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2019海外華文新媒體影響力報告

2019海外華文新媒體影響力報告

發布時間:2020-09-03 03:10:58

1、海外華文媒體的簡介

傳統的研究者將海外華文媒體視為中國新聞史在海外的延伸,認為海外華文媒體是在海外定居(已經取得他國國籍)的海外華人創辦的報業。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海外華文網路媒體—跨文化語境》根據大眾傳播學基本原理,以媒介市場和受眾劃分,將海外華文媒體作為一個獨立的具有跨文化傳播特徵的特殊大眾傳播媒介體系進行研究,為研究和分析海外華文媒體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規律開拓了新思路。

2、海外華文 名作家

--------------------------------------------------------------
林湄

林湄1973年自上海移居香港,1989年移居歐洲,專事寫作。
其新作《天望》洋洋50萬言,講述現代傳道人弗來得的傳道生涯及其與華人妻子微雲的悲歡離合。《天望》在出版之前便得到了法國、比利時等諸多國家一流學者的高度評價。書稿在《歐洲時報》連載後,引起了海外強烈反響。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著名漢學家查爾斯·威廉則評價《天望》是一部「坐雲看世景」的優秀小說。
---------------------------------------------------------------

哈金

哈金今年49歲,原名金雪飛,出生於一個中國軍人家庭,14歲入伍,1978年,考入黑龍江大學外語系,後考入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85年赴美,在馬薩諸塞州的布蘭岱斯大學深造,獲英美文學博士學位。
自進入美國文壇後,哈金連續獲獎。他的第一本小說集《好兵》(Ocean ofWord)就獲得了筆會海明威獎,小說集《光天化日》(UndertheRedFlag)獲得Flannery-O'Con-nor小說獎,《新郎》(TheBridegroom)獲得了亞裔美國文學獎、The Townsend小說獎……1999年,他以長篇小說《等待》(Waiting)奪得第50屆美國國家圖書獎。
--------------------------------------------------------------

張嵐

美國艾奧瓦大學校長華裔女作家張嵐現任命為該校的作家工作室主任,從而成為這個享譽美國的作家工作室成立70年以來擔任這一職務的第一位亞裔作家,同時也成為這個作家工作室的首位女主任。
現年40歲的張嵐出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的阿普爾頓,父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逃避戰火而來到美國的中國人。張嵐中學畢業後,入耶魯大學攻讀東亞研究專業,並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後又進入艾奧瓦大學繼續深造,獲得美術碩士學位。
張嵐從小就對寫作有著濃厚的興趣。她28歲時在《大西洋月刊》上發表其處女作。翌年,她的作品《琵琶的故事》入選當年全美最佳短篇小說集。她的作品大多描寫中國移民在美國的生活經歷,以及他們脆弱的家庭關系。張嵐的其他主要作品包括中篇和短篇小說集《飢餓》以及小說《遺產》,後者還獲得《格林斯伯勒評論》和《大西洋評論》頒發的獎項。
---------------------------------------------------------------

貝拉

貝拉,原名沈鐳,加籍上海人。通琴棋書畫、曉數國語言。留日、旅歐、定居北美。曾出版《遠岸的女色》、《911生死婚禮》、《貝拉的神秘花園》、《傷感的卡薩布蘭卡》和《花間道》等,尤其是911三部曲,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她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文學特性和生活色澤,被媒體譽為新浪漫主義文化代言人。
-------------------------------------------------------------

程抱一

法籍華人作家程抱一,又名程紀賢,以Francois Cheng的名字在法國用法文發表眾多著作,作為詩人、小說家、書法家、翻譯和介紹中國詩歌和繪畫的學者,已榮獲多項重要文學大獎。他在今年(2002年)發表的小說《天長地久》
---------------------------------------------------------------

特別推薦:

高行健

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現定居海外。他是迄今為止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他從小受母親影響,很早就顯露出對戲劇和寫作的興趣。1962年他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系。二000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藝術和戲劇開辟了新的道路」。高行健出國前曾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頗有才華的劇作家。他的話劇作品《絕對信號》和《野人》曾經十分轟動,而前者更是中國的第一部小劇場話劇。
(註:《 伸 出 你 的 舌 苔 或 者 空 空 盪 盪 》的作者)

3、有哪些著名的國外華文媒體?

著名的國外華文媒體有:中國記錄通訊社出版的《中國記錄》雜志、《中國形象》報、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出版的《聯合早報》、《世界日報》和《星島日報》、《鳳凰周刊》、《澳門日報》等。

國外華文媒體,也稱海外華文媒體,是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澳門以外,以漢字為傳播方式的大眾傳播媒介,包括報紙、雜志、網路媒體、廣播、電視以及各種新興媒體。

4、海外華文媒體的起源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Chinese Monthly Magazine)創刊於1815年8月5日,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華人為對象的中文近代報刊[3],也是馬來西亞第一個中文報刊。新聞史上也普遍被視為以中文出版的第一種現代報刊 (月刊),內容主要是宗教,次為新聞、新知識。該刊每期五至七頁,約2000字,初印500冊,後增至1000冊,免費在南洋華僑中散發,於1821年停刊,共出80多期。
1854年4月22日由美國人威廉. 霍華德在舊金山創刊的《金山日新錄》是美國第一份華文報刊。當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金礦,吸引了許多希望淘金致富的華工,加州的主要港口舊金山成為蜂擁而至的華人的聚居地。這份刊物主要便是以舊金山的華人為讀者對象的。其內容有國際新聞、中美新聞和當地新聞,還有貨物行情、船期及廣告。據現存資料記載,當時世界上已有三分中文報刊,但比較具備現代報紙特徵的只有《金山日新錄》,因此有些學者認為《金山日新錄》才能稱之為世界上第一份中文報刊。

與2019海外華文新媒體影響力報告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