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短視頻內容付費

短視頻內容付費

發布時間:2020-08-31 01:06:25

1、拍攝短視頻需要多少錢?

需要五百至十萬。
想要拍短視頻的話,肯定會問道價格問題。其實有點像市場買菜,似乎一物有一價,其實不然!全道文化想說的是,短視頻的報價根據檔次是不同的。
(1)基礎型短視頻 約5百~1萬左右
這種片子一般適合一些中小企業的產品。
(2)適中型短視頻 約1萬~5萬元左右
該類型就是適合城市宣傳片,大中企業,可以凸顯城市風景和企業實力。

2、短視頻變現方式有哪些?現在有20W粉絲,不知道如何變現!

很多做短視頻創業的人會有一個誤區,就是先考慮吸粉再考慮變現,其實在做短視頻之前就要想好如何變現,比如流量收益,帶貨、知識付費或者直播,不同的平台變現方式不同,需要你有編導思維,考慮好自己的受眾是誰,受眾的訴求是什麼,然後是短視頻的內容,我是在傳智播客影視製作學的拍攝剪輯,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學了很多干貨知識,想學的話可以搜索了解一下。

3、2016年短視頻領域最大的關鍵詞是什麼?

文/張書樂


年末歲初,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平台秒拍推出《2016短視頻內容生態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這是國內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由短視頻平台推出並主導的行業趨勢報告,為短視頻創業者、投資者、平台、行業都起到方向行的指引作用。《白皮書》中列出了一眾的數據,例如:從播放角度,秒拍視頻日均播放量從年初的3.4億增至20.4億,漲幅過6倍;從創作者角度,單月視頻播放量超過10萬人次的用戶從1.5萬增長到8萬人,漲幅超過4倍……


在各大視頻平台都在紛紛發布自己的年度內容報表之時,秒拍這個基於自家一下科技(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母公司)數據中心的這一「爆」表,背靠入駐超過3000位明星,入駐超過10000名的頭部網紅、權威媒體、行業KOL,海量數據和用戶黏性,除了說明這個白皮書夠權威、除了說明其平台已經是爆款外,還透出了什麼呢?


套用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那段話: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來,滿本上都寫著兩個字「創業」!


創業:你以為的Papi醬其實是「Papi醬們」


在2016年,短視頻領域最火的創作者無疑是papi醬。也因為她,2016年被定義為了網紅元年(有爭議)。


做長視頻的羅振宇和羅輯思維領投的1200萬元的融資和隨後2200萬的天價廣告,讓papi醬從草根創作者的視野上躍升到泛娛樂輿論層面。而下半年關於她和羅輯思維渡過「蜜月」而分手的事件,則繼續在泛娛樂層面炒作。


如果你以為papi醬真的是一個現象級的網紅,那就錯了。根據《白皮書》顯示,Papi醬拿到天使投資後,成立Papitube用以孵化更多的內容作者。簡言之,Papi醬已經實現了從單兵作戰,到集團化作戰的轉型。而白皮書也同時指出,2016年超級網紅、老牌視頻內容生產商、頭部垂直欄目都在利用自己的優勢,從單一內容生產者轉型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頻道網路)。


或許MCN這個詞在不同的解讀中有不同的意思,不過我想它可以簡單理解為通過簽約的形式,將多個網紅打包,在不同垂直領域發力,並系統的解決運營推廣、中長期規劃和商業化等難題。


這是一個必然的生態,較之早前以興趣為紐帶、作坊式生產的短視頻內容創業者來說,對風險的抵禦能力將有明顯改觀。Papi醬如此,玩母嬰的視頻欄目「明白了媽」,也在母公司青藤文化的紐結下,和汽車、時尚、美食等領域的小夥伴們一起打拚。


說白了,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你是一個有組織的人。


垂直:有營養的短視頻崛起


不僅是頭部網紅們抱住垂直類小夥伴們取暖,創投領域也早早的把目光瞄在了垂直領域之上。


短視頻作為2016年的投資熱點,秒拍白皮書分析得出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2016年至今的短視頻內容項目融資中,只有5筆發生在泛娛樂和搞笑類內容項目上。專注於貼近衣食住行的垂直品類更容易獲得資本的青睞。」


而秒拍從今年6月起發布的原創作者榜單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行業走勢的合理性:專注於美妝、美食、生活方式等垂直領域的創作者集中發力,其他垂直品類也開始逐步出現短視頻內容創作者。截至目前,秒拍短視頻創作者覆蓋的垂直品類已經超過40餘個,而秒拍最新一期原創作者榜單中,TOP50中只有15個屬於搞笑分類,其他35個創作者分別來自8個垂直品類。


為何會有如此內容大逆轉呢?受眾其實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短視頻的受眾來自哪裡?其實是在爭奪電視上觀看電視台的非影視劇、非大型綜藝節目的觀眾時間,和做長視頻的視頻站點主攻影視、綜藝相對應。


這樣的受眾架構,決定了他們對泛娛樂不會產生長久黏度,在足夠短的時間內,獲得需要的信息,尤其是垂直極限的短視頻內容。一旦能夠提供這樣的養分,其實也就讓觀眾實現了頻道鎖定,尤其能夠吸引已經和電視漸行漸遠、逐步移動化生存的80、90後用戶。


同時,垂直類短視頻紅火的另一個背景則來自傳統媒體特別是廣電人才的轉型和入駐,專業的「手藝」,配合電視台時期良好的欄目訓練,其實也使得整個短視頻的創業風嚮往垂直領域發展。


泛娛樂的田已經被耕種的差不多了,可大量的垂直領域還在撂荒,這才是開荒創業的好時節。2016年的短視頻爆表,只是一個起手式而已。


秒拍自身覆蓋超過40個垂直領域的5000+個內容創作者,以及秒拍與同公司小咖秀日均視頻播放量峰值超25億次的內容生態,日均覆蓋超過7000萬用戶數,也在告訴內容創業者,不垂直、不邊緣化突圍,很難活。


變現:怎樣的商業化姿勢能養活創業者


短視頻創作者和早前如博客、微博、微信公號、長視頻等內容創造的前輩一樣,都有一座大山需要翻越,即商業化,或者更通俗點說,就是內容變現。不可能長期靠風投活著,依靠粉絲打賞也就是個溫飽,可怎麼變現走向小康呢?


一個貫穿互聯網內容創造始終的狀態是,商業化生態總是滯後於內容爆發的節點許多,甚至可能到了內容創造激情消退後,也一直就沒找到結合點。


秒拍白皮書列出了三種主流短視頻商業化生態:基於客戶付費的廣告模式、基於購買付費的電商模式和基於用戶付費的打賞訂閱模式。第一項目前大量品牌還在觀望期,市場並沒有爆發完全,而後兩者則基本是試水階段,小打小鬧,盡管有成功案例背書,但成熟、完整的商業化路徑還沒有真正顯現。


筆者認為,傳統的貼片、植入廣告和轉化率並不穩定的電商導購,還不足以在2017年實現真正的爆發,而靠內容付費呢?國內被免費分享模式教育長大的用戶群體多少也有點水土不服。


破局點依然是在垂直上。秒拍白皮書認為,醫學、財經、母嬰、兩性等專業知識類垂直內容在2017年可能會更受內容消費者青睞。


這是內容創業的路徑,但並沒有一個範例式的模式引領。愚以為,單純依靠廣告或導購這樣營銷效果滯後、廣告轉換率難以統計的方式,至少在目前還不成熟。而專業知識類垂直領域的內容付費,則大有可為。


其實就是通過短視頻,出售分享狀態之外的更有價值的知識,而且是短平快狀態下即時有效地知識。如財經類中,有效的股評短視頻,其時效性和即時有用性,可以觸發用戶的購買熱情,這其中所蘊含的商業化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博弈。用戶利益和付費所得一旦完成博弈,知識的即時生效、讓內容消費者利益得到更大增值,不用太多點擊,不用太多粉絲,亦可完成垂直短視頻的商業變現。


或許,這就是凱文?凱利在《技術元素》中提過的一千個鐵桿粉絲就可以養活一個手藝人的奇葩預言的落腳點所在。然後呢,再去走先導購、進而廣告的路徑。這其實就是一個短視頻下,異於其他內容創造領域常態商業化(先廣告、後導購、最後出現少了付費訂閱內容)模式的逆向演進。

4、短視頻的素材有哪些?在製作短視頻時需要付費嗎?

當然這是針對的是新手,如果你有視頻製作基礎,完全可以自行拍攝一些優質原創短視頻。
1、准備工作
如果你是准備自己拍攝視頻,那麼事先就需要准備好拍攝所需要的一些器材,比如說拍攝裝備、三腳架、打光板等,具體裝備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自媒體企鵝交流學習群,前面是850中間是981後面是249
如果不準備自己拍攝視頻,那麼這個准備步驟就可以省略了。
除了這些還需要做的准備工作就是熟悉一下視頻剪輯軟體,這里不是說要你掌握多麼高深的技巧,但是最基本的操作還是要知道的,可以上網去搜索一些教程,自己在琢磨一下,上手還是很快的。
2、制定選題方向
規劃視頻選題大方向,進行選題策劃,最好是做自己有所研究的領域,其次是熱門領域,像搞笑視頻、電影視頻、美食視頻、鄉村題材視頻,這些都是比較受歡迎的,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去做。
大方向確定好了之後,就需要進行選題策劃,比如說做美食,具體做哪一塊,是做甜點、家常菜還是做地方特色菜,將選題規劃清楚,在進行視頻製作的才不會亂。
3、確定文字腳本
不管是自己拍攝還是製作二次剪輯視頻都要寫好文字腳本,視頻分幾步,每一步講什麼,台詞是什麼都要一一明列清楚,有了文字腳本,在進行視頻製作的時候才不會亂。
如果是進行視頻拍攝還需要確定分鏡頭腳本。
4、進行視頻製作
如果是自己拍攝視頻,需要根據分鏡頭腳本提前踩點,拍攝地點、場地布景、光線情況、服裝人物等這些都要事先確定清楚。
如果是做二次剪輯視頻,需要根據已經確定的文字腳本去搜集素材,然後再將視頻素材進行剪輯重組,在選擇視頻素材的時候要注意素材與主題的匹配性,不要直接使用長段的電視視頻素材,剪輯力度一定要大,以規避消重。
自己平時可以有意識的搜集視頻素材,分主題整理好,以便不時之需,或者也可以去專業的資料庫工具搜索短視頻素材,像易撰,它的視頻庫有各大熱門平台短視頻素材,主題多,數據多,你還可以直接下載多個視頻或是批量下載視頻,資料庫沒有的資源,直接復制鏈接到視頻下載工具,平台即可自動解析鏈接,完成下載。
5、後期製作
視頻製作完成之後還是需要進行適當的後期,比如說加個濾鏡,配音、配樂、字幕什麼的,如果技術夠硬還可以加一些炫酷的特效。
視頻最好有統一的片頭片尾,自己不會製作也可以去找或是購買一些合適的片頭片尾,這樣會比較有特色。

5、快手付費視頻怎麼發布?

快手沒有付費視頻哦,只有帶小黃車的視頻,可以通過小黃車鏈接到產品的購買地址。發布帶有快手商品鏈接的短視頻作品就可以了。

6、內容付費和知識付費的區別是什麼?

一、交付產品不同

1、內容付費:交付給的產品包括視頻、音頻、圖文、直播、活動、社群、問答、商城等內容付費形式。。

2、知識付費:交付給的產品主要是知識。

二、優點不同

1、內容付費:補充自身職業、學術層面缺失的知識結構,為下一個階段的工作、學習打好理論基礎。

2、知識付費:知識付費有利於人們高效篩選信息,付費的同時也激勵優質內容的生產。

三、盈利方式不同

1、內容付費:內容付費是繼廣告、電商之後,互聯網的盈利模式,並成為互聯網內容行業的發展趨勢。互聯網內容產業按內容展現方式可分為文圖(網路文學、資訊、漫畫)、音頻(音樂、有聲平台)、影音(網路游戲、長短視頻、直播、在線課程等),多樣的產品體驗,催生多種內容付費方式。在線音頻、長視頻、漫畫行業,用戶和內容資源向頭部平台聚集。各內容平台以搶佔用戶時間為核心發展目標。

2、知識付費: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讓知識的接受者付出相應的成本,以實現商業價值。

7、內容付費平台與自媒體相比有什麼好處?

自媒體的優勢之一是它自己做內容,相對來說主觀能動性較強,受限比較少。但自媒體變現會相對麻煩,通常採取廣告的形式,但粉絲也會因此而有諸多不滿。它的內容不是主要變現方式,廣告才是。
而內容付費平台的內容是明碼標價的,也就是說每一個內容都是可以直接代表收益的。這對於想要內容變現的自媒體來說也是一個優勢。如果考慮去流量型內容付費平台,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是,平台分到的流量比較少,不利於宣傳和內容變現。

可以選擇短書這類的內容付費平台做內容付費。一方面自媒體本身就有一定的粉絲,自己做內容付費品牌性較強。另一方面這也切合了自媒體自由的優勢,讓內容付費不再受限。  

8、短視頻怎麼賺錢?有什麼平台?求大神指教,謝謝!

短視頻賺錢的方式很多,比如渠道分成,電商變現,內容付費,內容合作,廣告變現,簽約獨播等等。

就拿渠道分成來說,現在很多渠道都是有分成的,雖然一開始可能不多,但總比沒有強吧!推薦渠道里今日頭條、天天快報、一點資訊是有提成的,視頻渠道里優酷視頻、騰訊視頻愛奇藝是有提成的。

推薦平台:

1、搜狐號

雖然目前搜狐推出的自媒體平台還沒有加入收益分成系統,不過搜狐網站在百度搜索引擎中的權重是眾所周知的,同時目前搜狐自媒體平台還有2個推廣廣告位可以添加2個需要推廣的網站信息,而且羽度非凡認為搜狐號在未來也一定會開放廣告收益分成系統。

2、網易號

之前在網易號發布過一段時間的文章,不過由於推薦量、閱讀量都不太好,而且由於我經常寫的文章是各個品牌的智能手機,而文章中只要涉及到某些智能手機的品牌,網易號就基本不會審核通過,不過畢竟是三大門戶之一,所以如果你運營的是其他領域的話,不妨在網易號注冊後運營一段時間試試。

3、新浪看點

新浪看點是在去年8月份左右才推出的新平台,雖然也有收益分成系統,可是卻不夠透明化,它的賬號等級變化以及分成金額並不僅僅是靠閱讀量影響的,同時入駐平台獲得分成的人數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

第一批入駐新浪看點的作者,當時第一個月獲得的分成是2000多元,到了2017年12月份不僅星級從四星降到三星,而且收益也從當初的2000多降到200多。

4、百家號

之前百家號的賬號體系還是劃分初級、中級和高級三等,不過在升級的體制方面卻存在一些問題,很多用戶達到指定的要求卻沒能升級成功,而後百家號進行系統升級,取消賬號等級制度,只保留新手和正式運營兩個階段。目前百家號的單價還可以,不過閱讀量則需要碰碰運氣了。

5、趣頭條

趣頭條看視頻,趣頭條裡面有視頻,新聞等信息,是一家上市公司,財力雄厚就不用說了,所以給的補貼多,看看新聞就可以賺到零花錢,有很多人每天賺幾十上百元,大家可以嘗試下,反正免費的,又不會有什麼損失,以後零花錢就可以靠它了。

9、誰知道看小視頻的APP付錢的都可以

平時看短視頻都會去微視裡面看
很多的視頻達人在裡面都有發內容比如祝曉含、虎哥說車、武悅等
而且看短視頻不白看啊,每看幾個右上角的寶箱進度都會滿一次,然後可以領取一次獎勵,新用戶的話還可以拿騰訊視頻VIP或王者榮耀皮膚

與短視頻內容付費相關的知識