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營銷是什麼?
要想搞清楚新媒體營銷,首先要明白新媒體和新媒體營銷是什麼。網路上寫道:新媒體是相對於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的新的媒體形態,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例如我們現在常見的微信、微博、貼吧等社交平台,嗶哩嗶哩彈幕網、優酷、快手、秒拍這類視頻平台,豆瓣、天涯這類社區,都屬於新媒體的范疇。所謂新媒體營銷就是利用新媒體的手段,以內容為核心,去獲取有利於企業盈利的潛在銷售線索。
新媒體營銷
舉個例子來說說什麼是潛在銷售線索。在現有的競爭情況下,用戶從知道產品到最後轉化為付費用戶不是瞬間就能夠完成的,特別對於在線工具的 Saas 產品來說,一個用戶的轉化周期有時候長達 6 個月,所以如果你缺乏能夠和用戶直接溝通的「橋梁」,我們就很難繼續和他們針對性溝通,更不用談及最後的轉化了。
這個橋梁就是銷售線索,目前最常見的銷售線索包括:用戶的手機號碼、微信號、郵箱地址、QQ 號、公眾號粉絲、微博粉絲等等信息,當然最直接、優質的還是前面三種線索。
總結下來,我們把新媒體營銷定義為:一系列以新媒體為主要手段,圍繞著獲取現在銷售線索為主要目的的市場活動。
2、新媒體營銷與傳統營銷有什麼區別?
傳統媒體營銷泛指電視媒體、平面媒體、電台廣播等廣告傳播方式等,新媒體營銷指微信、微博、論壇、搜索引擎等傳播方式。
新媒體營銷是基於特定產品的概念訴求與問題分析,對消費者進行針對性心理引導的一種營銷模式,從本質上來說,它是企業軟性滲透的商業策略在新媒體形式上的實現,通常藉助媒體表達與輿論傳播使消費者認同某種概念、觀點和分析思路,從而達到企業品牌宣傳、產品銷售的目的。
3、新媒體營銷和傳統廣告營銷到底有什麼區別
傳統營銷也好、互聯網營銷也好、新媒體營銷也好,渠道在變,但是本質不變。
加拿大傳播學家馬歇爾·麥克盧漢曾說:「有史以來第一次,在我們這個時代里,成千上萬訓練有素的人耗盡自己的全部時間來打入集體的公共頭腦。打進去的目的是為了操縱、利用和控制,旨在煽起狂熱而不是給人啟示。」
打入消費者的「集體公共頭腦」聽起來有點恐怖,但這就是現代營銷的實質,也是新媒體營銷的核心。人心,才是那個決定性因素。
4、新媒體營銷和傳統營銷有什麼區別
微營銷具有傳統網路媒體營銷傳播內容的多媒體特性、傳播不受時空限制、傳播渠道多樣化、傳播信息可沉澱帶來的長尾效應等優勢,而微營銷更注重"微"的細節,比如市場細分更"微",精準客戶更"微",傳播渠道更"微",講求市場需求為主導的經濟時代,只有滿足客戶更多的需求,才能贏得現在.
1、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的功能特性,精準定向綁定目標客戶基於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平台的微營銷,掌握了大量的用戶信息,從公開的用戶數據中看,就有不少極具價值的信息.不單指年齡、工作、職業等一些表層的東西,通過對用戶發布和分享內容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判斷出用戶的喜好、消費習慣及購買能力等信息.此外,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互聯網無地理位置限制的特性也將給微營銷帶來極大的幫助.這樣通過對目標用戶的精準人群定向以及地理位置定向,微營銷自然能收到比在傳統營銷更好的效果.
2、內容是"微營銷"成功的關鍵因素
對於"微營銷"而言,枯燥的企業介紹和產品介紹無疑吸引不了用戶的注意力,而類似於生活息息相關等信息的分享更能吸引眼球,要在豐富的內容中營銷,而不是為了營銷而敷衍內容.微信和微博作為溝通工具,交流是重中之重,不能局限於向用戶傳遞信息,還要引導客戶反饋信息,實現企業與客戶實時溝通,活躍用戶.同時,也無形地將品牌理念無形的傳給他們各自的朋友圈、關注群.
3、企業與客戶具有高黏度
做過市場調查的人都知道,讓消費者說句話是件很難的事情,有的時候還得用獎品來激勵被調查者,也就是大家都熟知的有獎調查.但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以及企業的APP正在改變這一切.雖然PC互聯網上的數據量肯定比現在移動互聯網更大,但較之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數據本身的價值在於更完整和更生動的去描繪了一個互聯網用戶的生活軌跡.打個比方,在PC互聯網上可以知道你可能對什麼感興趣,而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可以知道你每分每秒在干什麼.除了精確營銷,提升成交率之外,微營銷對企業最大的意義就是幫助企業搭建CRM系統,維護客戶,提高客戶黏性.
4、更低的成本實現可持續傳播
無組織的組織力量是互聯網帶給我們的最大感觸,依據社交媒體平台的微營銷可以以很低的成本組織起一個龐大的粉絲團,這個粉絲經濟能給企業帶來多大的價值呢?例如,有些企業只要拿出些小禮品創建一個活動,就會得到大量粉絲的響應,微博的轉發+評論有禮活動,這些粉絲就會紛紛奔走相告,做足宣傳,這些幾乎在傳統營銷上是不可能實現的.此外,微博上的意見領袖的宣傳攻勢,也可收獲大面積撒網的效果.
微營銷有著傳統營銷模式無法比擬的優勢,微營銷"主張通過"虛擬"與"現實"的互動,低成本投入、參與度高、互動性強、實時監測等特點是企業充分利用社交網路的優越性進行營銷的新興模式.建立一個涉及研發、產品、渠道、市場、品牌傳播、促銷、客戶關系等更"輕"、更高效的營銷全鏈條,整合各類營銷資源,達到了以小博大、以輕博重的營銷效果
5、新媒體營銷和傳統媒體營銷的區別是什麼?
(
6、新媒體營銷的區別
(廣告以及公關)追求的是所謂的「覆蓋量」(或者叫到達率,Reach),在報刊雜志上就是發行量,在電視廣播上就是收視(聽)率,在網站上,便是訪問量。將廣告或者公關文章載入到覆蓋量高的媒體上,便可以達到較多的注意。這個模式我稱之為:登高一呼式的傳播模型。這種傳播方式本質上屬於宣傳模式(propaganda),基本上傳播路徑是單向的。缺點很明顯:很難探測受眾看到廣告後有何反應。一方面,廣告代理公司遞交了厚厚的媒體覆蓋量報告的數字以證明這個廣告被很多人看到,一方面商業公司用短期內的銷量是否提升來決定這個廣告是否達到了目的。但平心而論,一場營銷行為和短期銷量之間究竟有何關系,至今並沒有答案。
基於新媒體的營銷模式,則是將propaganda向involvement(捲入度)改變。新媒體營銷藉助於新媒體中的受眾廣泛且深入的信息發布,達到讓他們捲入具體的營銷活動中。比如說,利用博客所完成的話題討論:請博客作者們就某一個話題展開討論,從而擴大商業公司想要推廣的主題或品牌的影響范圍。
總體來說,新媒體營銷是基於特定產品的概念訴求與問題分析,對消費者進行針對性心理引導的一種營銷模式,從本質上來說,它是企業軟性滲透的商業策略在新媒體形式上的實現,通常藉助媒體表達與輿論傳播使消費者認同某種概念、觀點和分析思路,從而達到企業品牌宣傳、產品銷售的目的。 網路雜志在經過多年的沉浮,無論在技術上還是表現形式上均趨於成熟VIKA網路雜志平台為例,在從2005年短短的一年時間內,他們所發行的過百種網路雜志,憑借著精彩的內容、多媒體的表現形式、全新的閱讀感受、准確及時的雜志派發,聚集了700多萬的用戶,並仍處於不斷增長中。這樣龐大的用戶量和人氣指數自然不會為尋找商機的企業所忽視,網路雜志成為了他們看中的新的營銷渠道。他們將通過與VIKA等這樣的網路雜志平台合作,將自身及客戶品牌、形象、產品和服務等進行全方位推廣。而各個網路雜志平台也藉此為各個企業提供了獨具的營銷推廣服務,品牌企業專刊、雜志內頁廣告等是主要的形式。
由網路雜志平台專門為企業製作的雜志,依託雜志平台的用戶量和人氣,通過發行下載的形式進行企業的宣傳和推廣。如VIKA平台的《豹之舞》雜志,便是為高端汽車品牌捷豹量身定製的一本企業品牌專刊,刊名表現捷豹汽車靈動高貴的身姿,內容涵蓋企業背景介紹、捷豹最新車型推薦、企業動態報道、時尚車迷生活方式等方面,寓企業產品資訊於時尚感性筆觸,結合多媒體手段,更顯炫目迷人。對於企業專刊,象VIKA這樣的平台都建立了專門的部門或小組,力求通過從策劃、編輯到發行一站式的精心製作,為企業提供最具效果的營銷服務。
即通過在熱門雜志中加入企業廣告的形式,實現廣告信息在雜志用戶中的傳播。
除此之外,各個網路雜志平台仍然在不斷對網路雜志進行挖掘,如DIY雜志、社區服務等,力求提供更多的營銷服務,挖掘出網路雜志更大的營銷價值。網路雜志營銷,已經為眾多企業所關注,網路雜志商機無限! 博客,同樣經過了多年的推廣,在WEB2.0到來後也迅速升溫,包括搜狐、新浪、雅虎、和訊、博客網、Blogbus、Donews、中國博客網等眾多門戶、專業網站都提供各具特色的博客服務系統,已有超過1000萬的個人博客,由此誕生了聚集了不少人氣的個人博客網站,也引出了新的網路營銷方式——博客營銷。 博客營銷作為新的網路營銷方式,所依託的依然是瀏覽量和人氣指數。而博客營銷不同的是,因為博客是用戶自身主動的行為,博客群體在討論一個話題時會吸引來其他博客的參與,信息會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另一方面,這種討論又比較容易形成更加強大的影響力,使傳播效果得到極大的提升。如新浪上最火的著名電影演員兼導演徐靜蕾的博客,瀏覽量突破了千萬,而且每天都有幾十萬人堅持訪問徐靜蕾的博客。據傳已經有企業聯系徐靜蕾,想在她的博客上進行廣告運作。而之前,和迅網則已經開先河在著名IT人士洪波的個人博客上投放了廣告。博客的這種發展狀況顯示,大眾化、平民化和極高的人氣給博客帶來的營銷商機已經顯露,博客走出了商業化的第一步。
除了個人用戶之外,博客營銷也逐漸被一些企業所採用,各企業通過公司博客傳播公司公告,近況發展以及產品相關信息等。對於該企業有興趣了解的用戶可以通過更方便、更快捷、更直接的方式獲取該企業的信息。例如東華英丞創意設計培訓中心,這是一家位於東華大學內部的設計類培訓機構。該公司的企業微博「東華英丞」發布了關於培訓課程的各種介紹與詳細內容,使有培訓需求的個人用戶可以直觀的了解到所需要的信息。企業博客的宣傳作用如今已經被大量企業所認可,並逐漸重視,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企業博客營銷中來。
7、新媒體營銷方式有哪些
新媒體的方式有:
1、搜索引擎(SEO/SEM)搜索引擎並沒有失去價值,甚至永遠不會失去價值。目前的科學技術還只能依靠文字來進行精準的搜索,在海量的信息源面前,人們獲取信息必須基於搜素引擎,所以有需求搜索引擎就有價值,而基於搜索引擎的也必不可少。搜索引擎並不是傳統的方式,它同樣是基於互聯網的,而且移動互聯網的搜索引擎正在逐步發展,搜索引擎註定在新媒體環境下作用凸顯。
2、微信,微信是目前最流行的方式,沒有之一。並不是誇大微信的作用,甚至有不少觀點認為每一家企業都需要一個主編,微信是目前的主流方式。微信是天生的即時通訊工具又是天然的社交平台,微信所具備的開發潛能是非常大的,而微信官方也在雄心壯志的實現著「連接一切」的夢想,跟著大佬走肯定沒錯。至少,目前沒有一個更好的平台能夠代替微信的功能。
3、微博,微博具有及時性、傳播快的特點。微博是一個天然的信息港,網友能各抒己見,靈活性大,這是微信所不具備的優勢。很多新聞媒體將微博當做自己的第二平台,微博能夠迅速的傳播給大眾,一日要聞只要通過微博皆可獲悉。此外,微博信息流式的廣告能夠發揮不錯的傳播效果。
4、論壇,各種老牌網路社區論壇已經回不去當年的輝煌,各種關於天涯、貓撲等社區落寞的新聞,這是不爭的事實。但論壇不過是一種網路媒體形式,它的作用可以千變萬化,有人的地方就有社區,只是現在的社區更加「小而美」。小米社區就是論壇價值最好的體現,論壇有很多劣勢,但只要做好用戶運營能帶來更多的價值。魅族社區、花粉俱樂部、360 OS社區等全都是一個模式,社區已經變成企業用戶運營平台,價值猶在。
5、其他社會化媒體平台,陌陌、美拍、人人等,這一類平台用戶更加精準,影響力歲不如微信微博,但傳播價值也是不錯的,畢竟都是用戶過億的大平台。這類平台需要公司產品的用戶習慣符合產品特性,比如人人網就是學生群體,那麼企業產品消費的主力一定要是學生,不然沒有任何意義。
8、新媒體營銷到底是什麼
新媒體營銷是基於特定產品的概念訴求與問題分析,對消費者進行針對性心理引導的一種營銷模式,從本質上來說,它是企業軟性滲透的商業策略在新媒體形式上的實現,通常藉助媒體表達與輿論傳播使消費者認同某種概念、觀點和分析思路,從而達到企業品牌宣傳、產品銷售的目的。
新媒體營銷有哪些好處呢?
一、新媒體營銷相對於傳統的媒體,能讓消費者的互動性更強。新媒體的傳播能讓口碑傳播形成病毒式的向下擴散形態,這種傳播方式更加迅速,傳播面積更為廣大。
二、新媒體營銷比傳統媒體更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新媒體營銷能照顧到客戶的差異化給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需求,這是傳統媒體所不能夠達到的。未來的消費是非常強調個性化差異的,比如在一些網站上購物能夠送貨到家這就滿足了一些不願意出門的消費者,這種能滿足未來消費者的營銷方式具有很大的前景。
三、新媒體能夠提供免費的營銷平台,比傳統媒體更節省成本。新媒體中有很多的免費資源可以用,只要你有創意,用戶覺得很有趣很感興趣就會免費為你傳播信息。這是傳統媒體不能做到的。
9、什麼是新媒體營銷?新媒體營銷有哪些優勢呢?
隨著當前新媒體工具的不斷的增加以及迭代更新,越來越多的商家喜歡上了新媒體營銷,主要是指以移動互聯網為中心的營銷手段,其中的原因除了方便快捷之外,還具有精準、透明等優點。新媒體營銷要求營銷者學會抓住人們的心理動態,以及社會發生的新聞事件,以此來進行隱性營銷宣傳活動。
新媒體營銷
由此,每個聰明的營銷者都不會輕易放過這個肥膩的市場,做移動互聯網的營銷首選新媒體是再正確不過,哪怕最初只是以社交為目的,通過這些平台去認識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主動關注你,這也將是營銷資源的累積。選擇新媒體做營銷有哪些優勢呢?
一、新媒體有效地降低了營銷成本
新媒體不僅使企業宣傳品牌的方式多元化,而且更好地降低了營銷的成本。比如過去很多企業以為花很多錢建一個官方網站,定期或不定期發布以下企業動態和產品信息,不停的建新網站和推廣,但效果往往並不理想。而新媒體提供了更多免費的開放平台,並具資源共亨。比如在開心網建立官方賬戶,在豆瓣建立興趣小組,在天涯建立品牌空間,在新浪微博建立官方微博,在網路建立品牌詞條,在QQ上建立粉絲群,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建立互動有獎游戲,基本上這些都是免費的。
二、新媒體提升了廣告的創意空間
新媒體的發展使病毒營銷、社區營銷、資料庫營銷、反向溝通、互動體驗、口碑傳播、精準營銷、焦點滲透、事件營銷等各種新的廣告形式和營銷方法不斷出現。在社會化營銷中,創意就是我們的彈葯,新媒體營銷就會發揮出強大的力量。創意可遇不可求,但是一旦擁有了創意,並通過用戶的參與,其整個營銷的效果就有極大提升。
三、新媒體營銷讓消費者自主選擇、並有效互動
在新媒體之前,過去的營銷方式是硬性推廣,而新媒體營銷則不同,新媒體使得與消費者溝通的互動性增強,有利於取得更有效的傳播效果。企業要做的就是讓目標用戶參與,讓品牌融於消費者的互動活動當中,溶於口碑當中,形成另一種傳播源,不斷向下擴散。那麼營銷將事半功倍。相反,如果讓消費者置身事外,他們將永遠無法體味個中滋味,更無法成為營銷的「病毒載體」。
在網路時代,泛濫的信息讓人們的決策成本空前提高,簡單的信息告知傳播,顯然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營銷期望。因此,讓用戶成為你營銷計劃中的一部分,變成營銷的「病毒載體」,一並來完成企業的營銷拼圖,就成了每個企業都望穿秋水的期待。通過它,企業能夠與受眾實現更多的互動,也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反饋信息。新媒體營銷讓消費者占據了主導的地位,在這個崇尚體驗、參與和個性化的時代,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更容易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