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用義大利語介紹義大利名勝古跡的視頻,短片,等。。。
義大利鳳凰歌劇院的。。。很清晰,要的話聯系我吧站內
2、跪求可下載的介紹義大利各方面的視頻,最好高清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2ODc2Mzky.html 優酷的
3、哪裡有介紹義大利的紀錄片或者旅遊節目之類的?
旅遊衛視有啊 向家庭旅遊啦啥的 網上找視頻唄 有。叫做 《流行世界的美食》一共六級,講了壽司,義大利面,披薩,三明治,冰激凌等。cctv9播出過。
4、誰有比較全的介紹義大利的視頻
義大利的風俗禮節
義大利人的手勢和表情比較豐富,常以手勢助講話。幾種常見的手勢是:用大拇指和食指圍成圓圈,其餘三指向上翹起,一般表示「好」、「行」、或「一切順利」,在餐桌上表示「好吃極了」或做得「棒極了」。用食指頂住臉頰來回轉動,意為「好吃」、「味道鮮美」。豎起食指來回擺動表示「不」、「不是」、「不行」,聳肩攤掌加上搖頭,有時還加撇嘴,表示「不知道」。五指並攏、手心向下、對著胃部來回轉動,表示「飢餓」。
義大利人講究穿著打扮,在服飾上喜歡標新立異,出席正式場合都注意衣著整齊得體。比如說到歌劇院看歌劇,尤其是男士,要穿晚禮服或至少穿西裝打領帶,在看歌劇時不發出任何怪聲和大聲評論,對演員的精湛演出應報以熱烈的掌聲。
義大利人忌諱「十三」和「星期五」,認為「十三」這一數字象徵著「厄兆」,「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象徵。義大利人忌諱菊花,因為菊花是放在墓前為悼念故人用的花,是掃墓時用的花。因此,人們把它視為「喪花」。如送鮮花,切忌不能送菊花;送禮品,也不能送帶有菊花圖案的禮品。義大利人還忌諱用手帕作為禮品送人,認為手帕是擦淚水用的,是一種令人悲傷的東西。所以,用手帕送禮是不禮貌的。義大利還忌諱別人用目光盯視他們。認為目光盯視人是對人的不尊敬,可能還有不良企圖。在與不認識的人打交道時,忌諱用食指側面碰擊額頭,因為這是罵人「笨蛋」、「傻瓜」。一般也忌諱用食指指著對方,講對方聽不懂的語言,這樣做造成的後果將不可收拾。
和義大利有生意交往的人會抱怨義大利節日太多,動不動就是一個什麼節,動不動就找不到人了——他們休假去了!義大利全年共有122天節假日,有的是宗教節日,有的是民間傳統節日,有的是國家紀念日;節日多這一事實是義大利人崇尚自由、天性浪漫的體現,也是義大利人注重傳統的見證,同時也保證了義大利人可以充分地享受生活。
義大利音樂
義大利音樂在歐洲音樂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從文藝復興以來,在聲樂(主要是歌劇)、器樂(主要是弦樂)方面都起了開拓者的作用,對西歐各國的音樂發展有重要影響。
19世紀末義大利器樂在德國的後期浪漫派和法國印象派的影響下開始復興。義大利器樂復興的最主要的作曲家是O.雷斯皮吉。他在配器上受R.施特勞斯、Н.А.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影響,在和聲上受法國印象派的影響,在結構上則受德國音樂的影響。義大利現代器樂作曲家還有G.F.馬利皮耶羅,他立志發揚從格列高利聖詠以來的義大利音樂傳統,他的交響樂與19世紀的一般交響樂不同,是義大利古典交響樂以現代形式的再現,在他的創作中可以看到從印象主義到新古典主義的轉變。
義大利歌劇誕生於佛羅倫薩,成長於威尼斯,成熟於那不勒斯。1600年左右,隨著歌劇的誕生,馬羅克風格在義大利出現。1637年,首次向公眾開放的劇院在威尼斯建成,歌劇從此不再是貴族的專利。羅馬、威尼斯、佛羅倫薩、那不勒斯等城市相繼成為音樂中心,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傳統、贊助人、藝術家和相應的劇目。
那不勒斯樂派時期,義大利歌劇形式結構已基本成熟。那不勒斯歌劇由於注重優美、華麗的美聲技巧而忽略戲劇性。而閹人歌手和女歌手的精湛技巧成為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義大利電影
號稱「永恆之城」的義大利首都羅馬,是一個文化古跡星羅棋布的城市。在這里,古羅馬時代雄偉壯觀的建築物,氣勢非凡的文化藝術瑰寶,與現代經濟、文化和科技的發展,相交相融,為世界呈現一幅具有獨特魅力的風情畫。古老與現代的緊密結合,產生了一個亦真亦幻的藝術奇觀——義大利電影。
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義大利電影的光芒便開始傳向世界。它以自身獨特的視角立足世界影壇,為世界觀眾帶來了無限的文化財富。特別是到了九十年代,義大利電影再一次以新的發展階段令世人矚目。
義大利電影經歷了繁榮、衰退、復甦、危機、崛起的百年發展歷程,在一個世紀的坎坷道路上,為世界電影帶來了無數的珍奇瑰寶。為此,在向那些有著傑出成就的老藝術家們致敬的同時,我們也期待著義大利電影綻放出更多更美的花朵。
威尼斯電影節
談到義大利電影,不能不提的是威尼斯電影節。作為世界上最早創辦的電影節,經過70多年風風雨雨的洗禮,它已經如同滿面皺紋的老人帶著滄桑的氣息。威尼斯電影節萌芽於1932年,它和當時的歐洲藝術雙年展同時舉辦,共有來自7個國家的20多部影片參展。在這屆電影節上共設了7個獎項,分別為最受喜愛女演員獎、最受喜愛男演員獎、最佳原創故事獎、最佳導演獎、最感人電影獎、最有趣電影獎和最佳技術獎。在這7個獎項中,除了最感人電影和最有趣電影後來消失不見外,其餘5個獎項都成為此後各種電影節的基本獎項。所以說,威尼斯電影節稱得上當之無愧的國際電影節之祖。
相對於戛納和柏林,威尼斯電影節更注重參賽者對電影藝術的創新,對具有實驗性的獨立製作尤其偏好,而非過多強調意識形態和商業與藝術的兼容,這一特色充分體現在威尼斯的口號「電影為嚴肅藝術服務」之中。
如今的威尼斯電影節雖然在商業經營上落後於戛納,但其獨特的風格仍然受到國際電影界的高度評價。
5、幫忙找下有關義大利的風景介紹
佛羅倫薩:
背負著文藝復興的碩果,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藝術天堂,一個吸引大量國際遊客的旅遊城市。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中心,佛羅倫薩給現代人留下了數不勝數的重要歷史建築和歷史珍品。米開朗基羅廣場、維其奧古橋和附近的比薩斜塔等均是最重要的瀏覽景點。
1、學院美術館(Galleria dell\'Accademia) :藏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四座未完成的「奴隸像」、第二座「聖母哀子像」和其它佛羅倫斯藝術家的作品。對街有家不錯的書店和海報點,可順道一訪。
2、百花大教堂(The Duomo) :百花大教堂是佛羅倫斯的地標,外觀以粉紅色、綠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現著女性優雅高貴的氣質,故又稱為「花的聖母寺」(Santa Maria del Fiore)。
百花大教堂是1296年由Arnorfo di Cambio負責建造的,中央巨大圓頂是由名建築家布魯內勒斯基 (Brunelleschi)所建造的第一座文藝復興式圓頂,共花了十四年的時間才完成,是文藝復興圓頂建築的楷模。米開朗基羅在計畫設計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時曾說過:「我可以蓋個比翡冷翠教堂圓頂更大的圓頂,但絕無法及上它的美。」
若想登上大教堂的屋頂,可從期右側內的禮拜堂左邊走廊進入,登上463級的階梯。教堂正面經兩次改建,教堂後博物館里收藏了許多偉大的藝術品。
3、喬托鍾塔(Campanile di Giotto) :百花大教堂旁邊的82公尺高塔,由建築家喬托於1334年開始建造,外觀是一個四角形的柱狀塔樓,把粉紅、濃綠和奶油三種顏色,以幾何學的配色方式調合,和旁邊的百花教堂十分和諧,底部還有精緻的浮雕,內部有樓梯可達頂部,共有290階。
4、聖喬凡尼禮拜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 :面對百花大教堂的八角形教堂,建於5世紀~8世紀間,是托斯坎尼地區羅馬式建築的代表。
禮拜堂最具觀光價值的就是三面青銅門浮雕:入口處南側的青銅門是由安德烈.比薩諾於1330年製作的,28張圖樣是關於約翰傳教的故事;東側禮拜門是由吉爾伯提(Ghiberti)自1425年起花27年時間所製作,十張圖樣描述亞當和夏娃及舊約聖經的題材,被米開朗基羅譽為「通往天堂之門」;北側青銅門也是吉爾伯提的作品,由28張圖樣組成,主題是表現基督的生涯及其12門徒的事跡。
5、米開朗基羅廣場(Piazzale Michelangelo) :廣場位於亞諾河對岸,是眺望佛羅倫斯的最佳據點,廣場中央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的復製品,而位於它後面的就是美得令人怦然心動的浪漫主義教堂San Miniato。
6、維琪奧王宮(Palazzo Vecchio) :這座防禦完整的宮殿內部曾是麥迪奇(Medici)家族的住所,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從1873年來一直守候在門口左側,不過現在所見是仿作。二樓大廳堂是共和國政府的大會議場,兩側的壁上有米開朗基羅的名作「勝利」。王宮前是佛羅倫斯最熱鬧的西紐利亞廣場(Plazza della Signoria),「祖國之父」柯西摩.麥迪奇的騎馬雕像睥睨全場。鄰近王宮的集會所(Loggia dei Lanzi)有許多古代及文藝復興式樣的大理石人物雕像。
7、維琪奧橋(Ponte Vecchio) :建於1345年,為翡冷翠最古老的橋梁。Vecchio這個字是古老的意思。維琪奧橋上有二層樓的建築,以前是烏菲茲宮通往隔岸碧提王宮的走廊。橋上兩邊都是特產品的專賣店,商店的背後伸展到河上,特產店以販賣寶石和貴重金屬為主。
比薩:
為了紀念比薩城的守護神聖母瑪麗亞, 1063年比薩人開始在城區東北角的廣場上建築具有所謂羅馬-比薩風格(Romanesque - Pisa Style)的比薩大教堂(Duomo- the Cathedral)。由雕塑家布斯凱托-皮薩諾(Bonanno Pisano)主持設計,另外還有一個圓形的洗禮堂和一個鍾塔,構成一組建築群,這也是義大利仿羅馬建築之典型。正如照片上所看到的:在這組建築群中,洗禮堂位於主教堂前面,與教堂在同一中軸線上,鍾塔在教堂的東南角,這兩個圓形建築在空間上的大小、矮高、遠近搭配得當,顯得與主教堂非常和諧。
教堂的外牆是用紅白相間的大理石砌成,色彩莊重和諧;始建於1153年的洗禮堂是一座用大理石建造的圓形建築,其大理石外牆牆面的裝飾華美、一圈精緻的尖拱券環繞著紅色的中央大圓穹頂,再被周圍的綠地所映襯,真是美不勝收;比薩斜塔更是廣場上的寵兒,實事求是地說,到這里的大部分遊客都是沖著斜塔來的。雖然世界上還有一些也是長的東倒西歪的其他斜塔,但是應該承認,比薩斜塔的名氣最大。
西西里島: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像沒有到過義大利:因為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義大利的美麗之源」這是格斯在1787年4月13日到達巴勒莫時寫下的句子,這是他為尋找西方文化的根源第一次來到義大利。的確如此,這個地中海上最大的島嶼,也是義大利面積最大的省份,的確是一塊巧妙的土地,這里迷人的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景非常的和諧地融合為一體,自然有從古至今曾經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為證:這里曾經居住過希臘人、古羅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諾曼人、施瓦本人、西班牙人等,他們的文化已然印證在這里了。
從地圖上看,西西里島(Sicily)是義大利那隻伸向地中海的皮靴上的足球。它位於地中海的中心,遼闊而富饒,氣候溫暖風景秀麗,盛產柑橘、檸檬和油橄欖。無論是東海岸,還是西海岸,到處是果實累累的橘林、檸檬園和大片大片的橄欖樹林。由於其發展農林業的良好自然環境,歷史上被稱為「金盆地」。
維羅納:
因一位名人的一部名著而提高了一座城市的知名度,這並不罕見,但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卻不同,它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維羅納的知名度,而且還奇跡般改變了這座城市在人們心目中的定位。這座列入了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的古城在我看來,它對世界的最大貢獻並非因為擁有世界上現存第三大的圓形競技場,既不是阿迪戈河畔的老橋、中世紀城堡和城牆,也不是12世紀羅馬風格建築的傑作——聖澤諾大教堂,而是一段虛構的愛情故事。我想在故事發生十幾個世紀以後的今天,帶著你的戀人來到羅密歐和朱麗葉曾經生活過、愛過維羅納活過、愛過朝聖愛情,必定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
維羅納(Verona)位於義大利北部,是有著25萬人口的義大利中等城市,它北靠阿爾卑斯山,西臨經濟重鎮米蘭,東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羅馬,從地理位置上看,它算得上是最好的軍事要塞,跟義大利眾多古城一樣,維羅納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城內至今依然保存著從古代、中世紀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大量紀念碑和一座完好的斗獸場。在過去漫長的歲月中,這座寫滿仇恨和戰爭歷史的小城一直被人們看作軍事重鎮、歷史古城。
柔情與浪漫原本是與它無關,甚至相去甚遠的。然而,自16世紀末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問世以來,尤其是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美國好萊塢和義大利的電影製片人多次將這部名劇搬上銀幕之後,維羅納在世界人民的心中,不再是一座普通古城,不再是充滿仇恨和血腥的軍事重鎮,它變成了一座浪漫之城,變成了年輕人心中的愛情聖地。
對大多數來維羅納的旅行者來說,維羅納最吸引他們的地方只有一處,那就是朱麗葉的故居及其那個神秘的陽台。
據說摸朱麗葉的左胸,愛情會好運哦……不曉得千影會不會帶玉羽來摸……笑。
香草廣場:
香草廣場(Piazza Erbe),以前這里曾經是義大利最古老的香草市場。如今廣場還經常有攤販出售農產品和旅遊紀念品。
6、求介紹法國的視頻短片,有趣或者浪漫都可以~
強烈推薦《巴黎我愛你》。這是一部電影,但是它是由很多小短片組成的。
7、有沒有一些關於介紹世界各地自然風光,旅遊勝地的節目或短片(紀錄片)
世界地理
8、求義大利美食文化的介紹視頻與ppt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gxMTMwMDA=.html
義大利美食
9、有關介紹美國文化的視頻(越多越好)
2.History∮《美國:我們的故事》(純英文字幕的)復制到網路上,視頻更清的美國歷史文化故事3.歷史頻道美國.上其它有關美國文化的還有好多,自己慢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