣服褲子類的),以場景去打動用戶,切身利益相關聯去刺激用戶關注你的產品(服務)。
二、廣告圖片的設計:
接著就是為信息流廣告設置好創意圖了,信息流廣告一般分為兩個樣式:三小圖、大圖,具體的圖片規格是看渠道的要求的。每個渠道不一樣,展現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常規來說,三小圖的點擊率是要高於大圖的。在素材選擇方面要做到能夠達到與標題一致,具體的圖片上的信息和文案在第一條的工作做完以後就差不多可以定型了。
三、著陸頁面的邏輯順序:
明確了創意以後,就要考慮通過創意進入的人群的轉化問題了。談到這里的時候,先說下廣告主投放信息流廣告的目的,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APP下載量(以游戲居多)報名參加活動(H5展現為主)在線支付購買(客單價在400以下的為主,且一般提供貨到付款)線上咨詢,線下購買(以服務類為主)
除開APP下載量的話,其他三個都需要在著陸頁面體現足夠的邏輯性,畢竟用戶的訪問時長越多,跳出率越低,那麼達到廣告主的目的可能性才越大。一般在設置邏輯性方面,以在線支付購買為例,我的排序順序是:
用戶的痛點場景描述。(引起共鳴)造成的困擾和引起的後果。(擔憂心態)產品提供的解決方法。(用戶需求)品牌背書。(信任增強)風險評估和競品比較(排除疑慮)第三方評價。(共性心理)
在整個階段裡面,要根據頁面的設計適當的加入轉化按鈕,避免出現讓用戶找尋不方便的情況產生,也要注意轉化入口過於頻繁引起用戶反感。
四、信息流廣告後台投放設置
現在比較主流的信息流廣告平台有今日頭條、智匯推、新浪扶翼等,後台都比較大同小異,在這里提下,最重要的是篩選條件展現給你的受眾。那麼之前的用戶畫像就派上用場了。
主要的維度有以下:
年齡段選擇性別選擇興趣愛好選擇欄目選擇手機系統選擇
特別是針對IOS端和安卓端是最好分開測試的,不要在同一個廣告類型下面進行選擇同時投放。因為在實測中發現IOS雖然流量沒有安卓高,但是ROI的話要高出不少。
五、推廣數據追蹤
白花花的銀子流出去以後,還沒有到坐享其成的階段。真正讓運營人員睡不著覺的時候才剛剛開始。選好自己覺得合適的統計工具,之前做搜索做慣了,一般我還是選用的是百度統計來跟蹤轉化,通過事件轉化的標准為每一個付費的鏈接都做好記錄。再通過熱力圖的查看,了解當初的每個設置的轉化按鈕是否能夠達到相應的目的。具體的數據分析就不在這里展開了。
六:A/B創意方案測試
沒有一用就靈的方法,因為只有真實的用戶、真實的數據反饋才是不斷修正前進道路的方法,互聯網的動向變化是很快的,還不談熱門事件的借勢方面。而且產品的痛點和場景也不是唯一,同樣的設置和兩套創意是需要時間進行檢驗的。
最終,通過信息流的推廣數據來進一步完善用戶畫像,再不停的優化和檢驗實際的效果。以上就是我給大家分享的我做信息流廣告的經驗。
5、信息流廣告投放平台有哪些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信息流廣告投放平台有:今日頭條、百度信息流、新浪扶翼、UC頭條,騰訊等等
對於推廣平台的選擇,主要是得看你的需求了,你想的是投放針對哪個年齡群體的廣告,因為各個平台的用戶群體不一樣 ,像騰訊肯定是年輕人居多;新浪就上點歲數的人居多 ;一般來說頭條和百度相對好一些,它們的流量比較均衡,哪個年齡段都有,相應的流量也會比較雜
6、信息流廣告投放入門:新手如何建立正確的數
信息流廣告究竟該怎麼玩?
投放數據不理想到底該找誰?
為什麼點擊率很高卻沒有轉化?
CPC很低但激活成本非常高是什麼原因?
在信息流廣告日常投放的過程中,我們常會遇到投放數據不理想的情況,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人習慣性地將「兇手」鎖定為CPC和CTR,一言不合就調價,調價無效就換素材,然後不斷建計劃進行反復測試。
當然,這種方法在某些情況下是可行的,但究竟這種方法是正確的嗎?可以適用於所有的數據情況嗎?讓我們冷靜下來,一起從頭梳理一下這個邏輯體系,希望看過之後大家的思路會更加清晰。
首先,假設廣告組S的最終考核KPI為當日新支付用戶量及成本,競價方式為CPC,投放中我們可以拿到的數據有當日展現量、點擊量、激活量和新支付用戶量4個指標,現在我們開始逐一分析。
展現
展現量很好理解,就是廣告的曝光次數,在數據分析中的作用為分母,一切數據變化的基礎,保持曝光量的穩定是整個投放的前提。與其他類型廣告不同的是信息流廣告的展現量受廣告計劃預算影響很大,媒體會根據預算的數值去預先分配流量。比如計劃A的日預算1千,計劃B10萬,那媒體會預判計劃B流量需求更大,會將更多的流量分配給計劃B讓其有足夠的空間展現廣告。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為媒體對不同行業的流量分配變化,不久前的618大促,非電商行業的同學應該深有體會,簡直親身體驗了一把有錢花不出去的煩惱呀,這是因為媒體在電商大促期會將更多的流量分配給電商行業導致的。
展現量部分引出一個概念,叫做CPM(千次展現成本),目前主流媒體的信息流廣告均以CPM來衡量一條廣告的競爭力。CPM越高,廣告競爭力越高,反之越低。具體影響CPM的因素會在點擊量部分詳細說明。
點擊量
點擊量這部分會引出兩個概念,CTR(點擊量/展現量)和CPC(消費/點擊量),在該部分廣告主都希望以最低的CPC獲得最高的CTR。
首先看CTR,信息流廣告的CTR為系統預估機制,就是一個廣告投放前媒體就會對其CTR進行提前預估,通過我們之前的優化經驗看,主要有廣告創意吸引力、創意內容與產品相關度以及圖片素材清晰度3個因素。
創意中的文案及圖片不要太官方,畢竟投放的是新聞資訊平台,偏資訊風格才不會讓用戶反感。但也要注意相關性,即使文案內容很新穎但和所投產品相關度很低也會影響CTR預估。圖片清晰度就是在媒體要求的大小下盡量將清晰度做到最高,有利於用戶體驗。
除此之外,廣告受眾的精準度也是影響CTR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對CTR預估影響很小,但是在後期投放中影響非常大。比如投放的產品為女性化妝品,我們在受眾設置時性別為不限,那就會因為男性用戶對其不敢興趣而導致整體CTR偏低,這時就需要對受眾進行設置來過濾不相關人群,減少無效損失的同時提升整體CTR。
CPC的主要影響因素有行業競爭程度、出價以及CTR。當競爭對手增多時,大家為了搶占更多的流量勢必會提升廣告出價,此時競爭對手的競爭以及自身出價的提升都會導致CPC的明顯上漲。另外一個因素為CTR,這時需要引用上邊所提到的CPM概念,CPM=CTR*CPC*1000,媒體會根據CPM來綜合評判一條廣告的競爭力,用以和其他廣告主競爭展現機會。所以當CTR出現下降時,為了保證廣告的競爭力,對應計劃的CPC就會有相應上漲;同理如果CTR有提升的話,那對應CPC也會下降。
綜上可以看到在點擊量的部分中廣告物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好的物料可很大程度提升一個廣告的CTR,從而有效降低CPC。
激活量
這里我們的激活定義為用戶下載APP後在聯網的狀態下打開APP,激活量即為激活APP的用戶數量。激活的部分我們引出兩個概念,激活成本(消費/激活量)和激活率(激活量/點擊量)。
激活成本大家不陌生,幾乎所有的APP產品做營銷推廣都要考核,激活成本當然是越低越好。那激活成本怎麼分析才是最透徹的呢?我們給出一個新的思路,演算法為激活成本=消費/激活數=消費/(點擊量*激活率)=CPC/激活率,算到這步這個數據才是最透徹的,從這個公式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分析出,激活成本受兩個因素影響,CPC和激活率,當CPC越低激活率越高時,激活成本才會越低。CPC的影響因素點擊量部分已經分析,我們重點分析下激活率的影響因素。
通過對日常優化的總結我們發現,影響激活率的因素主要有創意與承接內容匹配度、落地頁設計、網路環境、運營商、平台設置。
首先是創意與承接內容匹配度,承接內容分為點擊廣告後直接下載和進入落地頁兩種,但邏輯是一樣的。當用戶點擊廣告後發現呈現給他的東西和創意中的不一致,用戶就很大概率會流失,比如我們的創意文案為「夏季吃什麼水果不容易曬黑」,但點擊廣告後落地頁顯示為一個綜合電商平台,首屏均為3C產品,和用戶希望看到的不是一個內容,那用戶就很容易流失。所以我們在上廣告創意時也要注意這點,不能陷入高CTR的陷阱,需要全面考慮。
第二個是落地頁設計,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成熟,現在廣告主的落地頁已經基本沒有首屏找不到下載按鈕的情況了,不過對於按鈕配色、位置設計以及文案體現還需要不斷摸索,好的落地頁能非常有效的提升整體激活率。
第三個是網路環境,移動不同於PC,用戶對於手機流量是很敏感的,特別是投放APP下載的廣告,投放時一定要設置wifi環境,不然真心會白白浪費很多點擊,特別是體量較大的游戲產品。
第四個為運營商,這個是針對個別產品及活動的設置,比如有些廣告主的產品只適用於聯通用戶,那計劃就需要在設置中過濾掉其他運營商,否則激活率肯定會低。
第五個為平台設置,這個很好理解但比較容易出錯,比如產品主要面向群里為安卓,但計劃中的平台設置選擇了不限,也就是安卓和IOS都能看到廣告,這樣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最終的激活率數據。
清楚了激活率的數據變化邏輯,激活成本的分析邏輯也就非常清晰明了了,激活量的相關內容已全部GET。
新支付用戶量
新支付用戶量就是當天激活APP後成功完成支付的用戶數量。該部分的邏輯與激活量部分一致,我們也引出兩個概念,支付成本(消費/新支付用戶量)和支付率(新支付用戶量/激活量)。同樣推算支付成本的計算公式後,支付成本=激活成本/支付率,也就是說,激活成本越低,支付率越高時,支付成本越低。激活率上個部分已全面分析,本部分我們重點分析下支付率的影響因素。
當一個產品的支付率出現明顯下降時,80%的原因是出在產品本身,同學們千萬不要一言不合就否定前邊所有的投放和努力,然後把計劃停掉。這個時候如果前邊我們分析的數據都OK的話,那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認真的去體驗一下產品自身的流程,這里主要分析四種之前遇到過的情況。
第一種是產品支付流程出現問題,比如收不到驗證碼、無法點擊支付按鈕等問題,這個問題不常見但非常重要,需要第一時間去排查。
第二種情況是創意中推廣的單品或品類,在APP中已售罄或者很難找到,用戶是沖著創意中產品下載的APP,但找不到對應的產品肯定會失望而歸。
第三種情況是APP中有對應產品,但價格在同行業中偏高,競爭力不夠,用戶通過對比後選擇離開。
第四種情況是創意中體現的優惠信息,比如新用戶注冊送88,全場滿100減20等信息在APP中無明顯體現,使用過程中也無相應提示,這種情況用戶也會體驗一半就放棄。支付率變化分析清楚後,支付成本的變化也就非常好分析,這里就不再啰嗦。
不同於其他廣告形式,信息流廣告更需要精細化運營,清晰的思維邏輯及正確的優化思路是保證運營精準高效的充要條件。但願此文對你會有點幫助。
7、信息流廣告怎麼投放?投放的詳細步驟是什麼?
信息流廣告怎麼投放,這里呢就用電商案例來詳細的分析一下步驟:
一,首先、熟悉平台
1、信息流廣告平台太多,各有各的屬性
2、 熟悉返點政策
業內的都知道,媒體會給代理商一些返點獎勵,一般從幾個到幾十個不等,不同平台會略有不同。(如果不知道投放什麼平台,可以關注厚昌學院公眾號裡面有詳細的解答)
返點的意義何在?
二,其次確定產品
找什麼?
電商:
1)最近什麼火?
2)周圍的人都在賣什麼?
3)騰訊、百度、頭條等這些平台上什麼品類的比較多?
4)什麼產品成本較低、利潤空間較大、同時質量還能有所保證?
怎麼找?
找廠家貨源用的最多的當然就是阿里巴巴,所有員工可齊心協力找產品、找款式、聯系廠家。
注意:無論什麼產品,都不能想當然。
三,再者:簽訂物流
一般在信息流上做電商都是以貨到付款的形式,物流周期決定了我們資金回轉的周期,所以,盡量找一些周期較短的物流公司進行合作,避免耽誤下一步的投放。
四,做素材/落地頁
1、產品確定後,1名美工來設計創意配圖和落地頁,不需要多高大上的設計師,類似淘寶美工的水平就可以。
2、產品定價也是有套路可循的。
五,搭建賬戶/調整優化
1.賬戶搭建
2.賬戶優化
六,接下來:處理發貨/退貨
客服人員根據後台提交的訂單,打電話回訪,確認收件人、電話和地址,無誤後通知廠家發貨。
如遇未收到貨/退換貨,需要客服協調處理。
七,最後:收回資金,循環啟用
8、信息流廣告投放?
信息流廣告是位於社交媒體用戶的好友動態、或者資訊媒體和視聽媒體內容流中的廣告。信息流廣告的形式有圖片、圖文、視頻等,特點是演算法推薦、原生體驗,可以通過標簽進行定向投放,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推曝光、落地頁或者應用下載等等,最後的效果取決於創意+定向+競價三個關鍵因素。
信息流廣告主要還是依託於社交平台的,所以選擇好的、性價比高的社交投放平台才是最好的選擇。看下下面這個
9、哪些行業適合投放信息流廣告?信息流廣告投放要求是什麼?
其實我們沒有辦法完全去定義到每個行業,是否適合做信息流。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信息流廣告本身的特點出發來判斷。
信息流廣告與搜索推廣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在於信息流是由系統主動推送的,系統認為網民可能會需要這條廣告里的東西,所以推送給它。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信息流的精準度相比搜索推廣,會有所下降。
我們看到現有的信息流廣告里,大多數是游戲、電商、金融APP的內容,這些行業有一個共同特點——不是剛需。大家通常什麼時候會去瀏覽可能會出現信息流廣告的那些APP里的資訊呢?通常是沒什麼事情,閑著的時候。那麼閑的時候可能看到某個創意還不錯,對他有吸引力的廣告,例如某個符合他口味的游戲,或者某個激發了他買買買的念頭的電商APP,或者突然想到最近應該關注一下理財,剛好這個APP在送錢,於是這些廣告就產生了轉化。
這是信息流廣告對於用戶來說的使用場景。所以要判斷一個行業是否適合做信息流,就可以從這種場景來推敲。
而百度信息流與其他信息流平台相比還有一個特別大的特點,那就是「關鍵詞定向」。它可以根據用戶近期在搜索引擎上搜索過的詞來圈定人群,這種方式有點類似於網盟廣告了,不過信息流的展現位置顯然比網盟廣告要靠譜。關鍵詞定向的功能就意味著百度信息流可能會比其他的平台更加精準一點。
所以在百度信息流上,對於行業的適用會更普遍一些。
至於傳統企業投放信息流的策略,還是要緊扣「精準」定向和精緻的創意文案素材來制定。這一點,每個行業投放起來都是類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