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青年新媒體中心宗旨

青年新媒體中心宗旨

發布時間:2020-09-01 06:01:37

1、清大新媒體是新媒體平台嗎?

清華大學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成立於1996年,開設新媒體傳播研究方向,是國內最早開設此類研究的高校之一,同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2003年,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新媒體研究中心的宗旨是:為社會培養和造就擁有全新媒體觀念和理論,具備高水平媒體應用和管理能力,掌握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新媒體人才;和學界同仁一道致力於建立中國的新媒體研究學術規范與體系,並為國家解決該領域中面臨的重大課題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在理論研究的同時致力於政策研究,為國家信息化目標做出貢獻。
新媒體研究中心將秉承清華大學一貫以來堅持的"中西結合"、"文理交叉"、"古今貫通"的方針,充分發揮清華在信息科學方面的優勢條件,同時也不斷提高行為科學的學科水平,力爭真正達到世界一流大學同類研究中心的水平,為新媒體的學科建設和國家信息化進程做出應有的貢獻。

2、新媒體中心簡歷 新媒體運營的簡歷怎麼寫才有吸引力

關於 新媒體運營的簡歷寫作方法:

一、做微信公眾號的真實經驗

如果你沒做過公眾號,但是非常想成為微信小編,怎麼辦?那就花半年業余時間,去真的做一個公眾號啊!但是不會做怎麼辦?

你可以試試下面這些方法:

加若干微信運營者的群,默默觀察他們聊天,從他們交流的內容里汲取可用的經驗;

參加若干微信運營的線上分享,做好筆記,聽完了思考哪些東西能用到自己的公眾號上;

關注50個最火的大號(大號排行去新榜查看),關注50個跟你定位類似的號,每天看他們發的東西,至少要看一遍他們的標題;

去跟大號的小編交朋友(別問我怎麼找到他們,你要想找肯定有辦法的),跟他們學習做號的經驗,關系好的還能幫你帶一帶粉絲。

二、寫一份新媒體運營的簡歷

經過半年時間的實戰,你已經基本成為一名合格的新媒體運營人員,可以去這個圈子試煉了。再次強調,不要一開始就妄想靠做號養活自己,去做一份相關的工作,在過程中慢慢積累自己的號,等你個人的號已經達到能養活2-3個人的時候再考慮獨立干。

下面手把手教你寫一份新媒體運營的簡歷。

基本信息

按常規簡歷的寫法:姓名、年齡、籍貫、所在地、學歷、工作年限、聯系方式等。

求職意向

當然要明確寫:新媒體運營、公眾號運營。

自我介紹

這里很多人會寫「吃苦耐勞、善於溝通、有團隊精神」之類的文案。可以實話告訴你——這么寫完全沒什麼用。

最佳自我簡介:20個字以內,用言簡意賅的文字展現你的特點和成就。像「新媒體運營成手,獨立運營5萬精準粉絲」就夠了。

職業經歷

跟新媒體運營不相關的工作經驗簡要說明工作職責和業績即可。重點要描述你做公眾號的經歷。

工作職責:

內容規劃,制定公眾號方向定位;

內容採集,收集整理內容素材;

內容編寫及編輯;

運營推廣

粉絲社群維護

工作業績:

半年時間積累精準粉絲5萬;

與30個公眾號建立起良好的內容合作關系,目前公眾號內容來源豐富;

編寫原創文章50篇,閱讀量最高達到8萬;

十多個大號幫助過進行推廣,累計帶來粉絲3000;

粉絲社群5個,共計2000人。

職業技能

職業技能重點介紹與新媒體運營相關的技能,比如爆文搜索、文案編寫、PS、排版編輯器、公眾號開發基礎規則(不是讓你懂技術,而是表達你知道怎麼跟技術溝通)。

①文案編寫:能夠快速編寫粉絲喜愛閱讀及願意分享的文案;

PS:能夠根據文章內容,快速製作封面圖片及文章內配圖;

②排版編輯器:熟練運用排版工具,製作出符合文章內容、閱讀體驗優秀的文章排版;

③公眾號開發基礎知識:能夠良好與技術溝通,並以文檔形式提交開發需求。

三、把你的簡歷做成公眾號文章或者H5海報

把你的簡歷做成一篇公眾號圖文,能做成H5海報更佳。一方面,這樣更容易傳播,你的機會也就會更多;另一方面,這些形式本身也能體現你做公眾號運營的能力。

四、分發簡歷

你的朋友圈、你加的那些微信小編交流群,你加的那些亂七八糟的群,去把你的圖文或H5簡歷發一圈。然後就坐等別人來撩你吧。

五、准備面試

面試是一個雙向選擇,展示自己能力的同時也要了解對方的詳情,起碼跟面試官交個朋友,正所謂「面試不成仁義在」。面試前,你需要做下面這些准備工作:

了解對方的公司

了解對方的公眾號

了解對方目前的運營者及負責人

了解對方的公司

了解他們是什麼行業的,這個行業發展的怎麼樣,他們公司發展的怎麼樣,他們公司有什麼比較好的資源。

了解對方的公眾號

查看他們公眾號的歷史消息,觀察內容、排版、閱讀量、點贊量、發布周期、每天圖文條數。

了解對方目前的運營者及負責人

如果通過你的圈子能接觸到對方的運營者或者負責人,那基本上就變成「你是否選擇這家公司」的問題

3、請問《貴大青年》雜志社是不是僅僅做雜志的呢?

貴青簡介:

《貴大青年》雜志社於2002年2月創立,由共青團貴州大學委員會主管主辦,五年來,在學校黨政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雜志社本著「把握時代脈搏、關注貴大發展、引領校園文化、貼近學子心聲、探索成才之路、記錄青春旅程」的宗旨不斷前進。 


    雜志社現設有編委會、編輯部、新聞部、新媒體中心、外聯宣傳部、設計部、美編部、辦公室八個部門,各部門之間分工明確,團體協作,已發展成為橫跨花溪南北新校區、蔡家關校區的學生團體,並逐漸向專業化發展。 


    《貴大青年》雜志社自成立以來,以刊印雜志服務校園文化為中心,以「原創、青年、文學、專業」為定位,定期出版雙月刊《貴大青年》,並積極開展其他多種形式的社團活動以及社會實踐調研。雜志社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協助各部門和組織,編輯出版了《2006年貴州大學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實踐活動畫冊》、《貴州大學評建知識問答手冊(學生版)》、《博碩論壇》等一系列材料文件。

如今,《貴大青年》逐漸走出校門,與四川大學、重慶大學、中山大學等全國幾十所高校的團委刊物進行相互交流,並與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團委以及《當代貴州》、《青年時代》雜志社等進行廣泛交流與合作。

 

歷年來大活動:

2010/5/15莫言

來我校參與以「碩學通儒,博學洽聞」為主題的貴州省首期碩博論壇,並做了題為《小說與戲劇——從個人經驗談起》的學術報告。他引用陳獨秀對戲劇的評論,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創作手法為在座師生講述了戲劇對個人道德觀念、人生觀等形成的影響,提出「戲劇是老百姓的教材」,揭示了戲劇的重要性。他說:「一個小說家當然可以不看戲劇,不寫戲劇,但這是一個很大的缺憾。」他指出,戲劇中有很多寶貴的元素,可以供小說家學習和借鑒。

在報告中,莫言老師就小說與戲劇的關系展開論述,對《西廂記》、《竇娥冤》、《趙氏孤兒》等劇本進行剖析,旁徵博引,展現了一位文學大家深厚的文學底蘊。他總結到,小說與劇本應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促進的辯證關系。他還用生動的語言講解了自己2000年的作品《檀香刑》,他提到,當藝術陷入困境時,應該向外部學習,向民間學習。通過分析時代發展的特點,莫言老師對戲劇發展充滿希望,並期待當代青年能繼承發揚傳統文化。 


我社記者采訪了中國作協會員、專欄作家、青春文學當紅領軍人物——雪小禪


對藍天等多位影視名家進行了專訪,並有專題報道

2013年對鄭強校長進行專訪。

2010/3/19林宥嘉來到貴州大學進行星光大會貴州大學站校園演唱會,我雜志社參與並籌備具體工作,並接受了我社記者專訪。


每年舉行地球一小時活動  


咱們十周年的晚會組織並邀請北京大學講師汪園黔、貴州省文化名人鍾幺爺來我校進行弘揚傳統文化的國學講座講座 


組織並舉辦歷屆「貴青杯」徵文比賽/每年多次的觀影會

 

每個部門的職能如下:

各部門主要職能:

辦公室:負責雜志社雜志發放和郵送、組織生活、各部門會議記錄、值班安排以及辦公室衛生等日常工作;承擔對各部門的協調工作;獨立完成財務及檔案管理和證明出具工作。

編輯部:以文字編輯為主。參與整本雜志的製作,負責雜志的欄目選題策劃與稿件組織,各類型文章的撰寫、文藝稿件的審核編輯,承擔雜志社所有文字的編輯校對工作,組織並參與雜志社徵文比賽、主題討論活動、讀書會等。前期會有相關的編輯工作培訓以及寫作培訓。  

新聞部:以新聞采寫為主。參與整本雜志的製作,承擔雜志新聞版塊的選題策劃,負責重大事件的跟蹤報道、人物專訪、新聞評論,貴青網站的新聞稿件採集,與編輯部共同負責後期的編輯和校稿工作,並與外媒展開合作,為雜志社成員提供更好的發展。前期會有新聞采訪及攝影等相關培訓。

美編室:以美術編輯為主。通過InDesign、方正飛騰等排版軟體的專業技術以及排版理念的培訓,充分挖掘創新意識及審美意識,完成各期雜志的頁面設計、版面編排,提供插畫與漫畫創作的平台。         

設計部:以平面設計為主,通過手繪POP、Photoshop等技術與設計理念的培訓,負責雜志的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的設計以及相關平面設計工作,並定期舉行Potoshop、POP大賽等活動。在各項活動中利用海報、展板等多種多樣對外宣傳,向外展現《貴大青年》獨有的風采。

外聯宣傳部:通過對活動策劃能力及活動組織能力的鍛煉,開展系列精品活動豐富校園文化;通過建立與其他高校的交流平台;以雜志和雜志社校園影響力為平台,積極主動尋找商家贊助洽談合作合約,拉取贊助,利於雜志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新媒體中心:主管雜志社官方網站、微博、微信、公共QQ等網路平台更新和管理,利用網路平台開展互動活動,並不斷拓展其他網路平台,擴大雜志社影響力和知名度。網站定期發布新聞專題、校園快訊、各類文藝稿件等。微博、QQ同步推廣《貴大青年》實時訊息和公告,並發展品牌欄目,包含書影樂推薦,校園短訊等(此外QQ主要提供內部交流)。微信用以製作「微雜志」,包含圖文和音頻,定期推送。

4、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的宗旨與任務

<

5、新媒體中心社團面試自我介紹

首先介紹自己叫什麼、從哪裡來、為什麼來這裡面試、理想是什麼、有沒有工作經驗、有什麼藝術特長等。

6、新媒體工作部主要職能是什麼

新媒體運營就是指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平台進行品牌推廣,產品營銷;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有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新媒體運營的崗位職責有以下七條:

1、負責移動互聯網自媒體平台(微信、微博、手機終端為主)的日常運營及推廣工作;

2、負責能夠獨立運營微信公眾號,為粉絲策劃與提供優質、有高度傳播性的內容;

3、負責策劃並執行微信營銷線日常活動及跟蹤維護,根據項目發送各種微信內容;

4、負責增加粉絲數,提高關注度和粉絲的活躍度,並及時與粉絲互動;

5、挖掘和分析網友使用習慣、情感及體驗感受,及時掌握新聞熱點,有效完成專題策劃活動;

6、緊跟微信發展趨勢,廣泛關注標桿性公眾號,積極探索微信運營模式;

7、充分了解用戶需求,收集用戶反饋,分析用戶行為及需求。
希望能幫助到您~

7、中國國高校傳媒聯盟是什麼?

作為共青團中央機關報,中國青年報社始終以「推動社會進步,服務青年成長」為辦報宗旨,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為發展動力。 2008年5月25日在共青團中央、教育部指導下,由中國青年報攜手國內63家重點高校共同發起成立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其宗旨在於為各高校的校園媒體搭建一個交流、共享、提高、互惠的合作平台。 截至2010年7月27日,加盟高校210所,理事人數420人(各校宣傳部長、團委書記),與聯盟成立同時開通的中國校媒網的注冊會員已達到500多萬人,日PV值最高達到1995萬次。此外,北京、天津、江蘇、四川、福建、江西、上海、河南、廣東、陝西等地方高校傳媒聯盟相繼成立,成為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本段聯盟活動
自成立以來,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已成功舉辦了「與世界對話」系列活動、「天翼計劃·大學生就業創業體驗行動」、「校媒記者看兩會」、「校媒記者訪村官」、「挑戰杯聯合報道」、「創業成都——尋訪身邊的創業英雄」等品牌活動,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會注冊大學生記者選拔」、「廣州2010年亞運會注冊大學生記者選拔」、「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注冊大學生記者選拔」、「中國工商銀行金融知識大講堂」等活動。
編輯本段秘書處
秘書長:張坤 中國青年報社常務副社長 常務副秘書長:羅旭輝 中國青年報社辦公室主任 副秘書長: 何 磊 中國青年報社新媒體發展中心副主任 劉學紅 中青在線總經理 黃 勇 中國青年報社共青團新聞中心主任 堵 力 中國青年報社教育科技新聞中心副主任 任彥賓 中國青年報社記者部主任 狄多華 中國青年報社發行部主任 許海濤 中國青年報社廣告與品牌推廣部主任 喬建賓 中國青年報社新聞事業部主任 王秀全 中國青年報社對外合作部主任 亓樹新 中國青年報社媒體策劃部主任
編輯本段協調委員會
主任委員: 陳小川 中國青年報社黨組書記、總編輯 副主任委員: 趙為民 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呂晨飛 北京大學團委書記 向波濤 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過 勇 清華大學團委書記 鄭水泉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鄭品石 中國人民大學團委書記 鄭維林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孫 靖 中國傳媒大學團委書記 蕭思健 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尹冬梅 復旦大學團委書記 劉玉祥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王偉民 上海交通大學團委書記 仲立新 華東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潘 靚 華東師范大學團委書記 吳志成 南開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張寧寧 南開大學團委書記 宮載春 南京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葉 海 南京理工大學團委書記 單 泠 浙江大學黨委宣傳副部部長 潘玉騰 福建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塗 榮 福建師范大學團委書記 歐陽康 江西財經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王金海 江西財經大學團委書記 李文山 河南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陳岷江 河南大學團委書記 蔣曉麗 四川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王 斌 四川大學團委書記 胡勇華 武漢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張 澍 武漢大學團委書記 陳厚豐 湖南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龔完全 湖南大學團委書記 李漢榮 中山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黃 山 中山大學團委書記 王 紅 深圳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殷 濤 深圳大學團委書記 張 坤 中國青年報社常務副社長 謝 湘 中國青年報社副社長

8、學校成立新媒體中心的獨立組織,學生會和團委的宣傳部還有必要存在嗎,剩下宣傳部具體職業是什麼

我們學院的媒體中心和宣傳部並存
媒體中心負責線上活動宣傳等
宣傳部負責線下活動宣傳等

與青年新媒體中心宗旨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