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垃圾分類,我們能做些什麼?
1、不要亂扔垃圾,養成保護環境的習慣。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得到了自然給予的各種資源,因而得以生存、繁衍,因而也有保護環境的責任。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正確的倒放垃圾,而不是嫌麻煩亂扔亂倒。
2、不要鋪張浪費,減少製造垃圾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日子越過越滋潤,許多人也開始為了所謂的面子、排場、自我虛榮心等,所使用或購買的東西遠遠超出自己的需要,非常鋪張浪費,這種行為不僅不理智,還十分不環保,因為會產生較多的垃圾量。因此,我們應該秉持綠色、環保的理念,為生活做減法,買需要的,適量即可。
3、不要盲目投放,學會正確的垃圾分類。目前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全國多個城市都陸續在大力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通過社區工作站、物業、宣傳欄、智能櫃等平台以視頻、宣傳手冊、標識等多元化的宣傳方式傳授給居民正確垃圾的分類知識,以提高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和能力。
4、不要心存僥幸,主動以身作則。上海的垃圾分類全面實施之後,一時之間上海居民被嚴格的垃圾分類制度折磨得是叫苦不迭,畢竟從粗糙到細致也需要時間適應與過渡。
(1)垃圾分類短視頻擴展資料:
實行垃圾分類,不僅僅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也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改革之路,也是一條綠色、生態、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其實早在幾年前,垃圾分類已經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始試行,如1995年上海便開展了多輪垃圾分類;2013年,深圳市便成立了全國首個垃圾分類管理專職機構,並在2017年又發布全國首份《家庭垃圾分類投放指引》。
2、垃圾分類的具體做法
第一、樹立垃圾分類的觀念。
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和倡導工作,使消費者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闡明垃圾對社會生活造成的嚴重危害,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呼籲消費者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同時教會消費者垃圾分類的知識,使消費者進行垃圾分類逐漸成為自覺和習慣性行為。
第二、改造或增設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
可將一個垃圾桶分割成幾個隔段或建立幾個獨立的分類垃圾桶。垃圾分類應逐步細化。垃圾分類搞得越細越精,越有利於回收利用。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回收玻璃、紙、塑料和金屬類包裝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電池燈泡等特殊的垃圾。
垃圾桶上必須註明回收的類別和簡要使用說明,指導消費者使用。垃圾桶也可以成為企業廣告的載體,企業可以承擔製作費用。
社區回收站可由社區物業或居委會負責管理,建立現代社區的垃圾經營和回收服務功能,使垃圾回收成為其創收的途徑,貼補消費者衛生保潔費用的不足。政府可實行減免經營稅的傾斜政策,來調動社區的管理積極性。新建小區更是要合理規劃垃圾回收站,逐漸成為審批和驗收的必備條件,強化新型社區的綜合功能。
第三、改善垃圾儲運形式。
對一些體積大的垃圾,應該壓縮後進行儲運。尤應注意的是,要對環衛局的垃圾回收車進行分隔式的改造,分類裝載垃圾。充分發揮原有垃圾回收渠道的作用,將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轉賣到企業。
另外,建立垃圾下游產業的專門回收隊伍,由廠家直接回收,實現多渠道回收,引入價格和服務的競爭機制,以此提高他們的服務質量和垃圾的回收率。
第四、實行家庭短期收集,定期分時段分類回收
可以將垃圾分類一星期內暫時由家庭保管,環衛每天早晨收集容易腐爛的菜葉等餐廚垃圾,每天中午收集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中午收集建築垃圾,晚上收集其他垃圾。社區或物業管理部門定期對新來戶上門指導或發宣傳冊,讓居民都知道如何垃圾分類。
有條件的地方,還要定期播放學習國外環保收集垃圾的視頻,提高本地區居民的素質,養成愛護環境就是愛護自己的習慣。
(2)垃圾分類短視頻擴展資料:
垃圾分類意義: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人們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環境狀況惡化的局面,通過垃圾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垃圾處置量,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改善生存環境質量。
所謂垃圾其實都是資源,當你放錯了位置時它才是垃圾。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舊衣物都可以回收加工後再變成相應的原料;剩飯、剩菜、瓜果皮核加工處理後可以變成有機肥,生產綠色蔬菜、糧食;舊家電、手機可以拆解提取寶貴的稀有金屬等原材料;舊傢具可以維修、重組後在二手市場再銷售。
甚至裝修垃圾也可以成為填海、填坑的寶貴材料;其它可燃性高的垃圾可以去焚燒發電;實在處理不了的垃圾再去填埋。在瑞典等發達國家,進行填埋的垃圾只佔該國垃圾總量的百分之一,而在我國填埋的垃圾高達百分之九十,佔用土地上萬畝。
可見通過垃圾分類,將可回收的垃圾分門別類交給相關企業、單位去處理,將會有效減少真正垃圾的數量。
3、垃圾分類的知識有哪些
1、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葯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2、易腐垃圾:主要包括相關單位食堂、賓館、飯店等生產的餐廚垃圾,居民日常生活產生的廚余垃圾,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殼、畜禽產品內臟等。
3、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玻璃、廢紙塑鋁復合包裝等。
4、其他垃圾:指出上述類別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5、廚余垃圾(上海稱濕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6~0.7噸有機肥料。
4、垃圾分類順口溜
垃圾分類順口溜:
垃圾分類就是好,藍紅黃綠干濕分。
藍色回收又能賣,紅色有毒又有害。
綠色剩菜瓜果皮,黃灰桶里放其他。
人人一定要記下,美化環境靠大家。
(4)垃圾分類短視頻擴展資料:
順口溜詳細解釋:
1、藍色垃圾桶: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這些垃圾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2、黃色垃圾桶:其它垃圾
其他垃圾(上海稱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及塵土、食品袋(盒)。採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3、紅色垃圾桶: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或者對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包括電池、熒光燈管、燈泡、水銀溫度計、油漆桶、部分家電、過期葯品、過期化妝品等。這些垃圾一般使用單獨回收或填埋處理。
4、綠色垃圾桶:廚余垃圾
廚余垃圾(上海稱濕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6~0.7噸有機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