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2014

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2014

發布時間:2020-09-02 20:08:59

1、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14 第9期

是需要這期的目錄么?
2014年 09期
目次

走一體化的融合發展之路
董年初1
新聞宣傳要力戒形式主義
張秋艷8
互聯網和電視是對決還是相擁
馬戰英8
聯網.融合.跨越——中國廣播電視與互聯網融合發展20年
呂岩梅 彭錦10-12
中國互聯網產業20年發展軌跡研究
宋紅梅 楊行 夏吟 陰健13-15
互聯網進入中國20年與電視的競合博弈分析
陳鵬16-19
視頻網站和電視台網站的未來發展路徑探析
申玲玲 張慧20-22
城市台網路新媒體的發展歷程與探索
林小勇23-25
國際在線:從網路化走向融合發展
范建平28-30
北京電視台的新媒體發展之路
秦新春31-33
百集廣播評書《花果山傳奇》在中央電台開播
33
廣播電視產業多元化跨界發展的戰略布局
王建軍34-37
央視全面總結世界盃報道
37
加強資源有機整合 推動媒體深度融合
嚴克勤38-39
積極發揮中西部地方電視台的優勢
翟雅賓40-42
我國廣播影視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趨勢
楊明品42-45
論「新聞立台」的本體意義
雷躍捷 薛寶琴46-48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黨建電視欄目的傳播創新
吳斌48-50
融合語境下的民生新聞轉型與提升
石長順 曹霞51-53
河北電台「走轉改」報道活動總結座談會召開
53
主流價值觀成就新時代民生新聞
陳瑛 徐玉震54-55
熒屏導視優秀作品探析與思考
黃京紅62-64
論家族題材電視劇的史詩風格
楊洪濤65-67
中國當代敘事性電視作品的藝術假定形式及運用——以電視劇《我家的春秋冬夏》為例
葉暉68-69
蒙太奇在電視劇《大河兒女》中的運用
姬建鋼70-72
試論動畫片的審美表達
姚桂萍72-74
中國動畫短片的創意與傳播
張思津 葉阿萍75-76
試論對農電視節目的開發創新
於衛民77-78
電視對農牧區的政策傳播及影響——以內蒙古准特花村為例
烏日吉木斯79-80
關於地市級廣播電視台做好農業節目的思考
蒲麗紅81-82
對農村電視與地方演藝跨界融合的思考
周立華 張春朗83-85
《舌尖上的中國》敘事策略變化芻議
方毅華 趙斌藝85-88
傳播學視閾下的《舌尖上的中國》解讀
賈圓 孫衛華88-90
視覺傳達:紀錄片的第一要素
吳學倫91-93
加強輿論導向管理 確保廣播電視宣傳的正確導向
陳富清94-97
新形勢下省級影視頻道的現狀及創新實踐
彭紅霞98-99+109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新聞信息傳播比較
李明宇100-101
西部省區打造本土影視劇精品之我見
黃向群104-105
打造城市流動音樂廳——以寧波音樂廣播的大型活動報道為例
馬莎108-109
新聞出版廣電支持魯甸抗震救災等8條
110-111
中國電視新媒體發展迅速等17條
111-112

2、談談你對視聽新媒體的變革前沿的新形態和新業態的認識

隨著技術的進步,視聽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媒介形態、業務模式和內容供應都會日益豐富多樣,視聽新媒體發展將呈現三大趨勢:
網路環境將不斷優化。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與網路的優化,互聯網的帶寬將得到大幅度提高,視聽新媒體業務發展面臨的帶寬瓶頸將得到明顯緩解。
產業規模將不斷擴大。視聽新媒體的產業規模即將步入高速發展期。據預測,2011年中國網路視頻的收入將達到30億元,比2010年增長50%。2012年公共視聽載體收入將超過100億元,年均增長20%左右。而且,三網融合試點全面啟動後,IP電視的用戶規模將穩步擴大,手機電視用戶規模將快速增長,互聯網電視市場將形成規模,盈利模式也更加多樣。
發展環境將更加完善。視聽新媒體作為新生事物、新興產業,其發展環境將日益完善。「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構建寬頻、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這些都將為視聽新媒體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作為主管視聽新媒體業務的行政部門,廣電總局已成立網路視聽節目管理司,專門負責視聽新媒體業務的規劃發展和行業管理,視聽新媒體發展的政策環境將進一步完善。在視聽新媒體產業內部,產業合作將更加廣泛深入,共同推動產業發展邁上新台階,走向新繁榮。

3、2017網路視聽新媒體有哪些趨勢

當前,新媒體行業火爆異常,各種應用層出不窮,新媒體也是投資圈比較青睞的一個領域。如今,內容為王時代全面到來,新媒體公司迎來發展高峰期,事實也證明,新媒體正在逐步取代傳統媒體成為使用率最高的媒體形態。
據前瞻《中國新媒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調查顯示,常使用的媒體形態中,使用視頻類網站/客戶端/App的新媒體用戶從五年前的24.7%,提高到最近三個月的64.9%;新聞客戶端從五年前的15.1%提高到近三月的58.6%;相比之下,以紙質報紙,紙質雜志,電視,廣播電台等傳統媒體的用戶使用比例下跌明顯。
隨著智能手機保有量逐漸擴大,普及程度大幅提升以及新媒體用戶付費習慣逐步養成,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看好。

4、中國新媒體融合發展報告 每年什麼時間出

好像是11月份,最新的還沒出來,新媒體融合方向可以先看看可視雲技術的報告,紅雲還是比較走在前列的。

5、《中國新媒體藍皮書發展報告(2017)》的主編是誰

唐緒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1]牋,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系學位評定委員會主任,院教授委員會委員。任中國報業協會會刊《中國報業》雜志執行主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報業專家顧問團顧問,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團成員。曾獲第四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獎。主要研究領域:新聞業務,傳媒經營管理。

6、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新聞會消失么

新媒體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2015-2020年 中國視聽新媒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14-2018年 中國新媒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2015-2020年 中國電視節目創新模式和電視新媒體分析報告

7、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5在哪有

我已經在百度文庫里看到了 不過需要點券才能下載 要不我就給你上傳一份了

人民網北京6月24日電(記者 趙光霞)以「國家新戰略 媒體新機遇」為主題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5)》發布暨新媒體發展研討會今日在京舉行,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舉辦,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自2010年來連續第6年發布《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李培林表示,本次發布會和研討會的主題「國家新戰略,媒體新機遇」較為准確地概括了當前新媒體在我國發展的基本態勢,促進新媒體的發展已經成為黨中央和國務院治國理政的新的國家戰略,在新媒體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和國家的強力推動下,我國新媒體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我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新媒體大國,並誕生了一批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李培林還強調,新媒體作為一種正在引發人類社會革命性變化的全新事物,在發展過程中也催生了大量極具挑戰性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8、視聽新媒體的產業鏈分析?

《2014-2018年中國視聽新媒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對視聽新媒體行業的產業鏈做了一些分析,分析了視聽新媒體行業關聯產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9、北京電影學院視聽傳媒學院視聽新媒體創作考研參考書有哪些?

視聽傳媒學院和咱們昨天給同學們分析的攝影學院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之前的報考人數門可羅雀,到一年又一年的報考人數的增加,視聽傳媒學院已經逐步奠定了在北電中的地位。

今天咱們聊聊視聽傳媒學院從一開始招生便一直有的視聽新媒體創作,雖然去年由於新開了冬奧會項目視聽節目製作,大大稀釋了視聽新媒體的招生情況,但其實二者在學習上面區別並不是很大。

畢竟,導師還是這些,方向也還是這些。下面咱們來分析一下視聽新媒體的相關考試情況。

考試科目分析

科目

①思想政治理論

②英語二或日語或俄語

③藝術基礎理論

④視聽新媒體創作

下面,咱們先說說參考書,然後跟大家講講考試范圍。

參考書目

經典必看書目

視聽新媒體導論 郭小平 北京大學出版社

這套教材是聯合全國幾所大學的資深學者編寫而成,內容囊括了融合新聞、數字媒體相關理論到視聽媒體實踐操練層面等系列內容。這本書是我國第一本專門針對廣播電視的新媒體教材。

互聯網思維模式下的新媒體 梁小昆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是北京電影學院視聽傳媒學院梁小昆老師的一本著作。 這本書共有六章。 分別是從互聯網、互聯網視角下的新媒體、互聯網下的新媒體平台、電影與新媒體、新媒體影像、網路電影等內容。

傳播學教程 郭慶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這本教材運用國內外傳播學研究的新成果,結合新媒介技術的發展,闡釋人類社會的信息傳播現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論的系統性,對現代信息社會中的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網路傳播、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等領域中的許多理論和現實課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從而勾勒出傳播學的基本理論體系和框架。

新媒體概論 匡文波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匡文波老師的《新媒體概論》對新媒體的理論與技術進行了全面的最新研究,主要探討了新媒體的特點、理論模型、類型,網民特徵,新媒體的宏觀管理、微觀經營,手機媒體等。

輔助書目

新媒體藝術 宮林 清華大學出版社

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路視聽節目管理司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新媒體概論 石磊 中國傳媒大學

新媒體藝術概論 劉旭光 河北美術出版社

新媒體導論 彭蘭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聞學概論 李良榮 復旦大學出版社

與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2014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